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7 22:13:46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只有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很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发展经济论文范例

2、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1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2

  1.1制度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不协调的制度原因主要在于供给主体不同。制度供给主体包括国家、组织和个人。有效组织是经济完善制度的关键,因为组织会以创新的角度去实现自身的目标,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现阶段许多金融组织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它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结构,在所有者权益或者亏算方面,很难界定由谁享受或承担,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社员进行入股以及得到的分红与以往的存款及所得利息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导致社员的产权没有独立性。个人也是金融制度中的主体,但由于农户在改革中没有太多发言权,这就使金融制度创新受到很大阻力。另外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主体国家,很多时候所提供的金融制度并不适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农村信用社由省级政府管理。在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压力的情况时,国家可能为短期利益最大化,牺牲农村经济利益。所以在进行制度供给时,以国家作为金融制度改革的唯一主体,很容易与农村金融与经济实际情况脱轨,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1.2制度变迁模式的影响因素

  制度变迁模式主要包括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制度。前者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制度模式,农村金融与经济的不协调很大程度是政府强制供给的结果。这种制度模式下信息具有滞后性,是创新率以及有效性低的表现,受到外部因素环境影响时,很容易造成农村经济瘫痪的情况,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模式下经这种制度模式被广为使用。另外一种诱致性制度一般指企业或个人自行组织和实行,经过国家确认的制度模式,制度的弹性有效率比较高,创新成本比较低。改革开放以后,诱致性制度模式开始用于城乡企业之中,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制度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农村经济主体缺乏自主性,如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等。因此在金融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1.3制度创新环境的影响

  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制度的创新环境为前提,创新环境中最有效的制度便是创新激励制,农村金融体制与经济制度创新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金融制度中缺乏激励机制。现阶段国家的金融管制一直比较严格,尤其对民间金融不认可,因为它没有法律地位,所以经常以打击的手段将其抹杀,导致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性。另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需要太多的成本,新制度体系代替旧制度过程中,会影响到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组织的利益,所以在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下,制度的创新改革很难得到支持。同时农户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农民的实际话语权,所以在金融制度完善过程中很难发挥作用。

  2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不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2.1信用制度分析

  制约金融发展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信用,但农村经济中,金融信用体系一直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的企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很难对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做出信用的评估。另外农村获取消息的渠道过于狭窄,经济信息开放的程度很低,企业及个人在信息量掌握方面都很欠缺。同时金融机构也无法合理地分析农村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

  2.2法律制度的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在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制度保障,如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等。金融债券方面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农村金融机构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的发展。

  2.3监管制度的分析

  农村的金融监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很多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是为内部利益以及监管权利服务的,忽视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利益,另外现阶段的正规监管机构以及非正规的金融监管机构都缺乏健全的规范体系,大多以无序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监管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农村金融方面问题日趋增多。

  2.4中介制度的分析

  当前农村金融业务主要体现在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方面,很多个体企业中存在做假账、虚假报税等现象,导致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个人贷款用方面也难把握,加之中介机构的虚假审计信息频频出现等,使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受到很大阻碍。

  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不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需要加强企业与个人的信息统计,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储存与传递,保证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者的信息沟通。此外必须要采取责任制与奖惩制,使每个部门严格执法,减少金融生活中的失信现象。

  3.2创造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现阶段农村企业及个人必须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将自身融入新的经济体制模式下。法律法规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同时农村信贷金融机构也需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3.3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与中介制度

  农村金融监管方式需要逐步调整,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现代化方式和理念进行金融管理,主动采取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将监管工作做到透明化,使监管制度更加完善。此外对于农村金融的中介机构,需要逐渐转变意识,使整个行业向市场化以及竞争化方向迈进,以相关的政策规范引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多引进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经验及组织形式,完善农村金融中介制度。

  4结论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3

  1.网络经济的理论内涵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巨大的信息量,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流动等等,这些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新形式和新特点的经济活动在社会中涌现,人们把这种经济状况称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最初是指网络产业经济,包括电信、电力、交通(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共同具有“网络”式的结构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经济特征,所以被称为“网络经济”。关于“网络经济”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采用的是我国经济学家乌家培给网络经济所下的定义。他认为“: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他还指出“对网络经济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又包括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还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2.网络经济的理论特征

  网络经济阶段表现出更多的、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开放互连性。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各种经贸往来都是双向互动。(2)效率高效性。信息技术令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传输。(3)经济资源全球共享化。世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使市场空间加大,不仅局限于某个市场领域,甚至超越国界,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交流和相互依存。(4)经济活动虚拟化。经济活动打破传统的物理市场,在物理市场进行交易的同时也在虚拟市场也进行交易活动。虚拟商场、虚拟银行等纷纷涌现更加大了经济活动的虚拟化。

  二、网络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生存的影响分析

  1.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

  网络经济的出现,使企业可以将员工、经销商和客户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相关的网络系统。网络让企业基层员工也可以听到董事长的安排,可以从任何地方立即得到很多信息,信息可及时地传播到各处。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另外一个转型就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和组织决策分散化。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主要表现为:缩短企业生产周期,交易成本的降低,扩大市场范围。

  2.企业产品消费个性化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突破传统的规模生产,个性化需求出现在网络经济时代。在整个市场交易中,市场消费由被动接受转型为私人订制,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导,这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扭转的一个必然趋势。当然,发展科技同样重要,但是发展科技的前提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定制需求,这样才会占有市场。

  3.企业竞争合作常态化

  社会上各个产业因为网络经济而发生改变,它不仅是新兴产业的孕育基地,更是传统产业转型的空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全员化,企业的商业活动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企业间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首先是企业间竞争范围扩大化。网络经济环境使企业间价值创造能力出现融合现象,同行业同领域间的竞争已不在于此。其次是企业竞争要素上的改变。企业的竞争在成本和质量等要素同等的前提下,拼的就是时间和技术,网络经济的发展在销售渠道上产生了多元化,同时也及时更新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因此时间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小结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4

  水运是交通运输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船舶来实现客运与货运。在我国内河和沿海地区,水运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在一些数量较大距离过长的运输任务中,水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水运不仅是小型运输的工具,还是衔接大量的干线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运资源丰富,水路运输往往承担着大量的运输任务,在货物周转量和外贸货物量上占有半数以上的比重。相对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水运的成本是最低的,按照运输成本来排名依次为公路、铁路、水路。在运输货物重量相等、距离路程相等的条件下,水运所产生的污染物也是最少的,在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上,污染物排放最高的是卡车,其次是火车,最后是船舶。

  2水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问题

  2.1船舶种类多,型号复杂

  因为分类方式不同,同一条船舶会有不同的称呼。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客货船、普通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散粮船、煤船、兼用船、特种货船、油船、液化气体船、液体化学品船等。船舶的种类多了,相应地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就多了,对它们的加工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碳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2.2船舶老化严重

  目前大部分船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化船舶,有一些船舶甚至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从国外购进来的。老化的船舶增加了安全隐患,也使得能源利用率低下,加重环境污染程度。

  2.3企业没有燃油能耗统计,忽视低碳减排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燃油能耗统计,大多是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同时,因为船舶买卖的频繁性,很多企业忽略了这一部分。不管是效益好还是效益不好的时候,忽视低碳减排技术都难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4船舶空载率较高

  较高的船舶空载率一直是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运量供求信息的缺乏、航运信息的不对称、来源不及时。

  3实施水运低碳经济运作的措施

  3.1加强船舶设计人员的低碳意识

  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仅要从能源角度去考虑,同时也要抓住生产用料的环节,制造工艺的改进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强设计人员的低碳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充分考虑材料在其寿命终止后的利用率问题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使能耗降至最低。这些都是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

  3.2加强对老龄船的监管

  目前仍然存在一部分的老龄船只,我们不能放松对老龄船的监管,老龄船在碳排放、能源利用率上仍是不理想的。注重老龄化船舶的管理,系统地制定老龄船的使用要求,是促进低碳运行的一种方式。

  3.3建立低碳经济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融入科技的力量。科学合理地运用低碳科技,使我们的船舶拥有更高利用率的船舶发动机。在船的外形上也要进行科学的改进,降低风阻,利用空气动力技术,正反馈调节船舶的运行。同时我国企业也应该与世界航运企业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运营体系。

  3.4降低船舶空载率

  确保船舶来往过程中都存在稳定的货源,从而降低船舶空载率,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发展出一套更加科学、带有科技力量的信息系统与运营理念。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使电脑、卫星、实时航运信息连成一个整体,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结语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5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城市经济学于上世纪中期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社会研究的重点学科,城市功特殊功能区的划分使城市经济学开始对城市郊区化、都市化、城市发展的结构以及城市的区域特征进行研究;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更新、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研究也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到了20世纪晚期,我国开始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加以重视,除了以上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之外,全球城市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三个共同的特征:首先,由于城市的不断增长,由于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巨大问题,研究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的协调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次,城市发展使人口流动加剧,进而引起城市就业、消费和人力资源利用等问题,这也是现代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最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城市文化的交流,使国际都市的发展对比和竞争力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内容。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需要有严谨的研究方法作为指导,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保证研究手段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才能够使科学研究为真实生活提供指导和建议,城市经济学也是如此。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即对城市中的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例如对城市内部商业区的建设、居民住宅区的规划、城市设施建设等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常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另一类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城市经济问题,忽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特点而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例如对城市人口发展的研究、生态问题的研究、资源利用的研究等,此类研究多应用各种元分析方法对研究目的进行探讨。无论采用何种路径和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原则始终是:客观、严谨、适用。

  3.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论

  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发展至今,在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上都得出了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与城市圈进化问题,认为城市圈和城市发展以道路的形成主要原因,这使得我国的道路建设一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内容;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之根本”的结论;探讨城市化水平的测量问题,发现城市常住人口量是城市化测量的重要指标;在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解释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所得的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区域的土地使用和经营管理权力划分对城市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城市规划应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城市生态重构、发展“城中村”等行为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等。

  4.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社会学领域都存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也是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首先,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始终是薄弱的,很多研究结论是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状况的,因此,当城市行政管理人员将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搬用到城市管理上的时候,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并不能起到十足的促进作用,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否定和忽视就此产生,这在城市经营当中尤为明显。不恰当的城市经营观也是城市经济学应用中的弊端: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进行城市产业发展和建设发展的经营比比皆是;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主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城市经济学研究结论的,“畸形”的城市也因此产生。

  二、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展望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

  追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前瞻性,使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具有“预测”功能,能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规避城市发展的风险,是目前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这就意味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除了继续在目前的宏观城市和微观城市的研究路径中继续发展之外,探索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解释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同城市的文化风格不同,经济发展状态不一,城市发展历程必然有区别,城市发展趋势也不相同。无论是在宏观城市经济研究还是在围观城市研究领域,将城市经济研究细化到探讨文化元素方面,将对预测城市发展以及为城市发展提供预测性建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新

  采用问卷调查、实际访谈等方法进行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采用对比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仅能满足目前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要求,在未来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的作用,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不同年代的城市发展总相比对研究、探求城市发展的共性,进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研究,是模拟化的“实验研究”方法,这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预测性的研究结果。另外,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性的实验研究也成为可能、进行试点性的城市发展行为研究成为以后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的使用,都能够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动力。

  3.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作用范围更广

  现代城市发展受到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便捷而快速的信息交流不仅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研究更加高效,也使得研究结果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信息化的支持下,针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研究结果会很快被其他国家和城市经营者接收到,比对当下城市发展的状态,并采用其他国家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继续完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手段,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作用方式之一;另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之一,这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从单纯的“对政府经营城市提供帮助”逐渐发展为“为相关经济体的发展提供帮助”,跨国公司和连锁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借助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这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作用范围扩大的表现。

  4.城市经济学研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

  城市经济学发展对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乃至自然生态发展的重要影响,使世界各国和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对城市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建设。我国确定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设规划中就是政府大力支持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表现,随着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投入将不断增多,城市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将逐渐由边缘学科向学术研究的中心靠近。

  三、结语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6

  1.由小变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充实管理部门,管理范围相应地变宽。它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细致化,更加深刻。之前主要面向私营工商业、集贸市场,而今拓展到“六道检查”甚至更多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工商管理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2.由单一到系统化。

  工商管理的最初功能是负责监督与管理,这是因为最初的经济活动不完善,比如小商贩,尤其是封建社会,我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致使排斥商业活动,出现了严重的重农抑商现象。在之后重视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各种经济活动,那么工商管理的职责也变得系统化。

  3.由单一变多元化。

  工商管理的方法最初是单一的行政方法,在发展之后,变为行政、法律、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二、工商管理的职能分析

  1.强调良好信誉制度的建立。

  我国经济发展在历史上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时机,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了经济掠夺,逐步引入了西方的经济模式,在如今,我国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诱惑,需要一个正确的观念进行指导,指引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再者,经济的发展有其本身的规律,我们应该遵循其中的发展规律,正所谓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而行只会适得其反。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坐以待毙,更应该发现规律,调整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完美地去建设经济型社会。在贸易活动中,有买方和卖方,在经营过程中,买方购买东西之后,但过一段时间,商品出现了问题,需要卖方进行退换,倘若商家不退换,那么损失的就是买方的利益,这会影响到今后的贸易活动。工商管理在这之间起着一个监督与保证的作用,让很多的消费者能够放心去购物,因为工商管理代表着他们的合法利益。这是一个信誉问题。在面对利益,很多人会变得毫无原则,那么社会就会没有原则,工商管理的存在就是要确实维护这一原则,保证更多的人的利益。

  2.对于经济的管理操作。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重点,那么工商管理主要就是面向广大企业。始终铭记一点,工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企业对于社会的贡献最大,工商管理在企业繁荣时期要监督其的不正常行为,在其困难时期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可以协调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其实工商管理的工作不是为了打击限制企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能够规范它们的行为,只不过与企业所站的角度不同,企业是处于本身的利益,而工商管理则是整个社会。

  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工商管理主要协调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努力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制,为社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社会上,法律的最主要目的是规范社会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想出新的解决策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法制社会,更离不开法律的这个坚强后盾。法律给人们提升信赖度,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参与经济活动,才使得我们整个经济发展壮大。

  2.我国进行了政企改革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助于规范企业的行为,但是很容易违背市场发展规律,限制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不利于企业向更强更大的方向发展。工商管理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极大的减少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工商管理的工作更加专门化,通过在平时工作中对实际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最终取得解决结果。这样比政府直接管理更加科学、专业,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工商管理部门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开展宣传工作,讲法律意识深入消费者心中,让他们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和权益,有助于建立一种健康的经济关系,更为长久的经济活动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结语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7

  建筑经济学是一门属于建筑领域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会涉及到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地方法规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还具有指导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地方政府根据建筑经济的现状来进行规范和市场引导,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一门综合性、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这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从最初的粗放式经济开始发展到宏观调控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建筑经济从发展到现在出现了明显的一波三折的现象,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再到粗放式的市场经济,如今则是由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这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房地产成为老百姓的福利房,这显然不能够满足国民的需求,但是到了粗放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多的房地产商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到了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阶段,则把建筑经济纳入到持续发展,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经济管理模式,因此这对于当前我国建筑经济的要求变得更高,而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充分发挥和谐发展理念下的建筑经济活动的导向原则。

  2建筑经济活动的导向原则分析

  2.1对综合平衡原则的分析

  这个指导原则仅仅是宏观上的,但是涉及到具体应该要紧密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进行决策、立项以及设计和施工、竣工验收等,甚至还要包括建筑的维护期,从建筑项目的设计立项开始,到这个项目的终结,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中,都要做到综合平衡,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就要从每一个细节步骤进行评价,因为某些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经济的经济效益,往往就会损害社会效益或者环境效益,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化,来满足这三种效益的综合平衡,这就是综合平衡原则的核心所在。

  2.2对全程全息原则的分析

  在建筑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方面,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要实现全程监理,这是现代建筑经济下的基本概念,在过去建筑过程往往不会被监理,只有到验收阶段才会,这显然不能够满足全程原则的需求。全程监理要做到建筑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受到监理部门的管理,同时还要受到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实现三方共管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对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帮助都非常大。所以在全程监理方面,应该从建筑工程招投标开始,分析中标施工企业是否具有施工资质,然后对施工设计阶段进行监理,分析设计图纸是否存在缺陷,而且有大量事实和研究数据表明,在施工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的有效监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超过了95%,这说明在前期阶段的监理不仅重要,同时必要。其二就是要主动控制,包括对建筑经济的论证,为什么这里提出了主动控制原则,因为通过被动式的监理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既定的方案设计进行操作,但是毕竟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大型建筑工程设计,比如桥梁道路工程等,那么就很可能在设计阶段就会出现偏差,此时再按照设计进行监理,那就可能会越做越差,因此需要建筑单位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同时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手段,比如建立质量控制规章制度,确立施工单位自上而下的责任制度,明确到人,项目到人,真正介入到经济论证,包括经济合理化、精准标靶化,这样才能够提升主动控制的水平。其三就是串联监控,在建筑经济活动中,整个建筑流程是分段进行,同时具有串联的效应,前段是后端的前提,后端是前段完成情况的具体反映,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建筑立项、图纸设计、预算、合同等列为前段,而在施工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可以设为中段,而在后面的维护则可以设定为后段。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前段和后段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脱节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建筑经济价值前后差距巨大,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这种串联监控的意识,来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真正做到前者限定后者,而后者能够反映前者。

  2.3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时效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相关的资源比如材料、人力成本、环境、以及设备等都会存在明显的时效性。时间和效率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建筑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好,但是在另一个时间段,这三个效益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经济效益就更是如此,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自然会导致建筑经济效益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应该坚持决策快、时间准、建设周期短以及见效快等基本原则,在技术上既不能够冒进也不能够落后,避免时机稍纵即逝的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建筑经济的三大效益。其二就是动态性的原则,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经济效益是呈现一种动态性的基本原则,因为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建筑资料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变化,这反映出建筑经济是呈现一种动态的波动。因此就需要我们将建筑的经济价值预估到建筑产生之前,同时也包括建筑产生之后,尽量避免因为波动误差的影响造成整个建筑经济面临巨大亏损。从具体工作的表现上来说,就应该对影响建筑经济变化的建筑资源、空间以及人力等进行一定的预留。这能够进一步防范建筑经济的隐患,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其他原则

  上述研究的三个基本导向原则是最重要的,当然除了这三种基本导向原则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同样也存在着突出重点、主从有序以及先进先出等原则,在发生建筑经济活动时,都需要进行一下预估,然后再进行过程控制,事后审核,最后全面总结。进而为下一个建筑环节提供良好的提前。在和谐发展理念下的建筑经济工作应该是综合效益大于单一效益,主动控制重于事后总结,决策重于实施,时效重于先进。

  3总结

  发展经济论文范文8

  关键词:资产评估行业;经济发展;作用

  1资产评估行业为国企和非国企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国企和非国企进行改革,使资产评估企业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价值见证,这样可以为企业的改革提供有效依据。我国的国企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非国企改革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愈加踊跃,所以资产评估行业在国企和非国企的改革时,可以通过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使企业内部可以获得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定,从而为自身改革的方向确立有效目标。通过专业的资产鉴定部门,对企业资产的合理认定,可以使企业的资产,避免了被贬值或者被高估的现象。另外资产鉴定部门,通过对企业自身资产的有效评估时,在征得企业的同意下,可以将企业自身的资产评估报告公布于社会,在社会当中是人们更加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影响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另外,有效地保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另外,在企业产权交易当中,资产评估机构可以通过与人员的有效联系,使企业的产权交易能够合理顺畅的运行,保证资产在转接时不被损失,从而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2资产评估行业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资本市场当中,企业以自身利益为目的进行投资和收购活动时,都需要对收购目标以及投资目标的资产评估进行有效了解,所以资产评估可以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在交易进行前或者交易发生时,可以通过科学的计量方法对资本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使收购者或者出售者能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资本市场当中,资产评估机构可以通过对资产的评定在交易过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定价依据。另外,资产评估也可以作为一种中介机构,在交易时可以将双方的交易成本互相降低,从而使交易效率有效提高。在资产评估时,可以通过多种计量方法确定资产价值减少了资产价值的流失。资产评估在资本市场的交易当中,可以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

  3资产评估行业可以促进金融机构改革以及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防范

  金融机构进行体制改革,可以将资产评估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在资产评估完成后,金融体制可以通过对资产评估报告这些有效分析,从而确定自身的资产价值,从而决定以后的改革方向。另外,通过对资产的准确计量,是金融机构有效明白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市场占位,从而使金融机构的改革机制能够更好迎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另外,在资产评估时可以提供有效的定价参考依据,对金融的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处置,在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资产评估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时有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因为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从而资产评估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分析以及对当前进入行业内在实力的分析,使行业更加明确自身的投资目标,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

  4资产评估行业对内外资交流和互融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当今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世界接轨,许多中国企业在外国建立,外国企业也逐渐在中国扎根生长。所以在经济交流的过程当中,会通过对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以及商标方面等进行评估,这样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计量时,投资人员以及企业人员,更好地明确自身企业的产品价值,从而使在中外经济交流过程当中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外国的交流。资产评估行业通过对企业自身内部资产的评估,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投资方向,在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流时,明确自身的经济发展位置,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5资产评估行业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资产评估行业可以通过对市场资产的有效分析,来保证市场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当中,交易要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性,所以不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与人之间都要通过标准的资产评估,来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的资产价值,通过专业化的分析,使得企业在交易过程当中,双方都能明确自身的市场价值,从而使投资方理性投资意识,来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通过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可以有效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资产评估行业一定会在市场经济领域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6结束语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资产评估行业也在迎来一个新的机遇,资产评估的业务领域从原来的国有改革等也逐渐转为当今的对外投资。所以要使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市场交易方中产权的维护,另外,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认定,保护企业的资产,是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市场目标,从而确立发展方向,改变制度。未来的资产评估行业一定能在市场经济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林.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监管的新环境与新实践[J].中国资产评估,2019(01):26-28.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1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就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却存在不同的认识。结合学习,本人对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现阶段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首先要从公共服务的词源上来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公共服务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是从西方经济学和政府管理理论中引进的一个新概念。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认为,在人们结成政治关系,进入政治状态之前存在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人们天生中存在“荣誉感、骄傲或是虚荣心”以及人们自我保全的欲求,于是人们之间产生纷争,由自然状态进入战争状态。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倾轧、残杀,人们集结在一起达成协定,这就是“社会契约”,政府的职能就是保证“社会契约”的履行,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1723-1790)在其《国富论》一书中,将政府的职能定为“守夜人”的角色。他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尽到三种职能:一是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二是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三是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而应该让价值规律自发对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经济学家根据商品有无竞争性和排他性把社会产品的提供和来源分为了两个途径。一个是途径是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需要,生产者就会组织生产。市场需求减少,产品生产就会随之减少;还有一些产品是市场主体不愿意承担或无法承担的,必须有社会组织或政府组织负责买单,进行治理或提供服务。他们将这一概念运用到政府管理中,认为商品应该通过市场渠道获得。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弥补市场不足,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由此可见,公共服务是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管理的,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尽管公共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公共管理在内容上有共同之处,都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相同内涵,但公共服务反映的是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方式及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关系变化等,侧重的是政府职责。主要针对的是面对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体,履行自身职责,积极主动地运用公共权力、配置公共资源,满足公共需求的问题。

  其次要从基本特征上来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公共”与“私人”是相对的。从哲学、法学和政治理论层次上,即从国家或政府的角度来讲,“公共”涉及的是、合法性、福利一类的问题;从经验层次上,即从公共职能和公共活动的范围上来界定,“公共”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从政府执行活动或职能的对象来讲,“公共”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用更加简单通俗的说法就是“众人事众人治”。公共服务关注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公共服务(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困难。公共物品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私人企业或市场不愿意提供、难以提供。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提供的有形物品,也包括法律、制度、秩序、公平正义等无形的服务。如果将公共服务仅仅理解为就业、就学、医疗服务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就会陷于狭隘论的境地,将社会治理必须重视的公平正义、机会平等一些非常重要的服务放到不正确的位置,从而使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

  三是要从划分类型上来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按照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属性对产品进行归类,可以把产品和服务划分为私有私益、私有公益、公有私益、公有公益产品。显然,私有私益产品是纯粹的私益性物品,如市场上的肉、菜;而公有公益物品则是纯粹的公益性物品,如国防、社会治安。私有公益物品和公有私益物品,则是非纯粹的公益物品或不纯粹的私益物品。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共安全、消防等公共服务,由于供给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能够做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它可以采用免费方式供社会公众无偿消费,服务产品成本的补偿从国家税收收入中提取,是通过税收形式由全社会强制分摊生产费用。尽管一些准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基本医疗服务等,虽然不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可以生产和提供,但是这些基本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因此合理配置资源使公民共享这些服务也成为国家的责任。从公共服务的效果来看,又可以将公共服务分为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和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是指国民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公共服务,如国民基本的医疗保障、供水、供暖、住房等,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照顾,为失业工人提供失业保障金以使其能够生存也属于种类公共服务。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是指对国民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起促进作用的公共服务,如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公共图书馆、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以及修路、通讯和义务教育等。可见,如果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社会公正的第二个方面就难以实现。因为政府没有为全体公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以保障其生存,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差距没有得到有效调节,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就会陷入贫困甚至无法生存,最终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同样如果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则社会公正的第一个方面就难以实现,社会公众没有均等的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也就失去了均等的发展机会,市场竞争也因此失去了公平的基础。

  四是要从对“基本”的正确理解上来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从公共服务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来看,符合的东西很多。大到国防,小到路灯。既包括有形的公共设施,如公路、桥梁;也包括无形的法律制度等。但目前要努力达到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就是群众最关心、亟需解决的问题,反映着群众的期盼,群众心声。从消费的层次来看,基本与低层次消费有直接关联,就是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类似于马斯洛解释的人的基本需求。从消费需求的同质性看,人们无差异消费需求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如对食品和药品的消费,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求保证质量安全,尽可能减少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同时,基本也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作为一个国家应该提供。“基本”就是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居住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和资产形成权,对公民来讲是不可或缺,甚至是没有退路的最底线的权利,是政府和社会必须保障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五是要从“均等”上来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为什么要提均等,提均等的原因就是不均等。正如有人评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不知礼”的问题突出。当前要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矛盾突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城乡、区域、社会不同群体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不一样。

  由此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国家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和基础利水平,规定一定阶段上公共服务应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不是所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是指在统一的制度安排下,确保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机会、大致相等的结果,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基本趋势和走向。其内容和范围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从生存型服务走向发展型服务、从纯公共服务走向准公共服务、从较低水平的均等化走向较高水平的均等化。

  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是人类20世纪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制度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发明,反映和体现着国家的实力、文明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先进治国理论,推动政府治理科学化的一项重大战略。

  首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各社会群体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既能减少竞争性领域的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又有助于增加居民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不难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财力发展国计民生的重大工业项目,弱化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甚至在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恰当地把一些本来应该由政府来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推向市场,使得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不断呈扩大趋势,造成了复杂的、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个人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费用上涨太快,大大超过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上房”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社会公共性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公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就会加剧,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的差距,坚持发展成果共享,使不同社会阶层均衡受益;有助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减少绝对贫困,形成有效的社会安全网,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第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和长期导向,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利于各级政府转变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长期惯性,从不适合直接参与的领域中坚决退出来,把主要精力转向公共服务领域,切实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必须充分考虑发展实际,确立正确的工作原则和步骤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一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较为滞后,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面临着布点分散、成本较大等难题。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均等化推进难度较大。三是不同群体实现均等化任务繁重。不同阶层和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预期差异较大,一些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诸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各地都面临着维护社会公平和控制人口总量的“两难”困境。四是公共服务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的绩效改善过多地依赖于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而不是公共服务体系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以职能和部门为导向的分工体系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整体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基层缺乏基础平台和服务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服务供给和投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建成后管理运营不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先低层次后高层次的原则和步骤推进。

  首先是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均等化是一个一直隐含于历史长河之中,到了近现代才显性化为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治理理念的。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价值观和理念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历数我国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基本口号就是要求平等。过去通过暴力体现均等诉求,现代国家通过制度安排把它融入到政府基本职能当中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考虑公共财政支出能力和政府失灵的程度、市场的发育程度、非营利部门的成熟状况、公共部门交易费用的高低等诸多因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或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个社会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市场和制度环境,以及实际的公共需求,来做出合理的选择”。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条件仍然很不发达,所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量力而行。在总体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范围要适中不能过宽或过窄;二是标准要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标准过高、范围过宽,不仅没有经济保证;同时也可能会因此带来劳动积极性边际效益衰减等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只要建立了就必须支出,而且是只能增长,不能减少,具有钢性增长的特点,同时也不是标准越高越好。标准过高,就会出现过度依赖其生活的群体。标准过低、范围过宽,就会出现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的情况。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精心测算,运好公共权利,合理配置好公共资源,使其发挥应有效益。

  其二要突出重点,循序展开。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但要从人民群众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可行性方面考虑。要确定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起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和财政能力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均等化的地区和领域,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奠定技术基础;要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估需要均等化地区的财力和财政支付能力;要调整和改革政府间关系,明确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其三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公正性是指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合法性。公开性指公共政策在公共领域中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公众要具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公平是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要兼顾和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和诉求,考虑支出公平,受益公平。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较大,认真分析,根本的原因是制度不公平造成的。譬如农民,由于其出生地在农村,是农业户口,由此丧失许多机会,即使出来打工,也受许多限制,这种境遇仅靠劳动者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消除的。国际经验证明,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培育更加开放、更有利于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通过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平抑不同地区的工资差异,以机会均等实现结果均等。面对复杂的国情,既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又要面向未来,努力推动各项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接轨。

  其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各方参与的原则。在我国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我们要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分步骤地推进。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做好社会组织的培育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积极学习和运用新的治理模式。

  四、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解决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决于四个变量,一是经济能力,二是认识能力,三是体制设计,四是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问题,客观上讲与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思想认识、体制设计、制度安排都有关系。

  一要坚持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夯实服务的实力。均等化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离不开发展。只有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很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经济实力上不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缺乏财力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层次、水平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要比以往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更大的气力,更加有效的措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要转变观念,树立起科学的发展理念。要纠正盲目的GDP崇拜和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事业发展的错误做法和片面认识,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在重视经济政策研究的同时,加强社会政策的研究,切实将发展转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要调整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按照公共服务的层次性划分政府事权。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主要应该解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例如,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由于涉及面广和具有更大的外部性,主要应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由县级政府管理;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应由中央、省和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各级政府承担的比例,应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在经济贫困地区,应全部由中央与省级政府承担;在经济中等发展地区,应由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负担50%以上;在经济发达地区,应由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但以县级政府承担为主。总之,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划分上,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按事务的隶属关系划分的办法,以便使财力与事权能够相匹配。

  四要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统筹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的网络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加快社区、农村等基层服务网络的建设速度。

  五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杜绝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不能以牺牲提供公共服务为代价专注发展经济,更不能介入市场能够配置资源的领域与民争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理顺各层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关系,避免“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解决好政府间的非对称性分权问题,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做,将政府职能进一步转移到为社会成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上来。

  六要推进阳光服务,增强政府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针对目前群众迫切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效率低下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尊重群众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作用,改革现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制度,完善“自下而上”的、能够有效反映群众需求真实偏好的表达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过程决策,形成政府与群众共同决策与管理的模式,以群众的需要为导向确立供给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水平和标准,防止供给内容和基本需求脱节。要形成制度化的参与和监督渠道,对于市民广泛关注的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要事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实行村民(居民)自治,通过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乡(街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充分表达自己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意见。就政府而言,当前应重点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整合相近公共服务职能,解决部门之间衔接不够、交叉重复、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强化对公共服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七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立法和制度建设,依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要积极推动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将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标准、履行职责必须遵守的程序等固定下来,切实推动法律条款由一般号召和倡议向责任可监督、可追究转变,努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局面,以便使每一个环节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八要加强公共服务形式创新,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化、产业化、民营化转变。尽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是政府的义务,但并不意味着公共服务都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政府除对国防、公共安全等纯公共服务采用免费方式供社会公众无偿消费,服务产品成本的补偿从国家税收收入中提取,通过税收形式由全社会强制分摊生产费用外,对于具有私人物品特征的准公共物品,可考虑实行市场提供,适当收取费用,利用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其中“私人性”程度较强的准公共物品。市场提供不仅可以制约个人对准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搭便车”现象,防止对稀缺资源需求导致的无序竞争,从而实现公共消费成本费用的全部或部分补偿。要积极借鉴学习新公共管理理论,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积极运用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财政补贴、创造可交换的产权、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方式,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九要实行绩效评估,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起由政府、研究部门和媒体(公众)组成的三元评价机制;设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特别要围绕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将诸如入学率、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刑事案件发案数、重大事故发生率及城乡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等衡量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要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规范问责操作程序,加大社会透明度,完善社情民意沟通渠道,扩大公众在公共服务问责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促使政府发挥好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

  [2]《以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樊继达董书芳《学习时报》

  [3]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8年8月27日

  [4]从社会稳定指数递减看公共服务缺失(邓聿文)2006年08月28日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富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保持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友好的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富裕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富强。

  一、抓住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保持和谐的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经济质量改善、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就三大产业来看,2004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5.2∶53.0∶31.8,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8%,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首先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经济时代;其次是第二产业逐渐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统天下的地位又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的后工业时代。由于信息产业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因而又称为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自然结果,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对其他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业能否有突破性地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速度趋缓等矛盾,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63%。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差距也很大: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50%~60%左右。能否实现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我国服务业还比较落后,与上中等收入国家有一定距离,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远。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放。开放提供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服务业的改革、创新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扩大开放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类服务业与实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继续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

  二、努力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决定》指出:“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拉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主要通过就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获得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充分就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就、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无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挑战。今后十年内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将会增加到7.8193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降至7.7574亿;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和比较理想的0.1707就业弹性系数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1亿增长到7.414亿。预计在15~20年后我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缓解。我国不仅劳动力人口总量大,而且结构也很不完善。在全部劳动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高达70%,而英国早在1992年农业的就业比重就降为2%,德国和美国为3%,在日本为7%,韩国也仅为17%。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7%,世界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45%左右,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劳动力也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而第三产业要超过45%。如果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5%,就可以吸纳1.3亿人就业,这意味着可以基本上解决今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目前,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开发不足,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并存,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因此,我国要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大幅度转移农业劳动力,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吸纳劳动力就业。

  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服务业的重要性。服务业投资少、回报快、无污染,又能极大地增加就业,只要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政策因势利导、消除影响服务业的各种体制,宏观控制导向明确、手段有力,服务业相对容易发展起来,就业问题也会随之缓解并逐步得到解决。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和谐的收入公平关系

  和谐是一个公平、公正、结构合理,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极不合理。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使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别缩小,使城乡居民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力争到2020年使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国家再分配应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要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面向所有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消除城乡差距中贫困居民受助权益的不平等,并使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得到相应的控制;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并扩大到应当覆盖的全体劳动者,解除劳动者的养老、失业、疾病医疗、职业伤害等后顾之忧,并使之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使其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社会才能保持和谐。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关系

  《决定》指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经济富裕,又要保持环境友好。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然而,我国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大了4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牺牲环境的代价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使按照能源再翻一番测算,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而且环境也难以承受。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好、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友好环境的根本出路。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3

  一、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思想教育环节

  首先,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特别是廉洁自律意识。反腐倡廉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重要任务,理应抓紧、抓实、抓好。没有反腐倡廉作前提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进行。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腐倡廉也就失去了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良性互动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把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他们在抓反腐倡廉的时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不是持观望态度,就是起阻碍作用,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进取,不会发展。他们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却又忽视反腐倡廉工作,甚至将其当作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来看待。比如在招商引资和一些经济活动中,就有人违规操作,闯红灯或绕道走、打球,试图打破反腐倡廉的一些“清规戒律”。我们说反腐倡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早已被无数事实所佐证。管理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全民反腐倡廉意识显得极为紧迫。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又不忘他律,形成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从思想上为人们筑起一道防线。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所组成的。只有人们普遍增强了反腐倡廉意识,崇尚廉洁,厌恶腐败,经济社会才能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地位、金钱、美女、利益等各种诱惑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人们的灵魂,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意志薄弱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需要警觉和防范的。我们在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应该揭露和查找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和危害,告诫人们如何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尤其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方面用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人们,另一方面用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典型的案例告诫人们,帮助人们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在头脑中产生“抗菌素”,强化抵抗力,不留产生腐败病毒的土壤和氛围。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为什么有的人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除了组织上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廉洁自律意识强。洁身自爱是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的一剂良方。如果我们每一个体的人都能把握好自己,那么,全社会的风气好转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好做多了。这是我们所期盼已久的。

  其次,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向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甚至要阻碍发展和破坏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扎实实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那种为了某种私利,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甚至贴金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最终将被人们所唾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中国国情和本地区本单位实情办事,把规划制定好,把措施落实好,让效果充分显示出来。真正让国家得好处,人民得实惠,社会得进步。那种盲目行事、装腔作势的行为注定是要成为历史笑柄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

  二、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制度建设环节

  制度是落实政策的措施,是确保目标实现的“紧箍咒”。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力,最终会导致计划的落空和事业的失败。

  纵观古往今来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分子通过钻制度上的空子而越轨犯规,最终陷入囹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加快了制度建设的步伐,力求堵塞漏洞,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反腐倡廉正是从制度上为遏制腐败设立了“”和“雷池”,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证。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系列“条例”,是反腐倡廉的大政方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各地建立了对人、财、物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公示制度,比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和大件物品采购公开招投标制,政务(事务)公开制度等等,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防止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或落空,许多单位还制定了“关于执行制度的制度”,对此进行规范化操作,执行好的且取得成绩的予以褒扬,对执行不好甚至违规的给予惩戒。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政行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人们的思想支配他们的行动,而制度的执行要靠当事人的自觉意识去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法制还不健全,各项制度也还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执行制度的模范。许多勤廉兼优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也在昭示我们,身教重于言教。要想把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就必须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不动摇,执行制度不走样。

  反腐倡廉要靠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靠制度。在所有制度中,群众最为关注的就是行政审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公务员是行政行为的主体,担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公务员学习、掌握行政许可法,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搞懂行政许可的基本涵义、基本原则、设定事项、设定依据、实施机关、一般程序、特别规定、费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严格依法办事,杜绝“吃、拿、卡、要、报”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遏制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多层监督环节

  监督是目标赖以实现的保障,是对制度有效性的控制。失去监督就会造成行为的失范、决策的失误。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并非很多,而执行起来力度似乎挺大,那是因为检查考核有硬杠杠和指标,且与每个人的升迁进退和工资利益挂钩,弄不好是要伤筋动骨的,所以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从上到下,围绕反腐倡廉这个主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的单位将此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出口成章、耳熟能详,实际效果并不佳。甚至在有些制度成堆的单位,却出现了窝案、串案。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以至于执行制度有偏差,甚至晾在一边做做样子,最终形成制度上的“真空”,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关联的是监督不到位或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值得警惕。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79-01

  2007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今后20年内努力实践科学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为了实现这种战略布局,结合我国地方实际,我们需要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们需要民主政治,不要专制政治。专制政治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虽形式各异却入神共愤。我们需要民主政治。这样的民主不是党同伐异的“假”民主、不是“无法无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谈误国的“空”民主,而是权力不滥的真民主、国富民强的好民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不要泡沫经济。市场经济应当是“秩序”和“效益”兼顾、公权和私意共存的经济。由于强调方向不同,市场经济有两个变种,一日自然,二日计划。前者重私意、谋效益,强调丛林法则、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权,行调控,强调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过分强调自由放任与过分强调计划命令,都会破坏市场的长期性、稳定性,导致市场失灵、发展失度、社会失衡。一个运行良好、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应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诚实守信、乐善济施中实现长期共存、合作双赢。

  我们需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社会当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随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会不是扼杀、忽视、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预防惩治人的避害本能与主观恶性所可能导向的危害行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讲法律不讲政治、只谈法治不看德治的“”法治。法治应当是法律与政治、道德、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司法与立法、执法、学法积极互动的法治。法治社会应当是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国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不要速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文明的传承。速食文化则是割裂历史的文化,是夸夸其谈的无根文化,是盲目借鉴的效颦文化。传统文化一日中学,二日西学。中学传统又分两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顾佛道的古典传统;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学传统义分两派,一是希腊一罗马一基督教文明所绵延下来的欧美派,二是马克思主义原教旨的经典派与马克思主义苏联化的派。这两大传统四大流派都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因子,并将在未来的发展创新中纵横折冲、取长补短。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通晓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既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与宗教都是有关待人处世的学问。虽然,政治侧重现世,强调实务俗事,关注利益矛盾;宗教侧重来世,强调因果报应,关注爱与宽容。但是,爱恨相生,宽严相济;利益可投报,矛盾可相容;现世也有因果,来世终为现实。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经济与逻辑都是有关理性生存的学问。虽然,经济侧重物质,强调现实,关注市场;逻辑侧重精神,强调推理,关注规律。但是,物质精神两难分;不合理的现实将消亡,不现实的推理是虚妄;市场有规律,规律需实践。所以,经济是生存的逻辑,逻辑是理性的经济;

  (3)社会与新闻都是有关社情民意的学问。虽然,社会侧重动态跟踪,强调统计分析,关注宏观分层;新闻侧重时事通讯,强调客观真实,关注个案报道。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层要客观真实,时事要宏观分析;统计要联系个案,报道要调查跟踪。所以,社会是流动的新闻,新闻是特写的社会;

  (4)历史与哲学都是有关人类智慧的学问。虽然,历史侧重广闻博记,强调大音希声、刻画真实,关注形象素描;哲学侧重归纳概括,强调振聋发聩、普遍适用,关注抽象定义。但是,博观约取,繁简有度;厚积薄发,见微知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哲为鉴明事理。所以,历史是无声的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历史;

  (5)法律与医学都是有关身心健康的学问。虽然,医学侧重个人健康,强调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关注阴阳互补;法律侧重社会秩序,强调权利义务、罪刑相当,关注思想行为。但是,无个体,则妄谈社会,无社会,则难言个体;阴阳权务互利共生,症药罪罚相生相克;所以,医学是个人的法律,法律是社会的医生;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5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以县域经济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保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以什么样的战略途径和根本举措,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与发展?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思考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强县兴市”的战略,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保定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目前县域占据了全市近九成的人口、3/4强的经济总量和1/2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保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特色经济、劳务经济得到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全部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总量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与全市保持了同步。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市大县多,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制约了全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三农”方面,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因此只有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奠定扎实的基础。

  首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繁荣,农村社会才能稳定。没有殷实的财力,就没有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农民的增收,就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积累财力,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基础。

  其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长期落后,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造成新的两极分化。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转变。同时,只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其迸发的经济活力、外在张力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能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和谐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市)经济规模小,属于吃饭财政,给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县、乡财政实力越强,就越能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就越能更好地扶持帮助困难群众,农村社会就越和谐,基层政权就越巩固。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在农村形成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才能拥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可靠保障。

  二、牢牢把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紧紧把握“立足现状、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区域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南资北移”、“南企北扩”趋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保定实际,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重点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农业,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饲料农业、原料农业和能源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和名特优林果业,努力打造面向京津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重点加快“工”字型高效农业产业带、畜牧业“一带六区”和果品业“六大基地”23个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有产业优势、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

  第二,以工业化为主导。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工不富”,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大不了,财富总量也上不来。因此,必须树牢工业强县的观念,把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比重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优先目标。一是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等10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链条经济,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重点抓好白沟箱包、安国药业、高阳纺织、容城服装、雄县革塑包、蠡县纺织和皮毛皮革、徐水制酒等一批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增强竞争力。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高阳三利纺织工业园、徐水巨力索具产业园、容城大河服装工业园、中国农大涿州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就是市场、效益和财富。我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排全省第1;省级著名商标89个、省名牌产品47项,均排全省第2,但都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要逐步把品牌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大力推进品牌兴企、品牌兴县,确立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品牌,叫响“保定制造”。

  第三,以城镇化为支撑。工业创造财富,城市增值财富。城镇化可以得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益。对县域来说,城镇建设首先是县城建设。一是要抓改革,理顺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体制,加强综合执法。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户籍登记、市场就业、城市公共资源居民共享等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转移。二是要抓规划。按照适度超前、体现特色、彰显文化的要求,做好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及修编,同时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全覆盖。三是要抓统筹。要把城市资源统筹起来,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城镇建设,通过经营来增值,通过市场来融资,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四是要抓管理。着力体现以人为本,在科学化、人性化上下功夫。

  第五,着力培育打造发展亮点。一是要建设一批“四梁八柱”大项目。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抓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各种类型项目一起上,重点抓工业和财源项目。特别是千方百计谋划和建设一批立得住、放得大、有优势的立县大项目。二是培育做强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赢得市场,基业常青。我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类型十三大产业,即资源依托型、旅游带动型、中小企业集群型、大型企业集团型、外资拉动型、农业龙头企业型、市场引导型和城市服务型,成为全市县域经济的主体。今后要从抓专业市场、基地建设和品牌推广宣传入手,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寻求突破,活跃全局,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全市农民人均收中,工资性收占到40%以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重点抓好劳务转出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实现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的转变,打造保定劳务经济品牌。

  三、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思路决定出路。制约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不是资源,不是基础,而是思想。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就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派出十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出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为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6

  面对疫情,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必须有脱胎换骨的大变化,才能做到有所作为、不辱使命。疫情发生以来,x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查,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造思想、改变习惯、改进作风”大行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高标准完成三大历史任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提供了坚强保障。

  以改造思想为先导,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市委书记x指出,各级干部改造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待肩负的工作任务。对x而言,全区60万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各级干部的初心所系、职责所在。我们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思想、固化思维、松劲心态,深入开展“疫情讲堂”“防控党课”,

  强化学习教育和思想改造。工作中,所有处级领导全部深入一线开展防控排查工作,组织近万名机关干部直接下沉514个“三无”小区和130片平房,昼夜值守、严格管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有1.28万名志愿者、企业职工、退伍军人参与了防控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大格局。

  以改变习惯为核心,将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

  战胜疫情,不仅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过硬的战斗本领、顽强的斗争精神,更需要一线作战的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工作标准不高、敷衍塞责”等不良习惯,我们从责任分解、纪律约束、督导检查等方面着手,推进各级干部以战时的状态和战士的姿态投身到战“疫”中。建立处级领导包联社区、包联企业制度,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区直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印发《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疫情防控“八必须八严禁”的通知》,组织16个督查组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防控排查不力的单位进行了严肃问责,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发挥选人用人导向作用,对在抗疫一线勇于担当、

  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大力提拔重用。

  以改进作风为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只有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很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例6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