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05 22:20:26

京音儿读音京音儿读音解密:权威专家揭秘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普通话简介?
  2. 青岛简称为什么是tao?
  3. 什么是京韵大鼓?
  4. 骆派京韵大鼓传承人有哪几位?

什么是普通话简介?

1、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2、普通话的历史沿革:

(1)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2)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3)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3、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4、普通话标准口音:

(1)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2)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3)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青岛简称为什么是tao?

过去的“威妥玛式”拼法

威妥玛是英国外交官。他于1867年出版一部京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书中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的方式,称为“威妥玛式”,作为某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学习汉文的注音工具。“威妥玛式”用来拼写汉语有不少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1978年10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该文件指出,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我国人名地名,“是取代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消除我国人名地名在罗马字母拼写法长期存在混乱现象的重要措施”。该报告后附的实施说明规定,“已经使用的商标、牌号,其拼写法可以不改,但新使用的商标、牌号应采用新拼写法。”。

据此,作为商标文字构成的的一部分的“青岛”允许拼写为“Tsingtao”而作为地名的“青岛”只能拼写为“Qingdao”。

什么是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骆派京韵大鼓传承人有哪几位?

陆倚琴、刘春爱

骆派京韵大鼓的优秀传人陆倚琴、刘春爱被认定为该遗产的传承人。

1、陆倚琴,名骆倚琴,女,1934年6月出生,天津市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人物经历陆倚琴,京韵大鼓艺人小彩舞(骆玉笙)的养女,曾名骆倚琴,9岁成为骆玉笙的养女,自然是骆玉笙的入室弟子。

2、刘春爱,  女,   1949年3月出生,天津市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骆派京韵大鼓依情唱曲,刘春爱深得个中三味,她对骆派艺术的学习历经了从形似到神似的探索。骆老师对她下的功夫最多,寄予的希望也最大,上世纪 70 年代,骆先生与她对唱了《韩英见娘》、《将相和》、《夜请李月华》、《卧薪尝胆》等曲目,使春爱的艺术日臻完美。

  • 京音儿读音京音儿读音解密:权威专家揭秘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