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9 00:37:42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

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1

  历年来,上级主管部门相继为我校分配进来一批刚踏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尽快上轨工作并使他们得到师德、履职、专业成长与发展使我们本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的中长期重点工作。

  一、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新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促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创造条件,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几年的培养与锻炼,使新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二)、远景目标:

  1、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具体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激励与鼓励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睿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新教师的基本功概括为“四个一”,即写一笔好字,练一副好口才,记一肚子好诗文,写一手好文章;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能按教育规律组织管理学生,筛选、用好班干部,悉心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能和家长交流沟通,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开展各项文体、艺术活动,组织配合学区、学校的大型活动。

  7、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依托,参与教学评赛、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小课题研探、教育技术国培、基本功历练等活动,能够对学校、班级、学科、学生进行个案分析,提出具有瞻前性的发展意见或论述。

  二、培养对象

  本校20__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三、培养措施

  1、组织到位。

  (1)学校成立新教师培养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

  (2)领导小组不仅关注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更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其思想和业务成长历程,实行谈话制度,定期交流思想,引导新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理想。为部分新教师搭建平台,结“同伴互助”对子,相互学习提高,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升自我。

  2、激发内需。

  尽力挖掘新新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期望,真正领悟生活和工作的真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求新教师为自己量身定制成长蓝图,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并扎扎实实落实个人成长计划。这份计划由新教师自己制定,由新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督促实施,创设发展平台,每年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成长快,进步大的新教师进行适度激励。

  3、帮扶(互助)得力。

  ①结对子。学校采用“自我培养、外力援助”的方法,为部分新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在青年教师成长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给他们出点子,指路子,为他们排忧解难。

  a.师徒结对后,指导教师每学期期初与指导对象共同制订好学习计划,落实平时每次的帮扶内容,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化,注重新教师成长过程的点滴进步,期末写好学习小结。

  b.指导教师耐心指导,尽心尽职。平时多关心新教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备课、批改、业务知识学习、班主任工作等各个方面。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要把好关。每月至少听取结对新教师研究课一至二节,并及时进行评课、指导、反思,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优化,实现双赢。

  c.新教师要好学多问,勤思多写。每月至少听取指导教师示范课一节,并写好听课反思。每月向指导教师汇报一节高质量的研究课,要结合指导老师的评课及自己的思考,及时写好教学案例或教学随笔。

  d.同伴互助的教师,每月相互备课至少1次,相互听课2节,并及时写好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听课反思。

  ②搭台子。尽可能给新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新教师登台亮相,崭露头角,尽显才华,大胆使用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的新教师担当教育教学重任,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

  a.优先考虑新教师参加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一些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讲课实况录像,请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分析,帮助新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b.积极开展各种业务素质练兵活动,为新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推荐优秀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c.争取机会承办区级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推出一批师德修养好,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特色明显的新教师。

  d.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教师专业化成长”论坛、专题沙龙、教师座谈会、教师教学素养比赛和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等提高教师的师德、业务素养。

  e.对有发展潜质的新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压担子,导师辅导,优先给予外出学习机会等手段促进其尽早成熟成为骨干教师。

  ③压担子。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加大新教师培训的力度和密度,对不同层次的新教师提出不同的教育教学要求,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发展。

  被帮扶的教师:

  每周听课一至两节,每月写好一份有一定质量的评课,每学期上好一节教研组的公开课,教育教学质量能达到年级平均水平。认真阅读各类教育教学名著和杂志,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大量搜集多方教育教学信息,认真做好读书摘记,每两个月写好一篇教育随笔。有个人的研究小专题,每学期写好一篇较有质量的论文,并能在校级以上交流、发表或获奖。每学期写好一份个人成长阶段性总结。

  同伴互助的教师:

  推广“十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精;四、培养途径和方法:;

  1、发展规划:每人写出自己具体的“发展规划”;

  2、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

  3、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每学期至少;

  4、教师沙龙:学校或教研组组织教师相互交流,探讨;

  5、参观学习: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

  同伴互助的教师:推广“十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着,写好一篇心得体会;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好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进行一次深入的教学反思;参与并主要承担一次课题研究,写好一篇教育科研论文,拟出一份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卷,帮扶一名贫困生或转化一名后进生,在区级或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

  四、培养途径和方法:

  1、发展规划:每人写出自己具体的“发展规划”。

  2、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等内容。

  3、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心得。

  4、教师沙龙:学校或教研组组织教师相互交流,探讨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或就某个专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5、参观学习: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评课等活动。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2

  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起到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8人, 我校现有县级骨干教师1人(王丽萍),校级骨干教师4人。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对现有的骨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发挥好骨干教师的作用。对学校现有部分教师要加强培养,使之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二、培养目标

  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县级学科骨干教师为龙头,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作好新一轮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培养校级骨干教师成长为县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

  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王 铮 王 美 贾春妹 耿 琪 许久那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得点是加强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及学习活动,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我校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与骨干教师互动交流,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重点强化“提高课”“示范课”“研讨课”,让青年教师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使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轨迹发展。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每学期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到其它学校参加相关教研学习活动。

  3、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案例一篇。

  4、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5、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

  6、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8、骨干教师有培养对象学习的内容分两部分,即理论课与专业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知识。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举办新课程改革讲座及观看经典教学录像等。

  五、骨干教师培训

  1、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要切实开展好常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科研教改活动,岗位练功活动。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3、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4、鼓励自我提高。通过积极进修,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和各竞赛活动,提高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不断自我完善,尽快成长。

  5、做到培训与教研结合,自学与指导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结合。

  六、校级学科教师骨干的审核和认定

  学校根据学科骨干教师条件,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产生校级骨干教师。

  七、建立健全学科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并跟踪考核

  1、个人提高计划;

  2、承担教研情况;

  3、承担的校级课改项目或科研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阶段总结或实验报告。

  4、撰写的经验或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5、有帮扶培养新教师成长的计划,有理论学习辅导提纲。

  八、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花名册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根本,而骨干教师的培养则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作为地区级骨干教师咱们,更有义务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业务的提高尽心尽力、为了学校能更好的地构建教师的发展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管理宗旨,特拟定本学年的骨干教师带徒培养计划如下:

  二、培养目标:

  力争使徒弟孙杰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潜质与教育科研潜质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具备更高素质、较高水平、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特色,能在本校乃至市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三、具体做法

  1、在发奋提高自身各项潜质的基础之上,帮忙徒弟制定出本学年的个人成长提高计划、计划要做到合乎个人发展,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并在必须基础上能得以提高

  2、对徒弟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使徒弟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有严禁治学的态度,要对自我和学生负责,要教导徒弟有刻苦敬业的精神

  3、做好师傅的本职工作、做到每个月帮忙徒弟备一次课,将自我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徒弟,并做到一个月检查一次徒弟的教案,给出师傅的评价,以便提高徒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潜质

  4、每个月师傅要给徒弟做一节示范课,帮忙徒弟领悟和明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5、帮忙徒弟选定一项教改实验课题,并尽自我最大的发奋帮忙徒弟收集资料,筹建档案

  6、每个月最少要听徒弟一节到两节的课,应及时给出详尽的导评,以便帮忙徒弟提高课堂教学潜质以及应变潜质

  7、每个学期都要帮忙徒弟完成一篇较为精辟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8、每个学期能够指导徒弟完成一节到两节的学校内的汇报课,并能够在大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给徒弟必须的指导,帮忙徒弟设计方案,完成指定的任务

  9、每个学期都要不定期的对徒弟的教案、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进行检查,以便帮忙徒弟在理论上有所提高

  四、培养措施

  1、根据“注重潜质、讲求实效、主动发展、构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2、为徒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切尽可能的条件、

  3、发奋为徒弟创造各种领悟、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

  总之要从自身做起发奋使自我和徒弟都能在教育教学上有所成就,有所发展,力争使自我的徒弟能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优秀教师、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4

  通过专业技能、教学法及科研能力培训,使中等专业骨干教师了解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多种方法,能娴熟地运用技能技巧来达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培训,能够自主完成专业课的教研教改等小课题,可以从理论上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在职业学校教学中体现出骨干教师作用,并能带领本专业教师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目标:

  1、培养骨干教师尊师爱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改革意识。

  2、培养骨干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学的发展趋势,熟悉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技能。

  3、提高骨干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新理念下学科教学水平,创新教学设计,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4、通过培养,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成为我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的典范。

  5、使他们成为我校一线教师骨干,承担起本专业教学的主要重担,成为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6、使骨干教师具有较强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能独立完成各自学科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课题和教改实验。

  7、促使骨干教师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提升自己,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共同成长的远景。

  二、培养对象:

  1、任教3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重点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

  2、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三、选拔程序:

  教研组推荐,教导处审定,由学校骨干教师领导小组批准。

  1、骨干教师一般每年选拔调整一次,每学期进行考核。

  2、原则上,学校各学科确立一名骨干教师。

  3、学校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后备队伍骨干教师信息库,逐层选拔培养。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选拔的机制。

  四、岗位要求:

  1、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2、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本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3、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和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主动承担一般教师、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和提高。

  5、每学期至少在本教研组开设1次示范课或观摩课,或在全校开设1次公开课或观摩课。

  6、每年至少有1篇文章在县级及以上交流、发表。

  7、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写作等活动。

  8、积极参与学校教改和课题研究,主动申报教研课题。

  9、服从学校安排,主动担任班主任等职务。

  10、每学期撰写骨干教师工作总结,主动配合学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

  五、培养内容与要求: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钻研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等方式。

  培养分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教研组培养为重点和校外培养为辅导,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性与专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采取跟踪问效的形式,有效管理,及时指导,重点考察,全面考核,保证培养的质量。

  (一)校外培养。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

  1、鼓励骨干教师采取不同方式提高自己学历,目标是越高越好。

  2、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研讨会、观摩会,拓展教师的视野。

  4、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

  5、鼓励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6、与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撰写心得体会。

  (二)校内培养。

  立足于工作实际,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前瞻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统一标准和按需施教相结合,整体提高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1、第一阶段:确立培养名单、培养内容和方式。根据我校的特点,结合学科特色,由各教研组推举骨干教师名单,教导处进行考核、筛选,然后通过听课、座谈,全面考核,最终确定骨干教师名单。

  2、第二阶段:通过自修、参加讲座、教学实践与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

  骨干教师校内培养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

  (1)有针对性的讲座。

  (2)上好示范课与观摩课。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扎实落实。每期在本专业或本教研室开展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示范性。示范课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备、讲、批、辅、考等环节都应规范、科学、合理。教研组听后,应进行集体研讨,加以反馈,指导。

  (3)加强听课、评课。

  骨干教师听课应有硬性指标,每周不少于2节,做到听课有记录,有建议,有听后感。通过他们的带动,要在教师中掀起互听互评,互相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热潮,让新老教师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4)加强自修。

  每位骨干教师要加强自修,要有实际的自修内容,有定期的自修笔记。

  (5)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使其在实践中,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第三阶段:培养评估与成果交流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定期对骨干教师所上的示范课、上交的材料,如教学论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进行评审考核。对优秀的成果进行观摩、交流,适当时候进行公开展示。

  (三)培养要点。

  1、提高骨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1)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校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性。

  (2)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三立”工程,即立志、立德、立业,使骨干教师在思想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规范执教,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3)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骨干教师的先进事迹,让教书育人的观念根深蒂固。

  2、加强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力度,提高业务水平。

  (1)在骨干教师中实施“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基于我校实际情况,我校骨干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这就要求他们多听一些老教师的优质课,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请教研组内教师听自己的课,指出错误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教学质量。

  (3)每位骨干教师至少精心准备一堂生动精彩的教研组级公开课。相同学科的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展示一节观摩课。

  (4)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人培养,要求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六、相应的待遇:

  骨干教师在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方面将优先考虑。

  七、管理和考核:

  骨干教师考核是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制定、管理,各教研组密切配合、落实。培养过程采取动态管理,定量考核,做到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

  骨干教师的日常考核工作由教研组负责,实行业绩为主的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对骨干教师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建立骨干教师的业绩档案,根据培养计划和目的要求,结合学期、年度考核,对骨干教师的履职情况、教学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由学校教导处备案。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面向新的21世纪,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我国的教师队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建设和培养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园依据教师本园教师队伍的现状,制订本计划。力求通过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逐步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一)培养目标

  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园范围内具有指导和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为区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储备人选。

  (二)培养任务

  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力争三年内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6名,园级骨干12人,逐步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培养和选拔

  1、骨干教师每两年评选调整一次。

  2、学校建立骨干教师后备队伍信息库,逐层选拔培养。

  3、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和聘任机制。

  四、培养措施

  1、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2、学校将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培养、指导教师,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组织实施。

  3、学校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4、各级骨干教师一般两年为一培养周期,两年内进行跟踪培养。

  五、任职义务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关心教育改革动态,不断提升个人的理论水平。

  2、认真钻研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绩保持同级前列。

  3骨干教师具有指导培养下一级骨干教师(或教师)的义务,且要求进步明显。

  4、年内承担公开示范教学任务,为本园教师进行公开示范教学。承担片、区级层面的教学公开活动。

  5、年内为年级组至少作一次专题讲座。

  6、年内有一定的教科研成果,骨干教师至少有一篇教科研成果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发表或交流。

  六、管理和考核

  1、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制度,进行全面、连续管理。

  2、各级骨干教师每年考核一次,年内向园方述职一次。

  3、学校评选小组根据连续两年的考核情况,确定下一届骨干教师的评选和聘任。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下一届骨干教师评选资格。

  4、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

  七、待遇和奖励

  1、享有参加进修学习和外出交流的优先权。

  2、根据需要,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研究、学习经费。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6

  为了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 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从事教师工作1—3年(含3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学校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7

  第一次活动

  第三周周二(20__年9月16日)下午1点1刻至4点。

  地点:莘松中学(蒋伟芬老师负责)

  内容:读书沙龙暑期读书交流;本学期培训计划。

  要求:每位学员准备好书面的读书心得。(主要谈如何读书,促进专业发展。2千字左右)

  第二次活动

  时间:第七周周一(20__年10月13日)下午1点1刻至4点。

  地点:龙柏中学(六年级)

  内容:初中语文区内教学展示。

  安排:此次语文教学展示活动,由基地主持人与相关学科(学段)的研训员研究决定。邀请教研员老师、区骨干教师管理办公室领导进行点评,并与执教者、听课人员进行互动与交流。

  参加听课人员为本区初中语文骨干班成员;初中语文学科六年级的备课组长。

  第三次活动

  第九周周一(20__年10月27日)下午1点1刻至4点。

  地点: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内容:初三语文教学研究

  请全体学员做好发言准备,尤其是教毕业班的学员重点发言。

  第四次活动

  第十二周周一(20__年11月17日)下午1点1刻至4点。

  地点: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内容:语文教学课题成果交流(1)

  要求:基地学员做好充分准备,参加汇报交流

  请教师进修学院“骨干教师管理与培养”办公室领导参加。

  第五次活动

  第十五周周一(20__年12月8日)下午1点1刻至4点。

  地点:明星学校

  内容:语文教学课题成果交流(2)

  要求:基地学员做好充分准备,参加汇报交流

  请教师进修学院“骨干教师管理与培养”办公室领导参加

  制作“首届闵行区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基地”画册(暂定名)

  各基地主持人应准备相应的材料,具体模块为:基地简介、主持人风采、特色活动、聚焦课堂、培养成效等。也可以在上学期已制作展板的基础上进行充实、修改。

  论坛及表彰(暂定20__年1月)

  主题:课程意识与教师素养

  1.选若干名学员参加论坛。

  2.总结与表彰。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8

  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起到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__人,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x人,市级骨干教师x人,县级骨干教师__人,校级骨干教师__人,其中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__人,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

  二、培养目标:

  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学校内。为此,在学校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让青年教师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为集体体现校内“帮扶”成果,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3、“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更稳定、持续发展。

  青年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青年教师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年度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年度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3、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4、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5、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6、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年度骨干教师。

  7、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年度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五、骨干教师培训:

  (1)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做好名 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

  (3)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4)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9

  一、 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5%,在中青年教师中,本科毕业16人,专科毕业4人。由此看来,学校中青年教师文化水平高,能胜任小学学科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师热情高,精力充沛,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全区工作的前头,学校必须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有步骤的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辉煌的先锋队。

  二、培养目标:

  1、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通过培养进修,使这部分教师更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培养新世纪的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真正走出一条富有开创性的教改之路。

  2、努力丰富专业知识,在教学工作上要长流水,做到明确大纲,吃透教材,熟悉所教学科的有关知识。

  3、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要发扬创新求实的精神,勇于探索,虚心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实行分工责任制,并定期进行培训。

  2、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方式,让他们出去学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优质课,观摩课,教材教法培训,回到学校再举行公开课,教材教法培训等形式传达到全体教师,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积极支持,大力帮助。学校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做到精神上鼓励,时间上保证,经济上扶持,妥善解决教材在培训进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为指针,努力造就一直德才兼备、富有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带动全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促进保教质量的办园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现状分析:

  我园18为专任教师中,3人为教学能手,1人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占比为22%,占比还是很少的,所以我们得尽快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三、培养目标:

  争取在2年时间内培养1名教坛新秀,1名教学能手,__争取评学科带头人。

  四、管理办法:

  1、落实分层培养,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根据不同教学经历的教师实施差异性培养,引导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思考、持续发展。力争通过分层培养,让每位教师都处在最能发挥优势的位置上。组织师徒结对活动,分层培养,促进新教师自主成长。

  2、本学期要求__教师参加教学能手的评选,__参加教坛新秀的培养。

  A、加强她们敬业、乐业、专业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其思想与师德方面的教育。

  b、请园内业务能力强的助理全方位的带教这些教师,培养其作为教师的责任意识、学会驾驭一日生活的基本技能,使她们尽快成为幼儿园的教学骨干。

  c、开展“六个一”培养工程:即读一本好书;上一次公开活动;展示一项才艺;写一篇优秀案例;制作一个课件;选择一个课题。

  d、期末对新教师的工作情况给予总结评价,并将以此作为新考核依据。

  3、加强对这些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教师的推优力度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与合作能力,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关键。

  A、要求骨干教师履行好骨干教师的职责,在保教领域上要起领跑、创新与辐射作用,积极参加教科研、上示范课、承担带教任务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引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本学年__将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展示活动,郭海珍、林芳将参加片级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B、推荐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候选人,在培养期间,幼儿园将积极为候选人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科研、学术交流等机会,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打好基础,使这批骨干候选教师产生新的发展和新的创新机会。

  C、积极落实以骨干教师引领的自主式专题实践研究。以幼儿园教学骨干引领的专题,本学期将按照计划认真开展,做到活动开展有记录、有反思、有成效,突出骨干教师在教研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指导、帮助教师不断地进步。

  D、积极为骨干教师争取与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使课程实施成为交流、分享、碰撞的过程,更是教师个体探索转化为集体研究的载体。另外,鼓励骨干教师积极争取外出展示、培训等机会,催化骨干教师成为思考型、研究型教师。__分别外出学习。

  4、给年轻教师压担子,让她们快速成长。园领导对宋天书进行一日跟班活动,并且要求她参加课程组活动,让她在锻炼中成长。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相关文章:

  ★ 学校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2022年)

  ★ 骨干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范文6篇

  ★ 骨干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学习计划6篇

  ★ 骨干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0篇

  ★ 2022骨干教师个人学习计划书

  ★ 骨干教师工作计划5篇范文  1、落实新《纲要》,实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2、为幼儿园的发展打基础、做准备,建立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二、选拔要求: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遵纪守法,愿意为幼教事业的发展服务且积极奉献。

  2、工作认真、踏实,遵守园内各项规章制度。教师间团结互助,是教师的表率。

  3、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4、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三、选拔方法:

  1、本次选拔为总分制

  2、对《纲要》的解答

  3、教育活动评比、说课评比

  4、课件制作评比

  5、论文评比

  四、骨干教师的义务:

  1、在园内起好表率作用。

  2、主动承担对市、区、片的开课任务。

  3、每年应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1~2篇文章或在区级以上获奖。

  五、评委:园长、教研组长

  六、具体选拔时间:

  三月份:新《纲要》的解答

  四月份:教育活动评比,说课活动评比

  一、当前高校学生骨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任务轻制度、重形式轻实效等现象,部分学生干部也存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欠缺、专业学习主动性差、服务意识与大局观念淡薄、抗压能力差、领导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因此,面对未来发展,现有的培训模式在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持续性、前瞻性等方面有待加强,需要高校提高对学生骨干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骨干团队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增强学生骨干的综合能力和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RAH课程模式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RAH课程是立足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常规课程、社会先修课程和荣誉课程为阶梯,相互配合、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教育模式。在学生骨干的培养过程中,可通过三个层面课程的设置,以达成培训目标。一是设置常规课程(RegularCourses)。通过赋予学分的方式,规定学生骨干进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自修课程共三种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以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个体反思和实践检验,将反思的结果内化为新的认知。二是设置社会先修课程(AdvancedPre-SocietyCourses)。为使学生骨干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常规课程完成的基础上,设置与可持续领导力和社会适应力发展相关的学习与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以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通过切身体验、反思与观察、抽象概念的形成和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等四个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骨干的综合思辩与执行能力。三是设置荣誉课程(HonorCourses)。即在学生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培养和提升其人文精神及个人兴趣、才艺为目标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在本模块课程的组织过程中,可借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不断超越最近发展区的潜能。

  三、RAH课程在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中的实施方案

  1、以RAH课程四个项目模块逐层深入培养计划

  为更好地实施学生骨干培养计划,需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针对学生骨干能力提升做出顶层设计,制定出一套长期、系统的教育计划,明确学生骨干培训的培养原则、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可分为:基础模块、主导模块、核心模块和拓展模块四部分。常规课程由基础模块与主导模块组成。核心模块与拓展模块分别构成了社会先修课程与荣誉课程的核心内容。

  (1)基础模块该模块旨在为高校学生干部建设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可放在专业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上;工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可放在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工作方法上。

  (2)主导模块该模块以提高学生骨干的价值判断力和身心健康能力为目标。在价值判断力提升方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们架构健康的政治观、信念观、民族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身心健康方面,可通过团体辅导、身体锻炼等方式促进学生骨干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升他们思想境界和抗压能力。

  (3)核心模块:此模块为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社会先修课程的主体。它主要围绕提高学生骨干的可持续的领导力、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展开教育和培养。尤其在领导力提升方面,可参考多伦多领导能力学院的对领导力的界定,重点提升学生骨干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化解危机和谈判能力、周旋能力、会谈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演讲能力、与成年人共事的能力等。

  (4)拓展模块:此模块是学生骨干培养的高级别项目,是荣誉课程的核心内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个性发展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多样性的有复合本领的人才。因此,这一模块的培养重点是人文精神培育、兴趣爱好及个人才艺拓展。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全方位要求的同时,引导他们提升个人修养,深化兴趣和才艺。

  2、RAH课程实施方法

  (1)抓组织建设,建立学生骨干专门培训机构。高校可成立学生骨干培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工作职责,对RAH课程进行分类策划、指导与管理,同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在组织过程中,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育人意识来关心学生骨干的发展。

  (2)抓制度建设,规范学生骨干培训内容。高校需结合学生骨干培训教育、管理考核有效的制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制定有利于学生骨干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的制度体系。为保证培训效果,需定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培养内容定期论证与更新、监督与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完善,保持培养的影响力和持久力和继承性。

  (3)抓工作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骨干培训计划,高校需进行RAH课程的分阶段、分模块抽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学生骨干培训系列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需定期召开校学生骨干培训工作研讨会,了解分析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谋划恰当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53-04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做出了明确要求:改革教师资格和编制制度;改革职业院校用人制度;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据此,湖南省在“实施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改革教师管理办法,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创新教师成长和激励机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整体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形成‘名师领衔、骨干支撑、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高职院校“365”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365”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3”即三个建设维度,指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需从教师的“职业成长、职业素养、职业身份”三个维度进行培养;“6”即六种培养途径,指“引、转、培、练、赛、研”六位一体的培养途径;“5”即五项培养机制,指通过“引导、共培、竞争、评价、奖惩”等五项机制建设,使三个维度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其基本架构与流程如图1所示。

  二、“365”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三维协同,构建教师素质立体结构

  “职业成长”指教师的成长历程,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最终成为教学名师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素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专业能力、课程与专业开发能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培养。新教师到合格教师阶段重点培养教学能力,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阶段重点培养专业能力,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阶段重点培养课程与专业开发能力,名师阶段重点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教师职业道德涵盖教师成长过程的始终。“职业身份”指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

  (二)六位一体,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加快职教改革与发展,提高职教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职教跨世纪目标的最根本保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积极探索了“引转培练赛研”六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创新与实践。

  1.引: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企业骨干人才柔性引进计划”

  学院修订了《优秀人才引进办法》,借助“株洲市万名人才计划”的政策优势。成功引进了尹万建教授等一批名家名师。这些专家教授引进后,充分发挥了作为专业领域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学院形成了以他们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

  学院出台《柔性引进企业骨干人才管理办法》,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姿态,通过柔性引才,从行业企业聘请了一批优秀的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通过建立一个长期在校工作的高水平兼专家教授库,充分发挥专家们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学院专业教学团队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需求,也促进了教学团队快速成长,队伍水平较快提升。

  2.转:实施“教师转型培训提质计划”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升级,汽车类专业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教师的“就近转型”。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教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教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

  从2012年开始,学院利用寒暑假举办了四次教师强化转型培训班。聘请校内和企业专家担任讲师,采取全封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所有学员都必须参加理论学习、备课试讲和实践操作等三个方面的分项考核,最后由学院聘请校外专家主持综合考核(结业考试)。对于考核成绩合格的教师,学院按考试成绩和一定的比例评出等次并分别给予奖励。通过转型强化训练,相当一部分教师成为了汽车类专业教师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提高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打下了重要基础。

  从2015年开始启动“转型教师高校脱产培训计划”,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院校签订协议,对已转型教师分期分批脱产进行系统的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全面提升转型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各专业群内教师的拓展提质培训,达到专业基础课兼容、核心专业课互通。另外,开设“新教师转型培训班”,通过实施“导师制”、“顶岗实习制”等方式,强化教学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使新教师尽快转变身份、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岗位,实现新教师一年内达到合格教师目标。

  3.培:实施“教师职业素质提升培训计划”

  高职教育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的是“大学生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学院实施了“教师职业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一是开展教师职业教育素质和高级项目培训。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规定》,分期分批选送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继续组织教师参加通用ASEP项目、宝马BEST项目、保时捷项目等一系列高级项目培训,促使专业教师不断跟踪专业领域高端前沿、及时拓展专业教学视野;每年推荐选拔1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湖南省学科带头人等项目的培养。二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学位)进修。完善《教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办法》,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善教师学历结构。三是实施“境外培训工程”。每年选拔30名左右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境外培训,拓宽了教师的国际视野。

  4.练:实施“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高职院校应采取各种途径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业务实践,……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学校根据《关于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实施意见》,搭建企业顶岗实践平台,着力实施“企业顶岗实践行动”。修订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有计划地确保各专业群每年有30%以上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学校利用各专业群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等落户本土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同时加强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下企业实践取得实效。二是开办“IP0教学法培训班”和“高职教学能手培训班”,开展教学能力常规性测试工作,提高了我院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赛: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一是在学院内广泛开展“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每年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百名教师汽车技能大赛”、“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分专业群、分方向、分岗位对所有教师进行相应专业技能训练。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上级行政部门主办的教育教学和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6.研:实施“教师服务社会激励计划”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建立教师服务社会的激励机制。把教师服务社会的工作业绩作为评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一是实施“项目服务历练行动”。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每年安排了40名左右教师参与其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二是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或利用自己的技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承接业务项目、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者技术总监等。三是鼓励教师申报校企横向课题,重点支持可获发明性专利、能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瓶颈的课题。

  (三)五环联动,强化教师管理机制建设

  通过“引导、共培、竞争、评价、奖惩”五环联动、系统推进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

  1.完善引导机制。助力教师职业成长

  学院制定并完善了《合格教师培养管理细则》《专业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学院名师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对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实施“项目引领制”,对名师实施“名师工作室制”,为教师职业成长提供科学合理的上升通道,实施由“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院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到“部级教学名师”的“名师培养工程”,助力教师职业成长。

  2.建立共培机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学院制定了《关于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双师”素质的资格要求及培养方式。一是搭建企业顶岗实践平台,着力实施“企业顶岗实践行动”。严格实施《关于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管理规定》,要求专业教师每三年必须到企事业单位至少轮训一次,有计划地确保每年有30%以上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专业实践,且每次专业实践的时间在30天以上。二是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平台,扎实推进“校企共建师资工程”。充分利用各专业群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的有利条件,企业培训机构为学院提供教师培训,培训合格教师兼任企业培训师,并将这类培训模式辐射到全院所有专业群。目前,学院宝马、保时捷、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福特、北汽、苹果、安卓等教学团队成员,均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院的教学骨干,同时也是企业的培训师。校企共同培养出了十多名优秀的国内高级培训师,并通过这批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整体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3.引进竞争机制,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一是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核心人才收入水平。在制度体系中,突出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核心作用,并给予不同的分配待遇。如在分配制度上将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工资待遇与“双师素质”挂钩,激发了教师主动参加企业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形成“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动力;实行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津贴制度,以项目的方式对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遴选、培养、管理和考核,不断优化教师成长的竞争机制。二是着力营造教师比业务、比能力的竞争氛围。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微课比赛、专业技能比武、骨干教师示范课等系列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业务能力的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提升,抓好了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4.优化评价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学院制定并完善了《教师教学工作考评办法》、《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办法》以及《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考评细则》等系列制度。在教师工作规范上,突出“责任意识、职责履行、过程严谨、追求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在教师工作内容评价上。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在教师工作评价方式上。着重突出业绩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力求做到全方位评价和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和保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

  5.健全奖惩机制,l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院出台了《学院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学院“十佳教师”评选细则》、《学院教职工奖惩办法》等系列文件,开展了“十佳教师”评选、优秀骨干教师和名师认定等工作,对获得部级优秀技能人才和突出贡献奖人才,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都给予破格任用和政策倾斜。通过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待遇激励等多种举措,助推了教师快速成长。

  三、“365”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初步成效

  一是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通过引进专任教师、聘用兼职教师,我院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生师比低于16:1: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的80.3%,副高以上职称专业课任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9.1%:“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三年来,学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有50余名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Abstract: Young teachers' training of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ase on their 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combine with university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rules, innovate unceasingly system mechanism,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raining’s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 , take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construct teachers’ troop which have reasonab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adapt with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培养

  Key word: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training

  作者简介:王 婧,1973年出生,女,籍贯:黑龙江,单 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行政管理

  教师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未来事业的重要使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个体的成长,而且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方高校主要为地方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应主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结合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注重教师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一、外引内培,促“双师型”队伍建设

  地方应用型高校尤其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采取外引和内培两种渠道,把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实务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注重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从业经历的实务类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承担应用类及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不断把最新技术、前沿信息、实际案例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并存的多元化用人体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聘请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精通专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作为专任教师的有效补充。

  (二)实施“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

  “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是以增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计划,要求教师到企业、事务所、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管理、服务、研究、挂职锻炼等工作。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践习。践习每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践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将践习经历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校和系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教师产学研践习基地。设立教师产学研践习专项基金,根据教师的践习任务和践习成效提供一定的资助经费。青年教师在践习过程中,把践习单位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为践习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和方法建议,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多项举措,促青年教师学能提升

  (一)举办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

  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是根据学校近年发展的态势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实施的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研修班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教学能力开发、校史校情介绍、素质培训、团队合作等五个单元,通过专家作专题报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讲解学校规章制度、新老教师结对互动、座谈研讨、经验交流、团队拓展培训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尽快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和谐的教学科研团队。

  (二)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教师岗位,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学校为新聘用的未系统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导师,导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的副教授以上职务的老教师担任。系部会同导师为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导师通过带辅导、全程听课、合作试讲、共同承接科研课题、完成科研论文等方式做好“传、帮、带、跟、促”等工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并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实施这项制度,使青年教师和导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教好书育好人。

  (三)积极推进学历学位提升和国内访问进修

  为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校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在职学历教育,尤其加强在职博士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并在经费资助、工作量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推荐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重点学科领域学习进修,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资助青年教师在职研修,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拓宽渠道,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学

  积极拓展教师国际化培养的资源和渠道,扩大选派规模,提高进修层次,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培训效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研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努力使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构想和战略性思维的青年骨干教师。

  (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和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动力和基础,师德建设应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组建师德师风宣讲团、举行“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师德论坛等多种形式,树师德,铸师魂,促进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制定师德规范和师德底线要求,加强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维护学术尊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六)加强外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为提高教师口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学校举办外语强化培训班,重点加强口语训练,帮助教师过好语言关,为开展双语教学、全英文授课和出国深造打好基础。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鼓励和督促教师掌握教育和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变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手段。

  三、 评奖激励,促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建立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重点选拔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做出较大成绩,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青年优秀人才进行为期3年的培养。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多渠道为骨干教师争取海外研修机会,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骨干教师出国(境)学习和考察;优先支持和帮助他们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和实行学术休假;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一步破除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今后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奠定基础。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术带头人领跑、骨干教师传递、优秀青年教师继起的教师梯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讲台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教学是教师的永恒职责。为了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讲课比赛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青年教师通过比赛,汇报自己的教学成果,互相学习切磋,为今后的发展和成才开辟一个良好的起点,同时以比赛促提高、以比赛促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再创佳绩。

  举办“为人、为师、为学”系列讲座,请讲课比赛的获奖教师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交流座谈,介绍教学经验和体会,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状态、接受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设立各类奖项,表彰优秀

  开展 “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奖教金”等各类奖项的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在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充分发扬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长发展的引路人。

  四、多方资助,助青年教师科研进步

  (一)加大科研奖励力度

  为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并制定鼓励政策,加大科研奖励力度,规范科研管理,支持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参加科研团队、撰写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二)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学术专长申报课题,除了部级、省部级、教委级课题外,校内还有“攀登计划”、“预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资助,科研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1引言(Introduction)

  示范性高职院校是高职院校的风向标,尤其是示范校的重点专业建设更要在同类专业中起到领头示范作用,辐射其它院校和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要推动示范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流的师资,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教育,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1]。《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深化师资培养培训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管理机制、加强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2]。因此,为了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示范建设中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一批骨干教师、一批双师型教师和一批能工巧匠,建设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流动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我院作为广东省第三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和建设的力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示范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经常下企业锻炼,才能在技术上紧跟时代的步伐。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非常年轻,大部分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少数来自企业的教师,他们企业经验丰富但教学经验不足;聘请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是来自高校的计算机教师,企业经验也不足;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较少,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水平有待提升,职教理念也有待加强。因此,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示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staffinthe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majorinthedemonstration)

  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经过第一阶段的示范期建设,采取培训、传帮带、与行业企业互聘互兼等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步提升,科研水平明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扩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带头人示范、骨干教师队伍中坚、兼职教师队伍逐渐壮大的高素质师资队伍。(1)专业带头人示范作用凸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通过第一阶段的示范期培养,职教理念不断更新,专业建设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起到了示范作用,主持了省、市、院级多个重大项目,培养了多名中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了专业骨干,并多次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为企业员工举办技术讲座等。(2)骨干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大幅提升为了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和科研水平,开拓国际视野,安排了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教理念的培训学习、参与国内的各种师资培训和学术会议,获取学科及学术领域的前沿信息,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积极开展与企业行业的技术合作,申报各类科研课题,通过“传、帮、带”等各种方式使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成长,骨干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大大提升。(3)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第一阶段示范建设期内,从行业和本地IT企业一线员工中新聘了九名兼职教师,他们拥有两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专业技术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初步建立了兼职教师档案库。目前主要聘请他们担任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及进行专业技术讲座等。

  3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The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staffinthe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majorinthedemonstration)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目标,教师的职教理念、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专业带头人仍需加大培养力度。专业带头人先进的职教理念、专业建设的前瞻意识和规划能力,是建设好本专业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客观条件所限,专业带头人出国(境)培训审批程序复杂,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建设过程中,专业带头人出国(境)培训任务较难完成。企业兼职带头人仍需加大培养力度,专业带头人对外的名师效应还需进一步扩大,与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待进一步加强。(2)中青年骨干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仍然缺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仍需培训,企业实践经验也较缺乏。而且大部分教师承担了满负荷的教学任务,教师与企业行业合作较少,社会服务能力弱。下企业锻炼也只能利用寒暑假,很多老师不太愿意假期下企业,使得下企业有时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下企业的效果,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3)兼职教师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大部分仍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较少。我系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交流少,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带动作用。企业兼职教师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相对欠缺,系里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职教理念的培训等开展得较少。(4)教师外出培训和管理有待规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第一阶段示范建设期内安排了1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主要是新技术如移动互联开发、电子商务等的培训,还有微课、综合能力的培训,在师资培训制度方面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师资培训缺乏提前规划,培训回来缺乏交流,培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

  4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Thecountermeasuresfor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staffinthe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majorinthedemonstration)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在培养。针对第一示范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阶段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抓好带头人培养,实施名师工程,提高社会影响力。专业带头人引领本专业的建设,因此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社会的影响力。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担任专业带人[3],通过培训来拓宽国际视野、把握职教最新动态、更新教育理念,把握专业改革方向,提高专业规划能力;让专业带头人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从而掌握企业最新技术,提高技术服务能力;鼓励专业带头人在社会学术团体中担任领导职务,提升他们在行业企业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进企业中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兼职带头人培养,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社会知名度,扩大名师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2)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双师型培养计划,提高岗位实践能力。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校企合作办学和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国内外职教理念的培训、名师带动、积极与行业企业技术合作、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专业进修培训等各种举措,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努力把教师培养成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在学历、职称上的竞升,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同时要注重教师下企业锻炼成果的巩固与积累,举办下企业心得座谈会和专题汇报会。(3)做好兼职教师培养,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带动专业教师发展。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具有专业教师所欠缺的“实战”技能的独特优势,又背靠行业企业,能够随着用人需求的变化而自动更新,时刻体现着人才市场需求的最新信息,能够反映出技术领域变革的新动态、新趋势[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聘请这类技术精英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行聘期制与考核制相结合,适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5]。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兼职教师建立长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让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还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带动作用,让兼职教师给本专业教师、学生做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本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让企业兼职教师带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创造兼职教师与本专业教师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要完善兼职教师培养制度、补贴制度、管理激励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解决好兼职教师的稳定性问题,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4)做好师资培养计划,建立师资培训制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培训制度、兼职教师培训制度和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每学期初要针对专业教学需求和教师个人发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去培训,教师培训回来后应该提交培训资料、培训证书、培训总结等进行归档,同时还需要将培训所学向全系教师汇报,进行交流和讨论,让更多教师受益。要对企业兼职教定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和职教理念等的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顶岗挂职,对新入职的教师要安排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顶岗一年。

  5结论(Conclusion)

  师资队伍建设是示范校建设项目中关键性的建设任务,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关系到学校的运转质量,更关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师资,逐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职教理念先进、业务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作者:李淑飞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市财政每年划拨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市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市级示范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项目”),培育培训一批“种子”教师,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骨干带头、和辐射带动的作用,同时,推动“中小学骨干教师农村培训项目”的实施和各地教师培训的开展,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主要项目

  (一)中小学双语教师境外培训项目。

  每年从全市双语实验学校中遴选20—30名优秀双语骨干教师送到境外高校进行研修学习。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及双语教学经验,使他们成为双语教学“种子”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训对象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且有一定双语基础的双语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

  研修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双语教学要求,关注研究国外双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双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

  培育一批“领雁”人才,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支撑和示

  范引领作用。通过培养培训,使其进一步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信息,促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师德修养、教育理论及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自身教育教学特色与风格的形成,创造性地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培训对象为年公开选拔的350名特级名师、优秀名师、名师。

  分期分批,每年选送100—150名中小学名师到国内高水平的院校进修学习。

  (三)中小学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研修项目。

  每年从全市中小学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中,选定100名左右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进行集中研训,提升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师德标兵或优秀班主任。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及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案例为主,引导学员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细节,掌握工作规律,提高工作实效,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输送骨干力量。

  (四)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项目。

  每年从县(市、区)及市直属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中选拔100—150名到国内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研修学习。

  培训对象为县(市、区)教育部门、培训基地、市直学校等教师培训负责人或组织、管理、实施者。

  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及管理理念、教师培训新动向、新时期教师培训的方法及途径、教师培训的管理方法、各地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等。

  三、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市教育局负责计划的总体设计,统筹管理、协调指导、立项评审、评估检查和绩效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市培计划”的总体要求,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培训项目的学员遴选、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Abstract: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on building the country's key vocational college,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s proposed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which is called College-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addition, the basic ideas and strategic measures have also been elaborated.

  关键词: 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战略目标;战略措施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Double Quality"structure;teaching staff;strategic target;strategic measure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42-02

  0 引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和分析了校企共同建设师资队伍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1 办学体制机制背景

  辽宁省教育厅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签订共建协议,确定了学院同时接受省教育厅和锦州石化公司的双重领导、以教育厅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政府层面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基础和平台。在学院领导班子组建上,辽宁省高校工委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采取“双向任命、双向考核”原则,按“5+2”模式组建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企业培训中心主任,从源头上解决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在运行层面上的沟通协调问题,奠定了政、企、校三方联合共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从顶层设计上形成了高职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有力地促进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2 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2.1 企业目标 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出台相应文件,允许职工有计划地参与学院骨干校建设,帮助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并为学院设立教师访问工作站,同时选派技术人员携带技改项目到学院企业项目工作室进行研发。把企业培训中心作为学院南校区,在高职教育上实行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计划、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统一,在企业员工培训上实行教学资源、师资配备、机构设置、干部调整、培训功能和设备投入的统一。建立企业培训中心、企业项目工作室、教师访问工作站的联动机构,通过“一中心、一站、一室”的运行载体,实现校企互动、互融、互建的“三互”联合体,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实现“领导班子融合、产教融合、教学与培训融合、校企文化融合、人才培养与实习就业融合”的建设目标。

  2.2 学院目标 学院建立企业项目工作室,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出台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科研激励相关规定等相关政策,使教师获得企业专家培训、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接受企业技能鉴定、在教学实验实训等方面得到更多机会,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三双”(“双专业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力量整体增强,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并将公共课教师按照所教课程面向的专业,纳入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和一个非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师资培训统筹计划中,突出专业适应性,实现师资培训全覆盖。

  3 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措施

  3.1 通过实施“三动”策略,多渠道培养“双师”能力

  一是制度启动。学院围绕骨干校建设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安排专项资金462.8万元。开展青年教师质量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培养工程,创新了“引、聘、训、评”闭环培训系统。制定教师参与企业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及技术研发等实施方案,出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考核办法,有效促进了“双师”能力提升。二是项目牵动。以“三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按照学院专业带头人选聘与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任期考核机制。优先选拔选派承担项目的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各类培训、出国进修,在项目建设、课改立项、科研项目上给予政策、待遇、资金的支持。三是大赛促动。将技能大赛、教学竞赛、参与企业“状元杯”大赛、参与企业职工技能鉴定四种途径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用竞赛促进课程改革,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3.2 通过采取“三种”方法,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第一种办法是学有所获。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推动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骨干校建设大讨论,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推动项目建设。

  第二种办法是校企共建。借助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与企业形成三种对接机制。一是专业共建机制,组建企业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二是校企互派交流机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校内教师定期进入企业教师访问工作站,顶岗实习;三是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论证建设方案,共同制定建设标准,共同进行现场管理。

  第三种办法是以培强师。学院着力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载体、注重“实际、实效、实用”上下功夫。学院在培训经费上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保证师资培训经费的足额到位。依照中石油内控体系和标准实施,由过去走马观花式实习拓展到菜单式培训、跟岗式培训、进站式培训、承担式培训,形成了师资队伍培训培养上的动态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了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在骨干校建设三年中,学院和企业紧紧围绕“双专业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师结构”这一主线,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外引内培,深化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激发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基本上形成了专业素质强、结构合理、适应骨干校建设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3人,建立由322人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其中194人参与学院教学管理;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4%;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为94%。骨干校建设期,涌现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名师1人。

  5 收获和体会

  5.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之初,学院就对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立足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面向学院实际,科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校企共同建设师资队伍的战略构想,并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助推建设进程,保证建设效果。

  5.2 全员参与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学院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骨干校建设,在所有教师中设立教师个人“4+1”规划项目(改革一门课程,参加一项实践,完成一项横向课题,与企业人员一对一结对子、联系一家就业单位),形成人人参与骨干校建设的局面。通过这一举措,使每位教师了解骨干校、参与骨干校、建设骨干校,形成骨干校建设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加速了师资队伍建设进程,提高了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2010]8号.

  ■ 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教师队建设新格局

  我区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两个载体,依托三个平台,抓好四项建设”思路,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围绕一个中心,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适应教育改革要求,依据教育部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调整和明确教师专业化方向和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改进策略、优化方法、规范行为,以课堂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教师考核机制,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全程评价指导意见,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建设两个载体,规划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增加教师内驱力。2011年,公布《关于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见》,请专家分层进行引领培训。2012年,我区将教师职业规划的落实与校本培训同步推进和督察,发现典型后,组织专项交流,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此项工作抓出实效,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加强专业引领。推出《关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体化实施意见》,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改革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筹规划,以各学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出发点,以课标、课程、课堂、评价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教师课改认知;加强课程开发,提高教师资源意识;立足课堂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借助考试评价,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3.依托三个平台,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统一

  以教科研为基本途径,搭建理论成长平台。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教科研工作的意见》,引导各单位在工作中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科研内容,依据科学理论展开深入研究,注重教科研成果的使用和推广,并请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我区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以基本功大赛为发展抓手,搭建技能提升平台。通过分学段、分学科,符合条件的教师全员参与,市、区、校三级选拔,个别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加速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以网络备课为主要形式,搭建集体成长平台。为了加强网管员和我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我们每年举办房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例和论文评比,探讨并在个别学科试行网络备课形式,组织、引导教师网上备课。

  4.抓好四项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落实

  开展了“讲师德、树形象,争做新时期形象大使”主题系列活动,实行师德事故“一票否决”,及时教育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依法将严重失德者清理出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在区教委统一领导下,由研修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教研、科研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教、研、训、信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制;坚持市、区、校三级培训相互补充,坚持本土培训与国际化培训有机结合,逐步建设起集约水平高、整合性强,合力效应明显的教师培训体系,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学科教研室(组)推动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发展。举办了“教研组活动展示”等大型教研活动,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数学、语文,初中物理教研组长培训班。充分发挥研修机构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了结对帮扶和联片教研,加强校际合作。

  区教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3年创建规划、年度创建计划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基层单位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对部分基层单位进行了初级评估。按照全区创建的整体要求,立足校本、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系统安排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组织保证、规划引导和必要条件。

  ■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加强机制建设

  加大对我区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培养高层次后续力量,加速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强化高端引领

  借助特级教师行动计划,组织我区多名骨干教师与特级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借助“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和“绿色耕耘”项目培训骨干,组织初中骨干教师参加初中脱产培训,组织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到加拿大脱产培训2个月。依托骨干教师全职支教一年、骨干教师送课等活动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直接传授给广大一线教师。

  ■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我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形成合力,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建立健全了班主任选聘、培训、考核、评价、表彰和保障制度,为班主任队伍的成长创建平台,提供保障。维护班主任教师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保障他们的各项待遇和身心健康。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教师〔2004〕4号)的精神,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的要求,适应我省实施十五年教育、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均衡发展”为原则,以《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为依据,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全员提高培训项目(简称“3333”项目)

  1.300名访问(进修)学者项目。在“省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基础上,全省选拔顶尖教师250名和校长50名,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中小学各学科首席带头人。

  2.300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全省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2500名和校长500名,参加省级培训,造就一支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3.30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各市工作实际,按教师总人数10%左右的比例组织选拔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参加市级培训,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4.300000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结合全省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和中学教师主题培训,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全员培训;结合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新课程师资培训。

  (二)学历提升进修项目。动员和鼓励全省约13000名幼儿园教师、62000名小学教师、50000名初中教师和2000名高中教师参加学历水平提升进修。到*年底,全省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80%、80%和5%。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未达到专科学历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和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均须参加学历提升进修。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水平提升进修。

  (三)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用三年时间,在欠发达地区选拔300名教师和100名校长参加培训,逐步形成一支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在上述学历提升进修项目计划中,这些地区要有2900名幼儿园教师、16000名小学教师、12000名初中教师和170名高中教师参加进修。到*年底,这些地区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70%、70%和2%。

  (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以省内高等学校为主体,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充分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现有网络资源,构建我省区域教师教育网络。*年完成“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研修网”教学平台建设,开发一批继续教育课程并投入试运行。*年,全省有60%左右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五)师德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制度;每年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主题,开展一次师德主题培训活动和师德论坛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六)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每县(市、区)办好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改善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的要求,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到*年,所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必须达到省备案条件,取得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资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与高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为教师全员培训服务。

  (七)培训者培训项目。选拔和组织500名教师进修院校优秀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高级研修学习,培养和建设一支继续教育教学和研究骨干队伍;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八)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开展英语学科教师培训,充实英语教学力量,满足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每年选送2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赴英语国家参加短期进修学习。

  三、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项目的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省级培训经费保障及督查评估等工作。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各地应明确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

  (二)落实培训经费。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从2004年到*年,省政府每年下达的2000万元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省教育厅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省级培训项目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等工作。

  各地应切实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文件精神,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中小学师资培训专项资金,由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各地应按省政府要求安排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特别要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三)明确“属地管理”职责。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中小学的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县属中小学教师和指导中小学校本培训;市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市属中小学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指导辖区各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省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和指导各市、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努力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1、部分教师政治信仰迷茫

  由于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党组织对于民办高校教师的影响小,再加上民办高校年轻党员教师较多,大多成长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与中老年教师在政治认识层面有一定的距离,部分教师政治思想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远见;明辨是非能力不强,遇事多注重表象,少研究本质;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丑恶现象容易以偏概全。

  2、教师党组织认同度不高

  由于民办高校党委定位不同于公办学校,教师党员的比例较低,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党员比例更低,再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党组织在教师中的影响力非常小。此外,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强,许多老师都抱着“打工”的心态,而且民办高校对于教师政治面貌没有特别要求,造成许多教师不愿意透露党员身份,更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过来,甚至还经常会出现部分老师的不理解党建工作,认为党建工作是公办学校的事情,在民办高校只要把本职工作、教学工作做好就行。

  3、构建民办高校创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对策研究

  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把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骨干教师”工作(以下称“双培”),构建民办高校高素质教师党员队伍对于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提高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中的威信和地位,可以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3.1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制度,确保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要将教师的思想培养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将教师的入党培养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将培养党员教师与培养学科骨干相结合,建立相关机制扶持青年党员教师骨干,方能获得“瓶颈”的突破,从而破解教师党建工作的价值路径。通过理组织与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之间的关系,达成“双培”项目共识,拟定“双培”计划,确定“骨干”教师的具体标准,保证开展“双培”项目的实效性、长期性和持续性。

  3.2将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建立高技能党员教师队伍。积极找准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多途径引导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逐步发展骨干教师入党使他们成为骨干型党员:一是摸清底数,确定有入党意向的骨干教师名单。党组织要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摸底,初步掌握具有入党意向教师党员名单;二是安排专人宣传引导,提高骨干教师对党的认识。通过安排党委书记、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直接专门负责联系有入党意向的骨干教师,和他们做朋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提高骨干教师政治觉悟;三是确定培养对象。引导具有入党动机的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主动递交申请书;对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骨干教师,尽快列入发展目标;四是建立档案,列入培养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经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安排专人指导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五是具体分析,确定培养目标。通过调查、走访教学督导、系部主任和学生民主测评,对骨干教师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了解,重点考察教学效果、教研教改、科研课题等方面贡献,容许存在不违背党性原则的不足之处,可以在培养过程引导他们逐步改正不足,最终确定培养目标;六是定期考察,检验培养结果。各系党组织负责人定期联系骨干教师并对他们进行考察,多途径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听取他们的思想汇报,积极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

  3.3将教师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形成创新型的党员教师团队。党组织发挥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优势,通过关心、指导党员教师的个人发展,特别是在评职称、科研课题、教研教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党员教师尽快成长为党性强、专业优的人才:一是引导党员教师严格自律。根据学院《教师手册》要求,引导教师党员公开承诺,带头履行教师职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彰显党员教师的先进性;二是帮助党员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职业发展路径、措施。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会出现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职业目标迷茫的现象,党委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培训等,帮助他们制定职业发展的目标、路径、措施;三是了解党员教师职业发展的困难、需求。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一对一帮扶等方式,了解党员教师在职业发展碰到的问题;四是提供机会,帮助党员教师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学科竞赛、课题立项、教研教改项目等,给予党员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积极为他们争取更多支持,甚至拿出部分党费资助他们,帮助他们提升自身能力,培养他们在专业教学、科研中担纲领头;五是关心党员教师生活,帮助党员教师晋升职称、提高学历。民办高校职称晋升是党员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党组织负责人联合人事处、继续教育中心,在职称晋升、学历提升上进行专题辅导,使广大党员教师顺利解决职称、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六是提供党员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兄弟院校专家进校进行指导培训,鼓励党员教师经常下企业、观摩兄弟院校经验交流等活动,甚至拿出部分党费资助党员教师出外学习交流培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更快成长;七是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共同进步。对一些教师党员的优秀事迹,通过宣传栏、报刊、网络等途径进行宣传,带动其他党员教师共同进步。

  以核心团队活动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建立合作交流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工作目标

  1.为核心团队成员搭建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使核心团队成员有更高远的奋斗目标,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为引领带动骨干教师成长夯实根基。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培训,使核心团队成员真正成为我市本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名师。

  2.在未来3年期间。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分阶段地发掘和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其教学理念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尽快成为我市学科教学的排头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3.通过核心团队成员引领、骨干带动。影响和带动学科全体教师更好更快发展。

  三、工作要点

  1.核心团队成员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结合学科实际,学生实际,探索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理论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人方法深入到品德与生活使教师们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结构,社会)教师的课堂中。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

  2.加强教学研究。指导教研工作。核心团队成员要多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观摩活动,并在活动中起到指导作用,及时总结经验,积累材料。核心团队成员还要积极上传精品教案,通过论坛、学科QQ群等为教师们进行教学指导或问题解答。

  3.建立核心团队成员业务档案。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成绩,业务档案包括:核心团队教研活动记录表、示范课、观摩课、专题讲座具体情况。学术论文、经验总结刊载,课题立项,以及工作室网络、网页更新、点击、互动情况等。

  4.加强完善核心团队的网站建设。形成本学科核心团队的特色,提高网页点击率、更新率,网页内容既反映核心团队工作进展情况,更要提供贴近本学科教学实际,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资源。

  5.各核心团队成员要利用伙伴校开展教学研讨的机会。对乡镇学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点评和指导,并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传送到乡镇学校,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加强相互交流和切磋。建立核心团队工作例会制度。各成员交流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学习的前沿信息,学习和实践的心得等。

  7.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打造。通过同课异构、推门听课、磨课研讨等形式,核心团队成员每人要带一名徒弟。让骨干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快速成长。

  8.核心团队成员要以课题为引领。研究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

  四、工作制度

  1.核心团队负责人与每个成员签订《核心团队工作协议书》完成核心团队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核心团队负责人为核心团队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核心团队成员必须参加核心团队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核心团队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每学期召开一次核心团队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核心团队”计划,确定核心团队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70-03

  教师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纲要》精神为依据,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通过课程研修,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认识差距,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学案例为线索,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10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