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02 21:16:51

古诗文回应登高登高望远的意境与人生哲理解读唐诗名篇

本文目录

  1. 登高望远的美好意境的诗句孟子说?
  2. 登高的颔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3. 登高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急求李涛的登高山而望远海,译文和解析?
  5. 登高望远是什么意思?

登高望远的美好意境的诗句孟子说?

登高望远的美好意境的诗句: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张谔 【九日宴】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崔国辅 【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的颔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杜甫《登高》诗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这组诗句是通过对长江秋时之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的具象描述,来展示事物的发展自有其盛衰规律,其走向未来之势岂是由人力可左右,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登高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思想感情。《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急求李涛的登高山而望远海,译文和解析?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释读

登上濒临大海的高山,极目澎湃汹涌的大海;

六鳌的尸骨已惨白如霜,余下的三座神山漂到哪里去了?

栖息太阳的扶桑树早已枯朽摧折,太阳的光彩岂不要沉沦下去?

神仙居住的银台金阙恍如梦中一般,倏成乌有;

秦皇汉武期求长生不老之药,也只是枉自空待成泡影。

大海深邃且广淼,精卫倾尽木石,也白费工夫;

以鼋鼍为梁也不足为凭,去寻求虚无缥缈的海上三山,也是徒劳无益。

君不见,骊山茂陵,早已火化为灰烬;荒芜倾颓,牧羊人驱赶着羊群,在杂草中穿行。

疯狂的盗贼随意地窃取宝物,秦皇汉武的魂灵,也不能呵护其陵墓的安全。

秦皇汉武穷兵黩武煊赫盖世,现如今其陵墓也已颓废如此;他们又怎能像黄帝那样,乘飞龙上天而成仙?

【赏析】

这首诗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登高山,望远海,面对着绝好的写诗环境,绝好的诗歌材料,诗人却遥遥想起了历史上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求仙的荒诞,予以严厉抨击。这首诗主要的不是怀古之作,而是感时之作,意在托古讽今。

登高望远是什么意思?

登高望远,汉语成语,拼音是dēng gāo wàng yuǎn,意思是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出自《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造句:

1、登高望远,举重若轻;永不放弃,永不认输。

2、在中秋之夜与好友一起登高望远,对酒当歌,此中意境又有几人会明白。

3、大同山青龙岭从飞来石头上登高远望俯瞰大台北盆地,登高望远,视野极佳。

4、双方既要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要小处着手、积微成着。

5、天气明朗时,登高望远,方圆百里的景物尽收眼底。

  • 古诗文回应登高登高望远的意境与人生哲理解读唐诗名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力麦全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