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19 01:32:39

《道士塔》读书笔记

今天给各位分享《道士塔》读书笔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道士塔》读书笔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道士塔十篇

2、《道士塔》原文及赏析

3、《道士塔》读书笔记

  道士塔篇1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具: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

  ,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

  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

  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

  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

  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二课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

  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

  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

  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板书:恨+实干=成绩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五、小结: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

  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设问:文章笔法新颖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带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笔法新颖灵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椐、生动(如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结合完成练习四)

  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结合课文,并完成练习三)

  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六、巩固复习(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教后记

  板书设计

  1.罪人塔

  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称是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恨+实干=成绩

  道士塔篇2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道士塔篇3

  【关键词】建水 崇文塔 文笔塔 天柱塔 重文兴教 学文重教 文献名邦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75-03

  一 崇文兴教,文风蔚起

  崇文塔位于建水城内东南方。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清嘉庆年间毁于暴风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新修建。塔高20米,正方形,为17层砖砌密檐式佛塔。底层为白色须弥座,底座上建有三层基座,第四层较高宽,由此向上逐层收缩。每檐四面各有小龛一个,龛内放置佛像一尊,顶部饰有宝顶和风铃,基部嵌有两块石碑。①2004年1月被列为云南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为何在此建崇文塔,从历史的客观原因看,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1)崇文塔塔身放置了数十尊佛像,无可置疑,崇文塔是一座佛塔。(2)崇文塔是一座风水塔。塔建于城东南方,在八卦中东南为巽卦,分辰、巽、巳三向。《金锁玉关》载:“辰砂能致富,非人其家住”。“巽砂女当家,男女称贤名。”“巳砂文章发,六亲都来答。”“若逢乾午水,父子名称贤”。②建水城东南巽方地势低平,一片稻田为水。故在巽方建高大雄奇的崇文塔为砂镇之。(3)崇文塔更是一座人文理念塔,崇文顾名思义就是崇尚文化。塔建于元代,名白塔,明代重修改名崇文塔,也就是建水元代开办庙学,明代文风蔚起之时更名,代表的是建水古代人民渴求文化,期盼重文兴教的思想理念。

  元代初,按元世祖忽必烈下诏颁布的学制,全国各地建孔子庙,办庙学。至元十五年(1278年)中庆路(今昆明市)总管张立道,在昆明为云南首建孔子庙,办庙学。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张立道改任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又在建水路建文庙,办庙学(庙学是文庙与学校的结合,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又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机构)。张立道是一位有功于云南教育的人,后来在建水文庙的名宦祠里,第一个纪念的就是他。

  建水庙学的创建,首开了滇南文化的教育和儒家思想传播的先河。建水办学晚于昆明8年,而后建崇文塔,可见建水人民崇文兴教的思想追求是执著的。

  明代在建水设临安府,府治于建水州。同时又设军事指挥机关临安卫。府、卫、州同城,至使建水成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将建水和滇南文化教育又推向了一个高潮。按明制,当时建水应设三所学校,即临安府学、建水州学、临安卫学(卫学,本属武学,教育所属年轻武官及应该继承武官禄位的军人子弟。除学习军事科目外,与儒学无别)。因府、州同在一地,未开州学。府学、卫学同设在文庙内,后来二学合并。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经朝廷批准,开设建水州学。

  明清时期,由于建水文风大开、书声鼎沸,读书人太多,当时的教育状况出现了三种特殊的现象:(1)“寄学”。即建水学子到外府、州、县寄读。除分到元江、开化等府寄学外,还分寄到本府其他学校。如石屏州学、蒙自州学、阿米州学(今开远)、通海县学、河西县学、宁州县学(今华宁)、新平县学等都有建水籍学子。(2)“临安府办外地学校”。元江府因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本府生员较少,多以临安府属的学子充任。后来索性在建水文庙内办元江府学,称元江北学,教师、学生都寄住在临安城内。留在元江本土的府学则称元江南学。直至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年)元江改土归流后,元江府学才迁回元江城。(3)“一庙多学”。全国文庙一般都是一庙一学,左庙右学。建水文庙则是“一庙三学”,即临安府学、建水州学和元江府学(元江北学),三学同设于一庙,这种特殊现象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此,建水文庙在明清时,曾经过50多次增修扩建,占地达7.6万平方米,纵深里许,成为全国规模第二大的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1983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建水文教大兴、人文蔚起,其原因自然与广设学校有关。除府学、州学外,明代还创建了崇正书院、景贤书院。清代又增设了焕文书院、崇文书院、桂香书院、曲江书院等。这些书院既是官学的补充,又与官办学校相互争辉。另外,还有遍布城乡的私塾和义学。至清代末期,全县有私塾百余所,有乡村义学六所。当时建水还是滇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中心、滇南彝族毕摩的会考地。

  建水元、明、清开启文风和教育蓬勃发展的史实,充分说明元代建崇文塔正是建水人民崇文兴教的思想理念。

  二 重文兴教,文化倡明

  文笔塔,位于城西南4公里处的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独异,呈八面体,是一座无门无窗的实心塔。塔高31.4米,塔基周长31.4米,③与塔高相等。不分级、无装饰,通体无檐。由底向上逐渐收缩至塔顶,顶部较小,好似笔头,远眺就如一支倒立的巨型毛笔。③因建于山冈之上,更觉雄伟。至于塔高和塔基周长均为31.4米,不知是巧合,还是建塔者从圆周率中得到某种启示或联想,现已无法考证。

  古人为何在此建文笔塔,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第一,在离城区4公里多的山巅独建一塔,并非供人们游览观光;塔体无门无窗为实心,不可攀高瞭望;塔周无交通要道,不为指航导向。可见,文笔塔是一座典型的风水塔。在八卦西南为坤卦,坤卦分未、坤、申三向。《金锁玉关》载:“未砂能发家,可以置家财。坤砂迭迭起,真是上元花,妇女持家政,把酒话桑麻。”“申砂女儿美,圆面又长腿,若与寅水照,丹青化优美。”“二黑(坤方)砂完全,阴阳一照眠,上中丁财旺,(上中指三元九运中的上元和中元),家富积银钱,如得艮水照,福寿又双全”。④建水城西南坤方的西湖村一带,古为湖泊,地势比城区低凹,为水。故在坤方拜佛山顶建文笔塔为砂补之。第二,文笔塔是一座人文理念塔。命名文笔,(《现代汉语词典》对文笔的解释为“文章用词造句的风格”)表示建水古代人民,不仅重文兴教,多有所学,而且要学文重教、学有所成,要有文采,有真才实学。此命名还有另一层含义,据说当时的临安府,民族杂居,习武之人众多,民风强悍,械斗之风盛行,民族起义频繁,命名文笔塔也有用文压武,偃武修文发展地方文化之义。文笔塔形似一支饱蘸泸江河水为墨的倒立毛笔,向蓝天挥毫疾书,象征才华横溢的临安学子。塔为实心,意即塔(踏)实,表示临安学子的学风。从塔的名、形、义上无不体现了建塔的真正内涵——学文重教。

  建水古代重视教育,元代办庙学之初就到四川聘请师资来担任儒学教授。当然,历史更给了建水教育发展的机遇。明洪武年间,山西右部政使韩可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山西右参政王奎,松阳(今浙江遂昌)人。此二人皆为当时的知名文人,只因口快直谏,被贬到云南临安卫,同在建水戍边。临安卫指挥万中对二人优礼相待,并请他们讲学,二人皆乐于担任教职。当时正值元代庙学改为临安府学、临安卫学之际。得此良师,临安文教之风大兴,韩、王二人在建水讲学近16年之久,人文卓著。因此,建水有识之士认为:“临安文风之开,自韩都谏、王学士两先生谪戍始”。“临安之风,实二公倡之”。为了纪念他们,后人在建水文庙内建祠,取名“寄贤祠”,每年春、秋两季祭祀二公。清康熙年间,绘塑二公像,改名“景贤祠”。后人瞻仰塑像,莫不肃然起敬,景仰不忘二公德泽。祠前建“景贤书院”,这是全国文庙内仅有的乡土祠祀建筑。

  景贤祠内有一碑,刻有王奎所作的《自铭并韩可宜铭》一文,文后附诗“荷戈万里戍戎行,……赖有诗书开远徼,……军中子弟半圭徂⑤,奕世人才说建庠。志到双清诏国史,丹青不老近宫墙⑥。”碑文说明了他们不幸被充军到建水,却万幸还能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作来开边徼之塞,为建水教育培养出人才,并使多半学子获得官职。另外,明嘉靖年间被贬谪至云南的著名学者——杨慎(字升庵),曾两度寓居建水,开馆讲学,临安士子多所向学,对临安文风、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建水,自古尊重知识,爱戴人才,尊师重教的民风无处不在。教育质量之高,名冠全滇,清人吴大勋在《滇南闻见录》中写到“余承乏五华书院者两年,纵观各府之文,非不皆有可观。要之师友渊源,下帷苦功,而能理法明备,辞章稳当者,临安、云南、大理三府鼎足而立。”说明临安学子确有文笔,真才实学。

  三 科甲鼎盛,文献名邦

  天柱塔,位于城东约10公里处颜洞左侧的岩洞山顶。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始建第一层,乾隆甲子(1744年)续建未果,道光元年(1821年)再建也未果,同治三年(1864年)再次重建完工。历经清朝七代帝王,时间跨度近200年,四起三落,屡停屡建,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至建成。其原因耐人寻味,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只可惜1947年又毁于兵荒马乱之中。

  半个多世纪以来,鉴于建水人民对天柱塔的怀念,人们对重建天柱塔的呼吁越来越大。经建水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课题组牵头组织,原副县长沈振宇同志主动请缨负责,根据县委党校副校长苏正洪同志所拟“古塔重建创意”。自2000年开始,曾50余次到天柱塔原址及周边地区考察,多次召开有关人士和当地目睹过天柱塔的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座谈会,根据他们的回忆和现有史料及对原址基座的测算。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原石料,保持原风格。经六次修改草图,多方筹集资金,终于在2004年出台重建天柱塔方案。由大理国光古建公司承建,于2005年元月12日破土动工,2007年,天柱塔终于重展雄姿,岿然屹立。

  天柱塔为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空心塔,分九级,高45.3米,塔基周长64米。中有石砌台阶,总计95级,整座塔全由大块石砌成,古朴凝重。第一层上额镌刻“南天一柱”。因塔建于崖顶,眺望宝塔,顶天立地,气势恢弘,刚劲挺拔。

  古人建造神奇伟岸的天柱塔,其思想理念有三:(1)天柱塔是一座风水塔。在八卦东方为震卦,震卦分甲、卯、乙三向。《金锁玉关》载:“甲乙水主穷,长房不兴隆,形如斜飞去,定主长绝宗。”“卯砂甲龙宫,上中时大吉,若得庚酉白浪起(西方见水),管教关胜运不穷。”“乙砂出文章,几个读书郎,若得单辛水,亦主内贤良。”“震卦是满砂,文武并兴家。”⑦颜洞位于建水东方,为建水坝子的泄水口,早年建水坝子洪涝之灾连年不断,故在岩洞山顶上建塔镇水。希望建水坝子既不要洪水成灾,又要绿水长流。(2)用天柱塔示意,把建水人民天塌不弯腰、地陷不倾斜、正正直直立世的人文理念,物化在壮美挺拔的塔体之上。(3)天柱塔是一座极有意义和风趣的人文理念塔。塔的命名,表达了建水人民期盼建水多出人才、出栋梁之材的美好愿望,示意建水人民立志做撑起南天的擎天柱。天柱塔蕴涵着中华民族佛、道、儒三教的精神精华和美好的人文理念。

  希望建水多出人才,虽然只是渴求和愿望,但从建水古代教育所出的人才看,却属事实。旧志载,建水城中原有80余座牌(碑)坊,其匾额如:“父子登科”、“父子进士”、“兄弟进士”、“叔侄进士”、“甲榜同登”、“文武齐芳”、“黄榜传芳”、“金马黄门”、“七进士坊”、“翰林坊”、“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翰林”⑧等,不胜枚举。可见“临安夙号文献名邦,科第簪婴之盛甲于滇省”,并非溢美之词。

  自明永乐九年(1411年),云南首次开科取士,建水就有两名生员考中举人,继后又出现了第一个进士刘锴。

  明清时期的临安府,诗书礼乐之风甲于全滇。在全省举行的乡试中,中举者不乏临安学子,有时会占全省录取比例的1/4,或1/3,甚至1/2以上。一榜之内竟占半榜之多,故建水又有“临半榜”之美称。如康熙壬午科,全省录取举人42人,其中临安府占22人;雍正癸卯科,全省录取举人66人,其中临安府占34人。己酉科,全省录取举人59人,其中临安府占30人。壬子科,全省录取举人65人,其中临安府占34人。⑩

  建水不仅在省内乡试中举有“临半榜”现象,甚至到京城考进士也如此。如康熙癸丑科,全省考中进士3人,其中临安府占2人。乙丑科,全省考中进士1人,为临安府所占。戊辰科,全省考中进士2人,其中临安府1人。庚辰科,全省考中进士4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癸巳科,全省考中进士2人,其中临安府占1人。乙未科,全省考中进士4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辛丑科,全省考中进士2人,均为临安府所占。雍正丁未科,全省考中进士10人,其中临安府占5人。乾隆壬戌科,全省考中进士10人,其中临安府占6人。辛未科,全省考中进士9人,其中临安府占5人。甲戌科,全省考中进士7人,其中临安府占4人。庚辰科,全省考中进士5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辛巳科,全省考中进士5人,其中临安府占3人。己丑科,全省考中进士1人,为临安府所占。⑨

  明代时,云南省有18个府和2个直隶州,清代为14个府和10个厅。可见临安府学子考中的比重之大,“临半榜”之说名副其实。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原郡县相比,也不逊色。明代建水共出文进士30名,武进士28名,文举人299名,武举人35名。建水生员中还选送出贡生372人,入京城国子监学习。清代建水共出文进士33名,武进士18名,文举人464名,武举人475名。建水生员中还选送出贡生622人,入京城国子监学习。⑩

  纵观建水古代教育,建水不愧“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称,故1994年2月,建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根据建水三塔的命名和建塔的时间、理念,再联系建水古代教育的发展。其关系为:崇文塔——重文,崇文兴教,文风蔚起;文笔塔——学文,文化倡明,滇南邹鲁;天柱塔——出才,科甲鼎盛,文献名邦。

  注 释

  ①③杨丰、汪海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水[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

  ②④⑦钟义明、蒋昌霖.金锁玉关——过路阴阳讲义[M].台北:武陵出版社,2000

  ⑤圭徂为玉圭和印綬,引申为爵位、官职

  道士塔篇4

  1942年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德国及其盟友胜利在望。在苏联,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在非洲,隆美尔元帅突破了英军防线;在亚洲,日本逐步侵占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在伦敦海军司令部办公室,英国皇家空军上校维克多・泰特非常焦虑,他正在思考一个极其机密的军事行动:几周前,英美盟军决定派5000名加拿大士兵在法国迪佩海岸登陆,执行一次侦察袭击,以牵制敌人对其他地方的进攻。

  这次行动还有一个极其机密的目的:一些时间以来,他们侦察到了德国人在迪佩的一个新型雷达,对英国空军来说,准确地了解这个雷达的功能无疑是生死攸关的。为此,在5000名加拿大士兵登陆的同时,还必须派一个突击队带领一个无线电技术人员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泰特上校负责挑选这个技术人才,最后选中了雅克・尼斯塔尔中士。尼斯塔尔18岁,酷爱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是那个时代最罕有的专业。几个月前,他在爱尔兰的一个军营里接受了突击队的特别训练。

  二

  泰特上校很不喜欢这个任务的附加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让尼斯塔尔落到敌人手里。他在办公室里接见了尼斯塔尔,这是个学生模样的高个子毛头小伙子,尽管穿着军服,但仍保留着英国中学生的典型步伐。

  泰特上校开门见山地对他说:“中士,你非常愿意接受这个侦察任务吗?”尼斯塔尔不假思索地响亮地回答:“愿意!上校。”

  上校虽然已是高级军官,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但面对这样一个实际上还是个学生的士兵去执行这样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仍然难以启齿。他停了一下说:“你瞧瞧,没有任何人强迫你。完成这个任务不但要有特别的技术,还需要特别的勇气。12个士兵陪伴你去,负责保护你。”

  尼斯塔尔默不作声。上校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盯着办公桌上的文件,不愿正视他。过了一会儿,他很不情愿地说:“中士,你了解我们雷达的全部秘密,你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万一你有被俘虏的危险,那么,陪同你的人就会对你……”

  尼斯塔尔明白上校要说的话,但仍旧一言不发。

  “在这种情况下,中士……陪同你的人就会枪杀你。”

  中士稍微停顿了一下,最后冷冷地说:“同意,上校。”

  当天晚上,尼斯塔尔出发去怀特岛,5000名加拿大士兵在那里训练登陆。他在那里受到了另一名上校的接待,这个上校对他既敬重,又怀疑。他把尼斯塔尔领到12个突击队士兵面前,一语双关地说:“来,我给你介绍,他们个个都是我挑选出来的神!”

  那些士兵都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个高个子的多伦多战士,头发棕红;另一个来自魁北克,比他年纪还小;还有一个是小学教师……很显然,所有的年轻人都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中。

  他和他们在一起进行了三个月的训练,一起露营、打靶、掷匕首。尼斯塔尔时不时在想:“这些人中间,哪一位将是执行命令要杀死我的人?是那位有棕红色头发的高个子,还是那个比自己还小的魁北克人?”尼斯塔尔从他们的眼神和瞄准的动作中似乎也发现,他们在想同样的问题。

  三

  1942年8月8日半夜,5000名加拿大士兵和突击队坐上登陆艇渡海去迪佩。

  尼斯塔尔背的军用背包很显眼,他背的不是其他人背的那种黄色咔叽布包,而是天蓝色的包。

  临行前,上校一脸尴尬地把天蓝色的包发给他。他开始不明原因,还争辩说:“这不是疯了吗?背上它我岂不是成真正的靶子了?”但刚说完,他即刻醒悟,接过包,一句话也不说。

  清晨3点,法国迪佩海岸在望,所有士兵各就各位,眼睛凝视着前方,不说话。尼斯塔尔坐在艇中央,突击队员围着他。一会儿,海面上响起一片叮当声,登陆的士兵全都上起了刺刀。不一会儿,他们进入死亡线。德国人发现了他们,所有的海岸炮发出轰鸣,向他们开火。在海滩上,5000名加拿大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强行登陆。

  尼斯塔尔和12个战友迅速地穿过障碍物,穿过迪佩街道。法国老百姓站到窗前,莫名其妙地看他们通过,就像看街道上的热闹一样。突击队径直往前冲,在子弹的呼啸声和机枪的“嗒嗒”声中,一直朝德国的雷达冲去。

  突然,尼斯塔尔摔倒了,12个往前冲的士兵立即停止下来,所有的枪一齐对准那天蓝色的包。尼斯塔尔感到他们像上帝一样保护他,又像魔鬼一样威胁他。

  此时要穿过一座堵满尸体的桥梁,12个战友等待尼斯塔尔冲过。他往前一冲,他们就和他同时一齐冲,用身体保护他。

  利用爆炸时升起的浓烟冲过几百米后,他们跳进一个弹坑,抬头一看,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巨大的钢桁架在缓缓地转动。

  “雷达!”尼斯塔尔忘记了战友们手中的枪,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雷达测试中。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他发现前面有一座架着12条电话线的电线塔,正是通过这些电话线,雷达将获得的信息传送到德军各个指挥所。他心想,如果剪断这些电话线,雷达就不得不重新使用无线电将军情报告给指挥所。此时,英国监听站就能侦察到传送的信息,同时对照着分析到雷达的技术性能。

  四

  尼斯塔尔从背包里掏出一对钳子,对战友喊道:“我去剪电话线,你们看着我。到时候,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12支枪举起来,对准往前飞奔的尼斯塔尔。尼斯塔尔钻进电线塔下,像争夺标杆一样爬上去,12支枪跟随他慢慢地抬起来。

  从他们所处的位置到尼斯塔尔,战友们已无法保护他和抢救他,敌人的枪时刻都会射杀他。他们只能对他瞄准,如果他受了伤,身子往下掉,12支枪的一排子弹就会和敌人的枪弹一起同时射向那天蓝色的包。

  几分钟后,电话线一根一根地被剪断掉下来。尼斯塔尔重新返回,12支枪又垂了下来。

  他们完成任务后掉头向海滩奔去,12个士兵组成一面人墙保护着飞跑的尼斯塔尔。敌人不停地向他们追击,在他们身后,一个战士倒下了,接着又一个战士倒下了。那个有棕红色头发的高个子和那个魁北克年轻人也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当尼斯塔尔第一个跳进等待他们的登陆艇时,最后只剩下5个战友跟着他。他是背着天蓝色背包最显眼的人,却在战友的保护下安然无恙!战友们严格执行了拼死保护他和无情地枪杀他的命令。

  道士塔篇5

  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没想到长春久攻不下,只好围起来。9月28日,报告,决定按的意思攻打锦州,立即同意。9月30日,率前线指挥部从哈尔滨的双城出发。在火车上,对、刘亚楼说:锦州敌人虽多,但缺乏坚强骨干,城市房屋及工事皆不很坚固,周围地形对我亦有利。但攻打锦州攻到敌人要害处,沈阳敌人必大举增援,长春敌人亦乘机撤退(已有密电证明),故此次锦州战斗可能演成东北大决战。果然,在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附近的义县时,发现锦州不妙,与傅作义商谈组建东进兵团,由军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增援锦州。

  指挥伏击、打援的成功战例较多,而攻坚的成功战例少,尤其攻打四平、长春受挫,使攻坚的胆子小了许多。沈阳出来的敌西进兵团路途遥远,又有东北野战军第五纵、六纵、十纵3个主力纵队牵制,并不担心。而葫芦岛与锦州相距不过几十里,又没有险要的地形,易攻难守。敌人增兵4个师,加上原来葫芦岛的5个师,与我军阻援部队的9个师相当。拿的话说,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我军还能挡住敌人吗?请示中央军委,是不是考虑重新打长春。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万一锦州打成久攻不下的“四平”,攻锦州的部队将遭到两面夹击。我们的后方运输线太长,汽车只有南下单程的汽油,大量的重装备将会因为无油而撤不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所有的“箭”都在弦上了。再返回去打长春,时间拖长不说,长春的条件没变,可能还会僵持。10月1日早上,和刘亚楼一起找商量,由签字,又给中央军委发了一封“还是打锦州”的电报。

  坚决主张“关门打狗”的,之前看到林、罗、刘“动摇”的电报,连发两电反对,现在看到他们坚决打锦州的电报,才转怒为喜。10月14日上午10时,下令总攻锦州。很顺利,不到两小时就突破了敌人的核心阵地,31个小时锦州就拿下来了。如此之快,出乎的预料。他原来估计至少要打三五天,而且考虑如果东西两路援敌逼近,就是打下锦州也准备放弃。

  小小的塔山维系着全中国的战局

  锦州战事并不让担心,塔山才分分秒秒牵着的心。

  塔山的背后就是锦州,塔山是阻止敌人北上增援锦州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把死守塔山的重任交给了四纵。四纵有4万多兵力,是东北野战军最能打阵地战的主力纵队。同时,派十一纵配合。十一纵刚由冀热辽军区独立师及地方部队升级,兵力比四纵少1万多人。对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四纵司令员吴克华说:塔山是一场完全的正规仗,绝对反对游击习气,必须死打硬拼。不应以本身的伤亡和缴获来计算,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胜利。最后,板着脸对吴克华下了死命令: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脑袋!

  军中无戏言,但心里还是打鼓。因为敌太强我太弱,我军从一成立就是游击作风,打不赢就走,从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坚守防御战,不多的防御战也多是运动防御。现在塔山多来了一桌“客人”,四纵能不能守住,心中没有底。他决定把打锦州的主力一纵放在四纵后面的高桥,作为战役总预备队,既可支援锦州攻坚,又可支援塔山阻援,主要是注意塔山方向。

  如此这般,还是放心不下。塔山说是山,其实海拔仅42米。如果塔山顶不住,锦州将变成第二个四平,但后果比四平失守更严重。“多米诺骨牌”一旦从塔山倒下来,整个东北野战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从而改变东北甚至整个解放战争的战局。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多米诺骨牌”将会继续倒下去。占据半壁江山,美国和苏联插手,中国极有可能南北分裂。所以,塔山不仅仅是塔山,锦州也不仅仅是锦州,东北也不仅仅是东北,而是维系着全中国啊。这也难怪小小的塔山战后一举闻名世界。作为以少胜多的世界经典战例,塔山阻击战被收入美国西点军校的教科书。

  锦州开战前,的心就拴在了塔山

  塔山位于锦州和锦西间的公路边,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山,阵地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陆炮和海炮中。的指示具体明确:绝对不能运动防御,而必须在塔山、高桥及其以西、以北死守不退,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近距离开火,准备抵抗敌人数十次的猛烈进攻,在阵地前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待敌人消耗疲劳、进退两难之时,再集中十一纵全部及四纵一两个师的兵力组织反突击,将敌人大量歼灭在我阵地之外。目前须以极正规、紧张的精神构筑阵地,准备白天打毁夜间立即修复。

  10月4日,四纵接到塔山阻援的任务,10月6日进入指定位置。东北野战军防御正面12公里,因为塔山临海傍山,敌人进攻只能展开8公里。防御阵地以塔山和高桥为主,以打渔山、塔山桥、塔山堡、白台山、北山五个点为基础,构筑一线阵地。四纵司令员吴克华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进行动员,表示我们下定决心,即使四纵被打掉四分之三,也要坚决完成任务。打掉我吴克华,还有莫政委、胡副司令……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让敌人前进一步。十二师师长江燮元当着全师指挥员的面,标出了自己在阵地上的指挥位置,表示决不后退一步。

  善于用兵,更善于用将。谁适合攻城,谁适合追击,谁适合防守,他心中都一清二楚。为什么把防守塔山的重任交给四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四纵有一个非常“狠”的副司令员胡奇才。四纵的老兵都知道,谁要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要被扒层皮。从来没有发过点将上前线的电报,塔山刚打响不久,就给四纵发急电,点名叫胡奇才立即到十二师的一线去。塔山恶战六天六夜,胡奇才坐镇五天,他不用吭声,你就往死里打吧。

  10月8日,林、罗、刘致电第二兵团:锦州大战拟于11日开始,明日开始打战。锦西之敌可能有八个师左右的兵力将拼死命增援,盼你们下决死战的决心不让敌前进,准备进行十昼夜以上的攻势性的阵地防御战,利用敌人攻击精神不强的弱点,我军构筑坚强有掩盖的阵地,加强死守和反突击的训练,以保证这一大战任务的完成。……九纵是新部队,今年表现得能攻能守,四纵更应做到。十一纵的底子亦不比九纵差,也应做到。主要是自上而下到每个指战员都下决心,就能创造光辉战绩,使敌胆寒,使我全军胜利得到保证。说过,当需要牺牲的时候,就要勇于牺牲……完蛋就完蛋,枪声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东北野战军从军长到士兵,谁都知道这句名言。

  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1948年10月10日凌晨,血战开始。军在40余门重炮、7架飞机和两艘军舰的火力掩护下,出动4个师的兵力,轮番攻击塔山。几十分钟就有5000余发炮弹砸向塔山,四纵的野战工事全部被摧毁。而敌人用尸体垒成工事,向我塔山阵地一步步推进。

  塔山阻击战准备时间短促,作战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从兵力上说敌多我少,装备上敌优我劣,地形上敌高我低,而且四纵是仓促占领防御阵地的,野战工事来不及完备,又大部分被炸塌。四纵要求部队利用晚上时间抓紧修理工事,总结经验,准备来日恶战。战士们白天粉碎敌人的连续集团冲锋,夜晚紧张地抢修工事,异常疲劳。但战士们都知道,防御阵地对保存自己的重要性。12日这一天,敌人没有来,但种种迹象表明,敌人还在酝酿更大规模的进攻。四纵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大大小小的地堡从内部得到加固,扩大了射界,增设了防炮洞和储备弹药的小仓库,还修筑了迷惑敌人的各种明堡。加长加深了交通壕,增修了很宽的防坦克壕。各种各样的鹿砦也加密加厚了,在敌人进攻路上,还埋了地雷以及爆破筒、手榴弹和钉板等。

  塔山阻击战开始后,除主动询问和四纵主动报告,仅塔山正面防守的十二师,每天向报告四次。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二十八团伤亡超过800人,很多连队伤亡过百。塔山最危急时,一向以士兵生命为重的抓起电话冲着程子华大吼: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塔山!就是把部队打光了,也不许后退一步!这天深夜,刘亚楼在电话里告诉塔山:锦州据点已经全部扫清,10月14日上午总攻。塔山阵地立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10月14日,锦州开战第五天,战事进入关键时刻。塔山到底能不能守住?提着一颗心,是他向中央军委签的坚决打锦州的军令状啊。建议派参谋处长苏静带一部电台到塔山督战,不参与指挥,只如实报告前线情况。怕前线部队硬撑着,有危急情况不及时报告。经同意,对苏静说:攻取锦州看来没问题,关键是塔山。那里是一场恶仗。万一堵不住,攻锦州的部队就要腹背受敌。你到塔山去,告诉四纵死打硬拼,坚决死守阵地。不要怕牺牲,要不惜代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你要向指挥员多次反复地解释总部的意图。一定要顶住敌人,顶住了就是胜利!

  吴克华回忆:一次次进攻接踵而来,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拼命冲上来的敌人和我们的战士绞在一起,抓头发、揪耳朵、摔跤滚打,拼老命地干。我们的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现拉锯状态……不少战士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些阵地由伤员防守,他们带着多处刀伤与敌人拼杀,有的腰折骨断,有的成了盲人,有的成了聋哑人,但仍在投弹、装子弹……塔山阻击战空前激烈,伤亡之大,是四纵前所未有的。那些头戴大盖帽的军军官组成敢死队,好像吃了“刀枪不入”的药,身背大刀,手提自动枪,胸前挂一排手榴弹,高喊攻下塔山有赏,官长三级!如海潮一样涌来。进攻的凶猛程度是几年来没见过的。坚持塔山主阵地的二十八团伤亡惨重,很多连、排基本上拼光了。一个加强排50多人,打到最后只剩下6个人,如果不换防,这6个人也没有了。43人的警卫排,接连打退敌人五次冲锋后,只剩班长朱贵一人守住了阵地。接到吴克华的战况实报,、立即发去了贺电。

  亲自到前线督战

  那个时候,在的心中,葫芦岛的地位比台湾高多了。在选择退路时,刚开始并没有想逃到台湾,而是看中了葫芦岛。葫芦岛也临海,进可攻退可守,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实在是个战略宝地。要把葫芦岛作为基地,就不能不救锦州,要想救锦州,就必须先夺塔山。

  从到兵团司令官侯镜如,都深知塔山的重要,军直接进攻塔山的兵力是五个师,可眼看锦州不保,而增援锦州的九个师却还在望“锦”兴叹。困在锦州的敌兵团司令范汉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睛都望穿了,还不见一个援兵的影子。

  更是急红了眼,乘“重庆号”巡洋舰来到塔山附近的海面,跳过卫立煌,直接到葫芦岛督战。他连夜向侯镜如下达命令:拂晓攻下塔山,10月14日中午12时进占高桥,否则军法从事。从执掌政权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急过,毕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啊。派他的亲信上战场,还拿出平时舍不得使用的“赵子龙师”。此师打遍天下,号称没有丢过一挺机关枪。10月14日天刚亮,军以四个师的兵力全线向塔山进攻。敌督战主任罗奇和独九十五师师长朱致一亲临阵前向敢死队训话:今天“赵子龙师”一定要拿下塔山,进军锦州,决死不退,怯阵者杀无赦。一时间,塔山阵地炮火如雨,敌飞机也来助阵。按常理,一天之内攻破塔山没有问题。可就是奇怪,军的军官敢死队波浪式地进攻,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就是打不开通往锦州的大门。

  如此优势兵力,却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塔山,这是做梦也不曾料到的,他连准备好的午饭也没吃,就气急败坏地飞回北平。10月15日,再飞沈阳,第三次空投手令,严令被围困大半年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新七军和六十军立即突围。10月16日,再一次从北平飞到葫芦岛。得知锦州陷落,范汉杰下落不明,他气得要枪毙攻不下塔山的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大骂:你不是黄埔生,你是蝗虫!直到这时,仍不死心,命令继续攻打塔山,夺下锦州。等了半天,塔山的好消息没有传来,却传来长春的坏消息。锦州、长春都丢了,仍不认输,塔山还是救命的“稻草”。只要夺下塔山,就能重新夺回锦州、长春。

  四纵在塔山创造了奇迹

  10月20日上午,苏静从塔山回来向、汇报:这次四纵担负塔山阻援,决心以一万人的伤亡来完成阻击任务。在群众支持下,以路轨、枕木和居民送的大门抢修工事,日夜坚守在阵地。战士们在阵地上与敌人拼刺刀,打得很勇猛,很顽强,顶住了敌人无数次集团冲锋。纵队炮兵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打乱了敌人冲锋的队形。

  可以想象,以几个团的兵力阻击敌人几个师,战斗该是如何的残酷。三十四团政委江民风在团长不在的情况下团长,一直在前线指挥。打到最激烈时,三十四团指挥所空无一人。江民风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带着预备队就冲上了阵地。

  在这场中国人民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中,四纵坚守塔山阵地六昼夜,寸土未失,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敌副团长以下官兵6222名,俘敌667名。直到塔山战斗结束,作为总预备队的一纵也没有派上用场。发来嘉奖电:四纵在,塔山在。高兴地说:是啊,没想到四纵打得这样好,打的是政治仗啊。打锦州的部队也都打得很好,打得很坚决,迅猛地向纵深发展,分割敌人,把敌人的指挥系统打烂,胜利是出乎意料的啊!称赞:四纵打得好,像这样的阻击战范例,在我军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战后,三十四团获“塔山英雄团”、三十六团获“白台山英雄团”、二十八团获“守备英雄团”、四纵炮兵团获“威震敌胆”的光荣称号。在东北野战军中,四纵被授予荣誉称号和荣立战功的集体和个人首屈一指。1949年3月25日,到达北平。西郊机场举行阅兵式,由四十一军(四纵)组成阅兵队伍。向“塔山英雄团”的旗帜行注目礼。

  八位将军魂归塔山

  1952年,在塔山西楼台修建了一座塔山阻击战纪念塔。1962年,战斗英雄程远茂、鲍仁川等人重游战地,发现这座纪念塔建在当年军的阵地上。意见反映上去,经中央军委批准,将此纪念塔炸毁。1963年10月15日,在昔日“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的位置,重新建了一座纪念塔,正面是时任国防部部长的题词: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塔。“九一三”事件后,题词被用水泥抹平。此后十几年,一直是“无名塔”。1984年,当地政府把纪念塔正面刻过题词的32块花岗岩撤下来,换上陈云的题词: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97年,纪念塔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克华中将(1913-1987),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司令员;江燮元少将(1914-1990),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十二师师长;焦玉山少将(1915-1990),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李福泽少将(1914-1996),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参谋长;胡奇才中将(1914-1997),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副司令员;莫文骅中将(1910-2000),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政治委员;欧阳文中将(1912-2003),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民风少将(1920-2003),塔山阻击战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政委。这八位当年激战塔山的将军立下遗嘱,死后归葬在塔山。

  1987年2月13日,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司令员的吴克华将军在广州逝世。吴克华,1928年初参加弋横暴动,1929年秋参加红军。作为四纵司令员指挥塔山阻击战时他才35岁,六昼六夜的生死血战令他终生难忘,他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长眠塔山。1988年8月1日,吴克华将军的夫人张铭遵照他的遗愿,和子女一起,把他的骨灰撒在塔山。

  1997年7月4日,参加塔山阻击战的胡奇才将军逝世,他的遗愿也是归葬塔山。解放后,胡奇才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曾四次重访塔山,每次都长久地站在当年的前沿阵地沉默不语。他告诉老伴:我是塔山阻击战的幸存者,做梦都梦到这地方。死后我一定要回塔山,这样我的灵魂才能够安稳。

  而此时塔山还只有纪念塔,没有陵墓,更没有墓碑。塔山阻击战的烈士被当地老乡移葬在塔山附近的高桥镇、椴木冲村、颜家屯和沙河营子乡等地。1997年,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塔山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修建一座两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将分散的烈士遗骨合葬。1998年3月24日清晨5时,当地老乡主动来为默默相伴了50载的烈士送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小心挖掘,743名烈士的遗骨被装上9辆灵车,由警车开道、军车护送,缓缓驶向塔山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遗骨袋摆放到6具特制的纸棺里,由36名战士抬进陵园。民政部、总政治部、,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塔山英雄团”等单位的领导为烈士陵墓填土,从此结束了塔山有塔无墓的历史。

  1990年,曾任副司令员的江燮元将军逝世。

  1990年10月9日,曾任副参谋长的焦玉山将军逝世。

  1996年,曾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李福泽将军逝世。

  1998年11月2日,四位开国将军的葬礼在当年“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旧址举行。胡奇才将军的夫人王志远以及吴克华将军、李福泽将军、江燮元将军的亲属都来参加了安葬仪式。

  2000年5月31日,曾任装甲兵政委的莫文骅将军在北京逝世。遵照将军的遗愿,骨灰暂存八宝山革命公墓,他在“等待”老战友。

  2003年6月12日,曾任《报》第一任总编辑、后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欧阳文中将在北京逝世。7月1日,莫文骅、欧阳文两位将军的骨灰被运回塔山。

  工程兵政委江民风从来没有说过塔山的功劳,直到他逝世,人们才知道他也是塔山阻击战的战将。解放后,数不清有多少次,江民风来塔山凭吊先烈,全家也陪他来过。他多次对儿子说: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2003年11月,江民风将军逝世。2005年清明,江民风夫人刘光复老泪纵横地送老伴来塔山与战友团聚。

  道士塔篇6

  因为容貌倾城,又能歌善舞,桑顿很快成了夜总会里的红人,被许多贵族公子哥追崇。桑顿虽地位卑贱,却生就一身傲骨。她知道,那些声称爱她的男人,不过是爱她的美貌与身体,一旦得到她,终有一天他们会像厌弃抹布一样将她抛弃。

  这天晚上,桑顿像往常一样在伦敦最富人气的夜总会开始表演。演出结束后,桑顿收到一些男人送来的礼物,她无意中发现了一件特别的礼物。那是一张人物速描肖像,主角正是跳舞的她。这幅画,或许只是哪个无聊的贵族少爷用来消遣她的吧?桑顿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令她意外的是,第二天她又收到了一幅肖像,这次画像里的她像是一位月光下的公主,高贵而忧郁。一连3天,桑顿都从侍应生的手中收到了画像,每张画像中的她各有风情,或妩媚,或忧郁,或纯真。

  第七天,桑顿演出后直接等在后台入口,终于见到了那个送画像的人。这是个俊朗的男人,有着棱角分明的轮廓、深邃的眼睛。他叫约翰・蒙塔古。

  出身贵族世家的英国保守党议员蒙塔古,是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他不仅是个飞车迷,还是个绘画迷,担任《汽车画报》的主编。蒙塔古和朋友第一次在夜总会见到舞台上的桑顿时,她正像一只孤独而骄傲的天鹅在起舞。他被她的气质吸引住了,这个有着褐色卷发、忧郁眼神的女孩仿佛是一幅古典油画。蒙塔古一时看得发呆,忍不住随手将她的肖像画了下来。从此,他疯狂地迷恋她的一颦一笑,直到她真实地站在他面前,他还觉得如坠梦中。

  桑顿和蒙塔古就这样相识了,并且电闪雷鸣般撞击出爱的火花。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怕桑顿会因身份悬殊而有所顾虑,蒙塔古只是声称自己是《汽车画报》的主编

  爱情让蒙塔古将贵族的戒律抛到了一边,为了每时每刻都能见到桑顿,他为她还清了夜总会的债务,让她担任自己的秘书,带着她去见他的朋友,而且不顾任何人的拦阻和桑顿同居了。

  蒙塔古的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包养后异常惊骇和愤怒,他们觉得这是对家族的侮辱。怒火中烧的老蒙塔古爵士立即派人将蒙塔古找回家,然后召开家族会议审讯蒙塔古。蒙塔古与父亲争执起来,他和桑顿是真心相爱,谁也阻止不了他们的爱情,他甚至愿意为了桑顿而放弃继承爵位。老爵士勃然大怒:“你将一无所有!”

  老爵士一气之下,中断了对蒙塔古的经济支援。蒙塔古感到,单靠报社微薄的薪水,根本无法给予桑顿幸福的生活,他们不仅要吃饭穿衣,还要支付公寓的昂贵租金。蒙塔古开始向朋友们借钱维持体面的生活,然而那些人多是蒙塔古家族的世交,谁都不肯伸出手来帮他。老爵士觉得,只要将儿子逼到无路可走,他就会乖乖回家的。

  蒙塔古陷入了从来没有过的绝境,一无所知的桑顿依然沉浸于心醉神迷的爱情中,有时看到蒙塔古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火,她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蒙塔古是不是厌倦她,想离开她。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老蒙塔古爵士找到了她。

  原来,在蒙塔古离家出走半年后,老爵士见儿子一点没有回头的迹象,他非常恼火。于是,他让人发信给蒙塔古,谎称他的母亲病危。蒙塔古忧心忡忡地对桑顿说:“母亲病重,我必须回家一趟。”

  随后,骄傲的老爵士上门了,桑顿这才知道真相:原来,她深爱的蒙塔古不仅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还即将与一位贵族小姐联姻。因此,他的父亲称她以这么卑贱的身份,想跨进上流社会简直是无稽之谈,如果她与他儿子结合,生出的孩子将是对蒙塔古家族高贵血统的侮辱。最后,老爵士不由分说扔下一笔钱,让桑顿不要再纠缠他的儿子。

  老爵士走后,桑顿泪留满面,她感到自己真的是太低贱了,怎么能让蒙塔古这样的贵族爱上她?联想到蒙塔古这段时间的反常表现,她几乎相信了老爵士的话。然而桑顿仍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蒙塔古回来后亲自告诉她一切都是假的,他是真心地爱着她。

  在公寓苦苦等待了一个月,桑顿没有得到蒙塔古的任何消息。桑顿伤心欲绝,认定蒙塔古不仅玩弄了她的感情,连金钱也不愿再为她多付出一分。这时候,桑顿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不得不动用老爵士留下的那笔钱付清房租,然后找了一处便宜的房子住下。

  蒙塔古匆匆回家后,母亲安然无恙地迎接他,他这才知道这是个骗局。但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他被父亲直接关进了城堡。当他被放出来时已是3个月之后,正是冬天,伦敦下了一场很大的雪。老爵士用比天气还要冰冷的语气告诉儿子:“我去调查过了,你爱的那个女人早就跟着有钱人跑了。”

  ’

  蒙塔古自然不会轻信父亲的话,他心急火燎地赶回公寓,却发现那里的确人去楼空,贵重物品和桑顿都不见了。蒙塔古感到天昏地暗,如坠深渊。从那之后,蒙塔古关闭了自己的心房,他再也不相信忠贞不渝的爱情,从而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1905年,老爵士去世,蒙塔古成为伯利欧地区的第二代蒙塔古爵士,并与贵族小姐塞西尔成婚。

  蒙塔古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他将妻子冷落在家中,终日与臭味相投的朋友花天酒地。1906年春天,新开张的一家酒吧为招揽生意,请了一批脱衣郎进行表演。蒙塔古与朋友相邀同去玩乐,那些露着性感身材大跳艳舞的女郎引起了阵阵尖叫,蒙塔古也沉浸在刺激和快乐中。最后,一个紫衣女郎走了出来,蒙塔古呆住了,那张化着浓妆的冷艳面孔是那么熟悉,太像桑顿了!虽然他一直刻意想忘记她,可她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当紫衣女郎将身上最后一件衣服脱掉时,舞台下沸腾了。蒙塔古看见,女人的胸口有颗醒目的红痣,与桑顿身上的一模一样。蒙塔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即告诉自己,这也许只是喝醉了的幻觉……他几乎是冲到了后台,寻找紫衣的身影。在一个角落中,他看见那个女人正在一点点整理自己的物品。这么忧郁的眼神,这么美丽的面孔,除是桑顿,还会是别人吗?

  时隔3年,桑顿和蒙塔古却在这样尴尬的情景中重逢了。桑顿不知如何面对这个深深爱过的男人,仓惶而逃。蒙塔古跟着桑顿跑过了几条街,在低矮贫民区的一间破房子中,他看到了桑顿和孩子。看到当年他为桑顿画的那7幅肖像被一张张地贴在墙上,蒙塔古的眼眶红了。

  几年里,桑顿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只能重操旧业卖笑挣钱。蒙塔古望着满脸憔悴的桑顿,眼泪流了出来,他发誓要弥补给她一切。

  蒙塔古向整个家族宣布,他要与塞西尔离婚,娶桑顿。母亲被气得晕了过去。深爱丈夫的塞西尔试图为他解围,她表示可以接受桑顿,甚至请桑顿搬进他们家里共同生活。塞西尔的话让蒙塔古冷静下来,想想这几年来他一直冷漠地对待塞西尔,可她到关键时刻还能设身处地为他和他的家族着想,并且心甘情愿地成全他的爱情,他感到心酸。

  蒙塔古将桑顿和孩子安置在伦敦一处公寓中,为了顾全家族的声誉,这段恋情只能在地下继续。

  蒙塔古的艺术家朋友查尔斯・塞克斯,被二人曲折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应蒙塔古之请,他以桑顿为原形创作了一个生动的雕塑:一个年轻的女孩,迎风而立,任凭裙裾在风中飞扬,却把食指轻轻地点在自己的嘴唇上,这正象征着桑顿和蒙塔古之间不能言说的秘密情感。这个雕塑被命名为“私语”。蒙塔古将第一个“私语”放在他的劳斯莱斯“银色幽灵”轿车的车头,含蓄地宣示自己的爱情。很快,这独特的车标竟被不明就里的上流社会劳斯莱斯车主们引为风尚。

  这股风潮被劳斯莱斯创始人之一的劳斯先生获悉,他找到好友蒙塔古,委托他请塞克斯在“私语”的基础上为劳斯莱斯汽车设计一个专门的车标。这一次,塞克斯征求了桑顿的想法,将“私语”女孩的双手改为如羽翼般向后伸展,其他不变。于是,汽车史上最经典的“飞翔女神”车标就此诞生了。

  1911年2月6日,镀银的“飞翔女神”正式飞上了华贵的劳斯莱斯车头,蒙塔古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情人桑顿的深情。每当他用车载着自己的女神飞驰在风中时,那美丽的车标在阳光里闪烁着无限光芒,桑顿觉得连空气都洋溢着爱的气息,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1915年lZ月,蒙塔古被派往印度负责考察英军机动化部队。为了能陪伴在爱人的身边,桑顿与蒙塔古一起登上了开往印度海的轮船。12月13日,蒙塔古和桑顿乘坐的轮船驶入地中海海域时,被德军的鱼雷击中。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蒙塔古紧紧地抓住了桑顿,可桑顿的身体很快被冻僵。在即将完全失去了知觉的那一刻,她拼尽全身气力对他说:“我爱你!”随后,蒙塔古眼睁睁看着挚爱一生的女人被无情的海浪吞噬

  蒙塔古在海上漂了36个小时,最终被获救。回到英格兰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失去桑顿的悲痛中恢复过来,整日精神恍惚,抚摸着“飞翔女神”车标流泪。

  道士塔篇7

  顶级度假由此开始……

  在瑞士的克莱恩・蒙塔纳(crans―Montana),高尔夫运动有着悠久的传统。150多年前,英国人在这里建起了阿尔卑斯山的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从此,便有了克莱恩・蒙塔纳。克莱恩・蒙塔纳在今天是奢侈高山高尔夫和顶级度假胜地的代名词,欧洲贵族们最为青睐的度假地。

  一年四季里,总有商贾名流汇聚在克莱恩・蒙塔纳,呼吸这里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享受视野最好的高山高尔夫球;以及雪山湖畔纯美得让人呼吸凝滞的景色。此外,每年9月举办的欧米茄欧洲高尔夫球精英赛更令克莱恩・蒙塔纳蜚声国际。

  呼吸在此刻凝滞

  到克莱恩・蒙塔纳之前,我已经在瑞士游荡了一段时间,在Le Crans五星级度假酒店做总经理的Paola女士亲自到谢尔的车站接我。

  红色的敞篷车载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从一丛丛青葱的山林和迷迭香、车前革的气息里穿过。空气是如此甜美清新,我不禁痛痛快快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感叹道:这里的空气也是可以打包出售的吧?Paola笑着说:真是呢,克莱恩・蒙塔纳是经过检测的全瑞士空气最纯净的地方。

  让人惊喜的不仅是空气――二十多分钟后当我站在LeCrans酒店的阳台上,面对着阳光下熠熠闪光的13座阿尔卑斯雪峰和脚底下柔嫩无比的高尔夫球场以及闪耀着蓝宝石光泽的湖泊时,我的心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连呼吸都稍微凝滞了,这才明白“山外有山”的原意!

  Paola笑着给我指点江山――从欧洲的最高峰勃朗峰到阳刚无比的采尔马特,以及拍摄过“007”的雪朗峰,都在眼前啊!难怪很多欧美的有钱人都到这里买房置地,像阿兰・德龙、让・雷诺和肖恩・康纳利等,而罗杰・摩尔则常居于此。因为每天都可以看着那“007”奋战过的壮美雪山,当然,还有享受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场。

  拥有150年历史的高尔夫小镇

  克莱恩・蒙塔纳以高尔夫度假闻名于世。

  150多年前,英国人在这海拔1500米的湖畔草坪建起了阿尔卑斯山的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从此,便有了旅游胜地――克莱恩・蒙塔纳。于是度假的人来了,小镇的恬静生活有了更多的优雅活泼的元素。150多年的积淀,高尔夫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当地人生活中。在我们25分钟的车程之内,就有7个高尔夫球场!

  当然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Severiano Ballesteros球场,由上世纪最伟大的高尔夫球员金熊尼克劳斯设计。球场全长5353米,标准杆72;处于一片地势缓和的高原,站在上面可以远眺罗纳河谷对面白雪皑皑的马特宏峰和罗沙峰,景色壮美无比。“大白鲨”诺曼评价它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壮观的锦标赛球场”;而它的第7洞当选为世界百大名洞之一。

  对于我们这样菜鸟级的球手,可以在Super-Crans和Noas这两个9洞的小球场过过瘾,这两个球场专门为初学者设计,对提高初学者的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帮助。除了这些,还有为残疾人设计的无障碍球道;以及遍布整个小城、人人参与的MINI高尔夫球道。

  傍晚在湖边漫步的时候,我常常看到五、六岁大的孩子,在湖边的MINI高尔夫球道上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的父母也参与其中,大人孩子都乐成一团。每年9月第一周的欧洲高尔夫精英赛期间。在街头遇见老虎伍兹等大腕球星就根本不是啥奇怪的事了。

  名人扎堆之地

  夏天的克莱恩・蒙塔纳成了名人扎堆的地方,体育明星、超级名横、富商巨贾、各国政要、皇家成员都喜欢“躲”到这里来避署。没有狗仔队,不用保镖,他们如普通人一样悠闲自如地徜徉在克莱恩・蒙塔纳的湖光山色里。

  尽营名流扎堆,却丝毫不贵气逼人,相反,却处处有着一种家居的快乐。在湖边漫步的时候,我常常遇见一拨拨的少年,在湖边或骑马或荡舟,一问之下,原来他们是蒙塔纳国际夏令营(International Summer Camp Montana)的营友。而每年的6月到8月,来自50个国家的400多个8到18岁的孩子们都到湖畔小镇蒙塔纳,参加为期3个月的夏令营。

  47年来,蒙塔纳国际夏令营一直以忠于欧洲传统著称,许多国际财团和欧洲贵族的继承人都曾亲身体验过蒙塔纳的乐趣,在这里,骑马、游泳、远足、高尔夫球、击剑、攀登是必修课。于是,在夏目的湖边,我们经常能看见少年骑马队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身影。

  “从今天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劈柴、喂马、浪迹天涯……”同行的朋友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是呀。幸福的小说结尾往往有这么一句的,而在克莱恩・蒙塔纳。他们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

  TIPS

  交通

  克莱恩・蒙塔纳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距离谢尔车程约15分钟,到锡永单程约30分钟;到采尔马特(zermatt)单程约2个小时20分钟。

  住宿

  高中低档有多种选择。如果荷包够满,就住Le Crans酒店吧,欧洲顶级奢华酒店之一,尽管只有区区13间客房(6间套房、7个标间),却拥有无敌的视野,加上酒店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酒店上改造而成,其SPA在整个欧洲都是赫赫有名。旺季时绝对需要预订,一晚房价在700瑞士法郎到1500瑞士法郎之间。

  美食

  “1900”是克莱恩・蒙塔纳最著名的酒吧之一,许多大明星都是“1900”的座上宾。在游湖之后,别忘记到“1900”饱餐一顿,坐在户外,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远眺夕阳下连绵的雪山,感受天地之韵味。喝一杯黑比诺红酒、品尝新鲜“出炉”的芝士与土豆,切下刚下炉的烤牛排,跳一曲传统的舞蹈,惬意生活,从这里开始。如果你是奶酪的超级爱好者,那么山顶Dent Blanche餐厅有着号称全瑞士最棒的cheese fondue和raclette,万万不能错过。

  购物

  克莱恩・蒙塔纳因拥有众多的奢侈品专卖店而广受游客欢迎。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诸如Chanel,Louis Vuitton,Hermes,GUCCf,Dolce&Gabana等国际品牌专卖店。货品种类非常多。克莱恩・蒙塔纳也是顶级腕表的天堂,PATEK PHILIPP,AP,VC,BVLGARI,JAEGER等顶级国际品牌让无数腕级游客们在此挥金如土。

  主要景点

  1、普兰奠尔特冰河(Glacier de Ia Plaine-Morte):位于海拔3000米之处。在夏天可以滑雪和进行冰川观览,可以远眺马特宏峰和法国的勃朗峰。

  2、阿尔卑斯山博物馆(Musee d’alpage deColombire):建在伯瓦山(Mt.Bonvin)半山腰的小木屋,游客不仅能了解到19世纪30年代的畜牧生活,还可品尝这里制作的奶酪和葡萄酒。

  3、克里德尔(Cry-d’Err海拔2257米),维奥雷特(LesViolettes海拔2224米),贝拉鲁伊(BellaLui海拔2537米)眺望台:可以一览阿尔卑斯山的眺望台。这里有从小镇直达的缆车,非常便利。另外徒步旅行的路线也设计得令游客赞叹不已。

  高尔夫路线

  Severiano BalIesteros球场被瑞士的高尔夫球职业选手评为最佳高尔夫球场,也是欧洲高尔夫精英赛的比赛场地,此外两个9洞的业余球场也很受欢迎。

  节庆活动

  道士塔篇8

  ——公主手记

  其实,公主并不是本和王子就是一对,是因为骑士的离开与毁灭,让公主渐渐失去了对爱的追求而别无选择的选择,她依然深爱着骑士,但是因了一种叫做宿命的东西,所以终将陷入错位的爱。

  公主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嫁给王子,没有其他。小小的她,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待在那冰冷的城堡中,虽然,城堡的华丽让平凡的女孩们心生向往,但她在那里,却异常孤独,冷清。

  她自出生以来,就有了一身未来的婚纱,和一双总是凉彻心扉的玻璃鞋,这个寂寞的城堡里,只有她的母亲,和一群像木偶般的奴仆,所谓平常王室贵族的勾心斗角似乎在这里连影子都看不见,所有的人都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没有灵魂的驱使。

  在城堡的最深处,有一座白塔,那是公主的房间,简简单单的白色,如她那洁白的婚纱,似乎一却都正把她逐步推向覆灭的深渊。

  当她能够穿上那轻柔的婚纱,冰凉的玻璃鞋时,她的母亲展开倾城的微笑:“亲爱的,你不会孤单的,会有一个骑士,把你接出高塔,你会得到幸福的。”母亲最后也离开了,她只看到她面具一样的笑,她离开了高高的塔,离开了她,她便坐在这座高塔上的惟一一个铁窗前,俯瞰银色的白塔,看窗外蓝蓝的天,她觉得她并不孤单,总感觉到有一个人在身旁陪伴。他——深红的眼眸,赤色的发丝,有着与她一样的敏感,这是梦中见到的,但她相信她的骑士正如她所见。铁窗外的日出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眼泪,没有伤感,容颜没有苍老,只是那缠绵的长发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变长,成为一种见证。

  但至始至终都未曾放弃过等待,城堡的深处,花开花谢,但始终未能等到他,也不知是第几个冬天了,他可知她还在默默守候。窗外的雪在纷飞,白马从塔前经过,那人转过头来环视她的白塔,她知道,此时的城堡,已和漫天白雪完全融合,白雪成了她最好的伪装,但她还是向上帝祈愿他没有看见她,蓝色的眼神在身边晃荡。他,就是王子,他是那么俊美,但她的心没有因他而跳动,他只是童话中的俊美王子,不是骑士。

  命运还是来了,雪还在下,白塔中,进出的人变得多了,但公主却因此变得悲伤了,她明白,自己无法改变这命运——她注定要成为王子的新娘。在白塔的最后一道门被打开后,她看到了母亲,以及素未谋面的父亲,他们都微笑着,那一刻,她恨透了眼前的父母亲,母亲慢慢的挽着她走下高塔,走向王子,她强挤出一丝微笑,那么可笑,要等来的是骑士,却换成了不认识的人。

  王子轻盈的跪下,拉着公主的手:“你愿意嫁给我吗?”他的声音那么迷人,她并不爱他,却无奈要嫁给他。“愿意。”她淡淡地说,一丝泪滑过脸颊……

  她完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坐上前往远方的所谓家,回头看那城堡,那白塔,那一下子静下来的没有任何希望的地方,那梦毁灭的太快,骑士再见……

  但是,她却没有想到,骑士真的来了,只是他晚了一步,她早已嫁作他人妻,他深红的眼眸里,涌出一股隐忍的泪水,看着那望不到头的马蹄印,心中无奈。

  公主那知,其实也是日日梦见她,所以他一直不停息的寻找,寻找她,他孤身一人走着,每天只看到无尽的蓝天,碧绿的草地,还有那日日月月的一起一落,似乎总是孤独的。但每当他看到那蓝天,碧草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有着莫名的幸福感,仿佛有一个人陪伴着他,这个人亦是她。

  但是一切都晚了,其实只能在战争中寻找生命的寄托,公主与骑士注定无缘,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他睡不着的时候,他就会想起那座城堡,那个已经失去了爱与温暖的地方,想到它长满杂草,荒芜的样子,想到那座白塔,那里曾有他爱的人,但是现在却早已人去楼空……

  他终于将生命终结到了尽头——这场最后的战役,他身受重伤,在雪地里行走,踉踉跄跄地回到城堡前,漫天大雪,覆盖着此去经年里留下的痕迹,又是冬天了,公主,你离开这里,多少个冬天了。

  远处,公主正缓缓走来,她看到他,他看到她“你是公主?”“你是骑士?”他说:“本以为此生无缘再见,但是还是见到你了,公主,我来接你了。”她欣喜:“真的吗?”“嗯。”他的语调变小,他的身体像花瓣散开“不,不要!”她又一次哭了,摸着他那张几乎快要消失的脸。他淡淡地说:“曾经想代替所有人陪在你身边,现在不行了,如果有来世,我还回来接你,把你接出高塔,还有,对不起………”他像空气一样消失了,留下她在原地……

  雪白的冬季,依然在那高塔之上,依然是王子,如旧的求婚,无奈的答应。这才明白,公主永远逃脱不了千年的命运,她是那童话里的公主,他是那童话里的王子,他们永远都要走到一起。灰暗的道路上什么都没有,却隐隐听到那不知何故的叹息……

  道士塔篇9

  宋元时期,福州佛教继续发展,官府与民众建造了不少塔,著名的有城门镇龙瑞寺的千佛陶塔、连江的普光塔等。明清时期,虽然福州佛教发展相对较慢,但却建了许多塔,如重新修建的于山报恩多宝定光塔、马尾区的罗星塔、福清龙江的瑞云塔、上径镇的鳌江宝塔、东张镇的紫云宝塔、东瀚镇的万安祝圣塔、连江县的含光塔、永泰县的联奎塔等。现有的福州古塔中,明清时代塔的数量最多。福州古塔按平面结构可分有四边形、八边形、圆形等,而就其建筑造型来说,大多数是楼阁式塔,其余还有经幢塔、密檐式、舍利塔、宝箧印经塔等。建筑的材料多为石质,部分为砖石结合与陶质。福州传统古塔浓缩了宗教思想、建筑技术、雕刻艺术、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诸多元素,是福州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闽都兴衰沉浮的沧桑历史。在古代,人们耗费巨资修建塔,除了作为重要宗教文化标志外,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塔的功能也由贮藏舍利、象征宗教,扩展到为人民祈福求安,表彰功德,甚至作为江海航行的标识以及改良风水的独特建筑。这些古塔真实地反映了福州的历史状况,传达出相应的历史信息。考察与探究福州古塔,犹如在阅读一部厚重的史书。

  1呈现传统的建筑技术水平

  福州古塔体现了古人精湛的建筑技术。唐宋时期,福州的建筑发展迅速,建了大量石塔,这得益于当地盛产石材,其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的建造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长乐的圣寿宝塔位于城区塔坪山之颠,又称“三峰寺塔”,建于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高27.4m,七层八角仿木结构石砌建筑,塔内拱顶空心,内设曲尺形石阶。塔基为双层须弥座,束腰刻壶门图案,中为戏狮,端庄严谨,须弥座制作形制与宋代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所记载叠涩式做法相类似。圣寿宝塔在塔身砌刻椅柱、梁枋、斗拱、出檐等的做法体现了宋代仿木结构的表现手法。塔二至七层设上下两门,立瓜棱柱,柱头施斗拱,出下昂,各层塔壁砌有佛龛,塔刹为金属束腰葫芦刹。平面八角是我国较为普遍的建筑形制,八角形的边缘线条柔和曲折,每一面塔壁对地基的压力较平均,有利于抗震。圣寿宝塔全以石材建造而成,非常结实、坚固,历史上曾经历过3次大地震而巍然不动,反映了福州宋代石构建筑建造技术的高超水平。福州较著名的石塔还有乌山的坚牢塔、连江的天王寺塔、福清的龙山祝圣宝塔、闽侯的陶江石塔等。福州石构建筑水平历来较高,如明洪武4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在王审知所建城池的基础上重建的福州城,整座府城全用石头砌筑,三面环水,北面隔着悬崖,固若金汤,明代倭寇4次攻城,均受城墙阻挡。如今,城墙已基本不存在了,但通过对这些保存下来的石塔进行研究,可以大体了解福州传统石构建筑工艺的技术水平[2]。除了石塔以外,福州还有少部分的陶塔和砖塔。鼓山涌泉寺天王殿前的千佛陶双塔(原在城门镇龙瑞寺)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东塔称“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塔称“贤劫千佛宝塔”。双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均为八角九层仿木楼阁实心塔,高7.6m,底层直径1.2m。千佛陶塔塔基为双层束腰石,八角雕有侏儒力士,塔身八面用柱,柱头上施斗拱,出斜昂。千佛陶塔装饰华丽,共有1038尊佛像,还有高僧、武将、狮子、花卉等塑像,生动活泼,塔的各个部件均是事先以木结构样式雕模制出泥肧后,上釉而烧制的,体量较大,制作精美。千佛陶塔体现了宋代福州地区的陶瓷工艺水平。福州砖塔的代表作是于山的定光塔和连江的含光塔,其中建于明代的含光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红砖塔,高26.67m,叠砌出檐,每层均设1门7佛龛,沿塔内石阶可到达顶层。含光塔除基座与翘角用花岗石外,塔身、塔檐出拱、佛龛均以红砖砌造,经考证这种红砖建造的塔全国仅存2座。含光塔反映了福州明代时期制砖业的发达状况。上述这些造型坚固,形态多样的古塔历经千百年的沧桑而安然立存于福州,体现了福州地区高超的传统建筑技术水平。

  2表现古人的雕刻艺术成就

  福州石雕历史悠久,各种宗教石雕数量众多,造型别致,具有丰富的内涵。除了名闻海内外的寿山石雕外,福州地区的花岗岩石雕工艺也十分发达。福州古塔的石雕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福清城关的瑞云塔堪称石雕的精品。瑞云塔建于明万历年四十三年(1615年),由当时建筑名匠李邦达设计施工,有“江南第一塔”之称。瑞云塔以花岗石建成,通高34.6m,八角七层仿木构楼阁式造型。底层为八角形须弥座,周长24m,内为空心室,有曲尺形石阶可登塔顶,为“穿心绕平座”式结构。瑞云塔历来以精美细致的浮雕而闻名。塔每层均有雕刻,内容极其丰富,共有佛像、菩萨、力士、飞天、龙、狮子、虎、凤凰、鹿、马、猴、兔、鹤、赚膨、花卉、假山等石雕400多幅,最大的高1.8m,最小的仅有0.2m。特别是每层石门两旁的守门神,怒目圆睁,雄壮威武,而那48尊立在八角塔檐上的镇塔将军,神情肃穆,端庄安详,有着天人的姿态。这些浮雕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匠师们运用粗中有细的圆刀技法,借鉴传统绘画中柔中有刚的线条,勾勒出各种有趣的形态,把粗朴与精巧两种风格协调地融合在一起。我国明代古塔外壁雕刻一般都比较简洁朴素,而瑞云塔却以丰富多彩的浮雕在明代古塔中独具魅力,这也反映了福州石雕工艺的兴盛[3]。连江仙塔上的雕刻也十分精彩。仙塔始建于唐大中三年(839年),为八角两层仿木楼阁式石塔,高9.2m,共30级石阶。仙塔的石雕十分精彩,第一级石板周边刻波浪纹图案,第二级刻有双狮戏球、天马、鹿、麒麟等动物浮雕,其余各级还雕有佛像、力士、莲花、龙首、双凤朝阳等,塔门两边立有2尊1.85m高的皮甲武士。仙塔体现了唐代福州的雕刻工艺。此外,闽侯县尚干庵塔的雕刻也颇具特色。庵塔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年),塔高10m,底径3.2m,为八角七层实心楼阁石塔,每层八面均设有佛龛,内为盘坐莲台的佛像,神态各一,安详而又端庄。塔座转角各有一威武憨厚的力士,傍角处端坐八尊镇塔神像。庵塔体现了福州早期的雕刻工艺水平。福州还有许多塔的雕刻也堪称精美,题材多样,有佛教故事、飞天、护法金刚、力士、吉祥图案、神禽瑞兽等造型。通过对古塔雕刻的研究,可以看出福州雕刻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并能熟练运用传统的比喻、象征、寓意、表好以及祈福等艺术手法,将社会的传统道德思想融入雕刻作品之中。

  3反映闽都佛教发展的状况

  塔的建造都较为庄重而严肃,塔中几乎都供奉着高僧的舍利,而舍利又是佛教最崇高的圣物,所以佛教徒在传播教义时,除了利用佛经、佛像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筑佛塔,作为佛教的象征性标志之一的塔,反映了当地的佛教文化状况。福州古时佛教相当兴盛,从统治阶级到普通民众,大都笃信佛教,并且大兴土木,建寺造塔,刻经铸像。五代时期福州城内就建有闽都七塔,后人有诗云:“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沉沉。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生动地表现了福州城区浓厚的佛教气氛。位于于山的报恩多宝定光塔,又称“白塔”,就是由闽王王审知为过世的父母超荐冥福而兴建的。塔八角七层,通高45.35m,在福建近300座古塔中,高度仅次于泉州开元寺的镇国塔。定光塔工程浩大,极为壮观,四周还建塔殿、法堂等36间,当工程竣工时还举行了盛大的藏经仪式,但是原塔在明嘉靖年间被火烧毁。如今这座塔是1548年由福州乡绅带头募捐重修的,由于古时统治阶级往往把建塔看做是有利于民众的大事,当时许多僧人、官员、商人等都参与捐款修建。与定光塔相隔不远的坚牢塔建于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俗称“乌塔”,是由王审知之子王延曦为永保闽国江山和为自身及臣下祈福而建造的。在塔上佛龛内还刻有王延曦及其子女、臣属的姓名、爵号和捐资祈福铭文。坚牢塔上的雕像与文字,都是研究福州五代佛教文化的宝贵文物资料。白塔与乌塔反映了福州当时浓厚的佛教氛围。雪峰寺的义存祖师塔是由王审知为雪峰寺开山祖师义存建造的舍利塔。义存禅师(公元822—903年)为泉州人氏,19岁出家学禅,得名师指点,了悟禅理,于唐咸通年间回闽弘法传教。史载自义存居于雪峰山之后,天下参禅之人闻风前来,参学问道者络绎不绝。当时王审知欲以佛教安定人心、消除社会纷争,实行崇佛政策,礼敬禅林,表彰义存禅师的道德。义存实际上是王氏政权最高佛教政策顾问。王审知还将雪峰寺大加修饰,扩建了庙宇,重塑了佛像,新铸了钟磬,给予僧众丰厚的资财和产业,使雪峰寺成为“南方第一丛林”,香火极其鼎盛。王审知虔心优待义存,义存勤勤恳恳地说法普度大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福州乃至全省境内佛化大行,佛教风气浓厚,王氏政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义存师徒们也达到了弘扬佛法的目的。义存禅师圆寂后,闽国僧尼士庶5000余人参加了骨灰入塔典礼,王审知还派其子王延禀亲临祭奠、斋僧。如今,义存祖师塔静静地安卧在雪峰寺青山绿水之间,使人遥想当年义存禅师弘法度众的盛况与艰辛[4]。其它还有鲤尾山紫云宝塔、万福寺37座舍利塔、瑞岩山经幢塔、灵石山三塔墓等古塔,都反映了闽都佛教发展的真实状况。

  4宣扬民间的风水观念与思想

  塔原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建筑,只可放高僧的舍利,但传入中国后在与传统文化融合中,出现了以塔改变风水的习俗。风水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独特的环境艺术思想。风水思想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古人认为,一个地方的人才兴盛,也与风水环境有关,所谓“地美则人昌”,“人杰地灵”。如果一个地方人才缺乏,就需引水植树、兴建人文景观等来弥补其中不足,而建塔补风水就是古人常用的方法。风水塔的建造是为求得国家昌盛,人民富裕,渴望人文环境的改善,祈盼官运享通,而且还有“镇邪”之用。在古代,修建风水塔是件利国利民的功德之事,因而从古到今,福州各地人们在河岸边或山顶上兴建风水塔,如水口塔、文峰塔均是为了满足人们心里的美好愿望。闽侯县甘蔗镇临闽江而立的镇国宝塔就是座风水塔。据传唐末时期这里经常有水灾,在五六月间,洪水常淹没大片农田和房舍。县官无计可施,最后便听从当时游方僧人的建议,在此造塔,用以镇水妖,压水患。塔为七层四角,高约6.8m,仿木楼阁式花岗石层叠实心建筑。塔身每层都设佛龛,雕刻有佛像、力士、花卉、团窠等,造型古朴端庄。千百年来,镇国宝塔默默地屹立在闽江岸边,保护民众安居乐业,并成为了镇妖驱邪与正义功德的化身。福清上迳镇迳江北岸的鳌江宝塔也是风水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为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石塔,通高25.3m,塔上雕有佛像。每层塔门均刻有“愿四海宁谧,愿五谷丰登”、“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等联句,表现了人民希望幸福生活的理想。鳌江宝塔位于水口,风水学里有一句名言:“山管人丁,水管财”。水口乃是一个地区水之汇聚处,也是财之汇聚处,在水口建塔,可以留住财气。其他著名的水口风水塔还有福清龙山祝圣塔等,海口镇龙江桥双塔是为了镇妖压邪,而城头镇五龙桥石塔也是镇妖邪之用。这些塔多是一种以风水学为依据,并对当地自然山水的缺陷进行弥补与装点的建筑,它们已逐渐脱离佛教的范畴,具有道教阴阳五行的思想观念。众多俊秀挺拔的风水塔为原本平淡无奇的山水与园林,增添了许多美景。

  5体现福州的民风民俗与传统诗词

  文化古塔往往历尽沧桑,久经风雨,那高大挺拔的雄姿,不仅象征了民族自强自尊的品格,而且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民间传说,福州古塔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现了古代福州社会的民风与习俗。马尾罗星塔,俗称“磨心塔”,传说为宋代广东岭南的柳七娘所建。据说柳七娘随丈夫入闽做苦役,后来丈夫劳累至死,七娘便变卖家产,为亡夫在闽江之中的山丘上建一石塔祈求冥福。明万历年间,塔毁于海风,到了天启年间,福州著名学者徐勃等人募捐重修。类似的传说还有连江云居山的普光塔,在民间,普光塔又称为“望夫塔”,是云居山当地一名妇女在山上期盼出海的丈夫能安全归来时,用石头垒成的。坚牢塔与福州的民俗关系密切,在重大节日里民众都会在塔上点灯,仕女上乌山烧香并登塔,不仅可以健身,还能祈求平安,特别是每年八月中秋节,塔上灯火辉煌,十分热烈。还有福清瑞云塔自今流传六十年一度甲子中秋点塔灯的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瑞云塔建成9年之后,恰巧是岁序之首甲年,群众便在中秋节时在塔上点灯结彩,祈求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5]。永泰的联奎塔是为纪念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年)萧国梁、郑桥、黄定3人,7年3科皆中3状元,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而建的,希望保佑当地人杰地灵,文云昌盛、科考夺魁,塔门所立的不是武士,而是文官,体现了造塔与科举仕途思想的巧妙结合。福州古塔还是文人骚客登游咏诗的地方,留下了许多与塔有关的诗文、名联、题刻、碑记等,为塔平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如唐代诗人贾岛、宋理学家朱熹、明才子陈介夫等就曾游览过闽侯庵塔,并且均留下诗篇。明素波隐士就有诗云:“六六湾头第一峰,倚天青削玉芙蓉。远撑砥柱三江转,俯视凭陵七里冲。有客可仙时放鹤,无人谈诀日寻龙。巍巍秀洁东南镇,差胜罗浮四百重。”生动地描述了庵塔周边的秀丽风光。

  6记载闽港的航行历史

  福州上可溯闽江,沟通闽江水系,下可远航至海内外许多港口,自古以来便是闽江流域和东南沿海货物的集散地。五代王审知主闽之后,福州港口的海上交通进一步得到发展,南海诸国纷纷来朝,促进了福州港的航海贸易,元代已有许多商船沿印度洋到达这里。明代市舶司从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从此作为朝廷与东南亚国家互市的重要港口,对外交通与海运贸易更加繁盛。明代福州港还为郑和七下西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记载,郑和船队进出长乐太子港均以三峰寺塔为航标,而且郑和还多次登塔观察地形与船队,就连塔名也是郑和所起的,他还亲自题写牌匾,三峰寺塔与郑和下西洋有着深厚的渊源。罗星塔也是航海港口的标志塔,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罗星塔的名称和位置,曾标在郑和航海图中,在世界航海地图上,也已列为重要的航海标志。至今,塔身上还保存着大量的导航标灯龛,登临塔顶眺望,马尾港附近水域一览无遗。罗星塔在福州航海上起着指引商船的关键作用,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这高高矗立的石塔记载了福州侨乡海外移民的沧桑历史,多少年来家乡的塔不但是海上航行的航标,更是游子归家的航标。福州的航标塔还有面向东海的福清万安祝圣塔与三山镇迎潮塔等。这些古塔用于导航引渡,为福州古代的航海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道士塔篇10

  分析人士指出,从人口上而言,以色列虽不算大国,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却不容小看。以高科技立国的以色列科技一直都令世人瞩目,而中以在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互补性极强,但随着双方贸易额增长高达200倍之后,中以合作的瓶颈似乎开始出现了。专家认为,随着内塔尼亚胡访华之旅的结束,这一瓶颈有望打破。白宫致电访华的以总理

  最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结束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回国之后,内塔尼亚胡虽然未就访问成果作出评价,但他在访华结束前说,“此次访华非常成功”。记者注意到,以色列媒体对内塔尼亚胡的访问十分关注,早在其访华之前,有媒体就分析说,内塔尼亚胡的重点在促进中以经贸发展,中以之间可以互补,并联手保证未来的市场安全。有细心的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内塔尼亚胡此次访华实际上带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随同代表团,其中不仅有该国主管经济的官员,还有不少工商界人士和企业家等。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以关系经历了建交以来的长足发展,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增长高达200倍,从当初的年贸易额仅5000万美元上升至去年的近100亿美元,成果非常显著。但是,近几年以来,中以双方开始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以关系的提高似乎已经走到了某种瓶颈,双方贸易额的进一步增长开始变得比较困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对记者分析说:“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依靠高科技立国,其科技水平令世人瞩目。但是具体到中以双方的科技合作,尽管互补性极强,但却受到了第三方的影响。”据相关报道,就在内塔尼亚胡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中以就多项技术合作达成价值可观的商业合同,但却引起了华盛顿方面的密切注意。美国总统奥巴马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到北京给内塔尼亚胡。尽管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表示对这次通话无可奉告,但外界猜测,美国担心的正是以色列卖高科技产品给中国,美国怕其敏感的军事技术通过以色列扩散到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2000年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导致中以4架“费尔康”预警机交易胎死腹中;2005年,以色列同意为中方升级于上世纪90年代出售的“哈比”无人驾驶攻击机,后来也因为美国施压而作罢。多年来,美国的某些议员一直关注以色列向中国出售技术,并时刻保持警惕。

  如何使双方的科技合作能够顺畅地进行?如何在已经达到较高水准的贸易基础上继续提高合作力度,挖掘潜力?这些疑问摆在了中以双方眼下,成为双方领导人的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色列可做中美桥梁?

  “在这个关键时刻。内塔尼亚胡带大型代表团访华,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李绍先对记者说,中以两国首脑的会谈将有助于探寻如何突破瓶颈。目前,中以双方同意成立由双方官员组成的特别小组,以加强双方在科技、经贸等方面的合作。以色列方面认为,此次突破有重要意义。创新的需求永不停止,在每个经济和发展的舞台都是如此。这是确保以色列向中国输出科技的方式。除了科技合作的重点外,内塔尼亚胡在与总理会谈之后,双方还签署了在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内塔尼亚胡谈到中国之行时说,“我看到中国的飞速发展,我非常钦佩,也非常感兴趣,这是我到来的目的。”他还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以色列有很多技术,愿意同中国分享,联手生产一些超乎想象的优势产品。据悉,内塔尼亚胡与中方讨论的项目涵盖了能源、环境、食品、水、医疗、教育等方面。他表示,中以双方的专家将会互访,而且,为了加深两国的关系,还要尽可能多的邀请官员、商人进行访问。内塔尼亚胡说:“以色列和中国之间有这样的合作机遇,因为我们两国不是竞争对手。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家,但是我们有很多很聪明的人,我们有很多思想,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技巧。所以我们需要和其他国家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内塔尼亚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目前已难以延展的中以双边关系,那么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以预见,中以在经贸、科技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经过这次访问,内塔尼亚胡取得了他所预期的收获,更没有辜负那些替他捧上“访华锦囊”的人。  【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道士塔》原文及赏析(共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在此,感谢网友“mate”投稿本文!

  要说《道士塔》,王道士是个关键人物.看重与批评,分歧就出在王道士身上.

  在《道士塔》中,作者既写出了王道士作为文物破坏者与文物出卖者的身份,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的罪人.又写出了王道士的无奈.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有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所以作者最后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作者对”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并不是要一味地贬低,揭发他的”罪恶”,而只是用艺术手法去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枯骨生肉”的特点.或者说”煽情”.

  ”枯骨”指的历史事实,”生肉”指的是借历史事实而创造的鲜活的”人”,生动的”事”,深切的”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余秋雨《寂寞天柱山》鉴赏

  2.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3.余秋雨散文《南方的毁灭》

  4.余秋雨爱情经典语录

  5.余秋雨散文《贝壳未碎》

  6.余秋雨作品《文化陌生人》

  7.余秋雨作品《笛声何处》简介

  8.余秋雨散文特点解析

  9.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10.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

  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第一部分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地掠夺和俞劫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已涌动着无法遏目的悲愤。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和无知。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发,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如今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正面临别国的掠夺,比如说,无耻的韩国人成功地完成了江陵端午祭的申遗,唐朝时代的琵琶如今却被日本人收藏,而我们束手无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有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再流入他人的口袋。

  《道士塔》

  【教学目标】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这个王圆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

  道士塔..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 孙广海

  思路流程

  1、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文化苦旅的第一站是哪里(投影、敦煌)→介绍敦煌(神奇传说、莫高窟图片)→展示敦煌魅力(投影、一组相关图片及文字说明)→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图片)】→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投影)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作主要有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我们品读余秋雨散文,可以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使学生明确“苦”。

  二、介绍、展示敦煌魅力

  A、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站就是敦煌

  B、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投影)

  C、敦煌位于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的最南端。它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千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亲历了十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

  D、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莫高窟的名气很大,它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洞窟呢?幻灯: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有彩塑像2100多尊,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信徒再次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

  上个世纪初,由于历史疏忽和朝廷能够的腐败,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惨遭劫掠,文物散失他国。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哪一个不为之悲愤?余秋雨,正是这样一个用它的笔书写这种悲情的人。

  E、余秋雨向我们展示的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板书、图书)

  三、研读课文

  A、研读第一部分

  1、同学们,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现在老师想要问一个问题。僧人圆寂塔是那个宗教的说法?(佛教)

  是的,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2、塔的主人是谁?(王圆篆)他的身份是什么?(农民――道士――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那么老师想问大家,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苦)

  3、作者说:“我见过他的照片。”那么我们也来看看他的照片,(照片),看文中是怎么描写他的?生读文后明确:真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为畏畏缩缩的人”!

  4、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没什么文化)

  B、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让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故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些什么?(分两大组,讨论交流补充)

  B、研读第二部分(指导: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提取主要信息)

  【(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

  引读有关句子:

  1、看课文。在他洒遍刷白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2、看课文。“才几下婀娜的身姿体态变成碎片,变成了泥巴”。

  3、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

  研读第三部分 师:王道士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文章第二部分你准备用怎样的语言来概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

  师:是哪儿的文物?(具体到“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里的文物”)

  师:同学和老师一起看课文第三部分,什么时间?(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那么他买给了谁?

  (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

  4、其实,历史远远不止我们课本上描写的那样。(出示敦煌照片)

  在王道士发现的这个藏经洞里出土的文物大约有数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发现,然而,在经历了外国文化强盗的一番掠夺之后,如今藏经洞已经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吗?

  真的不知道吗?那么跟着老师一起看课文P53的注释,读书要细心一点。(四万多件)

  师:其实,你这个数据也是不确切的,就老师目前看到的资料,有说五万多件,有说六万多件的,事实的却如此,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我们只知道:在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波斯士顿博物馆里,在巴黎国民图书馆里,在日本博物馆里,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们北京图书馆里的还要多。请看:(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外国文化强盗的嘴脸。。。。。。)

  4、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

  5、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图片)】→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

  6、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讨论)

  7、同学们,现在位想问问大家,当你们了解这段历史,看了这些画面,你们的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恨)

  师:是啊,其实余秋雨先生也和我们一样,他在第28节说:“我好恨”。那么,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恨谁呢?从哪些语段可以看出来?

  恨: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政府官员腐败无能(图片)外国强盗贪婪无耻

  师:那么除了恨,是否还有其他的情感呢?(爱。爱什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师:讲得好!作者得恨源于作者的爱。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恨之切,也显示他爱之深啊!

  四、拓展延伸

  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四、.总结

  同学们,余秋雨的这篇文章很长,应该说,充满了感染力的语言比比皆是。当我们一遍遍的读着《道士塔》的文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苍凉悲愤的心情,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的车队,最终却无能为力,而我们也跟着作者时而愤怒,时而痛苦,时而忧伤。余秋雨的文字往往就具有这样的魅力,凝练的几句话,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沉的理性思考。文章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很多,下节课我再和同学们一起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字和文笔。

  好!下课!

  作者邮箱: lxh72219@163.com

  道士塔.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⒉介绍敦煌文化。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概括各部分内容,并添加一个恰切的小标题。

  明确:第一部分:道士塔中王圆 敦煌石窟枉守护

  第二部分:无知道士瞎折腾 灿烂文化毁灭中

  第三部分:只因物多运费高 管叫遗产他乡跑

  第四部分:敦煌专家研究苦 忍辱负重保财富

  四、小结

  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逐步深化。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余秋雨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对作者在文中所述情感进行分析;

  ⒉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具体分析

  ㈠导入

  ⒈课文的题目是“道士塔”,而课文主要内容是写的什么?

  明确:敦煌文物的流失-→罪魁王道士

  ⒉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来审判“敦煌文物的流失”这个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怎样审判?写下审判他们的审判词,并当庭宣判他们的罪行。

  明确: ⑴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贱送文物、廉卖文物

  ⑵满清官员:放任自流、馈赠佳品、中饱私囊(重刑)

  ⑶国外掠夺者:欺骗、低价、大量巧取豪夺

  ⒊假如你是审判庭上的一个旁听者,旁听了他们盗毁敦煌文物的.罪行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说明。

  明确: 王道士DD愚昧无知贪财(罪人小丑)【反语】

  恨满清官员DD腐败无能渎职(民族悲剧)【对比】 〉痛惜无奈愤怒

  国外掠夺者DD狡猾欺诈野蛮(学者)【反语】

  ※ 结合练习二穿插揣摩句子的含义

  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⑵…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细细刷上…憨厚地笑……达观地放…

  ⑶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⑷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⑸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痕。

  ⑹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⑺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⒋敦煌文物遭盗毁,余秋雨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挽救的?怎样理解他的举动?

  明确:a、低声哀求DD“等一等”(想阻止悲剧,但无能为力)

  b、拦车队,大哭一场DD“难”(遗产无处安放,无助无奈)

  ⒌偌大的敦煌文物,竟然毁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小的道士手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莫大的悲哀。作者对于整个历史事件的思考是什么?

  明确:寄希望于新时代的学者和爱国者。

  ※ 研究探讨:

  ⑴怎样理解一个日本学者的说明?

  明确:国外掠夺者可以掠夺走敦煌文物,但带不走敦煌文明,它的根在中国。

  ⑵面对日本学者的发言,中国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表达了中国专家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①因为敦煌是中国的;②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情感是压抑的。

  ㈡归纳.写作特色

  明确:叙议结合

  三、课文小结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1]

  道士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道士塔(网友来稿)

  梁万年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作者余秋雨,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

  又过了两年多,19,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

  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廷栋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

  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藏经洞被发现到19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斯坦因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19.伯希和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

  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

  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解释下列词语

  坍弛:倒塌,倒垮;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把持: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

  呆滞:(目光、神情等)迟钝,不活动;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悲壮苍凉的氛围。从几座坍弛的.道士塔在夕阳下更显得破落悲凉,为全文奠定了苍凉的基调,更显出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以及文明衰落的悲剧性。

  3、“竟然就是那个王圆渌”中的“竟然”如果换成“原来”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如果换成“原来”表达效果不如用“竟然”那么强烈,用“竟然”更能表现作者的意外和惊诧,与前文“猛然一惊”相呼应。

  4、王道士“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这样的肖像描写对表现王道士有什么作用?

  表现王道士的平民身份,卑微、愚昧、无知。

  5、专家们为何要“叹息一声”?

  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可惜,感到屈辱,而又无可奈何,因而叹息。

  6、为什么说“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因为敦煌文物不断地流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物流失,更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遗产的流失。也暗示了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解释下列词语:

  事由:事情的原委;公文用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借口、理由。

  歆羡:羡慕。 憨厚:老实厚道。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2、第二段中写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而敦煌的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更突出了敦煌文明的衰落。

  3、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王道士将洞窟壁画刷白的经过和细节?

  着重表现一个灿烂的文明是怎样被破坏的,也表现像王道士这样的人不仅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更是中国文化的罪人。

  4、说出最后一段中四个“惨白”的含义。

  前边两个可以看成是王道士破坏敦煌文化的历史见证;后两个表达了作者面对被破坏的敦煌文物茫然不知所措的悲凉心情。

  阅读第三部分“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我好恨!”

  1、“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的“古怪”的含义是:

  斯坦因他们觉得让王道士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掌管敦煌的稀世珍宝,是令人诧异的。

  2、“他们在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个极基本的前提是什么?

  这个世界是分成一个一个国家的,敦煌在中国,敦煌的文物属于中国,中国政府对文物拥有主权。

  3、“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是什么意思?

  扔下白手套,表示理亏、认罪,“我”接受额尔金的投降。

  4、“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是什么意思?

  要同额尔金决斗,接受挑战。

  5、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哦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

  6、一批.文献送京城的情景说明了哪些问题?

  席子乱捆,说明政府官员对文物毫不珍惜;另一面是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的收藏。

  7、“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命运极端悲惨的时代,那是一个令人椎心疼痛的时代。

  作者邮箱: liangwannian@tom.com

  [1]

  道士塔(网友来稿)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原文及赏析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道士塔》原文:

  一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二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三

  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呵,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翻检。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是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专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成了一个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余秋雨《莫高窟》)在这里,最美的文字与“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融为一体,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毋庸赘言,大凡飞天的后代无不神往于那千年的辉煌。追溯到东晋(公元336年),我们看到乐樽和尚的身影,正是他的虔诚和灵性,开始了莫高千年生命的孕育。那北魏的奔放豪迈,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瑰丽豪华,五代的温煦沉着,大宋的拘谨雅丽,元代的沉默冷清,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沉淀,拓延、生生不息。然而,这所的激情都在20世纪初的那场浩劫中变得苍白和苦涩了。

  我们无法越过那个黑暗、屈辱而冷漠承德时代,就如走近莫高窟,就不得不面对那座丑陋而荒凉的道士塔一样。不管记忆中的敦煌多么绚烂多彩,富丽堂皇,都终究无法填满那空阔的藏经洞,无法洗去千佛洞中的惨白,无法抚平天边古老民族滴血的伤痕。而它——道士塔,却还如古迹一般完好地戳在那儿。我恨不得将这塔推翻,掘倒,猛挥血泪之鞭,鞭笞那早已腐臭的无知躯壳。是的,王圆簏,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这样“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身影,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本来随处可见,不同的是,偏偏他走了狗屎运,“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历史的车辙就这样脱轨了。你还希望怎样呢?将洞窟刷白,将“婀娜的体态”换成“天师和灵宫”,对于一个老农,对于一个道士来讲,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吗?他只是在尽个人的本分而已,况且,中国的平民向来都是最务实最本分的。如果要怪,也只能怪上天太“眷顾”这个卑微的人了,让他发现了藏经洞。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处财源,王圆簏小农式的精明萌动了,就像“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难以计数的瑰宝流失了,有人嘲笑他的荒诞,有人怒视他的卖国,固然不错,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王圆簏根本不懂这些经卷的价值,更何谈“文物”“文化”“爱国”!他的可笑行径给莫高窟层层累聚的生命划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也是这场文化浩劫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么,鞭惩那早已干枯的躯壳,也只是徒增伤痛和疲惫而已。何妨放任思绪更远些,你会发现王圆簏的周围,还有无数个王圆簏、张圆簏,但是谁有了这样千载难逢之机,都不会错过这“小丑”的角色。

  20世纪的天空啊,那样阴沉昏暗,令人窒息。一个民族在这种缺氧状态下瘫痪了,沉默了。把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张扬过,跋扈过,却怎么也不料想这最后的接力棒送错了对象,偌大个满清王朝竟找不出一个象样的子孙来承继祖业,他们最多称得上过“寄生虫”,骄傲自大,恃强凌弱,对了,还生得一身媚骨,学会了将祖宗的产业拱手让人,这一点可是让其先人望尘莫及的。(当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时代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满清政府以自己的方式苟延残喘着。很难相信,这样的子孙会有什么文化意识,民族深情。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敦煌瑰宝,如果当时被完好地送到北京城,将会像当年的'圆明园一样尸骸无存,而这将是另一场触目惊心的民族悲剧。总之,除非它像古楼兰一样神秘消失,否则在劫难逃!

  车声辘辘,那是外国学者们凯旋的歌声,手执擎天利剑,我也只肯狠狠地怒视其远去的背影,决不阻拦。也许我能一时救下几件稀世珍宝,却终究救不下整个敦煌文化,在那个阴沉昏暗衰亡没落的时空下,他终将成为历史的殉葬品。

  无无法想象归国后的斯坦因们大邀其功时的姿态,但我确定,无论他们怎样地修饰,或干脆更加露骨地说:“这就是从中国掠夺来的敦煌文物”,“中国”“敦煌”这几个字却是他们永远也抹杀不掉的,只要有这些残存的文物在,这几个字就会被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记起,敦煌文化就不会消亡。当年,日本学者滕枝晃曾怎样狂妄地断言:“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而今,他不得不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我们将欣喜地看到,敦煌的飞天们在重振羽翼,而这,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新的转机!

  《道士塔》和《莫高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前者提示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悲剧,那么,后者则是对这一灿烂文化的赞叹和歌颂。两篇文章归结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两篇文章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第一部分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地掠夺和俞劫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已涌动着无法遏目的悲愤。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和无知。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发,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

  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敦煌莫高窟前面有一条党河,河的对岸有一片稀疏的塔林,那是僧人或道士的墓塔,其中一座比它身后的众多墓塔更高大,位置也最显著,外来的游客第一眼就不会错过。塔背后刻有墓志铭,近前一看,原来是敦煌文书的发现者王道士——王圆?的墓塔。现在王道士也有了不大不小的名气,因为他发现了敦煌文书,这一重大的发现后来轰动了世界。但他的名气更多来自于他将这些珍贵文书中的大部分而且是精品卖给了外国探险家,当然这是个恶名。

  王道士的墓志铭是弟子撰写的,因此多有溢美之词,但其中也不乏客观的记述。根据这篇墓志铭,王道士因为饥荒离开家乡湖北麻城流浪,一路上历经磨难,遂即有了出家的想法,在酒泉出家当了道士;随后他又流浪到了敦煌,在参观莫高窟后,感叹这里就是西方的极乐世界,于是修建了太清宫在此定居。此时的莫高窟已经荒废了700年,许多洞窟被流沙掩埋,建筑更是残破不堪。虽然是一名道士,但王道士对佛教同样热诚,他决定化缘募捐修复。在生命余下的30多年中,他将各个洞窟中的流沙清理、补葺,修复残破的塑像和壁画,改建了三层楼、古汉桥、五层佛楼等建筑,可以说,我们今天见到的莫高窟基本上就是王道士修复的面貌。修复莫高窟是王道士的毕生事业,为此总共花费了他20多万两白银。作为曾经一贫如洗的流浪汉,这些白银几乎都是依靠他的勤勉、热诚一点一滴募捐来的。我在这里之所以用“几乎”一词,是因为修复莫高窟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交易。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东坡突围 余秋雨相关介绍

  2.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3.余秋雨散文《南方的毁灭》

  4.余秋雨爱情经典语录

  5.余秋雨散文《贝壳未碎》

  6.余秋雨作品《文化陌生人》

  7.余秋雨作品《笛声何处》简介

  8.余秋雨散文特点解析

  9.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10.余秋雨信客教案

  ★ 道士塔读后感

  ★ 《道士塔》读书笔记精选

  ★ 《道士塔》读后感600字

  ★ 道士塔阅读心得

  ★ 览《道士塔》遂有感

  ★ 《道士塔》的教学反思

  ★ 道士塔小学生读书感受

  ★ 宴梅道士山房翻译及赏析

  ★ 送道士,送道士孟郊,送道士的意思,送道士赏析

  ★ 弹琴原文及赏析  《道士塔》读书笔记(通用42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士塔》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文化史实。它所揭示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国宝向慕名而来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文物们,只好让强大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东亚病夫”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真理,我心在滴血,我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心。

  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身上,但它带来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惟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上空,化作晴空中阴霾,眼睁睁看着愚钝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一刹那惊诧瞪大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价值,让他知道了他所作所为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做了更大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想象力有限。但这次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灾难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伤口总会被抚平的,可那个疤痕,却无法抹去……

  第一次见到余秋雨的《道士塔》是在他的散文集《晨雨初听》读到的,这本书的封面印着蓝蓝的天空和海洋,沙滩上放着两张洁白的椅子。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让人舒心。可是当翻到《道士塔》这篇文章时,先前舒坦的心情早已没了影儿,只有一股怒火在心中燃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20世纪敦煌莫高窟不幸由以为无知的道士当家,他自作聪明将一幅幅珍贵的壁画变为一道惨白,他将一座座精美的塑像化为天师、灵官、菩萨,他将一箱箱无价的国宝换为历历可数的银元。给后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这位道士的名字叫王圆箓,他只是一个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的湖北麻城农民。他的无知让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些不满,他找来帮手用石灰淹没了唐代的衣冠,宋代的'笑容。因算了算石灰的价钱,他认为没有必要全部刷完,于是他放下了刷把。如果当时有免费的石灰恐怕这个愚昧的道士会将他的“宅院”刷得一尘不染吧!看来我们是否应该感谢他呢?感谢他的手下留情,为我们留下了一些珍品!粉刷了之后,他又想弄几个雕塑。他看到中座雕像的体态过于婀娜,与几面的白壁似乎有些不相符。这时他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身份:道士。那自己何不在这里立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和他的帮手用铁锤将那婀娜的身姿,柔美的浅笑砸成了碎片,化为了泥巴。他又请来了邻村的泥匠如小孩子般堆起了雪人,忙活了半天总算能立住了,最后做出来还像模像样

  由于这位道士——王圆箓,他的无知、愚蠢、自私。使用少数的银元换得大量的敦煌文物流失海外,而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只得一次次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我们愤怒吗?不我们该愤怒吗?也许正如文章中写到的“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蠢,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他不是承受不起,而是不配。他那样的无知,根本不知自己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就算再怎么倾泄,他的眼里定还是不解。如果“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么谁才是这个巨大民族悲剧的主要谋划者呢?是外国冒险家?还是当时的官员。他们滔滔的奏折中没有一句提起敦煌的事由,当外国冒险家甘愿倾家荡产,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时候。生活奢侈的中国官员却因运费太多,不愿保护这些文物。当外国冒险家甘愿葬身沙漠,不顾一切地朝敦煌奔去的时候,中国官员的会客厅里弥漫着茶香!被掠夺后的敦煌文献少,在押送回京的途中只用茅草卷着,每到一个地方便又被抽出几卷行途中又丢失几卷,到达京城后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卷同破旧的茅草。敦煌文化如此灿烂,藏经洞中的文献有如此之多,但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却没有几卷。这些祖宗留下的遗产在本国没有受到珍视,而在其它国家的眼里却是如此珍贵。与其把他们存放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被破坏,还不如把它放在外国的博物馆永远的收藏。在这种如此令人气愤的情形下这何尝不是一剂救济敦煌文化灵丹妙药?

  虽敦煌文化在中国,但中国被历史划出的伤口仍未愈合。

  初次见到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是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先生对于王道士的愤慨,让我很容易产生共鸣。再次见到这篇作品是在高中语文三册,很欣喜先生的作品被收入了教材,让广大中学生来了解先生,了解中国那段令人心酸的历史。今天又一次见到这篇作品,是在学校一位老师讲授先生的这篇作品。课后大家对这篇文章发表了不少看法,其中一位资历老的`先生,很激动,很愤慨。可是他愤慨的是余先生对王道士的态度有失偏颇,认为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王道士。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以前读余先生的作品,惊异于他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深入反思,还有独特的见解;佩服先生在公众场合不忘记对大家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从没怀疑过先生,也在博客上看到过先生的作品,以及别人对先生的评价。慨叹世态炎凉,好多人想骂余秋雨来出名。

  今天那位老师的质问,让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余先生之于王道士,欲杀之而后快。可是别忘记了他只是一个农民,对于农民我们应于宽容,他也曾想过要保护,可是爱莫能助,他能做什么呢?他只是一个逃难的农民,他受的教育是有限的,他的觉悟是有限的,可以说是他的无知,导致了他愚蠢的过错。俗话说无知者无罪。丢失国宝,我们不应痛恨吗?当然要痛恨。然而我们想一想,对于莫高窟,当时的官员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他们的腐败无能与王道士的无知,谁更让人痛心。我以为在这篇文章中,老余的情感态度过于偏颇。将王道士痛之入心腑,而对于官员却轻描淡写。而当今社会腐败已是社会顽疾。先生为何不将重心放在这里呢?借古来讽今呢?

  慨叹眼下之作品,没有谁敢揭露社会弊端,颂歌唱到底。和谐社会这个名词就能掩耳盗铃吗?呼吁有识之士,救救中国。

  敦煌,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壮观异常。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让中国人不得不抬头挺胸去诉说。是啊,中国的历史都书写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让人啧啧赞叹呢?

  可她这颗明珠也关联了一个令人厌恶的名字——王圆箓,他甚至沦落到做了一个不得不以化缘为生的道士。20世纪初,洞窟里那些精美壁画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动人的体态都因为他的无知蒙上了一层不可磨灭的阴影,洞中成了一片净白,与此同时被净白的更是唐宋历史的结晶!

  虽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践踏,但在那之后,莫高窟享有极高的`地位。

  20世纪40年代,中国成立了莫高窟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60年代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时开始,莫高窟进入了现代科学保护时期。由此可见,中国是以怎样的速度向前发展着。现在进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满地尘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两万多尊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更是精妙绝伦,内容丰富多彩。藏经洞面积不大,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回首过去,的确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经过去了。拥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创造出更绚烂的光芒。当日本学者听完中国敦煌学的报告会后,用沉重的语气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听到这句话后,那些学者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欣慰吧!的确,世人见证了中国的成功。

  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第一名宇航员杨利伟飞上太空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翟志刚等三名宇航员上天也只过了五年。现在,我国正在筹备火星探测器的发射,可见中国飞黄腾达之迅速。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22时08分,一个令中国振奋的消息——申奥成功瞬时间传遍了整个中国。中国沸腾了,一片欢呼雀跃的景象。在之后的七年里,中国群众体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断加强,蓬勃开展。在2008年我国举办的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共100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一,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消息!

  1932年,我国的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还未挺进决赛;1960年,台北选手杨传广夺取十项全能银牌,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运动员;1968年,纪政获100米栏铜牌,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奥运奖牌的女运动员,这一洗了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想起中国的奥运史,再看看今日中国的成功,足以见得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中国人不是别人口中的“东亚病夫”,而是一条龙,一条蓬勃发展着的巨龙!

  中国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奥运路上,在艺术路上,在经济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国将会越来越强悍!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了《道士塔》我深深体会到那种悲愤交加和痛苦无奈的心情。

  敦煌的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假道士看管,生生被他以各种借口破坏甚至毁灭,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最后以30英镑的“高价”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这样被毁了,被偷了,被抢了。作者幻想能够穿越到当时,试图去阻拦,然而国逢乱世,即便能竭尽全力也只能挽救一时,“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最后只能跪倒在荒漠里痛哭……”,我想象自己也穿越到那一时刻,我又能如何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建国初始,我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要保护北京的古城墙,他多方奔走呐喊,然而北京那些巍峨的古城墙依然被拆了、被毁了。斯城不再,而今人们只能借助想象来完成对它的.怀念了。

  当文明遇到野蛮,只能是悲剧。如今只能叹息那一个个已经消失的灿烂的文明,唯愿文明不再遇到野蛮。

  最近读了一本余秋雨写《道士塔》令我感到是对于中国文化与宝物损失而感到痛心。

  王道士只是仅仅因为自己眼前利益,而出卖了祖国文化,卖掉了祖国珍宝,换来只是几个钱财但是却永远也换不来祖国悠久历史。因为他自作聪明将记录着中国历史壁画改成了惨白色一堵普普通通墙壁,曾自以为自己得到了财富但是他并不知道当时自己是多么得愚昧无知。王道士这个人虽然并不垂名千尺,但是他却留在了作者心中。作者利用生动笔法,使王道士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无知,他愚昧,他“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银元”时自以为得意,都让读者感到无限悲伤,痛心,更让我们感到可愤可恨。

  莫高窟这个地方虽然没有华丽外表,比不上青瓷但是它文化价值却是令我们惊讶。如果说王道士愚昧无知话,那么当时官员呢?他们同时也只是自己一时贪图享乐而造成了现在懊悔。他们难道只懂得自己吗?我们曾有能力去抓住那即将偷运出去宝物,但是因为他们只愿在客厅中慢慢地喝着茶,等于亲眼看着自己国家文物变成其他国家财产,却不愿意去挽救。有甚至听信了谗言相信一个外国人话,一车车批发给了西方国家。这让我们感到耻辱。自己祖国文化自己不懂保存,反而却摆在了外国博物馆中。看看莫高窟曾留下一卷卷经书和历史悠久壁画,敦煌文化显然是人类罕有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无知是无法扛起中华民族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文化责任。

  那不堪回首过去已将成为回忆。我们坚信,日益强大中国,不会听任历史文物在我们时代飘零,不会再变得愚昧无知。失去不可能再回来,我们能做只能用我们双手我们思想创造新文化财富,去超越以往,国家富强,可以让新“奇迹”永存我土!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正是这些给中华儿女留下了许多的智慧结晶,而一些无知的人却白白糟蹋了。因而酿下一出出巨大的民族悲剧。余秋雨笔下的一小说《道士塔》,就描绘了一个因人们的自私,贪婪而留下的民族悲剧 。

  一位逃荒到甘肃的湖北麻城农民,然后在那里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王道士为了一点金钱把莫高窟中价值连城的文物白白送给了欧美学者,而此刻的中国人正为了那几毛钱的.运费而不愿意把文物运到省城博物馆保管。他们不可能知道欧美学者是多么高兴自己从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那么多遗产文物。

  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就这样被一个无名道士断送了。难道中华文化只是渺小的一个道士 可以断送的? 当时诺大的中国连几卷经文都存不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为了几毛钱都不愿意拿出救文物的国家,怎么可能保护好中国灿烂的文化。

  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几行诗句: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是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剩下的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马,远离天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话,无不表达出后人们对前人的痛惜。

  每一个历史文化悲剧,都让我们中国失去了许多只属于我们中华文明的光环,也让我们后人明白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永远流传下去,就应该用最率真的态度对待历史留下的一切。

  王道士为了一己私利忘情的卖掉了祖国的珍宝,换来的只不过是几块银元,几件他国的使者随身携带的商品而以,他卖掉了在他的眼中,对他而言的瓶瓶罐罐,他卖掉而不仅仅是这些,他不知道这些文化古物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还有祖国的将近一半的历史。

  王道士,这个人物虽不是名垂青史,但他却留在了作者心中,留在了世人心中,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顾后果的成为了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他只是个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的人。如果王道士是一个腹中充满着知识的人的话,他也会仔细的去鉴赏这些在人们心中所谓的古董,也不会犯下这个令世人唾弃的千古罪名。然而他只是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人。

  难道只是一个王道士的错吗?当地的官员那?那些有文化的人那?当发现那么多文化遗产时不可能不为之所动容。最后却听信别人的谗言,相信一个外国人的话,一车车批发给了西方列强。

  八国联军侵华后,那些西方大国至今还骄傲的陈列着那些所谓的“战利品”,那些古代的字画那些古董,那是老祖宗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却在别的国家博物馆里。明明是自己家的`东西,却要买门票隔着保安系统去看一眼。这是一种耻辱!

  我恨,我恨王道士的无知,恨西方列强的贪婪,恨腐败的清政府,恨当时愚昧的中国人,把中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葬送在了那一代!

  现在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失去的不可能再回来。我们只能用我们的双手我们的思想创造新的文化财富,去超越以往,国家富强,可以让新的“奇迹”永存我土!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对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欺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正在滴血。”

  每次读余秋雨的这篇文章,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有意反复读之,因为我希望读多了,人会麻木的,下次再读的时候我的心也就不会再跟着痛了。

  曾经一度我非常想去敦煌莫高窟看看,去领略下敦煌文化,但是自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是不愿再去了,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了,我是怕去了以后“遇见”那个敦煌莫高窟的罪人,那个让无数学者为之痛恨的王圆箓;我怕看到他在敦煌留下的“杰作”(由于自身的无知而肆意摧毁壁画来“创造”自己的作品);我怕我所到之处会是外国冒险家用极少的财物换取王道士手中不计其数的敦煌文献的地方;我更怕看见那一片曾经目睹装着无数敦煌文物的一对对牛车渐渐远去的晚霞……所以我决定在尚未原谅这个罪人前我不会去了。

  当王道士接管莫高窟的那一刻,意味着敦煌悲剧的开始,一切要怪也只能怪他的无知。当他以当家人的姿态审视他的地盘的时候,面对墙上的壁画,他总觉得有点太过刺眼,太过花哨了,他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想,一阵粉刷,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消失了,都还来不及让能读懂它们的人看上一眼。

  如果一切都要怪罪于王圆箓似乎也不公平,换个角度想想,他也没有错,但是可悲就可悲在于他不懂艺术,他只是一介平民,一个道士而已,况且他为什么要懂,在当时只要能解决温饱,就足够了,再说有个莫高窟可以让他管管,已经是非常荣耀了。当外国探险家愿意从他那购买那堆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文献时,他高兴还来不及,一点点的钱财换一对“废纸”,他觉得值了,但是他不知道今天研究敦煌的'学者却不得不屈辱地从外国买回来,也许买回来的还只是文献胶卷。

  或许我们真的不该怪王道士,那我们该怪谁?是怪他父母在他小时候没能给他艺术的熏陶吗;怪当时的官员得知有这批文献时却没有意识到它们真正的价值;还是怪当时的社会怎么那么贫穷,竟然出不起一笔运费将这批文物运到省城保管。谁都可以怪罪,但谁都不可以,一切都过去了,难道我们了解历史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引此为戒么?

  《道士塔》让我仿佛置身于敦煌文化衰败的那一刻。也让我被因此文章而卷起的沉痛漩涡所吞噬,所淹没。我拼命地喘着气,狰狞在其中。在旋涡中努力地寻找着方向,我无力挽回,于是只能用掩面叹息。愤慨这一切,回避这段无情的历史。王元箓,你将为所做的一切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将成为一个扮错戏的小丑,一个受人啜泣的千古罪人。

  我也曾今带着份喜悦,踏进承载千年文化的敦煌,而在莫高窟的门口便已染上一层淡淡的悲愤,人如烟云,浩浩荡荡的堆积在窟下,排着龙长的队伍肆意喧哗,一地垃圾,莫高窟下何尝还留一片净土,安静的方寸啊。他们用悼念的眼神细细品味那古老而又多彩的.壁画,这里沉淀着多少文化大家的精品。

  他们尽情挥洒才华于此,只为求的那流芳百世的美丽。每一笔用心勾勒出的线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乱世之争,倾国之美。每一个洞中都还残余着往昔伤痕的尘灰。无知的王元箓轻松地粉刷洞里貌似碍眼的壁画,而麻木的神经还在为昏庸无光的未来做着计划,却不知已走上不可悔改的路。墙上的裂纹似乎正诉说着什么,裂纹将我们定格在一段时空,但我们还是无法拯救。一做做成为废墟,不忍细看的婀娜塑像,一袋袋的似垃圾般被挥霍。王园箓——你到底在做什么?

  一座新的文化地窖已被经过粉刷的墙壁很快突出的裂痕而被挖掘。但这并没有给我们下欣喜和自豪,却带给我们更多的忏悔和对当时政府腐败的鄙视。大雨倾盆般席卷向我们的知识,不渺小但还是依旧未被重视。那些贪图金钱的王园箓用大批大批,成百上千的字画换得不值得一提,少的可怜的银两。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像一场过时的黑白电影,不停一幕幕浮现于大脑,我的思绪好乱,真的好乱!夹杂着各种情感,王园箓却还在一旁安逸的赚着他的小本买卖,始终毫不眨眼的抽干中华民族所剩无几的文化鲜血。我现在正浸泡在文化的苦水中。他以为自己的“慷慨”会被人传颂,可是却成为低俗、无知、愚昧的代名词。每当国人在细细钻研花高价买入的微型胶卷,不忘国耻日夜艰辛,我们只是无偿的弥补这过错。

  希望这沉痛的历史会被岁月洗刷,不在留有任何的足迹。

  读完《道士塔》一章,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就被这个王道士给毁了。

  他是莫高窟的罪人吗?其实这只是古代农民对文化的不解。就如余秋雨在文中说的:“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地说一句:‘宁肯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说明,并不是王道士一个人在糟践祖先给我们的馈赠,可能是全中国!他们不懂文物,不懂文明,中国的官员们,难道连一点小小的运费也不愿意出?

  确实,洞窟文献不是也确有一批送到了京城吗?但是正如余秋雨所说,送到京城的寥寥无几。而那个无知的王道士,仅用少许金钱,就让外国人运走了一批批的`文物。

  我去过莫高窟,能参观的已经不多了,但是那些存留下来的壁画依然那样美丽。原本莫高窟有近500窟,如今呢,经过各种途径,盗走、抢走的文物不计其数。

  我也只能说:“我好恨!”

  敦煌文献的命运,在现实中是被没有品位的王道士刷的刷,凿的凿,送的送,满满一洞的`古物转眼的工夫就“所剩无几”了。运这批“所剩无几”的经卷自然是不需要太多路费的,因此保镖雇不起也是“理所应当”:没装木箱,席子乱捆,在哪歇留在哪一把,到京城就是少得可怜。

  倘若没有被送或被刷被凿,那宝贵的文物又将是“何去”呢?

  我们可以这样想:王道士将情况上报给官员们,官员们上报给朝廷,朝廷花大力运费将敦煌文献运到故宫保管了。这样是不是文物就不会流失?答案是“不是”。可想而知,就算是将这批文献运到京城,在当时的那种环境,我们也是没有能力保管。近代史上中国的那份懦弱,一个泱泱大国竟被一群小不点欺负。割地的割地,赔款的赔款,人家想要什么,我们就得给什么,人家骑到我们头上,我们只能装出一副谄媚的样子来强颜欢笑。英法联军侵入京城,圆明园里的宝物等没有几个能幸免的。联军叫,京城举,英法一炬,可怜焦土。连圆明园都这等悲惨,我们也不敢肯定敦煌文献免于洗劫。更何况,八国联军侵华,光绪傀儡和慈禧奶奶连自己的宫殿家产龙椅都顾不上了,那还有心思管这个?因此,即便是运到京城,最终还是难逃流失的悲剧。

  因为这是历史的悲剧。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了《道士塔》我深深体会到那种悲愤交加和痛苦无奈的心情。

  敦煌的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假道士看管,生生被他以各种借口破坏甚至毁灭,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最后以30英镑的“高价”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这样被毁了,被偷了,被抢了。作者幻想能够穿越到当时,试图去阻拦,然而国逢乱世,即便能竭尽全力也只能挽救一时,“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最后只能跪倒在荒漠里痛哭……”,我想象自己也穿越到那一时刻,我又能如何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建国初始,我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要保护北京的古城墙,他多方奔走呐喊,然而北京那些巍峨的古城墙依然被拆了、被毁了。斯城不再,而今人们只能借助想象来完成对它的怀念了。

  当文明遇到野蛮,只能是悲剧。如今只能叹息那一个个已经消失的灿烂的文明,唯愿文明不再遇到野蛮。

  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表现的情怀慷慨豪迈,体现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它是一种俯仰于古今之间的内在冲动与感悟,是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读完《道士塔》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莫高窟的神秘壮丽让我激动不已,然而王圆箓道士的愚昧、迂腐又令我痛心。当我看到王道士拿着刷子刷去了唐代的笑容,刷去了宋代的衣裳时,我又何尝不恨,恨我没能早出生一个世纪,去阻止这个蠢道士的愚蠢行为,可是就算我当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夺过他们的刷子,踢翻他们的石灰桶又能怎么样呢?当时那样一个偌大的中国都容不下这些小小的卷轴和壁画,任凭这莫高窟的千古罪人,将令人惊羡的中国艺术文化,用极少的钱财给换取走了;任凭难以数计的敦煌文化就这么流失了;任凭任凭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伤口的血滴在沙漠,是敦煌文化走向黑暗。我又能怎么办!

  文章中,余秋雨写道:“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我在心中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是何等的痛心,又是何等的无奈,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些婀娜的体态,那些柔美的浅笑就这样被摧毁,不忍心那些历史就这样在一个道士手中灰飞烟灭。这里,我品出了这本书的名字——苦,历史重现,我们却无力改变,只能不住的惋惜,无奈的流泪,遍遍的哀叹,再次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本属于中国的文化从面前掠过却挽留不住。

  千百年前的'一个洞穴,开启了敦煌文化的壮丽,散发出了诱人的光彩,千百年前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送上了驶往外国的、散发着阵阵恶臭的马车。然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非它外表炫目,而是因为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它蕴藏着一种深层的美,纵使它曾经残缺。

  余秋雨带领我们走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深思这些古老的文化,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写出了这趟“文化苦旅”,其中的悲痛、心酸与无奈成为了一个个惊醒炎黄子孙的惊叹号!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这就是那个令我悲愤的道士王圆篆!

  在余秋雨的《道士塔》这篇文章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竟然丢失得如此不容分说。王道士偶然发现藏经洞后,被斯坦因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所俘虏,最后竟然将饱含着中国文化的经卷卖给斯坦因。这是一个多么愚昧无知的农民道士!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我好恨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出现在那个地点,或许,我还可以去阻止,去尽我的绵薄之力。当然,连作者余秋雨都说:“几辆装载古代经卷的车,怎样才能通过?怎样才能到达?”我又有何本领。去完成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民族大业呢?

  但是,我的内心告诉我说:“我好恨,我好恨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如果当时的清政府依旧可以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也许,普通百姓也不会这样无知,也不会去做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情。

  也许,会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痛恨王道士呢?”我也很好奇,我告诉我说:“王道士,不应该被我所痛恨。”在网上查了查,他的确不应该为我所痛恨。因为,王道士曾经数次为了保护这些经卷,做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涉险送这些古籍到地方政府,最后冒死写奏章给慈禧太后......

  所以,恨,我只能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那些趁虚而入的外国人我也不应去恨,因为如果清政府还存在一丝正气,这些外国人就不会得逞,王圆篆王道士,我只能以悲愤相待。

  感看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在莫高窟有几座道士塔,塔中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看不惯敦煌石窟壁画和雕像,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壁画涂坏。偶然他发现了藏经阁,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而是低廉的价格或卖或换与外国人做了交易。更悲哀的是当时腐败的政府一点也不重视,官员们也在贪婪的吞食着这些国宝,来换取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如今莫高窟经过多方的保护和修善,我们又可以欣赏到一些古老的敦煌文化了,但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为莫高窟默默流泪......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它的历史真的可说是有喜有悲。喜的是从古至今创造出了许多奇迹,如: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等。悲的是也有许多耻辱,如:火烧园明园、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等。而有个人是我们民族罪不可赦的罪人!

  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一个道士,一个农民,一个平民。他就是王圆箓,是这出杯具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他只是一个道士,有何德何能成为莫高窟的主人?他只是一个农民,有何德何能把莫高窟当成自我的宅院?他只是一个平民,有何德何能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难道中国的文官都死光了吗!

  这篇文章是老师读给我们听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文化苦旅》。我看了以后更是悲哀,王道士把这些无价之宝的文物看成是玩物,随便送人;把敦煌变成他的农舍,他摧毁了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这时,没有一个人来阻止他,如果不是那时中国政府的腐败,道士自以为真的能够让他对着莫高窟指手画脚吗?不能!

  文章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真的是这样,我们十三亿人的心都在滴血。我不明白,为什么王道士会那样的愚蠢,宁愿把珍贵的文物送给那些外国人,也不肯上报朝廷,把它们留在自我的祖国。如果我能和王道士生活在同一个朝代,我必须会竭尽全力来阻止他,如果实在不行,我会拿一把大折刀,一刀捅死他!

  就这样,莫高窟那些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最后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了起来,如卧龙腾飞般,飞上了复兴的道路上。用巨大的资金买回了王道士送出去的珍贵文物,那些文物因为王道士的愚蠢绕了一个大圈,最终回到了自我的家。中华民族正在用自身的行动治愈这历史的伤疤!王士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愚蠢,要多为人类留下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读余秋雨先生的历史反思散文《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落寞,常常引起对保护中国文化的沉思。

  王道士是敦煌石窟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他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他发现的,但他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些无价之宝竟然被列强用那样低廉的价钱给换走了。

  然而遗憾的是,一大批经卷相继丢失,可在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敦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异国的冒险家如此轻易地来到中国,以堂而皇之的名义“买”走了我们国宝,国门被打开,列强在掳掠,悲哉!

  王道士固然迂腐,但更可恨的是中国官员们对文物毫不重视,在贪婪的官员眼中,只有金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可他们竟然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敦煌的历史文物啊!

  我们看着莫高窟留下的古代艺术造型和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卷,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然而,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给丧失了。卖国宝卑微,卖国贼可耻,对他们再愤怒也将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欠下的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为敦煌莫高窟默默流泪....

  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迹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个王圆。他将那些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我真是想不通:一个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那么无知愚昧的人来看管!

  跟随着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丽与辉煌。但是这个王圆却将这些经文等便宜卖给外国人。那都是精华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跟火烧圆明园又有何异?不也是一样,咱们中国的国宝被外国人抢去。所以:咱们中国历史上一共是有2起重大抢劫案。而现在咱们的专家考古学家却要拜访外国去看咱们中国的古物去研究。带着胶卷,用着放大器来研究。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当时的中国腐败,很多的人没文化,愚昧。换做别人,有可能还不如王圆呢!

  看了他的简介,我更是纳闷,当时也并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为什么清廷就那么轻视一个文化宝库呢?他曾经给清廷写过信,为什么那些当官的文人就不能保护一下呢?治不好国就算了,连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么?真是自私!

  读了道士塔,我的心里有愤怒也有悲伤。为王圆的行为而愤怒,为我们的文化被盗取而悲伤。唉!但是事情已发生,今天我们只能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它真正的富强起来,把我们曾失去的都全部夺回来!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首篇文章。文中纪年的开始为1900年,有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持,并在偶然间发现了藏经洞。

  1900年,想必这个时间点中国发生的事无人不知。偌大的清王朝竟然在三万人的进攻下不堪一击,将京城拱手让给侵略者,遭人劫掠还要赔款割地,其惨、其辱、其痛,无法言说。而藏经洞中的文化宝藏被骗走或叫被掠走,同样让人扼腕惋惜,无以言表!由此,我想到了自家的遭遇……

  简单推算了一下,父亲出生的时间是1911年,这一年正是中国封建帝制王朝倾覆的一年。大姑是父辈的老大,比父亲大4岁,出生时间是1907年。而1900年,我未曾谋面的爷爷应该还是少年时期。想来,爷爷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且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不会知道敦煌,更不会知道莫高窟,包括携家带口逃亡的太爷爷。

  说这些本意不是妄自菲薄,因为我的家世在过去根本无人书写,文字上从未曾留下过只字片语;可见祖辈上即没有人做过官,也没有过文化人。

  父辈中的几兄弟(含堂兄弟)只有父亲读过三年私塾,那还是几位爷爷合力出资供读的。所以,我所见到的“家谱”,只是父亲亲手绘写的《三代宗亲》谱。上面列出的最高辈份是我的曾祖父,即太爷爷。如果这就算是家谱的话,那么我的这位太爷爷就是我家有记载的最高统帅了,颇有点太上皇的意思。

  正是我家的这位“太上皇”,在清晚期的兵荒马乱中,带着一家老小从承德建平(今辽宁)一路向北逃荒,最终在黑龙江北林(今绥化)四方台处落脚,之后又辗转至海伦境内扎根。

  在逃荒的路上,因为没有吃的,无奈之下先卖掉一个儿子,后将我的姑奶卖给别人家做童养媳,之后他们便与家人断了联系。

  1975年,姑奶的孙子在海伦上学。曾受奶奶委托,到我的老家寻找亲人并找到我的`堂叔家。当时我的老爷爷张福林(爷爷辈分中最小的)已经去世,堂叔也不在家里,是堂婶接待的他。孩子说:他奶奶已70多岁,因逃荒被卖时很小,加上没有文化,家里人都叫什么名字没记住,只记得一个弟弟的外号。与亲人离散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思念亲人,便指使儿孙们四处寻亲。经过多年打听,终于获得我老爷爷的信息,并凭借这个信息找到了堂叔家。遗憾的是堂婶给出的回答令人失望,她说老张家在过去根本没有丢失过人,肯定是找错了人家。结果孩子不仅被拒绝,甚至连顿饭都没吃就走了。从此,姑奶的消息彻底断绝。

  讲述这一小段家史,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那段历史,但却是当时中国境况的一个缩影,一个镜头,一个特写。

  莫高窟的千年文化瑰宝任人掠夺,是那个年代国家落后与羸弱的悲哀;我的家背井离乡,亲人离散,同样是生活无计所逼。这,不正从一个侧面证明:国破山河碎,家贫度日难;虎狼噬弱肉,羔羊任烹煎!文化,又怎能逃脱遭受劫难的命运呢。

  这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道士塔》。故事讲述了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结果外国人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数计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这是一个历史杯具。遗憾、愤怒、痛恨在我心中交杂。我很王道士因为一点小小的`恩惠,就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文物就这样拱手让人了,同时,也为我们无能、落后的民族发出一声叹息。或许,旧中国真的是饥不择食。也期望,这样的杯具永远不要发生了。

  荣耀千年,屈辱百年。如今,中华脊梁,屹立东方。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我想,那车上的“货物”太重了,一箱一箱的,承载的是敦煌文化,能不重么?或者,王道士根本也阻止不了,在那样的时代,活着已经颇为不易。但他只为了一叠银元,便拱手相送了,不免让人愤慨。那是沉甸甸的文化瑰宝,或许他英勇的反抗一下,那么作为后世中华儿女便好受了,流传的,也就是一曲英雄的赞歌了。

  敦煌文化外流事件中,王道士只能算是故事中的一个小丑。试想一下,当你一人向刷墙的人喊住手时,没人帮你,当看到他们呆滞的目光时,你能怎样?当你一人拦住运装着大批文物车队时,看到他们嘲笑,讥讽的目光时,你能怎样?我遗憾我未早生一个世纪,未成为莫高窟的主持,中国未早日强大。我想,这就是作者写作时候的心情,愤怒、无奈、憋屈……这些都难于言表。文章中说道:“当外国人运着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敦煌文物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

  我没有亲眼见过敦煌,敦煌文化的价值也不够了解,但从秋雨先生的笔下,我能够感受到,敦煌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意义绝对是非凡的,那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于是,我从百度查看了关于敦煌石窟的资料: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泥塑、彩绘、壁画及各种文献典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

  以上这些粗略的介绍之中,我也切实感受到了近现代和当代文化研究者对于文物流失的“痛”,那是一种灵魂被践踏,被撕碎的痛。荣耀千年,屈辱百年,一个世纪岁月流逝,伴随着一个民族荣耀的流逝。在这个屈辱的一个世纪中,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文物和文化,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在这漫长的百年中,也被践踏地千疮百孔,最后几乎抛弃。最后,终于爆发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代又一代的先辈,浴血抗争;一辈又一辈的英雄,谱写赞歌。中华民族的脊梁,一节一节的拾起来了,又傲然挺立世界。

  历史的罗盘飞快的旋转,望着飞扬的黄沙,我站在中央,心中有着太多的悲愤与无奈。但,回不去了。

  ——题记

  我深深记得,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对洋人的怨恨,恨他们强盗一般的举动,恨他们将中国的艺术宝库洗劫一空,我恨!

  但,现在,我迷茫了。

  到底是外国的“强盗”毁了我国的敦煌文化还是我们自己呢?

  心中的天秤,渐渐向自己倾斜……

  没错,就是我们!我们自己地府了这一切!

  我无法想象那些官僚吃着俸禄,住在王府,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并到处逍遥时,是怎么一副嘴脸输出运费太贵;我无法想象他们用破旧的席子、麻绳捆着一笔笔文化财富时,沿途那捞碗油水时的自然,如此之“不经意”的将其放入己袋;我无法想象他们知道这些为无价之宝时,讲的不是怎样保护、使这笔文化延续下来,而是用它去贿赂高官时的阿谀奉承,我真的无法想象,更觉得恶心!

  我怨王圆篆,但我不恨他,因为他只是无知,因为他只是一个想有点写的普通百姓,用他自己的价值观认为很值的将文物卖出去,这笔债让他背,实在太沉,太沉。我怒于斯坦因他们从一个不知世事的道士手中用哄骗的卑鄙手段换取一车车经卷,但我也无奈与此,就如一群饥肠辘辘的'人,见到一间摆满山珍海味的房间,他们本想用自己所大的猎物来换取,谁知连个守门人都没有,屋门打开,像在恭迎他们似的,谁不欣喜若狂?而仿佛最与此无关的那些官僚们,却是我的所恨之处。恨他们终是没有那份觉悟,恨他们终是没有那份赤肠忠心,不曾为祖国着想,不曾发觉这是一笔文化财富,不曾认为将一绚丽荣耀的文化所埋没的罪恶感!但我也无法想象如果洋人没有把这些文物带回去,没有看清它的价值将其放入博物馆小心珍藏,这些东西会怎样被我们糟蹋?也许,我们连文献的胶卷也没有了吧?

  王道士,他只不过是这场变故里的一个受牵连的人物罢了,那些洋人也只不是一零星的火星而已,真正恐怖的是那些官僚的心理,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导火线啊!

  抬头望天,那大洋彼岸的人们呐,我真诚并郑重的感谢您们帮中国保管着这笔文化呵,但那终只是借放,敦煌之魂,一直缠绕着这一有着灿烂文明的古国。

  只是,那时的我们,迷失在了沙漠,努力的挥舞着双手想要拨开重重迷雾,但终是,未瞥见绿洲……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这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胜古迹以及他的感受。

  读这篇文章时,会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为身为一个炎黄子孙,当你看到因为王道士和那些官员的愚昧无知而使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敦煌石窟内的敦煌文物被外国人以一点点的钱才买走时,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十分难过。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员中的.其中一方能够重视那些文物,也许,这些文物现在就不会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而在我国的博物馆里;也许,我国科学家现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钱财购买拍摄敦煌文物的胶卷,而我国科学家就能用实物进行研究。可惜,这一切,只是如果。

  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人不重视敦煌文物?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那样的愚昧无知?虽然外国学者买走了敦煌文物,但他们能保护好,而王道士却用石灰刷白了画满精美的壁画的墙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烂,做成了粗糙的天师、灵官菩萨。

  文章中说过:“当外国人运着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敦煌文物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惊世界的文物,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啊!而现在,却被那些外国人拿走并令他们受世人瞩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们十分想念你呢?愿你能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睹你的风采。

  《道士塔》描述了滚滚黄沙如海,湮没了历史的痕迹,血色残阳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伤口,伫立在四起的黄沙间。

  我们在指责王道士的同时,更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感到可悲。区区几个外国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华瑰宝,这不是屈辱是什么?反思中国的历史,没有一次来得像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中国人,眼睁睁地看着外国人盗窃国宝而不自知,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国人简单地以极少的钱财换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记录,把中国的辉煌带到了他们的国度,他们的掠夺,不只是掠去了几卷经卷,几幅绘画,几座雕像,而是让一个民族蒙受屈辱,让一个民族的灵魂千疮百孔,让一个民族今天只能从外国人手中以高价买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那些外国人,还是那个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也不懂,却因为自己的无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泪。他只是这场悲剧中一个可笑的小丑。而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将这些敦煌文化放在伦敦博物馆,反倒能长久地保存。

  除却诗意,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这里理所当然少不了杀戮和牺牲。在这片广袤而厚实的土地下,究竟掩埋这多少将士的灵魂?他们没有名字,没有可考的历史,只能默默地,永久地沉睡在此,化作沙堆一座。

  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遗忘,在时间的流逝中拱手相让。好在,当西方的使者将中国的文明掠去,向世界宣告他们取得的成就时,有中国的敦煌研究者埋头苦干十几年,为敦煌洗刷屈辱,向世界证明,敦煌的灿烂在中国。

  却只怕,再过千百年,当历史的风烟已成为旧迹,不会再有人记得这份伤痛,剩下的只有一份可怕的漠然。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是啊,侵略者的车轮已深深的勒进了中华民族的脉搏,他也在雕刻历史的耻辱与悲怆。

  王道士啊!您这是愚昧还是无知啊?墩煌多少灿烂都丢在您的手里。您望着远去的“客人”,难道就不怕呼啸的黄沙卷走了您的美梦吗?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侵略者,他们做好了舍弃生命的准备,为的就是这价值连城的`经卷。我们愤恨他们,憎恶他们,就如同那个青年面对已成灰烬的圆明园: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拦住的车队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吗?任凭狂风的肆虐吗?

  泪也流出了我的双眼,那就用我的泪水暂且凝固松散的黄沙,让这可怜的经卷先安宁一会,等待我们这些后来者去保管他们吧!

  她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零散的记忆如昨,她把每一个他们曾一起去过的地方都不由自主地走了一遍,每一步,都是那么踏实,又那么心酸,像是要花尽了自己全部的气力,才能小小填补那份空缺,却又只是一点点的空缺!现实和浪漫哪个更重要。另一位则显得非常焦急,不时捶捏长者的后背,看样子,轮椅上的老人怕是坐不住了。

  是啊,侵略者的车轮已深深的勒进了中华民族的脉搏,他也在雕刻历史的耻辱与悲怆。

  王道士啊!您这是愚昧还是无知啊?墩煌多少灿烂都丢在您的手里。您望着远去的客人,难道就不怕呼啸的黄沙卷走了您的美梦吗?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侵略者,他们做好了舍弃生命的准备,为的就是这价值连城的经卷。我们愤恨他们,憎恶他们,就如同那个青年面对已成灰烬的圆明园: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拦住的车队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吗?任凭狂风的肆虐吗?

  泪也流出了我的双眼,那就用我的泪水暂且凝固松散的黄沙,让这可怜的经卷先安宁一会,等待我们这些后来者去保管他们吧!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的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的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们,只好让强大的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的心。

  你想过吗,如果有一天自己国家的文化瑰宝被他国人盗窃,作为小人物的我们该怎么办?

  我自认为自己微不足道,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她们的,但是如果一位散文大家也发出同样的千年一叹,想了一番办法,却“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我们是不是该对千年以前的莫高窟的文化引起重视呢?

  也许这位散文大家在文章最后的臆想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感慨与无奈,让自己“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嚎叫”。但是也许此刻的他也许在凛冽的塑风中彷徨,迷茫着。紧接着他在这细沙所铺成的沙漠之中大声地疾呼,呐喊出了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心声:救救我们!保护好我们,这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使命啊!

  这是一个多么悲怆的心声啊!面对莫高窟的千年之殇,中华文明的伤痕累累,无论是当时的清朝文人还是现在的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以及身处在现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都是这么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或许身处现在的我们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国家的瑰宝被他国人偷窃、倒卖,辗转到他国的博物馆里,但是在我们出国旅游在别人国家的博物馆欣赏,感叹自己国家的辉煌文明时,这是否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想,藏经洞与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道士塔》里的一段话,我对它的解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有一些糟粕,但其中的精华却也是我们值得传承与发扬的。可是现在这些千年前的经书,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却不在自己的国家了,想要提高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力也就没有了依托了,又何来承接呢?

  《文化苦旅》我还没有看完,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我们国家的文化宝藏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传承!

  每次看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都是用历史的沧桑伴着眼泪的辛酸读几段压抑的文字,然后闭着眼睛悄然合上书本。我不敢一下子读完全文,那里面有太多我不胜负荷的悲痛和屈辱。在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少女看来,那一累累沉积着一个伟大古国千年心血的经文被运走,那一墙墙飞天曼舞满壁生辉的壁画被涂白,那一箱箱从远古走来、或精致或粗犷的文物被盗去,这不仅仅是敦煌文化的唏嘘。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走过五千年,只因几代人的疏于治理而沦落而遭受掠夺、经历血洗的屈辱,深沉的屈辱,不可遗忘的屈辱。

  这是百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的中国遍体鳞伤、忍辱负重,每寸肌肤都在滴血,而百年轮回过后的今天,再读昔日那段沉重的历史,不能不感到切肤之痛。祖国经受蹂躏之苦犹如我遭到鞭击之痛,国与家与个人,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敦煌的浩劫,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日军侵华的历史。我很喜欢看战争纪录片,但往往不忍看日军侵华的相关资料。看到别的国家的人民遭受屠杀、士兵战死沙场,激起的不过是读者人道的悲悯和愤恨,但自己国家的人民被禽兽侮辱、土地被炮火焚烧、士兵被尖刀刺死,这侵略的巨石激起的是屈辱的千层浪。那本记录着这段血腥往事的史书仿佛在滴血,每翻过一页、阅读一行文字,都是对它昔日伤口的撕裂,都能听到它沉重的低吟。

  也不敢贸然去读清末那段血泪史。中国人的尊严在那个时候被莫名其妙地扭曲,进而被无情地践踏。坚持要来访的英国使者行君臣之礼,拒绝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自负“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所不能。西太后认为车夫屁股的位置比自己屁股位置还高,有失皇室的尊严,愤然走下汽车,拒绝接受新世界的文明。难道曾经盛唐王朝的骄傲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变成了不可一世的无知?英法联军像豺狼一样把集五千年艺术大成于一身、熔东西灿烂文化于一炉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后纵火焚烧,八国联军像饿虎一般在京城烧杀抢掠,把昔日的繁华之地变成废墟和坟墓。而那位计较屁股位置高低的西太后呢?早已鬓发松散、钏钗旁落,狼狈不堪地逃往热河避难了。这难道就是巍巍中华的尊严?文明古国的根基被内患外敌摇撼得支离破碎,尊严早已无从提起。血与泪,在神州大地上恣肆横流。没有理由不为此而悲而痛,因为近代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唯有自强。唯有自强才能摆脱外侮、重振古国雄风。唯有自强才能有尊严地屹立。中华民族五千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道士塔》里作者引用了一段诗句,大意是爱国学者愤概于此,要与掠夺者一比高低。我又何尝不想?在断断续续看完《道士塔》那几天,我曾经想像自己幻化成一位手执长剑的武士,一跃而起,飞到百年之前的敦煌,去与掠夺的强盗“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这实在是一个太可笑的.幻想,不过是少年意气的宣泄。况且,凭借个人的力量,又怎可能去力挽民族的危亡于狂澜中?

  但这把不屈的长剑已被我牢记于心,时时隐现,寒光凛冽,英气凸显。

  昨晚,父亲把他西欧之行的照片给我看。看了一个多小时,我正疑惑看不到英国的街景,父亲突然想起:“去英国的时候相机没充电,所以没有拍照……大英博物馆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没有拍下真是浪费了……”我心念一动:大英博物馆?就是那个用来炫耀日不落帝国昔日辉煌、专门陈列从别国掠夺得来的文物的博物馆?先前有点遗憾的心情荡然无存,小小的庆幸油然而生。在一个美轮美奂的博物馆里一个叫“中国陈列室”的地方,欣赏着祖先一脉相传的稀世珍宝,啧啧赞叹着祖国文明的伟大,然后缓步走出门口,才猛然发现身处异国,那些宝贝原是祖国在极悲壮极惨痛极屈辱之时流失的血液。就像一个被胁持的人质,本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成为了在对方手中用以鄙夷奚落我们的工具。这种强烈反差我不忍承受,亦不敢想像。父亲说,他们一行参观的时候,都唏嘘不已。

  唏嘘不已。叹息之间,那柄长剑又悄然显现。亮剑才能自强。

  还是有那么一些中国人,怀着一身傲骨赴汤蹈火,用热血守护国家的尊严。1934年10月,一支正义之师、勇敢之师、解放之师,肩负着血与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茫茫雪山有他们斑驳的脚印,他们用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筑起永恒的丰碑;漫漫草地,有他们坚毅的身影。他们用勇敢无畏、热血忠诚、铮铮傲骨写就不朽神话。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五千年血脉传承下来,祖先赋予我们的是勇敢和自强。那个流血的时代毕竟已是过去,我们不能遗忘民族的屈辱,也不能沉寂在历史的烟尘中懦弱地哭泣。亮剑才能自强。自强才能免受蹂躏。百年过后,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身后是滴血的伤口,眼前还有很多路要走。擦干泪水,背起行囊,负起责任,开始新的征程,才是一个勇敢和自强的民族在极悲壮极惨痛极屈辱之后应该走的路。

  愈合滴血的伤口,听那一声巨吼,东方的睡狮已经苏醒……

  古老的文明,受到工业的冲击,一滴一滴血从伤口流下。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而那道士,自作聪明,自以为祖先留下来的画卷塑像只是他谋取私利的小手段,殊不知当他把洞窟里的东西一点点交给外国学者的时候,他已成为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是一个道士,就能使祖国的瑰宝遭受侵略者的践踏,就能使先祖的光辉传统付之一炬。这只是因为他的愚蠢?不!那统治者的短浅目光,那官僚的.奢靡生活,那文人的愚蠢妄作,相比于外国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一瞥中华文化的风采的牺牲精神,这又是多么的悲哀!

  当祖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家时,一切有尊严的人都感到耻辱。然而王道士身上只有麻木,他或许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用文物换取自身的苟活。然而国宝外流,文化糟践,我们发自内心地愤慨、痛恨,也只能遗憾。“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生存的法则,也是文明的法则。旧中国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刺痛了我们的心,让我感到那样的不安,民族自尊心占据了我的心房,我想发出怒吼,却又无可奈何。

  这是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历史悲剧,但是它的痛苦能够延续几个世纪。每当现代学者看到毁灭殆尽的敦煌时,心中在滴血。看着一个世纪前愚拙的王道士把无价之宝交付到洋人的手中,将它们化作别国的财富,又有哪个国人能够不愤恨?就像那个当代青年诗人,“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决胜负于城下。”这满腔的怒吼,发自内心的怒吼,道出了每个有尊严的中国人的心声!然而现实总是分成两面,每个时代都有一部分人,他们忘记历史,忘记耻辱,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偏安一隅;又或者沦为侵略者的奴仆,替他们挖掘自己的故土。这些人,就是文明的糟粕,他们理应被遗弃,这种人,终将自取灭亡。

  听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心头一直被一股弥久不散的阴霾压抑。漫无边际的悲愤袭来,我仿佛看到一个目光呆滞、神情猥琐的老道立在沙漠边,注视着那深深的两道车印。这一个画面的定格,蕴含了多少的惨然与愤然啊!我好恨!

  这个老道叫王圆?,曾经是莫高窟的住持。但目不识丁的他根本不了解莫高艺术的璀璨与繁荣。无价的壁画在他手上竟宛如儿戏般的.被覆上了惨白的石灰,一尊尊精湛的上古礼佛竟被他应手击碎,去塑成了粗劣的佛像。但就是这样一个蹂躏艺术、摧残艺术的人,历史却如同开玩笑般的,将莫高窟最精湛的艺术结晶留给了他。可这个卑微的王道士,竟拿着莫高,乃至中国、世界的艺术精魂,换来了少量的一叠外国人给的银元!那大车大箱装走了多少的艺术瑰宝啊!连同王道士的愚昧、无知,一同坠入了时空的漩涡。于是,中国的古文学界又多了一个弥深的黑洞!悲哉叹哉!

  愚昧不是错,而知错犯错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说王道士是历史的罪人,将万顷的经书宝卷挥霍出洋,留下艺术的空白。那他也不过是因为愚昧无知罢了。这便如同一位世代耕织的农夫,即使他藏有唐寅的真迹,他又怎会懂得欣赏呢?而此时懂得欣赏莫高艺术的人呢?晚清政府的官员呢?他们对此毫不知晓吗?翻开史书,此时的官员正钟鸣鼎食,品茗览卷,极尽悠哉之至。而他们为何不去善加对待,予以保护呢?他们的回答是多么的可笑,何等的荒唐!竟言之,运费过昂,不便出资!岂有此理!

  回言历史,清政府的愚昧腐朽又岂输于王道士!种种所作所为恐有过之而无不及!英法为鸦片二度侵华,大好河山惨遭蹂躏,火烧圆明园,大火三日未熄!异物奇珍,珐琅翡翠,那一样又会输于莫高佛典?而这些艺术精华,清政府又岂会不懂!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光绪溜之大吉。《辛丑条约》谈判桌上,4.5亿两白银拱手外献。当慈禧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给予国之欢心”的丧国之语时,她又岂会不知祖宗河山是何等珍贵!而她却葬送了、摧残了。这显然比王道士之流更罪恶深重、遗臭万年!

  而如今,面对日益丰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我们却不知珍惜,不尽力汲取。难道要数年之后,为我们抱憾的后人说我们是历史的罪人,是王道士,晚清幕僚之流吗?我想这几个名词,哪一个都含有值得掂量的分量,哪一个都足以令人遗臭万年!

  我仿佛又看到一个老道立在沙漠边,望着深深的两道车印,目光呆滞,神情猥琐。我更不知道这格还要定多少年!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阅读完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写文章的冲动。在那看似平常的抬头瞬间,道士塔它悲惨命运的身影已渗透我的笔墨之中。

  原以为他是个白发老人,他赋有犀利的笔端,穿透历史的冷漠;他有难以捉摸的眼神,总在寻找些什么。但走近他的文章深处,才发现他与苏东坡颇有相似,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喻,独自享受着老年、中年、少年。在颠颠倒到的日子里,泼墨洒下历史的余辉……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幸存者。虽然在夕阳下有些悲凉,但它始终不放弃他的使命。只是命运使他有了一个昏庸的主人——王园录。王园录是个平方法没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对金钱的诱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笔又一笔轻松的小买卖。他还四处招摇,引来无数外国人的抢购,好比现实生活中抢购市场大清仓的场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从中国土地上流走,换来的是只是他愚蠢的笑脸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们不该痛恨外国的学者、汉学者、考古家、冒险家他们的`狡诈。我们是不是该痛心地问一问:‘为什么他会出生在那个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国的罪人,是他摧毁了文化。

  如果我用‘无知’来形容他当时的行为,那只会使我对不起‘无知’这个词语。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完全可以将他彻底冲刷洗净。

  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着火烧圆明园的资料。那时我发现;原来我们中国人是那么富有,古老的中国文化是那么耀眼。虽然现在的圆明园已化为灰烬,但是它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也述说着千百年来历史的改变与人类对他的摧毁。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沉痛的文化历史悲剧,它揭露出那个令人揪心、不禁的年代。如举重若轻、绘声绘色地泣涕道:“我好恨!”

  王圆箓——一个无知的杂修道士,用他无知的“黑洞”吞噬了一幅幅珍贵的壁画、一本本无价的经书......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无情蹂躏,不幸流失,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遗憾与叹息。

  国宝流失,我们从心底感到难过、愤慨、痛心。但是,在伤痛之余,我们剖开本源,谁又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透着无知、病态、落后的事件都处理算在王道士一个“个人”身上吗?这本应切入审慎的态度,深思这造成民族悲剧的三个男人和其背后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昧,列强的各种霸道与阴暗。斯坦因,其强盗行径确实令人发指。然而,“高傲”得不懂中文的他怎能干的这样一番“大事业”;蒋孝琬,身为文学功底深厚的一位“文人”却用自己的文采蛊惑同胞,帮助外人剖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供其“吮吸”,愚昧至极。看着那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那腐朽与落后映示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连民族的血也要被列强掠走,民族自尊化作笑谈......道士塔折射出的往事,令我们感到恐惧与不安。

  前人的错铸永远的悔,我们为其惋惜、无奈。那一罪孽深重的一天,呆痴的王道士为几两碎银欢喜,洋人瞪大那诧异的眼看着那被打开藏经阁,天朝之官因不用花费路费处理经卷而一脸轻松;一箱箱、一车车......运走了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带走了传承的“三魂七魄”,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怎能不心生愤慨,有人说:“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同乘战马,一决高下!”每个国人心中或许都有这般“理想”。然而,现实开的'玩笑总是这般的无情。曾经,蒋孝琬——为洋人卖命,甚至在洋人圈中对于消除国民“华夷之防”颇有名气......现在,依旧有些人沦为洋人的奴隶,为洋人卖命,对待屈辱的历史往事只是一味的抨击国家的无能,却不以行动冲破这“桎梏”,实现国人“理想”。

  不大的墓园,不起眼的墓碑,透着那个年代的腐朽、孤独、荒凉和脆弱。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伤口总会被抚平的,可那个疤痕,却无法抹去……

  今天在写关于敦煌文化的论文,看到了一些观点,觉得《道士塔》可能对于王道士的评价过于偏激了,余秋雨我是非常敬佩的,或许是出于当时研究文献的限制,或许是因为余先生当时还年轻,接触的文献还没有这么多,也许是限于当时的研究水平,也许因为是一些或多或少的原因。

  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道士塔》不失为佳作。但是作为选入中学课本的《道士塔》,它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当时中学生价值观在逐渐形成的时候,他作为一篇感性带有幽怨的散文,激起了许多热血人士的愤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形象,这种观点深入人心,以至今天提到王道士,对于那些不愿去了解以及客观评价的人来说,异常愤慨。

  我觉得我受不了这样的一致讨伐,站在道德制高点俯视别人,是人心本乐意去阐释的东西。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跟那些热性的人以及倾向客观的人,觉得有价值的人分享另一种声音。对于那些觉得事不关己不想了解以及自诩成熟的人,你大可以当做是无聊时的消遣罢了。

  现在是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好多人乐意一味吸收一些东西,不去思考到底如何。我虽然不相信这是否全是真相,不过作为阐释思辨已经足够了。

  王道士和我一样也姓王,但读了余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后,我不知是该为他辩还是该骂他,或者说既不辩也不骂。作为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民,他大概小时候因家贫没有读过什麽书,或者说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而规范的教育,以至于不太明白眼前这些敦煌文物的价值。一个没有学过什么知识的农民又能对他苛求多少呢?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来说,眼前这些文物是不能喂饱肚子的,远没有那些洋大爷们口袋里沉甸甸的银元来得实惠。至少那些银元可以换来粮食和土地,甚至这一辈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与孩子。

  一个农民又能想得多远呢?无非是一家人的温饱或者是一个人的温饱罢了,而洋大爷们呢?用几个小钱就能骗取人家的国宝,当然是非常之乐意与这样一位中国传统的农民老道做一笔有赚无赔的划算买卖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说敦煌文物大面积遗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国人能够如此轻而易举的.从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极少的银元购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价值连城的文物,这与当时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漠然视之,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农民有如此的胆量与权利出卖世界级文物,晚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轻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余老先生认为不喊一声我好恨!不足以解心头之恨的话,那么我觉得,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该恨,即使他是笔者的家门,笔者我也绝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为有这样无能的政府,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因为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才最终导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这些都不是单个的事件,这是晚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以前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此刻能够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仅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明白,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明白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我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泪......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这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是《道士塔》。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可是,这样的一个宝库却被一个道士给毁了,没有发挥它的价值。余秋雨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这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时的莫高窟,并没有在文化保护之内,于是任由这些来自西方的“游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文化的精华的字画竟然在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这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王道士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外国的学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时,曾几何时,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而诺大的中国,真的容不下这片小小的土地?

  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原来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余秋雨妙笔生花,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笔触,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愿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从而引导我们不断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值得我好好品味。

  世间万物,代代更迭,人们常将历史比作长河,就是在映射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二字,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而在这浩浩长河中,人类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贯穿着整个历史的也永远不会是脆弱的人类生命,而是山、河、树、石,以它们坚韧的生命,默默地伫立在河水边,冷眼旁观着时代变化。

  很难想象,也许在未来不知多少个年头之后,我们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还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们眼中的“历史”一样,只剩下几方石料、一口废井。

  读《废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见到这一口废井时的心情,仿佛有时间的细流从指间流走,又仿佛时间在废井的冷眼中缓缓凝固。这时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烧着几百年前的这口老井,烧沸了,又烧干了,最后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说,“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但我想,正是历史的漠然使我们对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个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会在意这微尘般的跌宕呢?

  历史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甚至像渤海国这样繁荣的大都市也不过在历史中存在了几百年,还不如一个传承几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将死去,在历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恒的。有人为自己一时的起伏长吁短叹,可倘若更加达观地来看,也许依旧没办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保持一个淡然的心态。而当我们真的放下了、看透了,无论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

  这是冷眼教给我们的,也是历史教给我们的。

  再回头看这颤巍巍伫立在土地上的废井,尽管破败却显得坚韧。这副冷眼已经见惯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会为什么所动了。历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们宠辱不惊,使我们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想,这已是历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这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这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道士塔》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道士塔教案(精选8篇)02-09

  《乌塔》读书笔记10-28

  乌塔读书笔记06-13

  《乌塔》读书笔记12-04

  读《道士塔》有感01-09

  道士塔的读后感02-25

  《道士塔》读后感07-05

  《乌塔》读书笔记(15篇)02-12

  《乌塔》读书笔记14篇08-19


《道士塔》读书笔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道士塔》读书笔记《道士塔》读书笔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道士塔》读书笔记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基层工作