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9 12:08:16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铁路服务毕业论文十篇

2、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

3、铁路服务论文十篇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1

  从“军魂”,到“路魂”镌刻建设丰碑

  从1948年第一支铁道部队在炮火纷飞的东北战场诞生,1950年9月在北京圆恩寺火神庙创建铁道兵学校,到现在的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整整57年的办学历史。

  第一代铁道兵发出“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铿锵誓言;抗美援朝时期,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赞誉铁道兵为“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建设时期,“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是铁道兵战士在不同恶劣的环境中锤炼出来的豪言壮语。一代伟人元帅在庆祝铁道兵成立三十周年时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对铁道兵给予崇高赞誉。1984年,铁道兵告别军旗,脱下军装,并入铁道部,改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在改革开放时期,不断发展壮大,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成为国家直属的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并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也伴随着这支队伍,改革创新,发展壮大。

  从1954到1983年,在先后修建的黎湛、鹰厦、包兰、贵昆、成昆、襄渝等52条铁路干线中,战斗在铁路建设一线的技术人才有三分之二来自于铁道兵学校的“军校学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承建和修建了沈大、济青、太旧、宣大、成渝、京珠、京沪、京福、京深、京承、赣粤等上百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工程,累计18000公里;参加建设的机场26个,水利电力工程132项,地下铁路和轨道交通50项;房屋建筑面积3541万平方米。在火热的施工工地活跃着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莘莘学子,被中国铁建工程局称为“新时代筑路先锋”。

  34年的铁道兵军旅生涯,16年的铁路行业办学,注解着“军魂”塑造的刚毅挺拔,传承着“路魂”堆砌的“中国铁军”作风,延续着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战斗精神和“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优良传统。3次迁址、6次更名、4次改制,2000年改制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院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得到长足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一路诠释着从铁道兵到铁路职工,从“军校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削“军工”,增“土建”建设需求学科

  1999年以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只有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财务会计、物资管理四个专业。应该说,这些专业适应了由“兵”到“工”的转换,也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其办学规模、培养模式、教学手段等也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由行业经济到区域经济的服务面向转换,这些专业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消费的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从2000年开始逐步增加了一些市场急需的专业,比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增加了楼宇智能化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增加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还增加了企业现代物流、企业施工会计、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

  在整体专业设计上,学院按照专业口径扁平化和专业群建设的思路,根据交通土建大类的专业优势,将每个工科专业都要讲授的测量课,单独划出并整合成“工程测量”专业,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大量招生,重点建设。到目前为止,学院形成了以测绘工程类为龙头、以交通土建类为主干、以机电信息类为两翼、以人文财经类为支撑的专业格局。

  在每个大类下,学院对专业又进行细分,形成专业群。比如土建大类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龙头,建设工程测量技术、铁道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10个专业,形成了土建专业群。又如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龙头,整合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形成电子电工自动化专业群。还比如现代物流专业,整合物流管理、商业自动化、市场营销等专业形成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戒“赵括”,效“廉颇”打造善道师资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现代工科“教书先生”,只满足于“书斋论道”是不行的,必须“贴近一线”,到火热的施工现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按照这种思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致力打造一支“三技复合、三级火箭”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三技复合”就是要求教师,在掌握教育教学技术基础上,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能够进行社会服务。走上讲台是教师,拿起课题做学问,来到工地又能“开山凿路”,集教师、科技工作者、现场技术服务于一身。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冲刺技术服务、科技研究的更高等级,“长江后浪推前浪,为师善道传后人”,形成了一支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团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机电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计算机软件等研究所的优势,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形式,瞄准企业所急,直接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在打造既有学术理论造诣、又有工程技术专长的应用型师资专业队伍的同时,为施工一线服务,形成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三维一体、服务基层”的科技服务特色。在渝怀、青藏、京沪、洛三等铁路施工现场,在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高层建筑等施工项目技术服务中,运用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支架技术”、“大跨度隧道支护技术”、“连续梁桥快速施工技术”、“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空间预应力索桥建造技术”、“悬索桥架设与安装技术”、“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锚固技术”等,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科技服务中,教师下基层、跑工地,与施工技术人员服务在一线,吃住在工地,研究在现场,经常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回到学院后,整理施工资料,充实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赶写论文报告。在现有的300名专任教师中,领军人物有全国詹天佑人才奖2人,教育部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全国交通土木工程委员会成员1人,铁道部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自动化协会成员1人,河北省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人员3人,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河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院长胡振文教授,在教学上从教师到教授,在管理上从处长到院长、党委书记,学术上从“灾变理论”到“智能园区建设”,一直到“智能交通控制理论”,为智能化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土木系主任隋修志教授以工程教学擅长,以“大跨度”的桥梁支架、隧道支护为关键技术,成为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技术服务级教师136名,全部有在研课题,在科研全时率不到40%的情况下,经常牺牲节假日、星期天跑现场、做实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企业积极解决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至今,学院有50多人经常活跃在火热的施工工地,把先进的工艺、工法传播到施工现场,也把现场新鲜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教室,充实教材,丰富课堂。

  扶“儒生”,驭“战车”培养实用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跨越发展,社会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学院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睿智的眼光审时度势,及时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发展重点,调整工作思路,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不动摇,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松懈”,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致力建设区域引领、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力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研中心、新技艺促进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由于定位准确,教学措施得力,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现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中国铁建、河北路桥集团等大型建筑企业的生力军,河北测绘大队、石家庄市政公司等大中型施工企业以及交通、房地产、电机、电器等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大多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在前不久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部分铁路施工企业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评价为“能征善战”,这是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办学历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肯定。近几年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各条战线输送了6000多名毕业生,其中90奔赴铁路施工第一线。他们把知识才华和艰苦创业的作风带到了工地,成为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骨干,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荣誉,有的被评为国家、省、部劳动模范,“共和国青年建设功臣”。

  毕业生能够在铁路施工第一线安家落户,建功立业,主要得益于“军魂”“路魂”的传统教育,得益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和坚持了课堂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与国家铁路需要紧密结合,科学灌输与自我教学紧密结合,把艰苦创业、志在四方教育、热爱铁路建设事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的全过程,使其在大学阶段牢固树立为祖国铁路建设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思想。学院还建立了以铁路各工程局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基地,结合课程进展、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适时地组织学生到火热到铁路建设工地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一道钻隧道、架桥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大学生感情发生变化,并且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达沃斯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5-01

  一、领导加强重视,建立创新工作长效机制

  1.构建工作领导机构

  学校党政“一把手”应亲自挂帅,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个性指导,提升能力”。我校制定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岗位创业”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改革方案。建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创业导师140余名(其中:校内导师24名,校外导师120余名)强化领导决策,优化顶层设计,合理资源配置,加强部门协同。

  2.完善教育M织体系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和引导作用,完善教学部门牵头、多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体系。根据需要每年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修订,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需要相对应。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双创”工作成效

  学院为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工作成效,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资金80元余万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创业资金。

  二、健全孵化服务功能,增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结合学生实际,对“双创”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设计了五大类18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通过加强课程建设、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同时积极促进“创业教师”向“创业导师”转变。采取集中备课等教学研讨形式,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形式,我们提出“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口号,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院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工作创新、岗位创业”意识,培养工匠精神,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习典型。

  2016届铁道机械化维护技术专业毕业生孙富阳在校期间(荣获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曾获得部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职业规划大赛优胜奖等奖项,组建了跨区域、跨院校的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团队2849人,其中在校大学生1970人),提出了“建设家乡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在家乡双城市注册了“哈尔滨小蚯蚓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哈尔滨富国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5月25日作为我省唯一的一名高职生,参加了在黑龙江省科技大厦的见面会,当面聆听了的谆谆教导。参加工作不足一年,在今年5月份结束的“哈尔滨铁路局岗位技能大赛”中,力克群雄荣获动检岗位第一名,荣获了哈尔滨铁路局的“才艺之星”称号。

  2011届铁道车辆专业毕业生殷玉柱,参加工作3年,他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呼和浩特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全国铁路系统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2014年11月15日《人民铁道报》头版刊登题目为“殷玉柱:小伙儿挑起安全大梁”的文章介绍了他的事迹。

  2009届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张连鑫,在北京铁路局技术比武中取得第一名,获得“北京铁路局技术能手”、“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3年2月3日中央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夜幕下的“隐形人”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三、校企深度融合,多方位支持创新创业工作

  做为一所铁路院校,学院一方面,积极与哈尔滨铁路局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全校与64个站段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企业共聘请了120余名创新创业导师,我校学生在哈尔滨铁路职工培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与学院共享)可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训(一年来,有2337名学生参加了创新创业和岗位技能训练)。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类创新创业团队,鼓励推荐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国家、省、市的创业大赛。

  1.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专业强化实作能力

  按照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为提升“工作创新、岗位创业”能力设计路径,进行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各专业成立“火车头先锋预备队”等,选拔并培养具有“工作创新、岗位创业”潜力的学生,力争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

  学院积极发挥教师专业技术优势,面向路局开展各类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我院电信工程学院师生先后完成了让湖路西站信号楼及驼峰信号楼联锁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昂昂溪――红旗营间复线改造工程信号楼联锁设备的安装、配线、调试工程;铁道工程学院教师、学生分别参加了中铁二十二局、中铁十六局承建哈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协助企业完成工程测量、工程试验和轨道板精调等任务;机车车辆学院专业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进行技术革新,共同开发的DF8B型内燃机车气门研磨机已经应用于企业一线生产中。

  每年开展“最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创新校企合作,与路局联合建设创新创业指导机构

  与15个路局人才服务中心(站段)联合成立,由学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资深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职场领航讲座150余场。

  3.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与就业服务工作无缝对接

  2016届毕业生2743名,就业率达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其中面向铁路局就业2045名,占毕业生总数的75%。2017届毕业生2680名,目前已与各铁路局签约2150名,占毕业生总数的80%,我们还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帮扶,效果十分显著。

  创新创业工作还有许多的路要走,不仅要培养合格人才,更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拔尖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秉承“笃志、务实、创新、拼搏”的宗旨,牢记“把握使命、率众前行”的工作方向,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华春革,王晶晶.浅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3):240-241.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营销;研究;意义

  一、高等教育营销的兴起与发展的背景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营销是营销理论与方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是营销与高等教育的交叉融合。对高等教育营销的研究和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教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为了减少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促进高校间竞争,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在从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市场营销理论在营利组织中经过5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机制和方法,这些也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另外,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所有的组织都有顾客,组织要想有成效就必须满足顾客需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等院校很少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敢于将营销拒之门外。

  二、国内外高等教育营销的研究状况

  1.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的研究状况

  自从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营销的研究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总体而言,可分为导入阶段、深化阶段和发展阶段。

  导入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营销模式是制造业中产品营销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简单套用。

  深化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高等教育营销更注重从战略层面上推动营销理论和观念在所有部门和成员中渗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高等教育机构的顾客市场范围从学生及其家长拓展到学生及其家庭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

  2.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研究与实践

  我国直到1998年才有研究者提出应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随后有学者开始关注营销战略、服务营销理念、经济环境、高等教育产品与高等教育营销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等教育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在各种学术期刊上为数不多有关高等教育营销的论文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消费品营销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三、高等教育营销的研究意义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将近40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的产业格局趋向成熟、办学体系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在面临着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因此,将市场营销理论引入高职教育,对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职院校建设和管理引入市场营销理论的意义

  首先,高职教育营销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应对市场竞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正确地把握市场竞争和发展态势并及时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高职教育营销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买方市场。在高职院校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格局也在逐步形成。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住顾客需求并满其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在竞争中取胜。

  最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表明其必须开展营销策略。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管理和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现代营销的意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营销策略的研究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取营销策略的意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ZT学院”)创建于1951年,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为独立设置的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划转为河南省省管高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河南,依靠铁路,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高速铁路运输牵引动力、运输车辆、运输牵引力动力供电、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和铁道通信信号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行业性”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商,以制造类、医护类、物流类、电子信息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地方性”特色,用专业特色彰显学院特色。在这样一所“铁路行业”特色十分突出的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显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特色也不够明显。在学院发展目标中,对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通过营销手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形成专业特色,并且保证学生就业。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铁路货运改革;物流;人才培养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从而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随着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不断的融合、适应与发展,铁路物流人才对于构建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提高铁路运输质量、构建铁路运输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与之匹配的铁路物流人才的缺乏却制约着铁路物流的迅猛发展。

  1 基于铁路货运改革的铁路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一)铁路货运改革的内容

  铁路货运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铁路货物运输要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铁路运输组织要由传统的内部生产型向市场营销型转变。

  此次铁路货运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简化受理,实现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化。二是改革运输组织方式―随到随办,敞开受理。三是规范收费。明确货运收费的项目、标准和条件,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核收”。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二)人才需求的变化

  铁路总公司通过实施货运组织改革,一方面希望改变“重生产、轻经营,重安全、轻营销”的传统思维,所以这就需要具有经营和营销理念的高级人才,需要融合电子商务、铁路运输管理知识、现代营销理念、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铁路物流管理人才,包括铁路物流战略规划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运营管理人才就会为铁路物流企业所热捧。另一方面,货运改革的目标是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新形势下铁路物流资源不断整合,铁路运输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迫切需要大量的铁路物流作业操作人才。因此,铁路货运改革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需要既掌握市场“行情”又精于物流“专业”的人才。

  2 铁路货运企业物流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人才发展规划不足

  铁路货运改革虽然是从2013年开始,但是时至今日,多数铁路货运单位仍未建立符合物流市场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发展规划,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前瞻性不足,以致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计划统筹,企业人才断层严重。

  (二)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

  处于转型期的铁路货运组织根据项目的不断拓展需要各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甚至需要引进专业的技术团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僵硬的人事制度,限制了铁路企业大量引进物流人才的可能性。目前人才引进的渠道和方式较单一,只局限在铁路系统内部调配人员或由上级部门统一招聘大学毕业生,这类人员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培养周期较长,成为企业转型期发展的一大阻力。

  (三)物流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偏少

  物流人才数量不能满足货运组织的需求,严重供需不足。并且多数员工是从铁路系统内其他岗位转行过来,并没有从事现代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而对于近三年内接收的物流专业的年轻员工,缺少实战经验,缺乏系统的能力锻炼。况且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年轻员工尚未培养成熟,暂时还不能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四)复合型物流人才缺乏

  现有铁路运输人才普遍过于专注铁路运输而导致思维定式,知识面狭窄、视野不足,创新突破困难。而具有产业链管理、物流服务营销、信息化等现代物流综合管理知识或能力的人才缺乏。

  3 铁路货运改革下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措施

  (一)制定铁路局物流人才发展规划

  根据铁路货运组织的物流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上,诊断企业现有物流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来分析和估计,对企业的岗位编制、人员合理配置、招聘、选拔和员工教育培训等内容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只有对铁路物流各层级人才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使以后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做到有的放矢。

  (二)拓宽渠道,大力引进各类物流人才

  1.加大物流类毕业生招聘计划,建立后备人才库。

  目前各铁路企业物流类毕业生招聘总量偏低,根据中国铁路人才网各铁路局的2015年毕业生招聘计划统计,各铁路局物流毕业生

  招聘数量一般不超过招聘毕业生总量的3%。在当前物流人才引进手段有限,内部培养为主的情况下,只有加大物流类应届毕业生招聘规模,才能充实物流人才储备队伍,逐步改变人才总量不足的现状,方便以后企业选拔表现优秀、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毕业生。

  2.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物流人才的合作

  一方面加强在高职院校开设涵盖铁路和物流两个方向技能的专业,为铁路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铁路物流专业操作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高校培养铁路物流管理人才,例如铁路局可以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保送研究生进行定向培养,学校根据铁路企业的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并在企业设立实践导师,学生每学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利用“理论+实践”的方式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此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同时也能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检验理论。

  3.通过社会招聘,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物流人才

  现代物流企业最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用战略眼光规划企业发展,又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同时还具备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工作经历的人。这种高级物流人才能够从铁路内部培养产生的较少,但对铁路货运企业的转型却至关重要。企业可以从行业协会或者专业的猎头公司等渠道入手,有方向的寻找高级专业人才,使聘用的人才能够与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相吻合。

  (三)多措并举,对物流人才进行培训

  1.对铁路物流人才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铁路企业不仅要对物流发展政策、方向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深入国内外市场、了解先进的物流发展情况,再结合铁路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对铁路物流企业需要的人才分层分类,确定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全面掌握培训需求,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客观不足对员工进行培训。

  2.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铁路企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满足物流人才的培训需求。一是普及宣讲,可以在开设集中脱产培训班的基础上,集中组织师资进行大范围的市场营销观念、物流知识普及宣讲活动。二是因材施教,建立与物流人才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针对各层级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教育。三是现学现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让新员工进行实践演练,从而强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四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组织员工去物流管理比较先进的企业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物流企业的经验做法。

  3.借助外援,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聘请相关高校优秀教师、物流行业协会专家或知名物流企业管理层担任企业物流培训讲师、特邀嘉宾,定期组织开展讲座、学术交流、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并有条件的选派相关人员参加各地物流大会活动,开拓现有物流人才视野,更新其专业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杰.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4):66-67.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5

  一、早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准备不充分。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入路到生产一线后,理想与现实工作的差距较大,对艰苦的工作产生了思想负担,认为自己作为大学生干一线生产工作太屈才,于是心情失落,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同时,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吃苦耐劳精神差,不能俯下身子沉入生产一线认真学习,了解现场作业,结果出现了“知识高、技能差”的现象。

  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一些铁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场实际离得较远,与工作联系不密切。个别大学毕业生所学的是非铁路专业,不但缺乏铁路相关知识,且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下现场实习后,仅仅学习了业务理论知识的表面,没有真正的学以致用,没有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直接导致新入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在生产一线中发挥积极作用。

  3.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关于大学生早期培养方面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文件,虽然出台了《大学毕业生早期培养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我段大学生早期培养长期化和制度化,但是在培养措施制定上不够具体细致,相关部门职责也不很明确。车间、工区对大学毕业生早期培养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大学生实习不过是走过程,将来也不一定能留到本车间工作,愿学就学,不愿学也无所谓,对大学生不能严格要求,容易导致大学生养成不良的工作习惯。

  二、对策与建议

  1.注重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早日融入企业大家庭。针对新分配大学毕业生对车间、工区工作不了解,缺乏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实际情况,首先在思想上鼓励。采取定期召开大学生恳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单位的关心和关爱。其次在生活上照顾,克服困难,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三是在工作上关心。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活动,安排新老大学生结成对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段情、段况,通过形势宣讲,引导他们热爱铁路珍惜岗位,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找到归属感。

  2.完善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培养规划落到实处。一是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对新分配大学生在见习期间的岗前培训、见习指导、生产锻炼、培养方向等内容进行梳理,逐步完善大学生早期培养机制,明确劳人科、见习锻炼部门在大学生早期培养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强化考核监督。为每一名大学生量身定做详细的见习、锻炼、培养计划外,把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重点。在见习、锻炼、培养期间,坚持为每名大学生指定一名人品好、技术硬、作风实的指导老师,签订“师徒合同”,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他们早日成为段技术骨干,对大学生所在车间落实培养计划情况、指导老师纳入考核。

  3.创新培养形式,促进大学生早日成才。一是搭建展示平台。有组织地安排大学生参与QC科技攻关项目和各种技术比武进行锻炼。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段上开展知识竞赛、文体比赛等活动,为他们展示风采提供舞台。二是重用优秀人才。对在见习期间,表现优秀、崭露头角的大学生,要大胆使用,重点培养,把他们选拔到适合发展的岗位上任职,维护好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三、几点启示

  1.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早期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素质能力的培养。现在踏上工作岗位,要求将“所学”转化为“所用”,由“所能”转化为“所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来。这对缺乏具体工作经验的他们而言,组织上的关怀,同事的关爱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能有效解决他们各种心理障碍,而且大大缩短他们在角色中的转换期。

  2.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早期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快速提升工作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增添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压力,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让他们带着压力和动力,按照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学习计划,到生产一线熟悉工作,摔打磨练,积累经验,可以有效地促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自身的定位,快速成长为有用之才。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6

  毕业设计选题,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良好”15人,“中”34人,“及格”1人,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见表1。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2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2.1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2.2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Student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Student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任务适中;而yu,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3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经忘记,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并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2.4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5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做到:1)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能抓住论文的重点,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Student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2.6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3结语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52-0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0年9月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发表文章《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笔者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1.2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3 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不间断。

  2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企业类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子行业可以分为3大类:1)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的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2)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中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商业企业,数量也较多;3)拥有大量电子设备的楼、堂、厅、馆等专业场所,需专业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

  以上几类电子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电子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检验、销售、售后、生产的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进等岗位需要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而生产岗位需要的是中职学历或经培训的熟练技术人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大多定位在销售、售后、低层的生产管理、辅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等层面。

  根据以上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面向电子技术应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3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4个模块:1)以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生产管理等能力;2)以电子产品开发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线路的阅读、仿真、PCB电路板设计等能力;3)以电子产品销售为引导,学生应掌握电子产品的销售、安装、现场调试、售后维护等能力;4)以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为引导,学生应具备常用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4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

  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课,模拟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试制生产一种电子产品的全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倒推出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确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自己制作出一款温度监测装置,能进行温度的显示和报警。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给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学生读懂原理图,要进行仿真、PCB设计、电路板焊接制作、单元电路检测、故障排除、产品调试、产品检测、归档文件等工作。根据课程要求应该掌握的内容,应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应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DXP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路实训、传感器实验、电子测量实训、单片机实验、Protel DXP实训、电路仿真实训、元器件贴装焊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认知实训、计算机基础实训,同时对PCB课、仿真课、单片机课进行课程设计。针对第三、四模块开设的理论课有家电原理与维修、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机组装与维护,同样这些课程也开设有相应的实践课,并集中统一安排时间到共建实习基地考察参观交流,进行认知实习。

  另外,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收集查找能力,因此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由于电子行业的特点,很多元件、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很多企业的产品也外销国外,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专业英语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电子设备装接员,为此学校开设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员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子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通信设备测试员、网络维护员等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科学技术史、前沿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欣赏、公共礼仪、英语语音、文学欣赏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子专业竞赛,如毕杯电子设计大赛等,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实习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实习,要求学生全部到指定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时间要求5个月以上,全面了解电子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第二阶段为分散自由实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感兴趣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为毕业后在该岗位参加工作做相应准备。在毕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根据以上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当前地区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用图1清晰地表示出来。

  5 结束语

  通过对铁岭地区电子行业用人单位对员工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需求,运用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思想,依照理论够用、重在能力原则,由需求设计应该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应该培养的各项实践能力,从而建立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信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永新,房淑芬,袁野.铁岭地区电子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科技传播,2011(1):21.

  [2]许秀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6):127-129.

  [3]巩云.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93-95.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8

  Abstract: Only through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mploying compani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which conform to requirements of operating posts.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sisted on the way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made a lot of helpful exploration on pioneering cooperation ideas, innovating cooperation pattern,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b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mai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llege and sorted out the ideas for futur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服务行业发展;师资队伍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development of services industry;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15-02

  0引言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截至2005年,铁路行业院校已全部由行业管理转为地方管理,实行行业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铁路行业高职院校是铁路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突显人才的行业性与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被发达国家称作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几年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在开拓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度逐步提高,我们对于校企合作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也得到了深入。

  1我院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2005年由铁道部移交西安市人民政府管理。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校内实验实训场地61个,校外实训基地31个。本年度内,占地800亩、投资6.3亿 的新校区将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建设。学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陕西省职教学会理事长单位、陕西省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学院就业成绩喜人,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分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于2009年初牵头组建了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集团优势,加强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校企合作开放办学。面向铁路建设和地方经济,建立健全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满足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

  2我院为行业服务的主要渠道与规模

  2.1 为行业服务的主要渠道学院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依托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的平台,为行业企业开展各种学历达标教育、短期培训和技术开发。主要有:①成人继续教育,主要承担各铁路局成人继续教育工作,西安市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培训工作。②新员工岗前培训,主要承担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③“人人技能工程”培训,我院与西安铁路局签订协议,共同成立机构,具体负责对在西安铁路局劳动力调剂站待岗的复退军人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培训。④弱势群体培训,为西安铁路局困难家庭家属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再就业。⑤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定向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⑥产学合作,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2.2 为企业、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规模和人数

  2.2.1 培训情况自2005年移交地方管理以来,在西安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学院充分发挥了铁路培训基地的专业优势,在为铁路企业培训员工的同时,积极为西安市经济建设服务,从2006年9月―2010年5月,三年间累计培训政府员工、企业在职员工、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人数合计近1万人次。

  2.2.2 订单培养情况近几年,企业一直在我院预定毕业生,安排订单培养。订单委培的单位有: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太原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南宁铁路局、深圳地铁、广州地铁、成都地铁、西安地铁、神朔铁路公司、西延铁路公司等28家单位。我院与用人单位共同拟定培训计划,并根据委培单位的特点和学生就业岗位性质,对原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确定培训内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职业性,这种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订单培训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08届毕业生2611人,订单培养数量为538人,占20.6%。2009届毕业生2352人,订单培养数量为1136人,占48.2%。2010届毕业生3298人,订单培养数量为1638人,49.6%。近三年共为企业开设订单班116个。

  2.2.3 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我院承担的铁道部科研攻关项目《TJD2型电动车辆减速器》性能好、精度高,已经在新乡南站、唐山北站、洛阳东站等铁路编组站投入使用,国家科技部等 5 部委颁发了新产品证书;我院与西安康坦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合作为铁路行业开发的科研项目《TXMD 型电力机车斩波电源》、《内燃机车柴油机防飞车装置》、《机车设备状态检测诊断系统》、《机务设备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等10多个项目已经通过企业鉴定,投入使用。我院运输系今年5月份刚刚承接了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的横向课题《黄陵矿业集团铁路专业线运输组织优化研究》,拓展了为地方铁路服务的新渠道。

  3为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几点做法

  3.1 领导重视,严格管理学院领导对培训和订单培养工作高度重视,直接参与开班典礼、教学检查、学员座谈会、结业典礼等工作。在办班过程中,落实培训的“四优先”倾斜政策,即只要是培训或订单培养班工作需要,学校优先选派骨干教师,优先使用教学设备,优先安排食宿,优先使用车辆。

  3.2 确保培训和教学质量学院始终把“培训、教学质量”作为服务企业的生命线,围绕“不断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以“合乎时展、合乎现场要求、合乎岗位需求”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收到了较好成效。具体为:培训内容求实,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场,弥补培训教材相对滞后、教师知识老化等不足,我们在教学任务量大的情况下,每学期选派骨干教师下现场,在多个铁路单位调研,尤其是到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公司学习铁路、地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教师培训授课的水平。学院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聘请企业人士为专业指导委员,让这些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使得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的学生也更具竞争力。在与企业的不断交流中,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求新,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教学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提高理论教学的直观性,受到学员及学生的好评。教师队伍稳定合理,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我院在师资配备上坚持“数量适宜、专兼结合、内外互补”的原则。一是送培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提高培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二是通过铁路站段调研、参加铁路专业会议或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三是从企业调入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我院任教。

  3.3 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贯彻“一切为了学员”的宗旨,采取温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学员(学生)管理工作。一是不断优化班主任工作。培训班班主任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责任。在选聘时,我们优先考虑思想作风好、管理能力强的教师(或辅导员)担任班主任。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不断优化班主任工作细则。在每期培训班座谈会上,班主任工作均得到学员及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二是加强培训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加强培训过程的动态管理,我们一方面在每期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明确相关制度和课堂要求,从制度上进行约束,促使他们坐下来,听进去;二是通过班主任跟班听课,时刻督促学员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三是将学员的考勤与考试成绩相互结合起来,使学员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多方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3.4 制度创新,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为企业、行业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对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重奖。学院每年拿出几十万元奖励教科研成果,尤其是校企合作的成果,2008年度奖励40余万元,2009年度奖励60余万元。

  4为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考

  4.1 与企业结合、为企业服务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是我院的办学方针,只有不断加大为轨道交通企业、西安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学院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只有积极争取西安市、铁道部、铁路局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依靠轨道交通行业,才能将人才培养工作做好,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4.2 质量是学院培训、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学院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抓好质量监督,全方位加强管理。要看到培训不仅是为了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学院各专业的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学院进行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提供支持,近年来我院在实训室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4.3 要加强学院和相关铁路局、地方铁路公司、各级政府、企业的各项交流在为政府、企业、地方服务的同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各系部积极安排老师参加国家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深入企业调研学习。通过双向交流,加深合作双方感情,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4.4 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校企合作使教师有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遵循生产实际,使学有所用、学有所需。同时,教师也通过校企合作,寻找、选定科研课题,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生一起进行研究和探讨。实践证明,从企业实践得来的课题,切合生产实际,容易引起院校和企业领导的重视,容易获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容易获得研究成果。

  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学院的发展离不开铁道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及政府的支持,学院只有密切与轨道交通企业的合作,才能提高学院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才能为轨道交通企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只有继续贯彻“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的办学理念,继续贯彻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主动为轨道交通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方针,坚持校企合作的开放办学模式,不断为职教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使校企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李永锋.我院与联想集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17-118.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9

  铁道机车车辆人才需求机车乘务员

  1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主要面向国有铁路机务系统、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机车车辆装备修造企业、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电力机车运用和检修部门一线岗位,培养具有高职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操作、敬业爱岗、团结协作、安全意识强、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素质,熟悉有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及规章,具备电力机车运用、监测与维护、故障判断处理和检修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单位是铁路机务段、机车检修段(厂)、车辆段、车站、编组场、城市轨道交通业、生产企业运输部的机车驾驶、机车检修、地勤、机车保养等领域。主要升迁岗位有指导司机、工长、车间技术员、车间主任、项目主管、机务安全监察等机务运用与检修管理岗位。

  2轨道建设的迅速发展对铁道机车车辆人才需求迅猛增长

  2.1东北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铁路特色专业人才

  东北是货物运输大进大出的地区,其中铁路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自2005年以来,铁道部与东北三省多次签署了《关于加快辽宁/吉林/黑龙江铁路建设的协议》。我校地处辽宁省,是全国既有铁路网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辽宁省与铁道部共同规划建设19个铁路项目,全长2360多公里,总投资约1530亿元,包括京沈客运专线项目、哈大客运专线、丹东至大连铁路建设项目等,加大电气化改造力度,构建内通外联、多通道、大能力的铁路运输网。2005年以来,铁道部与吉林省先后四次签订战略协议,确定实施新建、改建铁路项目37个,新建、改建铁路里程约7460公里,总投资约2365亿元,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的目标。铁道部与黑龙江省携手推进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2400亿元,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8500公里以上,尽快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以哈大、哈齐客运专线等为主轴的便捷顺畅铁路运输网络。东北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铁路特色专业人才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东北地铁迅猛发展,需要大批铁路特色专业人才

  东北地铁也在迅猛发展,仅沈阳地铁规划就由11条线组成,整个线网呈“四横、四纵、两L、一弦线”,线网总规模为400公里,其中一号线西起张士开发区,东至棋盘山,规划全长为44公里。二号线北起蒲河区,南至空港新城,规划全长为42公里。地铁动力系统全部采用电力牵引,同样需要大批铁路特色专业人才。

  3电力牵引占居轨道交通牵引动力主导地位,需要大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人才

  交流传动电力牵引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尤其是在铁路高速和重载牵引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2006年“和谐型”系列大功率重载交流传动机车投入运用,单轴功率达到1000~1600kW,在250~300km/h及其以上的高速领域,交流传动的电动车组更是独领。到2015年全国将有1万多台“和谐型”机车投入运用,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将成为我国主流牵引动力。电力机车除了在铁路干线上应用以外,在城市交通运输包括城郊电动车组、地下铁道电动车组、地面电车和工矿企业内运输等方面也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牵引占居轨道交通牵引动力主导地位,需要大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人才。

  4沈阳铁路局机务系统机车乘务员供不应求

  我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处为中国特大的几个铁路局之一的沈阳铁路局,全局机务系统共设置机务段5个,即沈阳、苏家屯、锦州、通辽、吉林机务段。苏家屯机务段是沈阳铁路局最大的以货物运输为主的机务段,由长春、大连、本溪、丹东等十段合一,共有职工1万多人,配属机车500多台,担当固定交路近400对。将全局的11个中修车间22个台位全部集中整合到苏家屯,形成一个车间10个台位,具备年中修电力机车250台、内燃机车500台的能力。沈阳机务段始建于1904年,地处东北铁路网交通枢纽,是全局唯一的客运机务段,具有日完成5台机车小辅修任务的能力,承担沈阳、沈阳北、山海关部分入库机车的检查和整备任务,承担京哈线秦沈段救援和沈阳站、沈阳北站调车任务。近年,机车乘务员单班单司机值乘改为双司机值乘,对铁道机车车辆人才的需求量翻倍增长,相应的电力机车运用和检修人员更是供不应求。沈局在2009年的“千名司机培养工程”就是在人才急需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2012年以来,沈局又在复退军人,应届高职毕业生中,招收了大批专业知识几乎零基础的后备司机,作为机车乘务员队伍的必要补充。其中的千名大学生后备司机绝大部分都不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有的甚至是文科毕业,沈局铁道机车车辆人才匮乏可见一斑。

  5机车乘务员队伍正面临职业素养全面升级

  高铁作为高技术、高科技的产物,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实施“人才强路”战略,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指导方针,以高铁运营等领域人才为重点,保证高铁主要行车岗位人员动态优化。沈局机车乘务员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期,四五十岁的人居多,前期录用的多为技校、中专毕业生。自1998年以来的这十几年间沈局机车乘务员基本上录用的都是复退军人,他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能力没有多少提升空间,整个机车乘务员队伍正面临职业素养全面升级。近年,随着铁路新技术的发展和大量新装备投入使用,沈局招收机车乘务员的要求进行全面调整,不再招复退军人,而改招高职专门人才。我校在这个时候开办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就是审时度势,适逢其时。

  轨道特色高职院校担负着为铁路行业和地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是毋庸置疑的。引用我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沈阳铁路局机务专家崔总的话,我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办得好,这个时候办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就是抓住了方向,抓住了铁路用人的黄金期,非常受欢迎。

  参考文献:

  [1]郝凤荣等.HXD3B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辅电路.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2):5-9.

  铁路服务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25-02

  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资源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社会服务的主要手段和形式都依托人才、知识和技术,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根据行业特点、所处区域社会经济特点,认准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已有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具有特色的服务模式。

  实施“校企一体化”订单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以企业需要为主体,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以实践能力为主体,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及其岗位数量的确定应取决于企业的需求,因此,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学校同样起着主体作用。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与南京地铁合作,每年接收大批培养订单,具备构建校企办学共同体的良好条件,可更好地发挥南京地铁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

  (一)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南京地铁公司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办学共同体“地铁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长由地铁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理事长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理事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地铁公司的领导和专家有4人,凸显办学共同体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从运行体制机制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主体关系不明、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比较松散、难以为继的“瓶颈”问题。同时,通过制定理事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机构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学院将吸纳其他城市地铁企业加盟,为更多的城市地铁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服务,逐步形成“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南京地铁公司)+N(若干城市地铁公司)”的理事会结构。

  理事会负责地铁学院的管理制度制定、目标定位、发展规划、人事安排、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决策。地铁学院主要负责统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聘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地铁学院的指导与统一安排下,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二级院系和地铁公司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教学实施工作。

  (二)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

  在办学过程中,地铁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四个“一体化”运行机制,即管理一体化、育人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形成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长效机制。

  管理一体化 以理事会形式实现校企双方对地铁学院的共同管理。由地铁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生产组织等部门负责人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一体化的管理团队。在团队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对生产实践、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团队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建立双方员工相互任职的长效机制,在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育人一体化 严格贯彻“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工学交替为手段、企业参与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校企双方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引入企业评价模式,建立由学习过程评价、传统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等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订单班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完成,企业的技改项目和攻关难题成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首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交替学习,校企共同担负订单人才培养任务。

  资源一体化 地铁学院教学团队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地铁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校企人员相互兼职、岗位互换;加强企业技术人员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派教师下企业,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校企双方可用于教学的资源向“地铁学院”全面开放,满足地铁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在地铁公司建立具有校企深度融合特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合作共管、共同建设、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质量,逐步实施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功能开发,着重开发教学车间或教学工作室,建设了生产实景同步视频传输系统,初步实现了车间与课堂整合、学生与员工一体。

  文化一体化 将地铁企业愿景、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精神等地铁企业文化融入课程,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品格。校企共同编写了《地铁运营职业化员工读本》,通过开展“迈向南京地铁”系列活动、地铁志愿服务活动、地铁工程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开设讲座等活动,将地铁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学生创造富有地铁文化特色的学习环境。

  “校企一体化”订单培养模式将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碰撞出新的发展思路。

  (三)校企共同构建科研平台

  通过建设科研创新团队,集中学院内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综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既培养了专业带头人,锻炼了科研队伍,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全国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共建了江苏省轨道交通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展了轨道交通控制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针对轨道交通控制工程技术水平以及关键设备与应用技术,培养技术开发人才,开展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机车车辆、铁道工程、供电、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等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二级院系依托专业成立了轨道交通信号研究中心等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研发项目,同时也能够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获得企业的支持。近年来,学院承接了南京地铁公司的《南京地铁远程诊断系统》、上海铁路局的《基于2006版微机监测信息分析应用的研究》等科研项目。

  为保障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功能的实现,学校在提供稳定充足的经费、办公实验场所、器材设施、充裕的时间等方面,给予可靠的保障,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建立和完善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运用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政策导向作用来激励科技人员,创设良好的科技工作氛围,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政企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轨道交通培训学院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挖掘行业资源,大力推动与行业企业的联动互动。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发,从培养职业人才的需要出发,尤其应重视研究依托行业产业求发展问题,加强学校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开发自身的吸引力,使企业增强对校企合作“互利互赢”的信心。与企业开展多方面广泛的合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密切互动的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的关系。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铁道部安监司、上海铁路局、南京地铁公司等相关轨道交通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了政、企、校多方合作建设投入机制。实训基地包括高速铁路、地铁设备,高速铁路设备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新设备,并预留升级为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接口。地铁设备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及行车指挥系统(ATS)。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加强合作,逐步完善基地的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示范展示推广“五位一体”功能。一是教学功能,职业教育中的实习或实训,通常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的。实训基地可以为铁道运输、信号、通信、机车车辆、供电等专业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多项技能实训提供真实的实验、实训环境。二是科研功能,为轨道交通的科研单位及合作院校、企业在高速铁路领域的科研开发提供试验平台和基础条件,为工程实验提供技术平台。三是培训功能,双方共同建立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将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建成企校双方共同培训、共担就业、共铸文化、共谋发展的办学共同体,实行“融合管理、共享使用”的合作管理机制,填补国内高铁培训基地的空白,提升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和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各路局技术培训、高速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技术培训、上海铁路局每年的技师培训、铁道部技师培训以及未来海外客户的培训项目。四是职业鉴定功能,用作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和考试的基地。五是示范展示推广功能,建成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的示范线,成为轨道交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对外展示的平台及推广应用基地。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中的育人功能,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在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要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加强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注重实效,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求得生存、发展,增强学校总体实力。建立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努力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为培养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112-114.

  [2]戴勇.校企合作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36-38.

  [3]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92-95.

  [4]梁慧社.产、学、研、政合作 促进双赢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4):98-102.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论文网]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8]江小国.论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J].市场论坛,2004.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2

  [摘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湖北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区域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湖北省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物流物流体系

  一、引言

  湖北省地处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得天独厚,省会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较强经济基础。但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影响了湖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致使湖北潜在的优势逐渐丧失。在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构筑我省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对推进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湖北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湖南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带动相关的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餐饮业、信息业等行业的发展,对优化湖南产业结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推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而且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投资规模决定了发展速度,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巨大,加上湖南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招商引资的潜力很大。目前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时,往往把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判断项目投资效益。因此,构筑完善的物流系统,将成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部地区崛起客观上需要一个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中心,从影响现代物流发展的区位、市场、交通、成本和服务等基本要素来综合衡量.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特大中心城市,地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中国三大增长极的中心点上,具有交通和流通的比较优势,是中国最理想的物流基地,最适合成为商品和要素的集散地湖北现代物流的发展,其重点是要将武汉以及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圈发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

  3.促进湖北省同中部其他省市的协作。

  湖北现代物流的发展将在武汉形成一批物流园区,辅之以湖北省内其他一些的现代物流中心,从而形成一个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物流中心的态势。物流园区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物流基地,它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从这个意义讲,中心城市建设“物流园区”,不仅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而且更有利于优化物流资源。武汉地处武汉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城市。稠密的铁路网、四通八达的航空和高速公路网,使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的辐射范围广,对中部地区其他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湖北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物流体系现状

  物流业已初具规模和基本发展框架;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截至2006年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2万公里,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2759公里,内河航道里程7263公里。公路、铁路、水运发展迅速,物流业的发展框架已经构成。物流需求稳步上升,推动社会物流物品总额快速增长;初步测算,2006年全省物流需求系数(社会物流总额与GDP之比)为2.32,即平均每1元GDP的产出需要有2.32元的物流额来支撑。2006年物流需求系数比上年增长2.2%。物流需求稳步增长,推动社会物流物品总额快速增长。2006年,湖北省社会物流物品总额17586亿元,同比增长19%,比同期GDP增速快5.8个百分点.物流区域物流中心正逐步形成;初步核算,2006年,武汉市社会物流物品总额占全省物流物品总额已达36%,襄樊市与宜昌市的这一比重分别在10%左右,三市物流物品总额占全省比重已近六成。统计数据表明,在我省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物流圈和以襄樊、宜昌为副中心的三大物流圈已具雏形。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流专业人才短缺、难以保障技术支撑。当前,我省物流行业尚处在初级阶段,物流业专业人才十分短缺。以物流业的主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例,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仅占16%,本科以上学历仅占3.8%,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仅0.16%。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随着我省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物流人才已经成为12种紧缺人才之一。目前物流行业内最缺的三种人才是:物流规划人员、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研究人员。人才的“质”“量”俱缺,是造成目前物流业发展落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2)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的物流供给不够同时存在。一方面,物流需求聚集和释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比例还比较大;另一方面,物流服务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即时需求、特色需求、“一体化”需求满足率不高。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够并存,物流资源短缺与物流服务“过剩”同在。

  (3)物流企业粗放经营格局尚未根本改观。物流企业服务内容仅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大部分企业仍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

  (4)物流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对物流业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城市交通、铁路、民航、商贸、各级政府等各自承担一部分的物流管理职能,无法统一管理,地方、行业保护现象严重。同时,缺乏与物流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难以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

  四、构建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对策

  1.合理规划区域物流的发展,打造部级物流中心枢纽。

  湖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考虑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原则,统筹规划,相应形成与发展武汉物流圈、襄十物流圈以及宜荆物流圈三大物流圈。在三大物流圈中,享有“九省通衢”之称的省会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唯的一特大城市,武汉有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基础。全力将武汉打造成部级物流枢纽城市,对湖北物流业的发展乃至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但是,武汉要真正确立国家物流中心枢纽地位,在诸多方面还需改进提高。武汉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重点启动发展与物流相关的重点项目,完善物流项目用地优惠政策,减少通往物流集中区域的收费站点;加大整合提升的力度,注重国际国内双向物流相结合,注重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物流相结合,注重物流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物流业相关政策措施,简化工商登记审批程序,培植一批超强物流企业。

  2.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要通过“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和支持物流业发展。即通过物流政策为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物流政策即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金融政策等等。在这方面可以学习一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由于目前物流业分散在不同主管部门,一定要防止政出多门,搞得物流企业无所适从。要树立“全省物流一盘棋”的观念,适当降低物流企业税费标准,为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税费、土地规划、车辆入籍及年检、贷款及保险各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植政策,有利于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3.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物流行业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很强。虽然目前我省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构建湖北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构建湖北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构建湖北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网络,但高等级公路比重仍然较低,2006年我省高等级公路仅占全部公路通车里程的1%。我省铁路也尚未成网,已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政府应当加大投

  入力度,改善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加强基础建设。从硬件上,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力度,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加快宜万线,汉宜线的铁路建设,以适应现代运输的需要;修建大型物流园区,加大对物流园区的投资力度,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网络的大区域市场物流体系。

  4.设开放有序的物流市场,加速与国际物流市场的融合。

  鉴于湖北物流在全国物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将其发展纳入较高的起点与层次来考虑,以加快推进湖北物流国际化进程.早日与国际物流市场的融合。首先,改进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其次,加强现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的物流业态,创新经营方式,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物流企业运行机制,鼓励国外物流企业按我国的法律、法规到我省设立物流企业,鼓励省内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与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进行全面的长期合作,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史育龙曹广忠:潍坊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公务员之家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因为通过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是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和实践都很强的课题。囿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和作者的学识水平,论文只是粗线条地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整体上的勾画和描述,还远远没有深入、细致和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因此论文的不足和缺陷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

  [2]李红.加快铁路多元经营发展的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03.

  [3]宋强太,杨月芳.中国铁路客运体制改革探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

  [4]张江宇.铁路改革:哪种模式能突围[J].综合运输,2002.

  [5]王金祥.铁路多元经营新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6]郑明理.对铁路跨越式发展中改革问题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3.

  [7]高婕,高卉.加入WTO后我国铁路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铁路,2003.

  [8]江小国.论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J].市场论坛,2004.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先导性的带动作用。德国和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它们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来居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当时对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铁路进行高投入,从而带动和支持了其它产业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分析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铁路行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论文所探讨的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即是基于此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就我国而言,国家铁路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改革实施之前必须要有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才会使改革向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和战略方案如何拟定和设计”而展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证为铁路运输行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在吸取国外铁路变革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铁路自己的国情和路情的。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结其原因,提出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加快铁路运输现代化进程的观点;然后指出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最后在借鉴国外铁路运输改革实践和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对国家铁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的设计。

  二、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能短缺的严重后果一览无余。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使铁路素有“瓶颈”之称,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如湖北恩施州;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运输行业存在运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能短缺问题除运力基础与运输需求矛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

  1、就认识根源而言,关键在于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普遍薄弱。人们并未真正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这种根本道理,为保障宏观经济高效率、高效益运行所必需的交通富裕度的观念薄弱,甚至视超常紧张为正常。现代交通运输意识的缺乏,根植于我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环境之中。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与运输需求被抑制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很难超越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去观察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流通必然面对的诸多问题。

  2、就经济根源而言,关键在于不发达经济的长期存在。百事待举而资金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们在拮据的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地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而对虽然社会收益广泛,影响久远,但周期长、收益慢、直接效益低的铁路等基础产业,则往往被置于忽视地位,从而忽视“社会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间的协调均衡。而这一协调均衡,又恰恰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财力有限,所以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改变铁路的现状。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经过近十几年市场经济导向改革,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所依存的经济环境和基础,已发生了深刻变革,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铁路运输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

  (一)将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位置

  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发展模式。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开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已处于行业发展的衰退期,其实无论从我国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还是从西方铁路复苏的国际比较考察、抑或是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察,铁路都是需要大发展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它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从我国铁路运能短缺这一基本事实判断,铁路运输行业处在行业的成长期,应加大发展力度,以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从节约资源兼顾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公路和航空运输耗费石油巨大,土地资源日益锐减。相反,我国可转化为电能的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因此,占地较少、对环境影响甚微的铁路运输,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运输,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铁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崛起,正处于行业的成熟发展期;而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现处于行业的成长上升期,由此决定了制定的行业发展战略应保证其优先得到发展。

  (二)依行业市场化趋势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的表现在于: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主体单一的格局己不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决定了多元化的运输需求主体,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灵活多样的运输需求,使铁路运输的经营环境向市场化转变;②同一时期,铁路运输生产正常运行所必备的各种生产要素,如钢材、水泥、木材和柴油等,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总格局中,也日益市场化,使铁路运输生产的供给主要求助于市场,推动其经营成本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升降;③铁路运输市场化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行业开始留意研究公路、水路、管道和航空运输的动态和规律,从以前的市场垄断走向市场竞争。

  以上情况说明,铁路运输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两大领域,均已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市场上已不再处于以前的绝对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延续,铁路运输向深度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己不可避免。对铁路行业而言,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其适合公众需求的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制定其行业发展战略。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分析基本前提和借鉴国外铁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路情出发,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方案可作如下描绘和勾勒。

  (一)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选择

  1、实现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

  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有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铁路办社会,大而全,势必制约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

  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机务段、车辆段、车务段和工务段等运输主业中的“多种经营”也应被剔除。这些部门或多经产业虽说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扯皮推委。

  2、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通过上市融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

  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选择

  1、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

  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大陆性地理特征条件,决定了铁路还远未达到发展的极限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集装箱、冷冻冷藏、行包快运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货运业务正在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商业性开发、建设和经营之后必将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

  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的改制企业,可以直接改制为国有股占49%以下,民营资本持股51%以上的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那些暂时生存能力还比较弱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股占51%至75%的国有法人的控股地位,但仍应强调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实在无力经营的可以选择破产清算或者出售。铁路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因而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运输企业具体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是: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产业进步的最终驱动力是科学技术,包括与之相适宜的管理技术,员工和资金都因科学技术的光明前景而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生产力。这种技术效应是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可谓顺之者盛,逆之者衰。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公务员之家

  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为此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对现有的铁路系统干部和职工进行全新的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使之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各司其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是不突出和强化自己的运输专业优势,不讲究服务的质量和方式,而是拼命压低运输价格,大打价格战,最后落得个共败共伤的结局,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造成了社会效益的损失;良性竞争与此刚好相反,五大运输行业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预计随着市场发育得越来越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交通运输领域的行业结构将趋向发达完善,通过且只能通过良性竞争而必然形成“共赢”格局。届时,处于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铁路运输行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结论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5

  全集团物资系统各单位均设有专兼职物资统计人员,集团公司设物部(物资科)负责全集团物资统计归口管理工作,各子,分公司设物部对内负责本单位的统计工作,收集本单位的统计资料,对外向集团公司设物部上报统计资料.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统计人员岗位培训的通知》要求,各子公司,分公司物资统计人员均接受过培训,大部分有统计上岗证,并办理了《统计证》的年检.统计人员能自觉遵守统计法规,纪律,统计工作中无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规现象发生.

  二,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为推动集团物资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物资收入,消耗,库存情况,掌握物资动态和分布情况,以达到有效控制物资供应,降低工程成本,指导物资经营管理工作的目的.根据集团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全集团物资系统各个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均制定了与本单位相适应的物资统计制度(统计管理规定).各单位物资统计制度的建立,使物资系统统计工作组织结构较为完整,信息上报管理渠道基本顺畅,物资统计数据上报基本及时.

  原始记录是各项产生经营活动的最初记载,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基础.基层单位根据统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认真设置,不断完善.原始记录各项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原始记录较健全,基础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比较规范.如:物资入库单,发料单,调拨单,动态表等和统计报表相关的资料,都分类装订成册,按月,按年整理,归档保管.并建立了统计台帐,按月登录统计数据.

  为推进物资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使上级和相关部门能及时,准确掌握物资统计资料,基层统计人员经常深入各库房,及时了解物资采购,消耗及库存数量及资金动态,收,支,存使用状况,并将收集的统计资料按规定的格式,内容,范围及时填报.经单位负责人,统计人员签字盖章后及时上报.报表的填报比较规范整洁,数据质量有较大提高,错报现象,漏报数额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减少.

  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对各单位上报的报表,进行严格审查,如:看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有无技术性差错,报表的印章是否齐全等等,如发现差错,立即通知报表编制者,指出错误,让其更正,如在当期不能更正时,在下一报告期进行调整,并附加说明.

  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对上报铁路工程总公司和集团公司企划部的报表都按规定要求及时上报.在集团200*年至200*年统计工作评比中设备物资部被评为综合统计一等奖.

  为满足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提高物资统计质量,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200*年设备物资部以设物[200*]03号文修订和取消了部分物资统计报表.

  现行的定期物资统计报表有:

  1,《工程总公司系统施工及工业生产企业物资统计报表》

  2,主要物资收,拨,消费与库存(ZSW1表)

  3,物资收入,消费与库存总值(ZSW2表)

  4,能源节约报表

  5,在建工程物资供应方式统计表(ZWS3表)

  6,年度一·一物资清查报表.

  7,年度物资监察报表

  8,全集团及各子,分公司物资消耗数量及物资消耗费用情况表(上报企划部)

  三,统计分析与统计论文开展情况

  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在收到物资统计报表进行汇总后,每季度都对物资消耗成本和物资供应方式及物资收入,消耗与库存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物资消耗量,消耗金额占完成建安产值的比例;物资节约与超耗的原因;物资供应方式(料源渠道)是否符合采购权限的划分,有无越权采购现象;物资库存对施工生产的保证程度,库存结构与布局的合理性,储存量水平是否正常等等.分析的同时与上一个统计期进行对比,从中掌握物资供应与消耗规律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水平.

  根据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隧集团公司《关于开展200*年—200*年度统计论文及统计分析征评活动的通知》下达后,集团物资统计人员踊跃参加,积极投稿,并上报集团公司三篇统计论文,在参加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年—200*年度统计论文评比中,有两篇论文荣获铁路工程总公司200*年度优秀统计论文二等奖,其中一篇是集团公司设物部乔兰芬撰写的《从物资统计视线,浅谈加强物资采购管理》获优秀统计论文二等奖,另一篇是集团股份公司设备物资中心郑和义撰写的《浅析现代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管理》获优秀非统计论文二等奖.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6

  调车员,是铁路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最为恶劣的工种,他们手持着信号灯旗,常年扒乘在日夜穿梭的车列上,顶酷暑、冒严寒,经受着风雨雷电的洗礼,艰辛可xx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六年。十六年来,他辛勤的汗水,洒遍了辖区每一节钢轨、每一根枕木;十六年来,支撑他的不仅是他健康的体魄,更是他“敬业爱岗、用艰辛创造价值”的可贵信念。xx常说“我不怕艰辛,越是艰辛的岗位,就越需要人员,也越能体现自我价值”。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班组安全员的xx,不仅自己严格遵章守纪,加强对各类事故的防控,对班组人员的违章行为和现象敢于制止和帮助纠正,帮助班组成员提高安全意识。xx中心站xx作业区铁路线十余条,延绵纵横数十里,分布于闹市区和东风公司各专业厂区,设各类道口几十处,线路上时常有人穿越或行走,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数起火车撞压汽车及行人的路外事故,这种恶劣的作业环境是对调车员安全知识和责任心的严峻考验。从连接员到调车员,近六千个日日夜夜,他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个人安全生产成绩显著。今年,xx预防路外事故3起,收集上报作业现场安全隐患5处,并协助车站进行整改,为车站的安全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保证安全,提高效率,还要优质服务”。

  为加速国铁车辆周转,他非常注重在细节中提高作业效率,积极与站调商讨当班的作业计划、出场迅速,科学控制机车速度,将高效运输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做为直接面对用户的调车员,xx始终视用户为上帝,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服务,尽自己所能将方便留给用户,车辆对位充分考虑货主装卸方便,多次受到用户单位的赞扬。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铁路通信;通信系统;应用

  1关于光纤通信技术介绍

  要想实现光纤通信,就要明确高频光波为载波这一基础,其要求光波频率一定要超1015HZ,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话,以介质形式存在的光纤就不会在传输过程现身。一九五六年,有一篇论文初次提到媒介中可以应用光纤的想法,并且将在现实中实现信息传输的相关理论托盘而出。其中,文中提到的把光纤应用到通信技术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观点,其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光纤少有损坏,实实在在地减少了运输中的成本。这一论文引起了广大关注,甚至美国公司勇敢地实验了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他们坚决相信,如果这一想法实现,公司就会有很大的盈利,而且会造福于人们的生活。及应为这大胆的实验,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由于光纤技术的运用,突破传统技术,达到了传统技术难以达到的效果,除了在损耗方面占有优势之外,其在容量、质量、传输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著的。并且,光纤抵御电磁感染的能力非常强,其还没有串音的现象,深受通信行业的喜欢,将其推广出去。通信应用光纤技术在发展的道路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技术、资金的扶持,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仅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光纤技术就达到了普通技术很难超越的地步,特别是它的传播速度,在这段期间整整提高数百倍。现在,光纤技术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速度依旧很快。如今,在很多行业,对光纤都有应用,其成效明显。因为现在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越来越给力,光纤技术会有很好的发展方向的。

  2光纤通信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当中的应用

  2.1PDH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铁路通信系统中。我们国家在二十世纪末,就开始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并且深入光纤通信技术,开始了一番探究,再三思考,作为试验点定为北京,光纤通信在有关人士的努力之下,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因为对PDH光纤技术进行实践运用取得了成功,长度为十五千米的光纤首次现身我国。本回试行中,短波光纤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终于完成了让二次群系统持续开展的目标。PDH光纤通信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的使用取得不错成绩,实现了传统通信技术向光纤通信技术转变,我国的铁路通信系统逐步向一个新的方向转变。其中,在PHD光纤通信技术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长处,那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它能将铁路通信系统中埋伏的各种问题检查出来,并且,它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清理,一定程度上帮助铁路通信通信系统能够完好运行。然而,即使PHD光线系统对铁路通信系统存在着计算不清的好处,其间仍然存在着不能不重视的问题,就像一定的复杂性伴随着光纤通信系统,致使光纤技术只要使用在的区域有所区别,使用的标准也会相应的有所不同,这会造成网络的整体管理能力不足的。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对缺陷进行改善。2.2SDH光纤通信系统应用于中。在SDH光纤通信系统和PHD光纤通信技术之间,前者的技术更加先进,已经完成对PHD光纤通信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的改进,对该技术的应用,预示着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正在朝着一个充满曙光的地方前进。SDH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极为快速,势不可挡。它把将信号稳定在某个结构之后完成数字信息化的及时的传播的原理作为工作的原理。并且,SDH光纤通信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无法代替的地方,第一,即使是两个不一样的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在互联网上都能实现链接;第二,在网络上的各支路字节,复接使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第三,SDH光纤通信技术对自身的管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铁路通信系统能够安全济宁传送;第四,它拥有的自我修复功能和网络等候室极其的强大的,即使在网络信号在传送的过程中出现中断的现象,也能够自我修复,还可以继续工作。SDH通信技术拥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超过SDH光纤通信技术,并且在铁路通信系统有更为明显的优势。2.3应用于铁路通信系统中。为了更进一步满足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DWDM光纤通信技术诞生了,功能之上远远超过了前两个技术。DWDM光纤通信技术有着损耗极低的单模光纤,以此作为该技术的基础,从而实现波信道多个在同一时间里,经光纤使传送的工作得以完成,一类新的通信手段就此出现的原理。对DWDM光纤通信技术进行运用,一旦通信系统启动运行,端光发射机的发射发送出去的光信号,是在同一时间内,而且精度不一样,稳定性和波长也都不一样。信号进入一个掺铒光纤功率的放大器之前必须要过波长复用器,放大完成之后,利用光纤维,多路光信号完成传送工作。光前置放大器在接收的位置被使用,将其再放大,最终,分波器完成分解掉光信号的任务。该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它能够使得波段有区别的波长在一致的光纤内完成传送,进而实现传输容量的增加,传输速度也进一步提升。而且,DWDM光纤通信技术极有包容性,它能够包容很多,包容性使它能够将各种各样类型的协议规定标准融合,再利用激光轨道,实现不同数据能够以一定的传播速度顺利传输,使得网络安全,服务了每一种类型的网络客户。

  3结语

  结合上文,光纤技术在不断发展之中更显其优势所在,渐渐遍布我们生活的,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而一部分,不但使得通信的速度加快了,更促使现代通信技术以飞快的速度在前进。在光纤通信技术运用普遍现象之后,它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这一技术,希望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

  参考文献:

  [1]郑丰果.浅谈光纤通信技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7(01):262-263.

  [2]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06(8).

  [3]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路、全局3.18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局领导“有名次争第一,无名次创一流”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局直管站段体制下团组织在管理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制定新对策,进一步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企业的能力和团的自身建设的水平,确保我局共青团工作在铁路深化体制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全局各级团组织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局团委筹备组决定,在全局团组织和全体团干部中开展“争创全路一流团组织”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围绕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下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和青年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站在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高度,开拓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创全路一流团组织,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论文,为全局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融入跨越、展示作为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

  二、调研内容

  1、对“争创全路一流团组织”的建议和意见。

  2、如何打造我局共青团工作品牌。

  3、局直管站段体制下团的工作出现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团组织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等方面应如何改进。

  4、团干部的素质如何适应局直管站段新体制。

  5、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青年职工队伍,为我局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青年人力资源。

  三、有关要求

  1、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这次调研工作,真正推出一批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指导性的调研成果,不断推动我局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各级专职团干部要对选题、调研方式方法进行认真研究,深入一线、深入青年,以调查问卷、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切实提高调研工作的实效性和指导性。局团委筹建组将选择优秀调研文章在局团委网站上刊发。

  2、各级专职团干部可根据给出的五个选题任选其一,论文要求主题鲜明、立论准确、分析科学、内容详实、有真知灼见。论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现实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力戒空泛和形式主义。每名专职团干部至少上报一篇。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铁路公安处管辖的成昆线中北段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初步走出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步入治安管理的良性轨道。对此不能满足现状,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坚决克服“小胜即满、小稳即满”的思想,积极探索适应成昆线治安实际的新路子,全面促进公安工作发展,不断提升维护铁路稳定、确保铁路安全、驾驭复杂治安局势的能力。

  总书记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胡总书记的要求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铁路公安处管辖的成昆线中北段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初步走出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步入治安管理的良性轨道。面对成绩,有些同志就表现出自满情绪,不思进取,认为从此天下太平了。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积极探索适应成昆线治安工作的新路子,全面促进公安工作发展,不断提升维护铁路稳定、确保铁路安全、驾驭复杂治安局势的能力。

  一、增强“五忧”意识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比如:一是我国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优势的压力,长期面对两极分化的考验。二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冲突大量存在,社会利益关系趋于复杂,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利益问题成为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诱发犯罪的因素增多,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很大冲击。

  从**铁路公安处看,目前,队伍建设加强,铁路治安稳定,新机制成效显著,但是,与新任务、新形势的要求相比,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说,还存在“五忧”:环境之忧、机制之忧、素质之忧、先进之忧、发展之忧。

  (一)环境之忧

  这里所讲的环境之忧,是指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给铁路治安稳定带来的影响。从成昆线所处的环境来看,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成昆线的治安稳不稳、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自身努力,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给**铁路公安处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主动加强与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联系,主动争取它们的多方支持;主动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联系,共同研判治安形势,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犯罪;主动加强与地方综治委、护路办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搞好护路联防工作,深化爱路护路宣传;主动加强与铁路站段单位的联系,加大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实现运输安全与铁路治安稳定同步发展,总之,我们要努力把劣势变优势。

  (二)机制之忧

  近几年来,**铁路公安处在成都铁路局、公安局的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过去的管理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公安处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管内的治安实际,制定了《货物列车破封定责倒查管理办法》、《旅客列车治安防控责任倒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适应治安管理实际的新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给**铁路公安处治安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初步走出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上级领导、旅客货主、职工群众“三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些成果虽然可喜,但是它还属于低层次的、初步的,距离公安工作本身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勤务模式还不够规范,管理还属粗放型,警务运作还不够科学、高效;站车联防联控还有很多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地保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基础工作对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站周治安环境的治理过份依赖地方公安机关,没有实现“为我服务、主动出击”的战略意图;等、靠思想严重,爱路护路宣传还停留在粗放式、形式主义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做到入村、入户、入校、入企和抓住重点人群、重点地段、重点时间。因此,笔者认为机制创新在**铁路公安处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素质之忧

  就**铁路公安处整体队伍素质而言,纵向比较近年来有较大的提高,横向比较差距甚大,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问题和上级领导的要求。总体表现为:实战意识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为民服务思想不牢,良好的队伍形象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具体到领导层面,突出表现为“五个不够”:一是头脑不够清醒,麻痹松懈,盲目乐观。有的同志在目前治安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在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下,自以为是、飘飘然。二是思想不够敏锐,反应迟钝,工作被动,对苗头性、倾向性的惯性治安问题重视不够,有的甚至见怪不怪,任其发展。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回避问题,掩盖矛盾,怕困难,怕担责任,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过硬。四是心浮气躁,缺乏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五是工作不够到位,抓而不实,影响了实际效果。民警层面,突出表现为队伍整体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

  (四)先进之忧

  从2007年的工作情况看,**铁路公安处无论从队伍建设,还是从业务工作的完成上,都走在了全局前列,受理治安案件441起,较去年下降35%,危行案件2l起,较去年下降53%,没有发生因治安问题引发的行车事故;2007年,立刑事案件526起,较去年下降36%,其中立货盗案件159起、旅财案件140起,分别较去年下降86%和23%,货赔数仅产生109万元,较去年的358万元下降70%。从**铁路公安处来看,这是历史最好成绩,从全局来讲,全年实现了从被动防范向主动防范转移的战略目标,**铁路公安处的成绩得到省、部、局及沿线党政领导的认同和赞扬。但是赞扬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看到我们的站序无论与成都、重庆、贵阳处比都有差距,与提速局比差距更大。公务员之家:

  (五)发展之忧

  分析**铁路公安处面临的治安形势、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不难发现我们既面临人力、财力等的实际困难,也面临着公安工作任务量不断加大的矛盾。一是警力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经费保障不能完全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公安工作发展潜能不足。虽然**铁路公安处着力打造“防控体系、破案攻坚、情报信息”三大品牌,但是品牌效应还不够好,品牌优势还不够明显,而且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明显不足。三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们应倡导每个单位、每位领导、每位民警都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能够涌现出更多的“行家里手”,并及时总结推广,发扬光大。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篇10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班组安全员的xx,不仅自己严格遵章守纪,加强对各类事故的防控,对班组人员的违章行为和现象敢于制止和帮助纠正,帮助班组成员提高安全意识。xx中心站xx作业区铁路线十余条,延绵纵横数十里,分布于闹市区和东风公司各专业厂区,设各类道口几十处,线路上时常有人穿越或行走,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数起火车撞压汽车及行人的路外事故,这种恶劣的作业环境是对调车员安全知识和责任心的严峻考验。从连接员到调车员,近六千个日日夜夜,他从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个人安全生产成绩显著。今年,xx预防路外事故3起,收集上报作业现场安全隐患5处,并协助车站进行整改,为车站的安全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保证安全,提高效率,还要优质服务”。

  为加速国铁车辆周转,他非常注重在细节中提高作业效率,积极与站调商讨当班的作业计划、出场迅速,科学控制机车速度,将高效运输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做为直接面对用户的调车员,xx始终视用户为上帝,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服务,尽自己所能将方便留给用户,车辆对位充分考虑货主装卸方便,多次受到用户单位的赞扬。  铁路服务论文篇1

  目前,12306电子商务平台的建成投入,对铁路货运的发展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作用,即简化了客户办理托运的过程,更省去了托运人营业厅办理业务的繁琐手续。尤其是“五定班列”等货运专列推出后,托运人可以选取自己的发货日期、运输车型等,对于“门到门”服务托运人来说更是可以做到“人在家中坐,收发天下货”。但随着12306的出现也为铁路货物的运输组织、营销带来了新的问题:(1)五定班列满载率低,有些甚至接近于零;(2)列车回空率高;(3)内部审查认定、最新班列计划更新慢。这“一低、一高、一慢”主要就是由于推出铁路货运商务平台后,铁路原有的信息服务系统无法满足平台快速的信息交互的需求造成的。表1列出了目前铁路货物主要的信息服务系统。由此可知,由于各信息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分别由不同设计人员设计实现的,其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系统各不相同,因此在信息整合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IT公司在处理企业信息系统融合方面,先后经历了点到点的集成、第1代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等技术)和基于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改进的第2代企业应用集成技术[1]。然而,对于铁路运输这样一个信息传输量大、遗留信息系统多、后期新建或改建信息系统任务重的企业来说显然无法满足。基于SOA架构的信息服务系统,以其独特的松耦合结构可以满足铁路货运系统的需求。

  2“门到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系统分析

  目前,铁路的信息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部分信息系统“孤岛”化,严重影响了信息的畅通性,更造成了大量数据的重复输入。(2)信息流转速度缓慢,无法为铁路的调度指挥、组织等决策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造成了决策的滞后性。(3)信息接口“死板化”,外部预留接口少。如铁水联运,需要铁路总公司商务平台与港口的商务平台拥有同步或异步的通信。“门到门”服务的实现需要信息流通道畅通、数据更新及时,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整合来自12306电子商务平台、内部运输管理与运力保障等众多信息服务系统,形成一个可在各原有模块间跨应用、跨开发语言、跨数据格式的拥有推拉结合功能的信息中间通道。图1列出了铁路内部实现“门到门”运输时的相关信息服务系统,在提供门到门服务期间这些系统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合作。其中,货运服务系统主要负责“门到门”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对外信息及外部信息的汇总;运输组织主要负责在货物承运的车底安排、运行计划安排、装卸表1主要铁路货物服务系统系统名称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VCOracle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C、JavaOracle货物运输管理系统FTMSC、VC、JavaDB2,Oracle,SQLServer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C、C++、VB、VC、JavaOracle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FMDSC、DelphiOracle办公信息系统OMISASP、.netOracle、Access车、货物短程集卡拉运等;12306电子商务平台则是一个网络信息平台,托运人通过它获取各个路局子公司的货运安排情况、预定车底,平台收集托运人车底预定情况上报后对批复结果进行回复;货运保障是铁路内部的后勤保障系统,负责承运所需的基础条件(电力、机车等)的保障。要保障“门到门”服务的实施需要综合各系统的数据,如行车组织策划系统需要结合货运服务系统中的客户季度货运需求及货运保障系统中的空闲车底状况等制定月计划与日计划;12306平台要根据日计划与月计划情况,计划班列情况。要真正实现“门到门”,需要以12306为交易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以车辆为中心构建业务管理系统,精确掌握车辆信息,调配运力资源;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货运管理系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货运服务产品;结合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系统,保障铁路信息高安全级别的需求及网络电子交易的安全[2]。面向服务架构(SOA)运用开放的标准,把企业的业务功能包装成标准的服务,通过透明的、与实现无关的接口来定义,服务被松散绑定,并且可以通过强调位置透明性和互操作性的通信协议进行调用[3]。SOA没有包括特定的协议和调用服务的格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数据整合及信息共享[4]。

  3基于SOA的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企业应用集成经历了从最初的点到点连接到基于消息的中间件再到基于SOA和ESB的发展历程[5]。SOA架构在国内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外已成为企业IT整合的首选,也已有很多的成熟的产品,如Microsoft的Indigo平台、IBM的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ServicesBus)平台、SUN的“SOAPath”(SOA路径)服务导向架构。综合考虑各种SOA特点与使用场景,本文采用的是IBM的ESB平台。在SOA架构中将各系统功能封装为可重用的服务,并在企业总线上进行注册;当服务请求者需要调用服务时,总线侦听请求信息,解释并翻译为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格式与数据结构,路由请求信息;服务提供者完成其提供的服务后,总线回调服务结果,解释并翻译为服务请求者的信息格式与数据结构,路由信息至原服务请求者,这样一个完整的服务调用才算完成。图2所示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体系结构图。在新的“门到门”信息服务系统中,不需对原遗留系统做过多的改变,这些系统依然作为“门到门”信息服务系统的底层服务系统,负责底层的信息采集和现场的管理;12306电子商务平台基本不需要做改变,进行原先的信息与结果回复操作,所不同的只是在SOA架构下,随着信息交互效率的提高、速度的增加,可以提供给托运人更多更人性化的服务,货物位置信息、预确报等信息更新也更加快捷。“门到门”信息服务系统以铁路原有运输服务系统为基础,利用分布式结构组合已有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作为SOA架构的底层信息系统。运用服务描述语言(WSDL,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将数据应用层的系统(铁路内部原有系统)功能封装为服务,并在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UniversalDescriptionDiscoveryandIntegration)注册表中进行注册。此外,在预留系统的处理上,应注意系统划分为服务时的粒度,划分的粒度过粗会影响服务调用的灵活性,粒度过细则会增加后期服务封装与调用时的任务量。服务层管理所有在注册表里注册过的服务,对相关的服务进行组合、删除或合并等操作。此外,服务层中的ESB企业总线还负责当表现层调用应用层的功能模块时,不同系统或应用程序之间的协议转换、格式变换、数据传输及智能路由等功能;数据应用层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数据应用层向应用层信息也由企业总线完成。应用层划分的一些相对独立的功能块是服务层对底层服务进行封装后,在UDDI中心注册的服务接口,这些接口可以供表现层的平台调用,也方便服务之间的彼此调用。12306平台仍作为SOA架构下的表现层,其本身也可理解为一种特殊服务,负责信息,接收应用层的预确报等信息并显示,同时也是托运人查询信息时与表现层的接口,提供同步与异步的通信查询与反馈。在服务层企业总线的功能实现上,国内外有很多成熟的基于XML的技术,对于我国这样在铁路内部以XML为消息传输语言的信息系统尤其适合。比如进行协议转换时,运用名为桥接器的通道适配器将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SimpleObjectAccessProtocal)消息连接;数据格式转换方面可选择XSLT语言,将不同格式的服务请求方的数据转换为XML语言,再翻译为注册表中对应的服务提供者的数据格式;智能路由方面目前运用较多的是基于地址的WS-Routing(无状态协议)和基于内容的WS-Notification(有关Web服务通知的规范);此外,还可利用WS-BPEL(标准流程定义语言)对一些常用的造作流程或数据流程进行定义[8];至于安全方面,可选择WS-Security规范,在SOAP的扩展报头写入例如数字签名的信息,再利用加密技术以HTTP协议传输。下文是一个简单的在服务调用时,在消息源(即消息的核心内容)报头前添加UsernameToken标签,利用用户名(Username)和密码(Password)作为服务调用时的验证依据的例子:JACKRose520//利用WS-Security规范在SOAP扩展表头写入验证信息……//消息头……//消息本体,即内容对于“门到门”服务来说,还要涉及很多与铁路外部企业的接口,如集卡公司、防疫安俭等国家监管部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这些部门的需要与铁路交互的数据封装为一个数据应用服务:铁路可以通过ESB总线获取集卡公司的货物实时信息、监管部门的审批信息等;集卡公司可以取得需转运货物信息、监管部门也可以方便地实施监管。考虑到铁路数据的高安全级别,在外部接口与内部网络之间应设立足以满足铁路信息安全级别的物理防火墙,并实行严格的IP地址、身份认证。

  4结束语

  铁路服务论文篇2

  关键词:铁路营销;市场份额;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集汽运、铁路运输、空运、水运为一体的运输系统,随着运输系统的日益完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更加追求速度快、服务好、舒适度高。而铁路运输公司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低等不足,自然面临客户被分流,市场占有率变低的威胁。因此,以市场为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营销策略势在必行。

  一、铁路营销存在不足

  (一)营销观念落后

  我国铁路公司基本上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问题,因其国家干预较多,没有完全融入市场经济。传统的铁路运输因为处于卖方市场,因此没有营销手段也会吸引大量旅客,获得巨大收益,但是现今的运输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如果不利用有效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铁路运输将会丧失大量客源。而铁路运输公司宣传营销意识普遍不高,宣传推广方式基本采用传统路边广告方式,宣传力度弱,渗透率低。

  (二)营销理论与实际未实现良好对接

  市场经济下,为了了解客户需求、开发潜在市场、抢占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营销理论(包括网络营销理论)、现代化管理理论、客户管理管理理论、规模化、集约化理论、协同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蓬勃发展。而铁路运输行业都未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运输管理实践中。客户关系管理尚存不足,导致铁路营销工作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缺乏完整营销团队、营销体系不健全

  铁路营销水平较低,主要因为没有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部门,没有建成一支专门致力于对准客户的营销推广团队,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体系。纵观市场经济下但凡涉及产品或者服务销售的企业,几乎所以公司都会设置市场营销部,拥有一支专门从事营销策划的完整队伍。所谓兼职营销队伍不可能完全致力于铁路营销,而且其专业知识缺乏,没有市场调查,其不专业性导致铁路营销效果不佳、体系不完善。内部协作机制不健全,不能将客户需求变成转化为客源。

  二、铁路营销对策与建议

  针对铁路营销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从产品和服务、工作人员素质、营销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等角度进行,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并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应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营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一)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市场化经济下最重要的是保证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保证良好口碑,提升产品竞争力,因此,铁路运输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空间和时间,完善中西部的铁路运输网络,加大运输车辆数量投入。淘汰运输速度慢、环境质量差、硬件设施不全的火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火车等基础设备,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舒适性能和速度。

  (1)完善列车服务项目。

  车厢内可以全面覆盖无线网,方便学生、商务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工作和学习需要,充分节约旅客的时间成本;可以增加电视等娱乐设备,为长途旅客枯燥的旅途增添生趣;免费提供毛毯、被子等,增添人文关怀,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2)提升铁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健全员工考评系统。

  服务是比产品更能抓住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因此,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铁路营销的重中之重。首先,铁路运输工作人员要有服务旅客,旅客至上的观念。这要求铁路公司要形成深入人心、体现公司核心价值观,服务至上的企业文化,并适当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让服务的理念深入每个员工心中,让其成为习惯性动作。其次,铁路公司应该制定完整员工培训体系。建成包括培训――考核的培训体系,通过外聘授课、领导讲授、案例回顾、网上学习等方式培训员工;以考试、业务竞赛等方式验收员工的培训结果,采用优胜劣汰制,对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员工实行降薪、调职、辞退等处罚,切实引起全体员工的重视,以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

  (3)建立职工绩效考核体系。

  晋升、加薪是所有职工都追求的目标,建立合理公平的员工考评体系是基础。铁路工作人员的晋升、加薪都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做到能者升职,优者加薪,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不仅包括部门绩效、领导对员工的评价,还要设立旅客评价模块,将旅客的意见反馈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直接与晋升和薪资挂钩,对旅客反映好、服务质量高的员工实行口头奖励+物质奖励;对旅客投诉的员工进行通报批评、业务培训、甚至停职降薪等惩罚。

  (二)建立健全营销体系

  有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应该想方设法向消费者告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铁路运输应该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

  (1)建立专门营销团队

  铁路运输公司要应势设立市场营销部,选调铁路运输部门的业务骨干,积极吸纳有实践经验的营销人员和拥有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构建一支思想开阔、理论知识全、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营销团队。

  (2)丰富营销方式

  采用传统营销+网络营销结合的方式进行市场营销,切实丰富营销方式。借助报纸、广告牌、电视、广播、网络为媒介,传统平面广告+电视广告同时进行,并丰富特价活动(推出淡季特价车票、托运服务)、差别定价(根据会员等级设定不同优惠价格或者对军人、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实行票价优惠)、业务捆绑(会员送积分)、有奖知识竞答(对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产品信息等问题实行有奖竞答,以票价优惠、电子产品等为奖品)、邮件营销(抓住会员邮箱注册的优势)、微信营销(关注微信号)、植入广告(借助电视剧、电影等巨大影响力)等方式,让铁路运输完全渗入消费者内心,达到宣传推广的效果。

  (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积极引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集产品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为一体,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站功能,增加旅客社区论坛板块,收集旅客意见反馈,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引入GPS,提供热门城市地图链接,给予路线、乘车方式介绍;提供天气预报提示功能,在旅客购票后,语音告知旅客目的地的天气状况,提醒注意增减衣物。增添人文关怀,切实做好网络营销。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铁路营销存在的问题,从产品、服务、客户体验、营销、信息化角度提出对策。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营销逐渐被网络营销所取代,其传播广、速度快、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使之成为主流营销方式,未来铁路营销方式的重点在于网络营销,从而才能提高知名度和认知度,为铁路运输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 张雅. 面向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 安洋. 电子商务条件下铁路货运市场营销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

  [3] 郭玉华. 中国铁路货运营销理论与发展[D].中南大学,2011.

  铁路服务论文篇3

  关键词 铁路 职业道德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Current Railway Ethics Research

  WANG Shaoxia[1], ZHANG Huizhen[2]

  ([1]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litics and Law Institute, Taiyuan, Shanxi 030024;

  [2] Daqin Railway Limited by Share Led Yuci Branch,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way transport industry,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Quality of service qualit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transport, and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way became the focu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topic of concern. But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so speed up railway construction ethics has become a prio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measures of railway build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the new situation, aimed at improving railway professional ethics.

  Key words railway; ethics; research

  1 新形势下铁路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1 成立新的机制,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度

  新形势下铁路职业道德建设之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职业道德不仅要满足工业企业的要求,还要满足服务业的需求,因此在职业道德的建设中需成立新的机制,包括参与机制、责任机制、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是责任机制。成立职业道德建设责任制,并且逐级管理,使每个职工能够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个职业道德建设责任机制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并借鉴安全生产责任制。其次是参与机制。在铁路企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尤为重要,并且要鼓励职员参与职业道德建设,使职工形成良好的事业心及增强荣誉感。第三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例如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采取这样的激励方式,表扬职业道德建设模范人物,使职业道德得到很好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职员积极性,而且还能使职业道德建设获得很好的效果。最后是自律机制。铁路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分散性强和流动性大,因此和一般的企业有很大的区别,铁路运输业的许多工作常常都是由职工自己各自完成,所以说自律就显得很重要,没有自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所以,要想职业道德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需把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融合为一体,使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职员的行为。②

  1.2 灌输新的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

  铁路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够将铁路的竞争优势提高,还能将经济效益提升,最重要的是能够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铁路职业道德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铁路职业道德的建设需树立三种观念,分别是整体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③首先是价值观念。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一体的铁路职业道德,向人们展现了员工素质、管理质量以及企业的信誉,对于铁路企业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尤为重要,只有这样铁路企业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次是整体观念。作为半军事化企业,铁路企业需要道德的约束和支持,生产秩序的维持需要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因此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一定要将职业道德建设贯彻到底,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经营以及安全运输结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约束铁路企业员工的行为和铁路企业的运营,以达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是效益观念。当今时代,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匀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地位一落千丈。为了重新占领运输市场份额,一定要提供最安全可靠、快速便捷的服务,使旅客感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市场竞争力提高,重新占领市场。所以说,铁路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够创造企业利益,还能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铁路职业道德的建设一定要把握整体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这三种观念,树立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这两种利益观念,使职业道德在铁路行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生产经营活动和职业道德同步发展。

  1.3 使用新的载体,将职业道德建设的广度拓宽

  新的载体主要包括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载体、把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载体、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载体、把服务作为载体。首先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载体,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职业道德建设当中。其次是把生产经营活动当做作体,也就是把职业道德建设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利用多种管理方式如精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等,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第三是把服务作为载体。只有提高了服务质量,才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能将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④此外,将职业道德有关的规章制度修改完善,就能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完善。最后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载体,也就是把内部环境的优化、企业精神的培养、员工的生活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使职业道德更深入人心。

  1.4 建立新的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新的体系应当包括教育体系、培训体系和监督体系。首先是教育体系。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能够引领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将现实工作和理想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职员的进步。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责任教育也有很重要的联系,在职业责任教育中把人民服务的理念作为出发点。每个职工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不断的工作中将工作质量提高,并且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旅客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另外,职业规范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职业规范教育能够将职业道德的知识灌输给职员,使职员自觉履行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职业纪律教育也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成分,职业纪律教育能够使员工将服务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到底。其次是监督体系。监督体系包括社会监督、行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通过多种监督方式对铁路企业职员进行评价及监督,能够加快铁路职业道德建设的进程。第三是培训体系。要想提高员工的整体职业素质,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包括上岗之前的培训、上岗之中的带领等,这样不断的培训,不仅能够将员工的知识结构补充完善,而且还能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职业道德素质。最后是保证体系。职业道德应与法治相结合,只有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了,再结合法律手段惩处那些没有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的行为,强化整治行业的不良行为。强硬的法律手段是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职业道德的建设不仅要灌输新的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而且要成立新的机制,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度,此外要建立新的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最后还要使用新的载体,将职业道德建设的广度拓宽。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完善,使铁路运输行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注释

  ① 刘君谊,李嘉全.新形势下的铁路职业道德建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4(4):366-367.

  ② 金志申.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促进铁路职业道德建设[J].学习论坛,2010.5(4):957-958.

  铁路服务论文篇4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改革;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67

  所谓的“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具体指的就是铁路货运部门深度融入客户的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中,进而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体化的物流方案,集中仓储、分拣以及包装和运输等多个环节。现阶段,国内铁路货运量不断下降且市场份额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使得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压力不断增加。为此,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货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15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更是明确提出铁路货运要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以某铁路局为例,其采用了“仓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模式,对现代物流管理思想与理论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与当前铁路货运改革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铁路货运的全面改革。

  1铁路货运运输组织改革原因

  目前阶段,国内铁路的货运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速度极快,为此,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对铁路货运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适应经济新常态,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实际的货运量仍然持续走低。

  根据实际数据信息可以了解到,1990年我国铁路运输市场的份额是405%,[1]而201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社会总货运周转量比重已下降到13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铁路货物运输的替代品呈现急速发展的趋势,而铁路货运提供的产品难以达到货主所提出的要求,因而绝大多数货主将公路运输以及水运运输作为首选。

  由此可见,货运量减少直接致使铁路货运的运输组织改革。

  2“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发展状况

  在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货运量的全面提升,某铁路局为甲集团提供了“仓运一体化”的服务,并且同甲集团实现了全面合作。与此同时,该铁路局对“仓运一体化”铁路现代化物流服务予以创新性地发展,将高速铁路网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使得集团产品在进入全国站台以后能够保证零距离的入库,同时可以就地分拣与配送,客户在把货物运送到物流中心库以后,可以针对货物展开仓储、分拣以及包装与订单处理等相关活动,与此同时,会根据订单的要求,采用铁路的运输方式由始发地区向着终到地地区运送。随后,在中心库展开分拣与包装等相关性的物流活动,进而把货物运送到客户位置,而货物的整个过程都是可以追踪到的,使得客户能够实时了解货物实时的位置。[2]

  目前,虽然已经有部分车站提供了物流延伸服务,与此同时,还将仓储式服务作为重要基础,但是并不能将其认定成“仓运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严重影响了该服务模式的发展。而究其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第一,车站货运市场营销部门相对于始发站仓储以及运输服务等相关能力的使用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而物流全程的协调性并不理想。

  第二,铁路各部门本身的协调能力严重不足,所以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仓运一体化”的服务。

  第三,铁路货场在仓储、信息以及分拣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十分有限,因而对“仓运一体化”服务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传统模式下,铁路运输服务主要是满足货物位移的需求,而这种服务模式则是在铁路车站货场或是其他仓库等场所保管并存储货物业务,同时,仓储服务与运输服务是隶属于不同的铁路部门管理。而对于“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而言,要求铁路车站或者是物流中心仓储服务以及运输服务等相互结合,将货票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铁路部门作为组织方完成过程,并且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进而完成货物的存储、运输以及发货时间等相关流程。[3]通过对“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和传统运输仓储服务模式的对比,可以充分了解到前者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七点。

  第一,可以向客户提供现代铁路物流服务,使得受理的方式得以有效简化,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客户;第二,对国内铁路站台资源予以充分利用,能够保证货物在达到目的地以后,可以达到入库、分拣以及配送的零距离目标;第三,“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信息、存储以及分拣等相关服务,使得作业环节得以简化。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客户谈判、存储以及分拣工作有效简化,而货物和客户距离得以缩短,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第四,对货物的运输过程予以实时追踪,同时保证管理的可视化;第五,铁路局对路网以及中心库这一优势予以充分利用,确保更好地开展运输与存储等多种物流活动。这样一来,客户交易的费用会随之减少,导致物流的成本得以有效地降低;第六,安防监控系统被安装在安全库与中心库,能够实行全程监控,因而运输的过程更加安全与可靠;[4]第七,采用公路运输模式的情况下,使得石油与汽油等能源耗费量不断增加,同时还会形成诸多污染物以及气体。而铁路运输的方式则不同,对电能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不减少污染物,进而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

  3“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分析

  31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根据“仓运一体化”服务优势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到不仅可以保证对中心库能力的合理运用,同时还能够与客户仓储需求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库可以完成分拣、包装以及订单处理的活动,因而铁路部门“仓运一体化”收益也涵盖了仓储、运输以及分拣等服务成本与利润。

  铁路部门“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生产管理统一性明显,能够实现成本的节省,因而相比较于传统铁路运输模式而言,能够更好地提供多种服务收益。

  针对“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对于铁路货运量诱增收益的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对“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合理运用,能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样可以节省客户物流成本。[5]为此,对于铁路货运量的诱增作用十分明显,可以对更多的大型客户予以吸引,使其更好地选择“仓运一体化”的服务,进一步增加经济收益。

  32客户的收益

  客户对于铁路“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选择,不仅可以获取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同时还能够获取分拣与配送等系列物流服务,而且还有部分物流活动管理会向着铁路部门内部管理进行转化,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客户,同时还能够使其自身的成本投入不断减少。

  4实例分析与研究

  甲集团在与该铁路局合作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每年都可以节省1/10的物流成本,同时使得新建的中转库费用降低。与此同时,甲集团运量已经呈现全面上升的趋势。通过对“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的运用,甲集团的物资成本以及仓储费用都有明显的节省成果,而该铁路局在这种服务模式的作用下也拉拢了一部分货源,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实际的运营收入也随之增加。

  5结论

  综上所述,上文针对铁路货物运输的改革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了解“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服务模式的经济效益。在某铁路局和甲集团合作的前提下,对该服务模式予以合理运用,使得铁路部门的营收效益不断提高,客户投入成本降低,因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此可见,“仓运一体化”服务模式属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有效改革,对该服务模式进行全面发展,可以更好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使得铁路的货运量市场份额随之增加,市场收益也十分可观。

  参考文献:

  [1]黄凯,李晟东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改革中的“仓运一体化”服务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8):53-55

  [2]赵文丹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组织研究[C].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2012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49-51

  [3]李锋矿区铁路装卸线一体化道床技术的研究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4(12):116-117,119

  铁路服务论文篇5

  铁路由于自身行业结构及历史演化,其文化有明显的特征。一是行业性强。铁路是国有重点行业,有国民经济大动脉之称,文化表现出统一联动、科学管理、铁的纪律、时间性强、强化安全等行业属性的相关理念。二是综合性强。铁路文化包涵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快捷便利与安全相结合、兼顾干部职工与旅客利益相结合等原则。三是一体性强。铁路各部门所有员工在同一个路网上作业,全路形成一盘棋,故需要有完整的管理系统、运营系统、服务系统、调配系统等,作为一个相对闭合的环,行业文化在系统内传播快捷、融合度高。四是多样性呈现。因地域、专业分工,历史积淀、企业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文化形成了相对多样性的繁华形态。各铁路企业、各基层站段创造出的灿烂文化,不断丰富着铁路大文化。铁路行业徽记(简称路徽)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征,二七精神是铁路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铁路行业价值理念是铁路文化的核心。

  二、铁路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特点是融入了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如味道不同的泡菜缸,使高职生受到不同的“浸泡”。铁路高职校园文化是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而不同于其他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全国现有的铁路高职院校不足50所,基本上都是由铁路中专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大都是建国之初(上世纪50年代)铁路自办的,并由铁路长期管理。进入21世纪以后为适应铁路“减负”的需要才陆续交地方政府,后相继升格为高职。由于一直以来铁路是这些学校的办学主体,将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管理,以铁路运营需要为出发点办学,相同的历史经历使这些学校具有浓厚的铁路文化血脉基因。铁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及鲜明的特色,它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中,并为全体师生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行业和学校所模仿,从而构成铁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铁路行业文化与铁路高职校园文化的异同

  铁路高职院校是从铁路系统剥离出来的,二者有血亲关系,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联系紧密,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1.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主要的共同点:两者性质上同属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无论铁路高职校园文化还是铁路文化都属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先进文化;两者目标一致,都是以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都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只是学校主要是在教育中培养人,铁路行业企业主要是在使用中培养人,着力点不同;两者同属于组织文化。其形成、传播都有自上而下的宣灌,都有对组织成员规范导向和凝聚的功能;两者在形成发展上具有相融性,本质上都是开放的,除相互影响融合外,还不断吸收社会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2.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的差异冲突

  铁路高职校园文化和铁路文化是分属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的文化意识,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甚至还存在一些相冲突的地方。从内涵上来讲,铁路高职校园文化是“使命文化”,注重过程;铁路文化是“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更侧重于结果。从关注点来讲,铁路高职校园文化注重育人,学术水平、科研成果,人的资历资格,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而铁路文化关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追求赢利和效益(当然也追求社会效益),注重纪律和领导权威。从功能上来讲,铁路高职校园文化是培养和塑造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铁路文化是锻炼与发掘人才潜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场所。从特点上来讲,铁路高职校园文化呈现出的更多的是具本校特色的文化内容,追求理性品味,具有高雅、含蓄、内敛等特点,表现出“书裔化”倾向;铁路文化是强调实践性文化,更讲究“实用”,表现为更多的“市场化”。从表征上来讲,铁路高职校园文化崇尚个性的张扬,管理考核通常更为“柔性”;铁路文化在发掘员工创新精神的同时往往更强调合作精神及行为的标准化,管理考核也更为“刚性”。差异会引起两种文化的错位碰撞。由于铁路高职院校多数从中专升格而来,办高职的历史普遍不长,大学文化积淀少,校园文化内涵尚欠丰富。近年来,许多铁路高职院校运用现代职教理念,自觉地对接和服务于铁路行业、企业,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沟通、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就总体而言,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之间错位碰撞的现实客观存在,二者深度融合不足。抽样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对铁路企业的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方面不适应或不太适应,就很说明问题。

  四、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首先,铁路文化的全面渗透、深入影响,能帮助铁路高职院校形成“铁”字特色校园文化。铁路行业精神丰富了铁路高职文化。如二七精神、火车头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这些带铁路标志的特有文化引为校园文化,能鼓励与鞭策学生,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逐步形成铁路高职学校独特校风。学生就业去向要求铁路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主动适应并融入铁路文化。铁路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被输往铁路,并成为铁路新进员工的主力军。学校必须关注铁路企业对新进员工职业素养和文化精神方面的诉求,将新的铁路文化理念不断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其次,铁路高职校园文化的积极介入,能提升铁路文化的品质。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也对铁路文化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提升铁路的精神文化水平。铁路高职院校的精心培养,形成了大学生主体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质朴品质和报效国家的高尚追求,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充实进铁路,而他们身上具有的这些文化精神正是铁路所需的。校企合作,师生经常的现场实习实训等各类活动,通过不同管道,将大学先进的理念、理性品味、创新的文化带到铁路,活跃了铁路文化,交汇融合,使铁路文化品质得到提升。(本文来自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五、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融合对接的路径

  铁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源于铁路文化、高于铁路文化”的原则,从铁路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建立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寻找与铁路行业文化融合对接的路径:

  1.融入铁路价值文化,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

  校园文化对铁路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职业化倾向和职业性色彩,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铁路,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校园环境布置突出铁路行业特点,让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式教育。对学校设施做行业特征命名,营造具有铁路特色的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和楼道文化。实现教学环境、校园环境与现场氛围、铁路文化的融合。凝练如“通达”等交通运输业的特征性诉求来作校训核心概念,要求学生做人做事通达,培养健全人格。校企合作突出铁路企业文化元素的吸收,组织学生参加铁路暑运、春运,实践活动着意弘扬铁路“二七”精神并融入时代精神,让学生明确铁路“职业人”的角色,实际体验做铁路人的感受。

  2.融入铁路服务文化,培育学生牢固的职业理念

  要强化学生的铁路服务文化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与铁路服务文化的对接。让学生记牢铁路公益性、服务性行业性质,培养“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理念。将铁路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中增加优质服务、提升素质的教育训练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铁路服务文化课程。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于毕业时能够基本达到岗位的要求。

  3.融入铁路安全文化,培育学生过硬的职业素质

  铁路高职院校要强调安全文化,让每一个学生记牢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确保安全是铁路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要从文化的角度促进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环境熏陶和安全行为养成,利用学校各种教育手段,广泛开展安全荣辱观、安全效益观和安全责任观教育,使学生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引进铁路现场安全格言和安全规范相关标志、标识,建设铁路安全警示中心。要对学生进行安全、诚信守时教育,让正点成为学生深植于意识的习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校内模拟安全事故处置演练和参加铁路企业顶岗实习实践,使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的方法和技巧。要突出铁路职业素养培育。高铁或动车组司机不仅在职业意识上要关注旅客安全,还需要很高的开车技术才能保证安全。从这个意义上,铁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本身就是文化建设。学生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训练,做到德艺双馨,从业后参与铁路运输才能保安全。

  4.融入铁路经营文化,培育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目前铁路企业用人标准从重学历到重能力再到重职业态度的变化,对铁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无论成熟职业观念的养成还是正确职业态度的塑造,都需要铁路企业经营理念的有效融入。在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中营造铁路经营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铁路企业承担的压力和职业责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自觉刻苦学习的热情。铁路经营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增强干部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倡导尽主人责、干主人活。铁路高职校园文化也需彰显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使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始终保有一种张力关系,找到刚性约束与人性关怀的最佳契合点。把铁路制服作为校服,展示职业风采,让学生感受做铁路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5.融入铁路发展文化,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铁路服务论文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整个综合运输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铁路运输面临着运输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为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己立足于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在既有路线上进行技改提速。运量一直是衡量提速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铁路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是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客运量预测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开展了实际应用。

  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四部分对提速后的客运量进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①第一部分即绪论,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客运量预测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向。

  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主要对我国既有线铁路提速的状况以及提速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提速后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同时也阐述了提速后客流的形成和预测的基本原理。

  ③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提速后的客运量由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三部分构成。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各不相同,所以需采取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首先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趋势客运量预测,并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计算铁路提速前与提速后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最后建立转移客运量与诱发客运量的预测模型。

  ④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将预测模型应用到了实例当中,以京秦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客运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说明模型的合理性。为今后提速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客运量预测方法。

  关键词:提速;客流预测;运输需求;既有线

  结论及展望

  铁路服务论文篇7

  Abstract:At present, "Getting into the core, Serv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become them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Railway Sectio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Railway Sections this new situa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nd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关键词:铁路 思想政治工作 思考

  Key words:railway political work thought

  作者简介:董伟(1973-),上海铁路局徐州站,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和谐企业构造。

  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理解“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铁道部党组在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对铁路政治工作提出的重要课题,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结晶,也是广大铁路政治工作者必须紧紧把握的时代命题和鲜明主题

  因此,研究探讨铁路基层站段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此制定实施恰当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就十分迫切。

  二、构建和谐铁路火车站

  (一)实现安全效益之间的和谐。没有安全何谈效益,安全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安全效益的同步发展,是建设和谐铁路的必然条件。安全是铁路企业生存的根本,效益是铁路企业生存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安全无小事,它与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安全也事关铁路抢滩市场的先决条件,是反映铁路行业诚信、控制能力、服务品质的核心要素,决定着铁路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二)实现干群之间的和谐铁路基层站段。干部与职工是管理者与受管理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目标上的共同关系、工作上的协同关系、感情上的交流关系。实现二者间的和谐,不仅是个工作关系问题,也是个管理艺术问题,更是体现企业能否和谐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困难职工要真正把“三不让”落到实处,从而真正把良好的干群关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实现大班班组之间的和谐。实现大班班组的和谐,是提高职工素质,增进班组团结,确保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职工直接接触、相互联系最紧密的集体,职工对企业决策部署的理解认识,首先要在班组中反映出来,职工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也会在班组中得到体现。做好深入细致的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消除职工的思想疑惑,理顺思想情绪,化解内部矛盾,对于形成和顺的人际关系,营造祥和的发展环境,促进铁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和谐铁路企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铁路基层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把握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抓思想,强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和促进作用。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运输生产中去。一是以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注重发挥“两校一班一组”的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每年举办职工政校、业余党校、干部理论培训班,班组成立理论学习小组,加深了干部职工对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二是广泛开展形势任务和主题宣传教育。围绕每年的安全生产、经营任务等工作,适时开展广泛的主题宣传教育,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宣传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明确了形势要求,统一了思想认识,调动了工作热情。三是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运作,有效地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到人头。

  2.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生搬硬套、讲话切忌空洞无物,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笔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针对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三点做法:一是经常走访职工,定期与现场班组负责人进行思想沟通,交换工作及思想看法,了解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二是主动与职工谈心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努力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三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期的党课学习,增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促进全体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性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走访,从不同的侧面,比如:学习、工作、思想、生活、管理等渠道,多层次地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新时期职工思想生活需求和荣辱观念,从而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4.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成绩取得突破,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实践中,要将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现实工作中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从而能有效地避免那种对待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从而也彻底结局按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实际工作相矛盾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要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和引导职工认真学习制度、执行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确保各项业务健康蓬勃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铁路基层站段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了使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渗透,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笔者认为着重做好三件事:1、开展“百年徐站”的宣讲活动。车站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有着光荣传统和创业精神的历史,是值得每一个职工骄傲和珍惜的。2、开展暖人心公益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爱心活动,培养和陶冶车站职工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操。3、办好理论与业务知识培训班。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到基层班组授课,传输现代化铁路运输理念和前沿信息。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保证和谐。一是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进一步完善落实了职代会审议重大决策、民主评议监督、民主选举、劳动关系协调等机制,职代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加强站务公开工作。车站在办公网上开通了站务公开栏目,开辟了“职工心声”网上意见反馈绿色通道,公开的内容不断向车站经营管理领域延伸,贯穿到车站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三是真心实意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车站每年都为职工办八至十件好事。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每名领导班子成员都联系包保特困职工、带头开展献爱心帮困捐赠活动,困难职工的生活得到及时救助,稳定了职工队伍。

  四、结论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铁路基层站段应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有效的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铁路基层站段思想政治工作永葆青春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郑荣芝.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3):234235

  [2]崔建平.增强基层站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4):3536

  铁路服务论文篇8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运输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大幅延长,这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持一个企业生命力,促进企业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软实力,尤其在现代信息化、知识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激励、指导作用,才能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认清形势,面对新挑战

  在市场经济开放性、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运输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经营格局,除国有运输企业、集体运输企业外,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个体运输、合作性运输等。在多元化格局下,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追求自身价值、民主平等、多元化的服务等,若仅仅采用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实现其效果。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观念均发生显著变化。管理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的效益观念,而在法制不够健全的时期,一些管理者将经济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立,或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解不全面,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干群矛盾,进而不利于实现员工积极性调动。企业员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均会发生相应变化,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大小,影响着经济社会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如当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矛盾时,若对员工进行强制性要求,则会刺激员工产生反感心理,甚至对运输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这就削弱了企业凝聚力,进而阻碍了企业发展。

  因此,在现代经济形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工作内容、服务范围以及工作形式均发生变化,适应于现代经济、思想发展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坚守思想政治工作本职基础上,实现创新化的发展。

  二、适应时代要求,丰富工作内容

  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要求,铁路交通运输企业必须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其一,丰富基本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铁路是国家的基本运输形式,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在现代开放性市场、全球化形式的刺激下,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等,提升企业领导者的社会主义意识,促使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思想侵入。其二,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知识时代,企业的软实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宣传、思想教育、理论培训等作用,通过讲解企业历史、发展方向、发展理念、企业文化等内容,加深员工对企业的理解,提升员工的企业情感,进而将员工吸引到企业建设中。其三,加强社会教育,提升服务意识。企业的发展力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员工能力与素质。市场经济下,铁路运输企业不但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担负着服务民众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进行基本的理论学习,还要面向员工的奉献精神、社会意识展开教育,促使企业员工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实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进而增强员工的服务精神,促使员工全面化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式,扩展教育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丰富性、服务范围的扩大性、以及服务对象的多元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展开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指导、教育感化、理论宣传作用。

  其一,转变传统“灌输”模式,实现平等性交流。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讲理论、读思想、学规定”的形式展开,这在员工民主观念落后、思想眼界狭窄的时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民主观念的增强,这种“灌输”方式,很难适应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其本质在于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必须采用民主的宣传方式,使人民接受党的思想、国家的历史、社会精神等。所以,铁路运输企业必须采用平等性交流方式,通过与员工的思想沟通,来落实企业基本思想。采用平等交流模式,要面向员工的关注点,从员工实际出发,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以情感为基础,实现企业与员工双向理解,进而促使员工参与到企业发展中。

  其二,转变单一性工作方法,采用多样化方式。适应于现代多元化思想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转变单一的工作方法,结合车、机、工、电、辆等不同专业,除书面宣传教育外,通过演讲、比赛、参观考察、参与社会公益等方式,促使员工了解我国相关政策、企业思想文化、社会民主意识等。积极运用激励制度、奖励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对员工的良好表现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树立榜样作用,展开思想政治建设大比拼活动,以营造一个全员追求先进的企业环境。

  其三,采用多项资源,扩展宣传途径。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企业要充分采用网络媒体、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等资源,丰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同时,适应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将铁路运输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先进思想相结合,以思想指导实践,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服务于企业建设。

  四、坚守人本观念,促进企业发展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对象就是员工,通过对员工展开思想教育与宣传、了解员工心理需求、满足员工所需等方式,促使员工为企业发展尽力。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业涵盖内容广泛、服务对象众多、面临的问题也较多,这就增加了利益冲突性问题的发生率,引发干群矛盾,或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矛盾,进而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念,一方面,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全面了解员工心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管理人员要放低身份,多进行基层考察,了解员工的物质、精神需求,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感,才能促使员工为企业奉献。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铁路服务论文篇9

  关键词:铁路工务;信息系统;ASP

  一、引言

  针对目前铁路的各种设备和业务庞大的信息量,急需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管理。本系统是一个以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线路设备数据、站场、重要工点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铁路工务部门为应用对象、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手段的应用型“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1]”。

  二、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ASP[2](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种可以集成多种Script语言到HTML主页的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环境。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时,一个ASP脚本文件就开始执行,然后以HTML的形式将结果返回浏览器。开发工具Visual InterDev是高度集成化的Internet开发环境。矢量标记语言VML相当于IE里边的画笔,可以通过结合脚本,让图形产生动态的矢量效果。

  三、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过综合考虑铁路工务各种信息的特点,本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即前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地图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基于B/S[3]结构的应用程序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户浏览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静态或动态Web页面进行交互的过程。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Web服务器响应并根据所提交表单的信息,调用ASP应用程序,执行该文件并执行其中的脚本。

  (二)系统的总体结构

  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病害信息管理、维修工程管理、工务信息管理、多媒体信息管理、数据管理与系统维护等管理模块组成。

  (三)数据库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Oracle、 SQL Server、 Informix和 IBM DB2等。本系统选择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系统安全性设计

  1.用户权限设置的实现

  系统对各种用户通过设置权限分为四种:管理员、高级用户、一般用户和访客。管理员是最高级用户,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和维护,可以浏览、增加、删除其余类型用户及其权限,可以浏览、增加、删除系统所有数据库及表、字段;高级用户负责系统数据库的维护及更新工作,可以浏览、增加、删除系统中有其相应权限的数据库及表、字段,不可以浏览、增加、删除其余类型用户及其权限;一般用户只能浏览各种数据库及表、字段,但无权修改任何信息;访客没有权限登陆本系统。

  2.网络安全方案

  防火墙是加强internet(内部网)之间安全防御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它由一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服务器)及相应软件构成。通过防火墙技术可以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从而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

  四、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一)基于ASP技术的铁路工务信息的实现

  铁路工务信息包括三个部分:工务信息、工务信息浏览和管理工务信息,铁路工务信息内容分为新闻、通知、计划和其它。该功能实现了对工务信息的、查看、修改、删除等,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二)工务多媒体信息管理的实现

  工务多媒体数据主要包括桥隧结构图、线路录像、图像和技术文档等。首先在数据库的目标字段中存储多媒体数据的相对或绝对路径,在读取该字段之后,再用VBScript或JavaScript的若干库函数将上述路径转化成多媒体数据的完整路径或虚拟路径,因此数据库中实际存储的并不是多媒体数据,而是它的存储路径、类型等信息。

  (三)专题图制作的实现

  系统针对铁路工务信息的特点,制作了线路上工程和病害信息分布专题图,通过该专题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全路局的病害和工程分布情况,可以快速了解路线病害易发区等重要信息。具体的实现方法为首先建立属性数据库,利用ADO技术和ASP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连接。然后在服务器端利用Server.CreateObject创建Map.Layer对象和Map.Theme对象,最后调用Theme对象的方法实现专题地图。

  五、结束语

  本系统利用ASP和ADO技术管理和更新远程铁路工务数据库,克服了地域和异构数据的限制。通过对本系统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更新和扩充,还可方便地将本系统移植到全国其它部门开发管理系统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年根,孙美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铁路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2002,63.

  铁路服务论文篇10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成都站

  近年来,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模式使铁路不再是出行的唯一选择,旅客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安全、速度、价格、舒适度、服务质量等均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铁路客运的“卖点”已经不能仅限于低廉的票价,特别是对于客运站而言,在无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或是根据需求增长运能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一、铁路客运以及成都站的基本情况概述

  1.铁路客运基本问题

  铁路客运是铁路承担旅客运输的职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始发站、列车、中途站、目的站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其中客运站是整个铁路运输的起点以及终点,承担着售票、安检、组织、服务等职能。因此,客运站的服务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

  2.成都站基本情况

  成都站是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西南最大的特等站,直属成都铁路局,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成都站位设在成都市金牛区,设到发线18条,总建筑面积超过160000,接轨铁路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灌快铁,有可直达全国各大城市的列车,与成都东站、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共筑成都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立体化体系。

  二、成都站客运工作现状

  1.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成都站是投用超过六十年的老站,虽在经历了多次高规格的现场会筹备后进行了翻修整治,但与成都东、成灌线等起点高,投入大,设备先进,设施完善的新站相比,自助化程度还存在差距,比如没有检票匣机、卫生间还是老式冲水设备、没有直饮水而是老式开水器等。

  2.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成都东客运站投用后,无论是媒体导向还是车站管理人员都将视线重心转移到了成都东站,成都站的管理水平处于止步不前甚至稳中有降的不良局面,思想观念上重经验,轻创新,满足于“不出事”。职工缺乏责任主体意识,习惯于被管理,中层干部求稳怕乱,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改革的精力和勇气。显然,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和旅客的需求。

  3.客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客运工作在铁路系统内部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甚至存在将其他工种的“老弱病残”调剂为客运人员的情况。加之客运工作要求高,收入低,管得严,还要同时面临来自旅客和安全的压力,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客运工作,更不会热爱本职工作,直接造成人员素质提高困难,服务水平低的结果。另外,大部分客运人员的工作心态还满足于“过得去就行”的低水平上,工作成效“不拔尖、不扫尾,力争当中游”,对服务缺乏认知和理解,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以旅客为中心,习惯于管理旅客,不习惯服务旅客,习惯于自我纵向比,不习惯与先进路局、与旅客需求横向比,习惯于凭经验办事,不习惯创新思路和方法。

  三、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的措施

  1.改善硬件设备设施

  硬件设施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成都站可以从改善车站照明、厕所、冷暖、卫生条件着手,尽力减少旅客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不满和投诉。同时加强设备养护,学习成都东站实行编号管理,并相应建立巡检、报修机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提升客运职工素质

  客运队伍往专业化方向建设是大势所趋,其中人才储备更是关键。车站可以优先选择新入路大学生,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跟班学习客运内外勤业务,打下扎实的业务功底;各班组选拔优秀员工培养为预备值班员,充分发挥班组长“兵头将尾”的作用,提升班组自我管理能力;对内勤部分重点岗位,比如收入结账、票据管理、退改签窗口,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拔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保证重点岗位不出差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内外勤轮岗培训,以此储备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从而让客运职工整体素质有一定程度提升。

  3.转变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滞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强化机制管理,就要实施预警机制,把过去的问题当成现在的问题,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把小问题当成大问题,超前进行案例教育,开展反思讨论。同时还可以实施评价机制,邀请新闻媒体监督,或地方统计局参与,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旅客、社会意见,找准存在的问题,据此改进工作。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挖掘旅客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服务特色,确立“一切为了满意旅客需求”的服务意识,以“真诚、优质、创新”的服务质量来感动旅客,企业才能发展,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铁路服务论文范文10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部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