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2 23:48:34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

2、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

3、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阅读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1)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精选二篇)

  《游褒禅山记》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①记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山”。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县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魄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④。

  注释

  ①褒禅山:在今安徽含山北。

  ②唐浮图慧褒:唐代的和尚慧褒。浮图:或作浮屠、佛图,梵语译音,有佛、佛徒、佛塔等义,这里指佛徒。

  ③华山之阳:华山之南。

  ④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生平不详。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深父:王回,字深父(或作深甫),宋**学家。安国平父:王安国,字平父(或作平甫),安石之弟。安上纯父:王安上,字纯父(或作纯甫),亦安石之弟。

  译文

  褒禅山也称作华山,唐代的和尚慧褒起初在这个地方建造了房舍,死后又埋藏在这里,因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褒禅山。今天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房舍和坟墓的所在地。距慧空禅院东边五里,有个叫华山洞的地方,之所以叫“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南面的缘故。离洞一百余步,有块碑石倒在路上,上边的'文字漫漶,已经看不清楚了,只从残存的文字中还可以辨出“花(huā)山”二字。而今天将“华”(huá)读作“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

  洞的下边平坦而开阔,有一股泉水从洞旁涌出,到这里游览和留字纪念的人很多,这就是称作“前洞”的地方。由此向山上约五六里,有个洞穴很幽深,进入里边很是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览的人也没有走到过它的尽头,人们称它作“后洞”。我与其他四人拿着火把进去,进入越深,就越难行走,而所看到的景色就更加奇异。有个人懈怠而想出去,就对大家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大家就和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们所到的地方,还不到那些喜好游览的人的十分之一,然而看左右的墙壁,来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恐怕进入再深一点,到的人就更加少了。当时,我的力气还可以再深入一些,火还足够照明。已经出来后,就有人责备那个提议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着出来,而没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所收获,这是因为他们对问题追求思索得深刻,没有什么不加以体察的。平坦而近的地方,游的人就多;艰险而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而世上奇特雄伟、壮丽怪异、不同寻常的景色,常常在艰险而远、一般人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说没有毅力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毅力,不随从别人停止,但力气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毅力和气力,又不随别人而懈怠,到了幽深黑暗令人迷惑的地方,若没有什么东西帮助,也不能到达。但是,力气尚可到达的地方自己却没有到达,不仅会受他人的讥笑,并且自己也会后悔。尽了自己勇气和毅力而不能到达的,可以没有什么后悔的了,谁还能讥笑呢?这是我从这件事上受到的启发。

  我对于倒在地上的碑石,又感叹古书没有记录而后世的人以讹传讹,难以搞清楚的东西,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搞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刻地思考而谨慎地选取的原因啊。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今江西吉安)的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今福建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和王安上(字纯父)。

  评析

  本文是王安石变法前,任舒州通判时所作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通过记述他和同伴游褒禅山的过程,借物言志,生发议论,阐述人生道理,说明若要成就大事业,就要有坚强的毅力,并且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辅助。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2)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翻译范本2份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3)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一)份

  游褒禅山记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全文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游褒禅山记对照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4)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0篇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尝试对古代散**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

  游洞(前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发言,不求**。)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一、说课标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选自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游褒禅山记》就是在写景记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此游不畅而产生的感慨。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它提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课内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完成。文中的重点细节品读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准文言句读。

  2.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3.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整体感知古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古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就不能简单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启发铺垫,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讨论中逐渐明了,并且最终由学生之口讲出来。露滋苗始发,渠成水自流。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铺垫。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借到位的铺垫,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自己总结出来。

  所以本节课以诵读法和引导法为主,合作讨论法、点拨法、串讲法相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

  二、反复诵读,全面把握

  (一)一读正字音

  (二)二读通文意

  (三)三读抓关键

  (四)四读探(叹)中心

  三、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四、课堂延伸,升华主旨

  今天我要说的是《游褒禅山记》复习,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要求是:1.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2.理解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3.理解并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文言语句。4.理解基本篇目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关于教材

  第二册教材中的第三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就是读清句读,了解文言句式的知识,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关于学情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而这节课又是复习课,对于一些学生易掌握的知识可略说,而对于平时的易错的要重点说,要说透。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迁移,传授学生记忆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用法,古今词义的区别及特殊的文言句式。虚词“其”的用法。

  2.通过合作讨论、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难点:理解《游褒禅山记》所阐述的道理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高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1、比较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教学中,通过回顾初中的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比较,加深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讨论法

  作为一节复习课,学生可讨论,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加深对本课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我设计了课堂练笔练习,重点巩固,当堂“消化”。

  (二)教法

  1、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词类活用,句子的翻译

  2、迁移法、归纳法

  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3、**法

  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程序

  以复习初中所学两篇游记的文体知识导入,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通过课件展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音,字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例如“其”的用法。在疏通字音、字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一定练习来巩固,我布置了《单招零距离》P86-P88的练习

  六、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1节:山名考证

  记叙山—院—碑

  2节:游华山洞

  前洞:平旷、游者众

  后洞:幽深、罕至

  3节:游洞心得

  议论

  4节:观碑心得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

  录音机、多**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

  平旷幽深

  甚众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和展开讨论。

  **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尝试对古代散**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

  游洞(前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游褒禅山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3)齐读(5分钟)(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要深思慎取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游褒禅山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文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3)齐读(5分钟)(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要深思慎取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5)

  ——游褒禅山记(精选二篇)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 1、解题:

  ①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②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荆”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

  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这里。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现在称作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生前居住的屋舍和死后埋葬的墓地。距离慧空禅院东面五里,有个称作华山洞的地方,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离洞百余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上,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唯有“花山”二字还能辨认出来。现在将“华”字读成“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错音了。华山洞下面平坦而开阔,有泉水从旁边涌出,到这里游览和题字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说的“前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个山洞很幽深,走进去感到很寒凉。询问这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人也没有走到尽头,人们称它为“后洞”,我和四个同游的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难,而见到的景色就越奇异。有人感到疲倦而想出来,就说:“不出洞,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大家就和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可是看到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再往深处,进去的人就更少了。这时候,我的力气还足够继续往里面走,火把也还足够照明。出洞以后,有人就责怪那提议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跟着他一起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那些道路平坦而又距离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很多;道路艰险而又遥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很少。然而世界上奇特壮丽又罕见的自然风景,常常是在艰险遥远而且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因此,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不随别人停止前进,但是气力不足,也不能到达目的地。既有志向又有气力,也不随着别人后退,但是到了幽深昏暗又神迷目乱的地方,没有得到外物的辅助,也不能达到目的地。然而,气力足够到达的情况下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则应感到懊悔。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的人,可以不必后悔,难道有谁能讥笑他呢?这就是我的心得。我看到倒在地上的石碑,又感慨古书没有保存下来,使后世的人以讹传讹而不能明白名称的真实情况,哪里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的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6)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通用1篇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

  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翻译

  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这里。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现在称作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生前居住的屋舍和死后埋葬的墓地。距离慧空禅院东面五里,有个称作华山洞的地方,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离洞百余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上,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唯有“花山”二字还能辨认出来。现在将“华”字读成“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错音了。华山洞下面平坦而开阔,有泉水从旁边涌出,到这里游览和题字留念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说的“前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个山洞很幽深,走进去感到很寒凉。询问这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人也没有走到尽头,人们称它为“后洞”,我和四个同游的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难,而见到的景色就越奇异。有人感到疲倦而想出来,就说:“不出洞,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大家就和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山玩水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可是看到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再往深处,进去的人就更少了。这时候,我的力气还足够继续往里面走,火把也还足够照明。出洞以后,有人就责怪那提议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跟着他一起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代的人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的。那些道路平坦而又距离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很多;道路艰险而又遥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很少。然而世界上奇特壮丽又罕见的自然风景,常常是在艰险遥远而且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因此,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不随别人停止前进,但是气力不足,也不能到达目的地。既有志向又有气力,也不随着别人后退,但是到了幽深昏暗又神迷目乱的地方,没有得到外物的辅助,也不能达到目的地。然而,气力足够到达的情况下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则应感到懊悔。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的人,可以不必后悔,难道有谁能讥笑他呢?这就是我的心得。我看到倒在地上的石碑,又感慨古书没有保存下来,使后世的人以讹传讹而不能明白名称的真实情况,哪里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的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和文章翻译(扩展7)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精选一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赏析:

  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2)慧褒:唐代高僧。

  (3)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4)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5)而卒葬之: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6)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7)慧空禅院:寺院名。

  (8)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9)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11)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12)其文漫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13)独其为文犹: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14)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5)侧出:从旁边涌出。

  (16)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7)由山以上: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

  (18)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9)问其深: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

  (2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21)拥火以入: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22)而其见愈奇: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23)怠:懈怠。

  (24)火且尽:且,副词,将,将要。

  (25)盖余所至: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

  (26)尚不能十一: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27)来而记: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28)则其至又加少: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2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30)足以明: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31)既其出: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32)则或咎其欲出: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33)悔其随之: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34)而不得极夫游之乐: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3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36)古人之观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可不译。

  (37)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

  (38)以其求思: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

  (39)而无不在: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40)夫夷以近: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41)则游者众: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42)而世之:而,可是。

  (43)非常之观:观,景象,景观。

  (44)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45)而人之所罕至焉: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46)随以止: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47)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48)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

  (49)无物以相: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50)力足以至焉:意思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确没有达到。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51)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52)其孰能: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53)余之所得:得,心得,收获。

  (54)以悲:以(之),因此。悲:叹息。

  (55)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

  (56)莫能名:不能说出**(一说真名)。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做动词。

  (5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58)所以:表示“……的原因”。

  (59)慎取:谨慎取舍。

  (6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6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6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63)至和**: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

  (64)临川:今江西临川。

  (65)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29]-1086年5月21日[123]),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创作背景: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但他也认识到,**不可能****,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文是王安石在公元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得:心得,收获。

  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赏析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3807bdb3ebd6.aspx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6485481407d1.aspx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注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