发布日期:2024-01-02 16:52:02

古诗词小石古诗词小石浅谈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目录

  1. 古代除了结绳技术,还有什么技术?
  2. 赞美茶的诗句有哪些?

古代除了结绳技术,还有什么技术?

“ 结 绳” 说 古 今 “ 结 绳” 说 古

今游修龄人类在有文字以前,相当普遍地曾有过一个结绳时期。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庄子也指出上古时代许多氏族如容成氏、大庭氏…伏牺氏、神农氏等“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这是非常正确的。最初的结绳是为了帮助计算数目和记忆数目之用,接着便发展为记录大事以及各种更多的用途。可是,把所需记录的信息都寄托在绳子上,终于是一种潜力有限的方式,一旦人类走上了文字的道路,结绳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没有使用文字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结绳的习惯。如历史上广西的瑶族,遇到双方辩论说理时,各人手里拿着一条绳子,每说出一个道理,便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辩论下来,谁的结多,便算谁胜。云南的独龙族,如需要各村的族人集合开会,或准备械斗,具体的集合时间即是用结绳通知,即事先准备好许多绳子,毎根绳上都打上同样数目的结,代表距离集合的天数,然后分发给毎个村落。毎个村落过一天,解开一个结,到全部结子都解完了,就是出发集合的时间了。一个人单独出门时,也是随身在腰上带根绳子,走一天,解开一个结,到达目的地后,把结子数一数,就知道一共走了几天的路。世界历史上使用结绳最为发达、复杂的是南美洲的印加(Inca)人。在秘鲁利马省的拉帕村里,曽发现一根长达250米的印加人记事绳(Record

keeper)是用来计数和记事的,当地人称之为Quipu,即一个绳结之意。这绳是用羊驼和骆马的毛织成,染成各种颜色,最多的有七色。记事绳是以一根粗长的绳为支架,各色的细绳垂挂在粗绳上,结子是打在细绳上。毎个结子都同一定的口语解释相配合。没有这个相应的口语解释,结子就没有任何意义,也即不可解释了。管理结绳的人懂得这些结子包含的信息,他们被称为“司结吏”(Quipu-camayos)。每个州政府都有好几位司结吏,只有他们能确切掌握该州的人口、氏族、兵员、仓库财产等的数目。这种结绳已经知道十进位法,甚至于懂得使用“零”(用空位表示)的概念。西班牙征服者初接触印加人时,对这种结绳的方法非常惊异而钦佩。印加政府是通过邮递系统,传达这种结绳,借以了解各地区的农业收成,税收情况,帐目,以及敌情等,可说是没有文字时期最为发达的一种信息载体了。结绳时代早已过去了,可是结绳时代一些做法在中国却通过文字的含义,潜在地继承下来,不经指出,不会觉察罢了。最典型的是“约”字,“约”在甲骨文中,是用手打结的样子,

《说文》释约:“约,缠束也。从系,勺声。”缠束就是打结的绳子。《周礼》中有“司约”的职官,其职责是“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这同上述印加人的

Quipu-camayos

完全一样,故我将其翻译为“司结吏”。司约完全是结绳时期负责结绳的人,进入文字使用以后,继续担任类似的职责的官吏。约剂之“剂”,是一种书劵,即订约以后,写在简牍或纸上,双方各持一半。也就是说有文字以后,司约者已从结绳转到负责订立书劵或书契了。这在现代相当于外交部的条约司的任务了。“约”从打结这一具体操作,引伸出约会、约盟的含义,在现代称为订条约。凡是订约的事,双方都有遵守的义务,也即双方都受条约的约束。

汉高祖刘邦“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就是后世的成语“约法三章”的来源。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就是指一个人既要博求学问,也要自觉受礼的约束。现在不是有不少干部学问能力都好,就是不愿受公共道德和国法的约束而胡作非为吗。“约”和“要”在古代是相通的,现今口语“简要”和“简约”的意思也相同。《周礼·秋官》有个有个“士师”的职称,是负责年终“正要会”的,“正”是重新校正。“月计曰要,岁计曰会”。是说每月统计一次叫“要”,年终统计叫“会”。年终时对全年的统计进行总校正,是士师的职责。这月计之计和年终之会,就是现今“会计”一词的来历,追溯起来,都是从结绳时期沿袭下来的。古代除了结绳计数,也还有其他的计数方法。如刻木、数种子、数石子等。贵州的苗族,以前“其生儿女,取竹筒一具,封其口,每月圆一次,即知为一月,投一小石于其中。阅岁,出小石,易以较大之石。其人死,开筒数石,石大若干,石小若干,即知其人以若干岁若干月而死。“(刘禹锡《岭表记蛮》)建国前,解放区选举村干部时,因为村民多不识字,采用候选人坐成一排,每人背后放一个钵头,选民要选谁,就用一颗黄豆或红枣,放到他背后的钵头里,最后清点黄豆或红枣数,按多数的人当选。以前的手摇计算机,英语称

Culculater ,其动词计算叫 calculate,计算的名词叫 calculation,语源出自拉丁语的 calculi,即鹅卵石,

calculi 又来自希腊语 khalix,是小卵石的意思。拉丁语calculum ponere ,是指放上石头,sub

decerecalculum,

是指拿掉石头,也就是用鹅卵石进行加减的算法。进一步的发展是拿石子作分配俘虏、物品、或土地投签之用。五十年代时,用电力代替手摇,称电动计算机

(electritic calculator) 。接着就是电子计算机 (electritic computor)登场,世界从此进入信息时代。

computor 在拉丁文中是 calculator 的同义词,之所以改用 computor,可能是避免与手摇的 calculator

引起误会。从鹅卵石派生的字,象 calculosis 是人的结石症, calculary

是结石的,都是有着共同的语源。可见在有文字以前,用石子计数是不分中西,共有的经历。从结绳时代到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起了无法形容的变化,可是并不能割断历史沿袭下来的、无形的影响,表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词汇、概念、思维方式上,你认识到也罢,不认识到也罢,历史的长河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赞美茶的诗句有哪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是喜欢喝茶的。那么你了解茶的 具体由来和不同品种的分类状况吗?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中国茶的悠久历史,领略一下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传开始于神农时代,迄今少说也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中国各族人民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流传至今的制茶、饮茶的文化习俗与传承。中国茶的制作与分类是极其讲究的。按照茶叶的不同制造方式,国人把传统茶叶分为了六大类:分别是白茶,黑茶,黄茶,绿茶,红茶和青茶(也就是乌龙茶)。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的层次,还包括深厚的精神文化层面。唐代茶圣陆羽的巜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与茶文化的精髓渗透入了宫廷与社会,深植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音乐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几千年来,中国人累积了大量的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仪;同时还创选了丰富的关于茶的精神文化作品。

下面让我们通过历代名家的一些诗作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巜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巜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巜临安看春雨初霁》 宋.陆游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巜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巜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

初红。——巜寒夜》 宋.杜耒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巜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巜幽居初夏夏》 宋.陆游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巜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巜沁园春.孤鹤归飞》 宋.陆游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巜人月圆 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巜琴茶》 唐.白居易

★林间携客更烹茶。——巜鹧鸪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宋.辛弃疾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巜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李清照

★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巜次花翁第二雪》 宋.杜范

★东西南北中央佛,共饮乾坤一碗茶。——巜颂十玄谈.还源》 宋.释印肃

★试茶还扫叶,买树亦和苔。——巜赠何明府》 宋.赵湘

★脱粟幸可饱,苦茶宜活煎——《题夹江冯临父玉山庄图》 宋.程公许

(图片来自网络)

  • 古诗词小石古诗词小石浅谈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力麦全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