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29 16:20:25

少刻时的读音「少刻时」的正确发音

本文目录

  1. 公章少刻了一个字有关系吗?
  2.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什么意思?
  3. 时间,量词,有,哪些?
  4. 古代早晚怎么称呼?
  5. "足迹"是什么意思?

公章少刻了一个字有关系吗?

公章少刻一个字是不允许的。国家公务印章管理法有明确的印章刻印与管理条款规定。强调印章的刻印,要依据工商管理营业执照上确定的准确明称及字音,设计可行图案,上报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批复后,向印章刻印部门提供准确图案后,方可依法刻印。刻印的字目一定严格遵守批件要求和标准。不得有丝毫擅自改动,更不能少刻字数。公章刻印后,要到工商,银行等多个相关单位审验启用。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什么意思?

锱铢必较【拼音】:zī zhū bì jiào【释义】: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出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例句】: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睚眦必报【拼音】:yá zì bì bào【释义】: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例句】: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 ★《后汉书·公孙瓒传》小肚鸡肠【拼音】:xiǎo dù jī cháng【释义】: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及大局。【出处】:刘绍棠《鱼菱风景》二:“‘正大,不要小肚鸡肠……’吴钩轻声低语。”【例句】:你如此~,怎能成大事呢?

时间,量词,有,哪些?

1。春、春天、夏、夏天、秋、秋天、上午、下午、晚上”等即是从名词借用来的“时量词”。

2.“五分钟”的“分”、“三点钟”的“点”、“三年时间”的“年”、“两月工夫”的“月”等。表示时间的量词。

3.“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意思是“一会儿”副词。

4.“立、即”意思是“立即”,副词。例如:“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5.“遽、亟”意思是“急忙”、“赶快”,副词。例如:“遽扑之”(《促织》);“趣越兵亟入关”(《陈涉世家》)。

量词解释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 liàngcí,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

古代时间量词

中国先民最早还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时间点。如《两小儿辩日》中有所谓“日初出”、“日中”,就是指早晨和中午时分;此外还有“未明”(太阳未升起)、“昏”(太阳将落未落)、“夕”(太阳已落)、“霄”(夜晚)等词语。但这只是用来标识时刻,还不是将一日时间等分多少段后产生的“单位时间”。

古籍中最早记载的计时制是“百刻制”,即将一日的时间长度均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单位时间,约合 14.4 分钟。

秦汉之后,刻漏仍是主要的计时工具,《汉书》中常有“夜漏未尽一刻”、“夜漏下十刻”的记载。南北朝后十二时辰制大范围普及,与百刻制融合,因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一日的刻数偶有变化(一百零八刻、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但最终仍稳定在一百刻。

清代西洋钟表大规模传入,二十四时制与百刻制结合,一小时四刻,一日才确定为九十六刻。而计时工具盖遍也让百刻制最终被二十四时制代替。

古代早晚怎么称呼?

一般地说,早晨可称旦、早、朝、晨,晚上时称夕、暮、晚。中午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资料如下:

按照时辰计算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足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脚踏过的痕迹;引申为行踪所到的地方。

一、拼音

足迹 [ zú jì ]

二、出处

先秦·庄子《庄子·胠箧》:“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释义:

脚踏过的痕迹交接于诸侯的国境,车轮印迹往来交错于千里之外,而这就是统治者追求圣智的过错。

三、例句

1、他的足迹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2、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

扩展资料

足迹的近义词:

一、行踪 [ xíng zōng ]

释义:行动的踪迹(多指目前停留的地方)。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行踪为兄识破,抵赖不得了。”

翻译:行动的踪迹被兄弟识破,不能够抵赖。

  • 少刻时的读音「少刻时」的正确发音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