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7 05:41:11

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

今天给各位分享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民生连民心 点滴皆用情——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服务民生篇

2、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

3、想要跟别人拉开差距,这篇干货满满的热点汇总一定不要错过!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党的二十大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然资源人始终牢记这一根本宗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拼搏与坚守不断实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序更替,岁月流金。回首2022年,从铺开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网到亮起海洋灾害防御一盏盏灯,从为居者护其屋到为耕者守其田,从“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到“随时、随地、随身”的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做出了不懈努力,用心、用情、用爱书写了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岁月静好

  群众安全无小事,防治责任重于山。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密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网”,一直是自然资源人心中的神圣职责。

  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为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自然资源部门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着力加强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科技手段,努力提升“综合遥感识别+地面核查验证”的隐患识别能力、“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的综合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022年入汛以来,我国降雨总体偏多,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自然资源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逐一落实落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部党组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组织21家单位,形成常态驻守与机动防御相结合的支撑机制,建成隐患识别、风险预警、防御响应与复盘评估的闭环技术体系。271名专家野外工作5167人·天,高质量完成南北双线多轮强降雨、台风、地震等54次部级防御响应及青海特大山洪等突发事件处置支撑任务;累计排查核查2436处风险隐患、1815处监测及治理工程,支撑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诚然,发挥好部门专业优势和技术指导的同时,地质灾害防治更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综合协调以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强有力组织。

  据了解,仅2022年1~11月,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就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88.7万余人·次,排查巡查隐患点303万余处·次(重复计数),紧急处置各类地质灾害险情或隐患14106处。

  每个数字背后必然是逐级传导、层层压实的地灾防治责任,汇聚的是广泛而宏大的地灾防治力量,而最终守护的是千家万户那盏温暖的明灯。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一句“时时放心不下”饱含了地质灾害防治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对保障群众安全和社会安宁的使命。

  为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自然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作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这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相比,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进一步突出“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工作理念,重在关注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风险调查和评估。

  通过编制全流程技术标准,从顶层设计角度增强普查实施效果;搭建完成涵盖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风险区划图、防治区划图、成果说明文档等内容的风险普查数据库,有效规范数据成果;通过软件质检、人工核查等手段,严格审核各省、市、县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中的各类数据、图件、文字报告等,严把质量关……截至目前,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已全面完成。

  凡事未必求有功,但必须求有效。强化成果应用,方能提升普查实效,而“效”字直接关系民生。

  自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遵循“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积极强化普查成果在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及时形成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指导重点地区开展1∶1万精细调查评价;及时将成果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早监测、早预防,确保“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层层抓落实”;对有重大隐患且难以实施避险搬迁的隐患点,因地制宜开展工程治理,有效降低和消除地质灾害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的加持下,地质灾害预警更有底气。据了解,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针对威胁人数较多、变形迹象较明显、风险较大的隐患点,研发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普适型监测设备。持续优化第一代监测技术装备,构建与1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省份实时互联的预警系统,自动化监测网现已覆盖4.5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对此,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央地联动,针对基层缺平台、缺经费、缺技术的实际困难,结合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按照“省级建设管理,省、市、县统一平台互联运行”的原则,联合研发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的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互联系统,实现了省、市、县统一平台和数据,产品分级制作、精度逐级细化、预警分级发布。2022年汛期,互联系统正式建成启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入汛以来,互联系统平台和分级预警机制高效运转,该省已有21个市(州)、129个县(市、区)使用互联系统制作发布市、县级预警产品,成功应对12轮强降雨和3次6.0级以上地震。省、市、县累计发布3级(黄色)及以上预警5404次,发送预警短信591万余条,组织避险转移112万余人·次,成功避险17起地质灾害,使172人避免了因灾伤亡。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必须久久为功。

  以有容乃大的情怀,呵护蔚蓝底色

  当我们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任务同样艰巨,责任同样重大。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带给我们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海洋灾害。减轻海洋灾害风险,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人勇敢地将这一责任担在了肩上,落实到了行动中。

  沿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逻辑轨道,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履行海洋观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预警、海洋科学调查等管理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与成效,有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自202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自然资源部门有序、有力推进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形成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建成了满足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的普查信息系统,在组织实施、技术保障、调查实施、评估区划、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部本级和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主体任务已初步完成,全面完成全国沿海地区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海平面上升5个灾种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以及海岸防护工程、渔港、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等各类承灾体重点隐患排查,形成全国重点隐患表单和分布图集,制作完成国家和省尺度危险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区划图集。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持续强化普查成果应用,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灾害源头管控。推进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监测等常态化灾害防治,在2209“马鞍”、2212“梅花”等重大台风风暴潮影响期间,应用普查成果制作动态淹没风险图、隐患点位分布图和区域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等,提前研判灾害风险范围、隐患点位和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升沿海区域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令行禁止,勇挑重担。沿海各省级自然资源部门也积极探索普查成果与本地区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成果应用模式。河北积极推动将普查应用相关工作纳入《河北省海洋资源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江苏探索普查成果在沿海重大承灾体灾害风险防范、滨海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浙江以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为基础,建设并上线“海灾智防”数字化应用,构建风险管控闭环体系,在台风“轩岚诺”和“梅花”应急期间,为涉险人员转移、承灾体风险管控等提供了精准预警研判……

  事实上,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远不如对陆地。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让建设海洋强国变得更加从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国家基本海洋观测网为主干、地方基本海洋观测网和专业海洋观测网为补充的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基本实现了对我国管辖海域及重点关注海域的长期业务化观测。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形成了集海洋站网、雷达网、浮标网、海底观测网、志愿船、断面调查、卫星遥感等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系统,国家基本海洋观测站点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超过30%,切实为海洋预警报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聚焦人民生命安全,加快实现海洋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职责,亦是使命。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严重依赖国外技术,面临“卡脖子”风险。为全面提升我国海洋数值预报自主化能力,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启动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大力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预报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海洋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提升。研发完成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海洋环流数值预报模式“妈祖”1.0,建成全球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预报系统,于2022年12月投入业务化运行。该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可靠、模拟能力强,预报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开展风暴潮、海啸等已有自主海洋预报模式的迭代升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预报自主核心技术取得关键突破,风暴潮预报时效由3天提高至5天,海啸预警时效由20分钟缩短至8分钟。开发完成完全自主可控、可移植和易维护的智能化海啸信息处理平台,于2022年8月投入业务化运行,成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啸预警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部门深入践行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全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作,切实推动海岸带生态功能与防灾减灾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共在全国10个沿海省(区、市)实施了24个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覆盖沿海近30%的地级市,累计投入33.12亿元,已修复生态系统1600公顷,完成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开展连岛海堤、围海海堤整治改造3处,促进了我国海岸带区域防灾减灾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描绘优美乡村的理想,写好民生答卷

  有人说,乡村振兴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道路的必然选择。在这条史无前例的道路上,自然资源人建机制、护耕地、拓空间、保用地,身影穿梭在四方田野之间,汗水滴落在广袤大地之上。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离不开“耕地”这个话题。在“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自然资源部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进出平衡”制度,实行违法用地占用耕地冻结补充耕地储备库指标制度;强化执法督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推动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每一项举措的出台都是对“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庄严承诺的践行。

  保障建设用地同样是重要环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规划生成项目、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真实有效的项目尽快落地;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国家单列计划指标实行应保尽保;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农村村民合理分户、符合标准的住宅用地需求,将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审批事项下放县级政府审批,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行“一表申请、同步办理”,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对占用耕地的,明确县级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实施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等多种途径统一落实占补平衡,不得收取耕地开垦费,给农民建房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2022年8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荣丰办事处义丰村四社村民郭楞旺拿到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现在老百姓申请建房真是方便多了,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不到20个工作日就领到证了。”郭楞旺开心地说道。

  乡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潜力无限的广阔天地。如何让每一寸空间都物尽其用,自然资源部门从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着手,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明确了村庄规划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编制要求等,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空间资源配置,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边界,提高村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

  2022年,自然资源部明确了6个定点帮扶县各确定1个典型村庄,协调黑龙江、广东、福建、重庆等邻近省市派出技术队伍,就近开展规划编制帮扶,同步开展编制技术培训推广,以此带动了当地规划编制能力、实施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启动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出台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省份已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更好地有效衔接,自然资源部积极作为,一方面,将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改为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继续保留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协调推动乡村振兴重要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从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用地保障、耕地保护、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预审、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工业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信息服务11个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坚定信念,提升民生温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放管服”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正是检验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准。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改革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着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

  安居乐业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而不动产权证书正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

  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自然资源部门加强部门协作,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等方式,实施登记、交易和缴税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压缩办理时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市县实现了“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出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在银行延伸抵押登记服务点4.5万个,在乡镇延伸设立受理点1.3万个,在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延伸开放登记端口或办理网点3.4万个,全国所有市县基本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动产登记工作也在不断提高便捷性。2022年,自然资源部将实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抵押登记三项业务“跨省通办”摆上重要议程,积极采取措施,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逐省核实、逐县销号,推进各地完成任务。截至2022年5月底,地级以上市、县市全部建成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并接入部“一窗办事”门户,全国所有市县完成了三项“跨省通办”任务。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影响群众落户、子女入学、房产买卖,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化解难题。特别是2021年,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相关处理政策,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印发了《不动产登记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推动加快处置。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疏堵结合”,累计化解问题房屋1100多万套,惠及2600多万名群众;1700多个县市对2.2万多个项目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近500万名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

  用途管制“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断深化,高效服务投资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9月30日,江苏省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移动服务车开到锡华项目地块现场,为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不动产权证书,高效服务企业“十一”奠基开工。锡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滨湖区首例“24小时土地摘牌、24小时多证联发、24小时开工建设”省、市重大项目,创造了无锡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新纪录。

  测绘领域也在经历类似的变革。在北京,具有首都特色的全流程“多测合一”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将工程建设项目中原有14项测绘内容整合为4项综合性测绘事项,开展矢量数据入库应用,探索与不动产单元码、城市码关联。初步统计,改革后测绘工作所需时间、成本均降低约20%。在杭州,新出台的《综合测绘技术规定》等制度涵盖了前期土地勘测定界一直到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全过程,建立中介机构准入机制和名录库,对名录库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建立综合测绘数据库,开发杭州市综合测绘管理系统。改革后项目费用平均降低约24.6%,工期缩短约22.3%,实现了建设单位时间成本、测绘成本“双减”。

  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资源部门通过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统一测绘技术标准,优化整合测绘事项,强化信息共享互认,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工作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标,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审批效率。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测绘工程工作所需时间减少了约30%,经费降低了约20%,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

  曾经,我们的祖先依靠天上的星辰、远方的山川寻找自己在天地间的定位;如今,我们依旧仰望天空、脚踏大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经纬坐标。自然资源部门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提供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服务于民生福祉。

  截至2022年12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在线注册用户超过84万,累计授权应用超过75万个,日均地图服务接口访问量超过8.22亿次,相比十年前增长十倍。

  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天地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中,天地图不仅为普查区域划分、普查对象采集提供了地理信息支撑,同时为普查数据的展示提供了热力图、聚类图等可视化接口,满足了各类普查应用需求,有效保障了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急救灾方面,天地图亦表现不俗,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应急保障,发布应急地图数据。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已常态化采用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地图。互联网领域的部分中小微企业利用天地图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开发出了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大量应用,用于野外作业、户外运动、旅游等,这些应用背后蕴藏着数万至数百万的终端用户和普通百姓。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和行业发展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制度改革为我们带来了颇多惊喜。自2019年4月起,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取消纸质申报材料送达政务大厅方式,实行网上在线申报,由“最多跑一次”变为“不再跑”,由批次申请变为日常在线申请,由批次办理变为日常办理。审批效率持续提高,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两个月压减至近一个月。同时,立足企事业单位、群众真实需求,在以企事业单位为对象的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政策及实务培训班上,给企事业单位介绍申请资质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便民利民办实事,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2022年11月8日,《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正式公布,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精简了行政许可事项,压减了资质等级和类别,简化了申请材料,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审批流程,强化了资质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现了对原有相关办法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推进地图审核事项调整改革试点,2022年4月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地图审核委托工作的通知》等,指导9省份实施好委托工作,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地图审核行政许可服务。北京采取电话沟通、上门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服务申请人,自2022年4月以来办理申请2000余件,为相关部委、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等提供优质政务服务。广东、浙江等地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缩短地图审核时间,办理了1000余件委托审核申请,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将原有甲乙丙三级规划编制资质压缩为甲乙两级,优化甲级资质审批服务,将甲级审批时限从4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乙级资质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于申报单位按要求提交材料并自愿作出承诺的,一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依托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网上申报、“跨省通办”,申报过程中,让信息多跑路,通过联通公安、工商、社保、注册规划师等数据,不仅降低了申报单位的填报负担,也为后期专家审查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此外,推进全程不见面审批,资质证书通过邮寄方式寄送,大大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严格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了廉政风险,迄今已分15批公告了650家甲级规划编制单位。

  深化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实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以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最后一个月是冲刺的一个月,对于考地理信息系统的同学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行业热点问题,鉴于部分同学没有足够时间整理行业热点,所以本文做一个总结。

  以下名词解释可以背,其他内容不要去背,只需要多读,去了解认识各个热点的关键技术、作用、GIS在其中的作用等即可。只需要了解,脑袋里积累这些东西,这样考试考到相关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以及题意组织语言作答。

  本文一周前首发于我的徽信公共号“求臻GIS考研”,现在把这篇文章搬到知乎来

  实景三维(3D Real Scene)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是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产品,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

  实景三维中国由空间数据体、物联感知数据和支撑环境三部分构成。空间数据体包括地理场景和地理实体。物联感知数据包括自然资源实时感知数据、城市物联网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等。支撑环境包括数据获取处理、建库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以及支撑上述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等。

  新型基础测绘,是对基础测绘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保持基础测绘基础性和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从建设内容、产品形式、服务模式、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以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立体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 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 形成高效的生产、管理、服务体系。

  推荐阅读:【GIS前沿】实景三维定义、特点、构成、关键技术三分钟读懂《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版)》【GIS前沿】实景三维及其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GIS前沿】地理实体、地理场景、新型基础测绘、实景三维打好基础,迎接智能测绘时代--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看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建设【GIS前沿】测科院院长燕琴:新型基础测绘和实景三维的认识与思考【科普】实景三维GIS的应用前景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并依此规划、建造、管理城市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推荐阅读:【GIS前沿】GIS行业最火的话题——CIM你所不知道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CIM基础平台建设的前世今生和未来【GIS前沿】CIM系统价值与核心架构模式CIM论文 | 关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对未来城市发展作用的思考

  一般认为,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对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李德仁】

  推荐阅读:【GIS前沿】数字孪生科普简介【GIS前沿】李德仁院士: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傻傻分不清的“数字底座、CIM、数字孪生”,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机会?分论坛盛况 | GIS赋能实景三维 CIM驱动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之下,GIS需要一点融合的勇气~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混合现实(Mix reality,简称MR),既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指的是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

  虚拟地理环境VGE,可以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镜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虚拟地理环境是数字化了的现实地理环境、恢复与复原的过去的地理环境、预测与预报的未来的地理环境。【闾国年版】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强调虚实相融。

  “元宇宙”概念出圈,给地理信息行业带来了更多关注。事实上,元宇宙的核心就是数字孪生。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数字孪生、CIM、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等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新一代三维GIS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构建了室内室外一体化、宏观微观一体化与空天/地表/地下一体化的数字孪生空间,为实景三维中国、数字孪生、CIM等应用提供坚实的数字化底盘。

  推荐阅读:虚拟现实很火爆,举例告诉你什么是VR、AR、MR元宇宙火了!终于有人把虚拟现实(AR/VR/MR)讲明白了VR虚拟现实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元宇宙来了!属于GIS的时代也来了科普 | 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GIS前沿】AR地图可视化

  2020珠峰高程测量,我国采用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航空重力和遥感测量、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和实景三维建模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技术路线,并与尼泊尔扎实开展技术合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推荐阅读:珠峰现在有多高?测量技术又进阶了!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么测?六问揭秘珠峰高程测量

  一般认为,大数据具备体量大、变化快、种类多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日常生活中80%的数据和空间位置有关。而在大数据领域,由于数据主要来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自动采集的数据,其带有空间位置的比例更高。大数据GIS就是把大数据技术与GIS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把GIS的核心能力嵌入到大数据基础框架之内,并打造出完整的大数据GIS技术体系。

  推荐阅读:【GIS前沿】大数据GIS及应用浅析当GIS拥抱大数据PPT分享 | 艾廷华:大数据时代GIS研究新范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是对人的推理、知识、 规划、学习、交流、感知以及对移动和操作物体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目前有两个定义,分别为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 AGI)和弱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 ANI)。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从事 GIS 研究或应用的组织开始积极投入到针对 GIS 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技术创新工作当中。从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来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 GIS 提升多个方向的能力,包括:遥感图像处理、空间数据处理、时空分布预测、轨迹分布与空间优化、城市规划、地理编码以及扩展新的分析模型等。

  推荐阅读:行业 | AI+GIS:AI时代如何让GIS更智能人工智能与GIS【GIS前沿】无人驾驶及其关键技术一文阐述高精地图与无人驾驶前世今生,GIS软件技术大会不告诉你的「AI+GIS」| 文末福利

  1854 年英国伦敦霍乱流行。麻醉师约翰•斯诺在地图上标出了每个霍乱病死者的居住位置,建立了潜在致病环境、宿主与社会活动等地理空间关联性,进而确立致病的因果关系。这是GIS在流行病学应用中的萌芽;2003年SARS爆发。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GIS、RS领域科研工作者,主动参与抗SARS的战斗,开展了SARS疫情态势分析、疫情传播/扩散模型构建、疫情预测预报,并自主研发了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其发展态势牵动着国人心弦。GIS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再一次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推荐阅读:【GIS前沿】新冠疫情与GIS【行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GIS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推荐阅读:【GIS前沿】GIS赋能新基建建设【GIS前沿】李德仁院士:新基建时代地理信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新基建来了!GIS大有可为!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框架上,通过物联网将现实城市与数字城市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务服务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云GIS 是指以云计算理论和技术作为指导,以网络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系统。云GIS通过互联网以web服务的形式提供空间数据存取与交换服务、空间信息查询服务、空间信息分析服务以及空间信息应用接口服务。能实现分布式跨平台的空间数据集成,为用户提供分布式协同信息处理和按需服务。云GIS是WebGIS、网格GIS、分布式GIS的一种集合和扩展。它支持WebGIS、网格GIS、分布式GIS等技术标准,是在这些技术基础上融合商业云计算平台发展起来的技术

  推荐阅读:GIS前沿(五)|智慧城市【GIS前沿】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GIS前沿】李德仁院士: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GIS前沿(十三)|云GIS【GIS前沿】北斗应用、北斗与智慧城市

  更多GIS前沿知识总结请看我的徽信公共号“求臻GIS考研”  根据地学君之前的不完全统计,超过80%的院校出题越来越灵活,出题灵活必然离不开热点的结合。回顾近年来的试卷,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论述题中突出与热点的结合,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或解释相应热点问题。

  一张满分150分的试卷,除了90左右的基础题型(名词解释、简答),有的学校甚至有高达60分的与热点相结合的论述题,想要与别人拉开差距,势必要拥有足量的热点知识储备。

  时间已经进入10月,22年也过去一半,地学君为大家整理出来上半年可能考到的8个热点问题,当然肯定还会有遗漏,就请大家在评论区补充一下。

  到了考前我们还会再出一系列热点合集,届时大家可以再把这一篇翻出来看看呀~!

  一、汤加火山爆发

  2022年1月,汤加海域火山发生喷发并引发海啸,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1.汤加火山喷发成因

  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版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主要是板块运动造成火山喷发。

  在太平洋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太平洋板块不断将含水和碳的海底沉积物与岩石带进地球深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逐步升高,形成熔融的岩浆,俯冲持续在进行,熔融也在积聚,待压力达到临界时,在俯冲带上部发生火山喷发。

  2.汤加火山爆发影响

  火山喷发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会带来地震、海啸等一系列自然灾害。

  汤加火山爆发造成水资源污染、海洋酸化,进一步影响到当地居民及其他生物用水,大量鱼类遭遇灭顶之灾;而下落的火山灰也造成附近部分珊瑚礁窒息而亡。

  火山喷发加剧了空气污染,影响航空运输;火山喷发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会为周边地区带来酸雨,影响农业生产;汤加火山喷发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可能会在局部地区产生阳伞效应,影响到局部地区气温

  同时需要注意,火山喷发是否会对拉尼娜-厄尔尼诺产生影响。汤加火山喷发地位于相关监测海域附近,可能会对厄尔尼诺产生影响而对农业有较大影响。

  可能会带来相当一段时间的通讯中断,包括有线海底通讯的电缆中断以及可能影响到磁场变化。

  3.3S在汤加火山爆发灾害中的应用

  GIS可用于监测灾害和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地理空间数据集和数据库允许组织存储所有级别的数据。该数据库可以包含与风险多发地区相关的所有信息,以规划进一步的应急计划。

  在这两种技术的帮助下,汤加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可以更加有效的组织灾害救治及人群疏散,其他有关国家也能通过观测来预警伴生的海啸地震等灾害。通过RS的相关技术,观测到火山灰等火山喷发之后的物质流动,以此预测扩散方向等。

  22年真题复现:

  南京师大自然:结合例子说明岩石圈的运动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

  中国农大地信:河南洪涝灾害如何用微波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害监测。

  首都师范自然:火山喷发物类型、火山喷发类型

  二、北京冬奥会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北京也成为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

  1、从地理角度分析,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原因

  (1)气温,冬奥会对于气温要求非常严格,北京之前哈尔滨曾经申办,但由于冬季气温过低申办失败;北京的地理纬度为北纬40度左右,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所以从奥运会比赛项目来看,夏季、冬季的赛事均适合在北京的冬夏季举办。

  (2)地形,冬奥会雪上项目本身就对自然地理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高差要求在800-1000米左右。主赛区崇礼区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是国内唯一符合冬奥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

  (3)气象,气象指标是冬奥选址的重要依据。冬奥会要求举办地2月平均气温低于0℃,2月降雪量大于30cm。北京崇礼赛区自然积雪深、结冰期长,境内80%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超60%。冬冷夏凉,山区降水丰沛,是完全符合举办要求的。

  (4)人文,北京拥有包括经济、政策、交通、科技以及相应的奥运会承办经验。

  2、冬奥举办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1)综合国力的强盛表现,提高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有利于文化输出;

  (2)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提高对于冰雪运动的关注度,促进冰雪运动发展;

  (3)拉动相关经济增长,冬奥会预计拉动3亿人次的冰雪旅游与运动,带动收入超3000亿;

  22年真题复现:

  河北师大地信:请分析说明GIS对冬奥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奥运有我 | 冬奥会智慧建造云平台:BIM+GIS“建”证“双奥之城”

  大家可以通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的这篇推送找找答题灵感。

  三、俄乌冲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已经难以避免。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影响巨大。

  (1)俄乌冲突对欧洲甚至对于全世界的能源安全的影响。

  1.俄罗斯袭击乌克兰之后,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加剧了能源缺乏国家的能源短缺,严重威胁到全球能源安全。

  2.俄乌冲突将会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切断能源供应导致全球能源出现缺口,尤其欧洲能源进口供应压力大大增加。

  3.俄乌冲突会影响全球能源供给格局,从长期来看依赖于俄罗斯能源的休过假会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导致全球油气贸易流向转变。但同时也会刺激到新能源的开辟以及节能储能技术的发展。

  (2)俄乌冲突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1.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面临极端紧张的局面。俄乌两国均为世界上粮食出口大国,特别是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有超过50个国家对于乌克兰的粮食进口占比达30%。乌兰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2.俄乌冲突将会严重影响到粮食的生产与出口,特别是冲突所在地的乌克兰。受战争影响,乌克兰农业播种面积至少减少30%,这就意味着粮食的必然减产以及出口的必然减少;同时战争也影响了交通,港口封闭、铁路破坏将,粮食出口受阻。

  3.俄乌冲突使作为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的俄罗斯、乌克兰几乎退出全球粮贸体系。这就使得国家粮价上涨成为必然,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到全球的供给格局和下一季的农业生产格局。

  22年真题复现:

  山西师大地理综合:论述俄罗斯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特点。

  不排除今年有学校会考到乌克兰的相关情况。

  四、中国小麦进口及粮食安全

  2022年2月2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21号(关于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的公告)》,引发关注。而近期,部分地区的小麦青贮作业也被部分媒体称作“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1)中国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的影响

  1.对于我国而言,粮食实现十八连丰,连续七年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水稻、小麦主粮完全自给;进口小麦一是为了丰富选择,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二是为了应对进口玉米涨价带来的饲料需求。

  2.对于俄罗斯而言,这预示着俄罗斯粮食出口的成功,使得国际竞争更为激烈。而增加对于俄罗斯小麦的进口,势必影响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近年与中国关系紧张的澳大利亚。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以去年我国量产1.3万亿斤、14亿人口粗略计算,人均粮食948斤多,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人均800斤。除去每年的新粮,我国还有大量储备粮,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以上。我国的米面自给自足没有压力。

  2.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口粮安全,还有肉蛋奶安全。部分地区小麦青贮的并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小麦主产区并未出现大规模青贮收割情况,以后也不会长期这样做;青贮小麦增加了小麦综合利用率,从这个角度看是节约了粮食,生产牛肉牛奶供给使用。

  (3)以人文地理的知识,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结合我国国庆,认识保护耕地资源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区域人口、耕地、粮食、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相应问题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牵扯到三农、乡村振兴等相关问题。

  22年真题复现:

  华中师大人文:三农、乡村城市化、乡村振兴三者关系。

  西外经济地理:运用经济地理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由“南粮北运”转化为“北粮南运”。

  五、东数西算

  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印文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简单说,就是把东部数据拿到西部处理运算,东部有数,西部算数。

  我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些公司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处理,但是建立数据中心不仅需要土地,而且运行耗能大;而我国西部地区绿色能源比较丰富,并且部分地区也比较凉爽,有利于为数据中心的散热节约成本。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东数西算可以总结其特点,数据计算耗能大、占据空间也大。而选择西部的有利条件可从能源、气候、土地(空间)等方面来分析。另一方面,数据在传输中不会有损耗,但是会有延迟,而电力的传输,平均会有10%的损耗;相较之下,数据传输成本更小。

  “东数西算”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有一致性,可也有也有差异性,可以进行比较学习。需要全面认识“东数西算”的特征,差异发展。

  东数西算的影响

  1.对西部,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2.对东部,节约相应资源,缓解能源不足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3.对国家,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算力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22年真题复现:

  西外经济地理:运用经济地理学,试述如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也可以关注一下数据处理中心的选址要求。

  六、京杭大运河

  2022年4月28日10时,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此次引黄河水、本地水、雨洪水、再生水等水源向黄河以北的707公里河段补水,全线贯通有这重要意义。

  1.生态价值

  此次大运河补水,相对于注入了37个西湖的水量,本次补水,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京津冀地区饮水、灌溉、恢复河湖生态,回补已经超采形成漏斗区的华北地下水,同时也为调洪蓄水做好准备。

  2.航运价值

  相比京杭大运河南段的航运同行,北段也存在大量的航运需求。根据中国大运河蓝皮书预测,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水段水运需求量,在2030年将达到3-3.2亿吨。

  但就现有情况来看,全线贯通使得通航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但是还没有那么快。一是运河北段补水之后,想要满足航运还不够;二是穿越黄河难度最大,黄河下游已经成为地上悬河,想要通行就必须穿黄。

  3.文化价值

  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贯通,赓续文脉,流淌历史。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沿线城市也在加大对运河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文化也是大运河所承载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国家发改委也牵头提出,到2023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22年真题复现:

  安徽师大人文: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河南大学中国地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七、神舟十四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入驻天宫空间站。

  发射基地需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考虑到气象条件、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交通条件、安全因素等

  1.安全因素——安全最为重要,包括国防安全及周边居民的安全。理想区位应是地广人稀的戈壁、沙漠或是海边。

  2.纬度因素——火箭发射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越靠近赤道,所能借助到的线速度就越大,就越节省;对于不同用途和类型的航天器及火箭,发射场要求也有所不同。

  3.气象条件——火箭发射要求的气象指标包括温度适宜、风速合适、降水少晴天多,这样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4.地形因素——地形平坦有利于航天基地的建设;地形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需要有良好的地基。

  5.海陆位置——以酒泉为例,位于内陆,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好且人烟稀少,安全性高;以海南文昌为例,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高。

  6.交通条件——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火箭及航天器的运输。

  回收基地需要考虑的问题与发射基地基本一致。

  (PS:考GIS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GIS的中的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的中的应用)

  22年真题复现:

  云大地理综合:垃圾场选址。

  哈师大地信:医院选址。

  PS:可以关注一下部分公共设施或其他设施的选址条件及要求。

  八、碳达峰碳中和

  2022年6月5日是第五十一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碳达峰、碳中和自去年以来就是一个讨论热点,从去年频频的考试真题中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22年真题复现:

  湖南师大自然地理:从海平面方面说说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湖南师大区域经济:结合熟悉地区,论述双碳背景下的区域如何转型发展

  关于上半年的热点还有很多小君没有提到,大家记得在看到相关热点的时候自己总结整理出来,思考思考可以联系到哪些知识点,毕竟现在考题越来越灵活,抓住热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24人文地理学考研交流群:894839103

  24自然地理学考研交流群:1107229805

  24gis遥感考研交流群:849301833

  24学科地理考研交流群:894725255


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2022级GIS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十大前沿热点问题总结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解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